成大出使篇 (2/2)
69中文网 www.liujiuzw.com,从陈桥到崖山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四库全书》里。一点不夸张地说:如没李焘的书,那么宋史将无法研究。他是实实在在的一位历史大方家,至少在记录这一块上,是中华民族名副其实的一件瑰宝!
可在官员本职工作上。他就和另一位宋代历史大家司马光一样了,非常的混蛋!平日里他义正言辞。好为天下先,这让虞允文激赏,觉得这是位精读历史、胸有热血的好男儿。于是在出使金国、为国为君争利的大关头,第一个推荐了他。本以为李焘必将慷慨成行,去家为国?却不料李焘把这事想了想,说了番非常成熟的逻辑“丞相啊,你派我去改约,金人定不肯!金人不肯。焘必将与之以死抗争,那样…焘就死了。丞相此举实乃杀焘!必死之局,为什么定要让焘去”
虞允文觉得脸红,自己居然就没看清楚这货居然有这样一面!李焘,滚到外地写你的历史书去吧!
范成大则有另一番逻辑。范成大生于1126年,这时年近半百。官职只是个小小的起居郎,如说有什么能拿得出手的话,是他的诗文。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范成大一口答应出使,且非常镇定。他说“这次出使并不是为了开战,所以没生命危险。但所提内容有挑衅性。估计长期扣留是很可能的。那就相当于长期出外任,京城里家小都安顿好,有陛下照料。还担心些什么呢”
同一件事、不同的看法…这很正常。不正常的是:普遍意义上大家认为读史可明志,可提高灵魂质量,有利于成长为正面人物。却不料在这件事上,浪漫的诗人和严谨的历史学者对调了!所以从古至今,激情永远都是人生第一要素!
按规定,范成大必须先向金廷通报出使理由。到金国后,由金国陪同官员查阅有关国书,之后正式举行进呈国书的仪式。
可不按规定的是,走上金国皇廷时。范成大的衣袖里藏着另一份国书,那才是他此次出使的真正事件所在!这也是不得己。前面那些法定程序环环相扣。该做、能做什么事,早就在最初阶段就规定好了。别想钻空子!
如他敢第一时间说“有这样一份关于受书礼、河南地的国书”金国直接就会拒绝,根本就提不到日程表上来!
12日,吏部尚书陈良祐上奏“遣使乃启衅之端。万一敌骑南侵,供输未有息期。将帅庸鄙乏远谋,孰可使者?臣未敢保其万全!且今之求地,欲得河南。当年曾归版图,不旋踵而失之。如其不许,徒费往来;若许我,必求重币。陛下自问:能以一番说词下之乎?况止求陵寝,地在其中。往日亦曾议此,观其答书,几于相戏。若陛下非要遣使,臣认为当以钦宗梓宫为请,差为有词”宋孝宗下诏:陈良祐妄兴议论,不忠不孝,贬筠州居住,寻改信州。
或许是任得敬还习惯性的以为自己的外孙、西夏皇帝定还会像从前一样求助于金国,把完颜雍当成垃圾桶一顿倾诉,之后不了了之吧?这位楚国国王继续做着扩张美梦。于是西夏皇族请他去说事,他也就去了。这是他人生最后的应酬!8月,李仁友设计捕杀了任得敬兄弟,之后尽诛其党羽,新兴的楚国瞬间灰飞烟灭。李仁友因功受封越王。
9月,范成大到达金国。
这一天金国皇廷上,接待宋使的程序正按部就班的走着,完颜褒平静地坐在龙座上,似听非听,神游物外。这不奇怪,作为上位国的君主,他可一言不发、可大发雷霆,想怎样都随便,不必像南宋那边小心翼翼,时刻等着接招…
可这一天注定了是他的郁闷日!本觉得该收工了,突然间宋朝那个使者重新施礼,从袖子里拿出另一份国书,不等呈递,立即高声宣读起国书内容!范成大声音朗朗,申述南宋要求归还河南祖陵墓园地的理由,并质问两国已不是君臣关系,而是叔侄关系,那么仍像从前一样行受书礼,这合适吗?
