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中文网 www.liujiuzw.com,大唐键侠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李汲既然知道自己背后随时都有来自各方面的目光盯着,自当更为谨慎小心,从此不再上街闲逛,而只是每日清晨跟着贾槐一起到成王府上来,或者与李适闲聊、玩耍,或者向李适借些书籍、诗文来阅读,往往一呆就是一整个白天。
时光荏苒,匆匆而过。
他进长安城后不数日,百僚陆续上奏,请立成王李俶为储。据说李亨在征求了考功郎中、知制诰李揆的意见,才最终下定决心,遂于五月庚寅日,正式册立李俶为皇太子,并且改名为李豫。
李汲对此,深感不忿。
这种改名的花活儿,还是文艺天子李隆基首创的。原本李隆基那么多儿子,取名并无一定之规,后来也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全都改成三点水旁,比方说长子李潭、次子李鸿、三子李浚、四子李洽……然后隔了几年,又再统一改成玉字旁,于是李潭变成了李琮、李鸿变成了李瑛、李浚变成了李玙、李洽变成了李琰……
李汲曾经见过面的颍王李璬,曾用名李沄;信王李瑝,曾用名李沔;义王李玼,曾用名李漼。还有永王李璘,曾用名李泽;杨贵妃的前夫寿王李瑁,曾用名李清。
等到册立李玙为皇太子,老先生又开始琢磨了:这孩子既为储副,将来是要继承我的基业当皇帝的呀,则与其兄弟君臣有别,怎么还能用同样的偏旁呢?于是大笔一挥,改李玙为李绍。只是改名之后,打算记入玉牒,突然发现跟自己侄子重名了……就此才改成了今名李亨。
李隆基不但给儿子们改名,还援此为例,给孙子们也都起了同偏旁的名字,于是才有了李俶、李系(係)、李倓、李佖、李仅……李佋、李侗,等等。由此连重孙子都形成传统,遂有李适、李邈、李遐、李述兄弟。
那么接下来当然援引李玙改李亨之例,也要给新太子李俶改名了。
李汲觉得,李俶这名字挺好的,好就好在不常用。唐人讲究避讳,首重避天子之名,比方说避太宗讳而改民为人,避高宗讳而改治为理——所以“治民”就变成了“理人”……
李汲初入行在时,不能自称“草民”,而只好叫“草人”——草人?我能借箭不能啊?
还有避李隆基讳,遂改隆为盛,改基为根或者为本。这个么……搅基若云搅根,倒也形象。
继而又当避李亨讳,改亨为通,所以至德之后的《周易》,开篇就得是“元通利贞”了。
相对而言,亨字较不常用,对官民烦扰最小,而若将来李俶继位,避俶字,无疑会比亨字更为喜闻乐见了——结果偏偏给改成了李豫……豫可是个常用字啊,则我将来该怎么说犹豫、逸豫?豫州怎么办?豫章又怎么办?
多半还是兴庆宫里那老而不死的混蛋做的好事,真特么太讨厌了!
虽已颁诏立李俶……李豫为皇太子,但还没有正式举行册封仪式,所以李亨压根儿不提将太子迁入东宫之事,还让李豫跟十六王宅里呆着,仅仅把“成王府”换了块牌匾而已。这对于李汲倒无疑是件好事,否则的话宫院深深,估计他无名无份的,压根就进不去了。
然后到了这个月的月底,又有诏下,正式任命齐王李倓为陇右、河西两镇节度大使,然而只兼两镇支度大使,再无旁衔——即便连河西节度使惯例必兼的长行转运使都欠缺。所谓长行转运,就是总理河西七州的赋税、产出,和平时期归入国库,战乱时期就地供给军需,则欠缺了这个职位,李倓对于河西军费的调度、运用,就必须得仰仗他人鼻息了。
无疑,这是崔光远之计通过李汲转呈给李适,李适又禀报了李俶,李俶深觉有理,就此给兄弟下的绊子。齐府幕僚皆感不忿,恳请上奏,却被李倓给劝住了。李倓说:“圣人出我为两镇节度大使,已是望外之恩,岂能得陇望蜀啊?且今蕃贼正向陇右,河西暂时无警,也用不到长行转运。”
陛见谢恩之后,李倓就开始组建自己的幕府班底。当然啦,多数职位还得留给陇右、河西两镇留后的老人——朝命陇右留后高升为陇右节度副使、河西留后周贲为河西节度副使,彼等自然各有僚属——则新起的幕府班底,只能多塞进四五名亲信去罢了。
于是李汲就接到了李倓遣人送上门来的聘书,以月俸五贯,召其为两镇节度巡官,并且承诺将为他请得朝官为寄禄。
李汲恭敬接过,随即前往齐府去致谢。
他终于确定了自己前进的方向,最主要原因,就是李适私下透露,他昔日所作那篇《御蕃策》,李豫当天就命人递送给了李倓,据说李倓深感钦服。李汲由此了解道,他入两镇幕府,成为李倓宾客,这不但是李倓的希望,也是李豫的安排——是李豫亲手把李汲安插进幕府,为他铺平道路的。
李汲曾经担心将来李豫、李倓兄弟起冲突,自己将难以自处;而一旦李豫顺利登基,李倓遭到闲置甚至是圈禁,同样会影响到自己的前程。但既然是李豫之愿,那么自己在冲突中的位置就比较好摆了,且不至于因为李倓而断绝了升晋之途。
更重要的是,通过李适的暗示,李汲隐约察知了李豫、李倓兄弟间的秘密协议——预估起码在李豫登基之前,或者彻底搞垮张皇后母子之前,这俩货还不至于起什么激烈冲突。
前途坎坷,荆棘丛生,但并非无路可走。除非李汲只求稳妥,打算放弃西行的计划,而东去相助郭子仪平叛——但他真对大势已定的内战没啥兴趣——否则必入李倓幕不可。
李倓旋即为李汲请得了澧州石门县丞的寄禄官,石门是中县,县丞为从八品下——由武转文,能得八品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六月中旬,原驻陕县的神策军分拨千人,抵达京师,充作两镇节度大使的亲兵,保护李倓西行赴任。李汲通过李倓下令,特意点了陈桴和羿铁锤的名,老朋友相见后自是不胜之喜。尤其神策军名为拱卫关中,其实无事可做,陈桴等早就到处钻营,想要返回洮州老家去跟吐蕃见仗复仇啦,是李汲给了他们这个机会,自然千恩万谢。
月底,李倓正式衔命出征,带着李汲、贾槐,以及亲信杨炎等人,离开了长安城。兄弟们都来相送,只有皇太子李豫称病未至。
这是为了误导张皇后,让她以为李倓出镇,纯粹是他个人想要掌握权柄,进而妄图争夺储位,李豫对此,必然深感愤懑,兄弟失和近在眼前。当然啦,不满的态度也不可能表现得太过明显,过犹不及,就会让人怀疑是演戏了,因而李豫特派其长子李适前来,恭送叔王... -->>
李汲既然知道自己背后随时都有来自各方面的目光盯着,自当更为谨