金廷一片寂静,紧跟着就爆炸了。别人不说,完颜褒腾的一下从龙座上站了起来!据史料记载,这是绝无仅有的!这个完颜和从前那些不一样,从来都雍容淡定、从容不迫。只是这时他真的气急了,这是对他、对大金国的重大侮辱!女真人建国以来,从来都只有欺负别人的,从没受过任何种族的蔑视。尤其懦弱胆怯的宋朝人,居然敢自作主张,到他的皇廷来定规章制度了!这是从没有过的事!
金世宗怒吼“这朝堂上难道是你擅自献书的地方?从没一个使臣敢如此放肆”他命范成大自动收回国书,下殿请罪!
范成大不在乎“此国书不奏达,我回去必死。与其有辱君命而死,不如就死在这”
完颜褒大惊,原来你还是个愤青?不过尽管你这样少见,还是得守规矩!拉下去,老实请罪!这时金殿上一片大乱,当皇帝怒吼时,每一个金国大臣也都开始了咆哮!范成大一介江南文臣,被淹没在如此一片怒火汪洋里,从始至终保持了镇定…
范成大用事实证明了自己说到做到,他宁死不收回国书,哪怕死在金国皇廷上,也绝不辱命回国!这么倔,按说根据完颜们的传统习性,他基本上是死定了?
当天也的确有一大批金廷武士拥到他身边,以太子完颜允恭为首。只等皇帝一声令下,直接把范成大变成江南特产肉酱!
可却迟迟等不到命令,完颜褒怒火冲天的站在龙座前,时间一点点的过去,他的神色逐渐平静下来。完颜褒冷静理智,他的心性气度绝对超出了这个时代…
完颜褒下令:接受南宋这次共两份国书,放开范成大,让他下殿回驿馆听信…回到驿馆,关上门后,范成大才开始后怕。谁也不愿死啊,何况是死在异国它乡,且是仇敌之手!这与光荣有关,却和愿意与否挨不上…(未完待续)
四库全书》里。一点不夸张地说:如没李焘的书,那么宋史将无法研究。他是实实在在的一位历史大方家,至少在记录这一块上,是中华民族名副其实的一件瑰宝!
可在官员本职工作上。他就和另一位宋代历史大家司马光一样了,非常的混蛋!平日里他义正言辞。好为天下先,这让虞允文激赏,觉得这是位精读历史、胸有热血的好男儿。于是在出使金国、为国为君争利的大关头,第一个推荐了他。本以为李焘必将慷慨成行,去家为国?却不料李焘把这事想了想,说了番非常成熟的逻辑“丞相啊,你派我去改约,金人定不肯!金人不肯。焘必将与之以死抗争,那样…焘就死了。丞相此举实乃杀焘!必死之局,为什么定要让焘去”
虞允文觉得脸红,自己居然就没看清楚这货居然有这样一面!李焘,滚到外地写你的历史书去吧!
范成大则有另一番逻辑。范成大生于1126年,这时年近半百。官职只是个小小的起居郎,如说有什么能拿得出手的话,是他的诗文。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范成大一口答应出使,且非常镇定。他说“这次出使并不是为了开战,所以没生命危险。但所提内容有挑衅性。估计长期扣留是很可能的。那就相当于长期出外任,京城里家小都安顿好,有陛下照料。还担心些什么呢”
同一件事、不同的看法…这很正常。不正常的是:普遍意义上大家认为读史可明志,可提高灵魂质量,有利于成长为正面人物。却不料在这件事上,浪漫的诗人和严谨的历史学者对调了!所以从古至今,激情永远都是人生第一要素!
按规定,范成大必须先向金廷通报出使理由。到金国后,由金国陪同官员查阅有关国书,之后正式举行进呈国书的仪式。
可不按规定的是,走上金国皇廷时。范成大的衣袖里藏着另一份国书,那才是他此次出使的真正事件所在!这也是不得己。前面那些法定程序环环相扣。该做、能做什么事,早就在最初阶段就规定好了。别想钻空子!
如他敢第一时间说“有这样一份关于受书礼、河南地的国书”金国直接就会拒绝,根本就提不到日程表上来!
12日,吏部尚书陈良祐上奏“遣使乃启衅之端。万一敌骑南侵,供输未有息期。将帅庸鄙乏远谋,孰可使者?臣未敢保其万全!且今之求地,欲得河南。当年曾归版图,不旋踵而失之。如其不许,徒费往来;若许我,必求重币。陛下自问:能以一番说词下之乎?况止求陵寝,地在其中。往日亦曾议此,观其答书,几于相戏。若陛下非要遣使,臣认为当以钦宗梓宫为请,差为有词”宋孝宗下诏:陈良祐妄兴议论,不忠不孝,贬筠州居住,寻改信州。
或许是任得敬还习惯性的以为自己的外孙、西夏皇帝定还会像从前一样求助于金国,把完颜雍当成垃圾桶一顿倾诉,之后不了了之吧?这位楚国国王继续做着扩张美梦。于是西夏皇族请他去说事,他也就去了。这是他人生最后的应酬!8月,李仁友设计捕杀了任得敬兄弟,之后尽诛其党羽,新兴的楚国瞬间灰飞烟灭。李仁友因功受封越王。
9月,范成大到达金国。
这一天金国皇廷上,接待宋使的程序正按部就班的走着,完颜褒平静地坐在龙座上,似听非听,神游物外。这不奇怪,作为上位国的君主,他可一言不发、可大发雷霆,想怎样都随便,不必像南宋那边小心翼翼,时刻等着接招…
可这一天注定了是他的郁闷日!本觉得该收工了,突然间宋朝那个使者重新施礼,从袖子里拿出另一份国书,不等呈递,立即高声宣读起国书内容!范成大声音朗朗,申述南宋要求归还河南祖陵墓园地的理由,并质问两国已不是君臣关系,而是叔侄关系,那么仍像从前一样行受书礼,这合适吗?
金廷一片寂静,紧跟着就爆炸了。别人不说,完颜褒腾的一下从龙座上站了起来!据史料记载,这是绝无仅有的!这个完颜和从前那些不一样,从来都雍容淡定、从容不迫。只是这时他真的气急了,这是对他、对大金国的重大侮辱!女真人建国以来,从来都只有欺负别人的,从没受过任何种族的蔑视。尤其懦弱胆怯的宋朝人,居然敢自作主张,到他的皇廷来定规章制度了!这是从没有过的事!
金世宗怒吼“这朝堂上难道是你擅自献书的地方?从没一个使臣敢如此放肆”他命范成大自动收回国书,下殿请罪!
范成大不在乎“此国书不奏达,我回去必死。与其有辱君命而死,不如就死在这”
完颜褒大惊,原来你还是个愤青?不过尽管你这样少见,还是得守规矩!拉下去,老实请罪!这时金殿上一片大乱,当皇帝怒吼时,每一个金国大臣也都开始了咆哮!范成大一介江南文臣,被淹没在如此一片怒火汪洋里,从始至终保持了镇定…
范成大用事实证明了自己说到做到,他宁死不收回国书,哪怕死在金国皇廷上,也绝不辱命回国!这么倔,按说根据完颜们的传统习性,他基本上是死定了?
当天也的确有一大批金廷武士拥到他身边,以太子完颜允恭为首。只等皇帝一声令下,直接把范成大变成江南特产肉酱!
可却迟迟等不到命令,完颜褒怒火冲天的站在龙座前,时间一点点的过去,他的神色逐渐平静下来。完颜褒冷静理智,他的心性气度绝对超出了这个时代…
完颜褒下令:接受南宋这次共两份国书,放开范成大,让他下殿回驿馆听信…回到驿馆,关上门后,范成大才开始后怕。谁也不愿死啊,何况是死在异国它乡,且是仇敌之手!这与光荣有关,却和愿意与否挨不上…(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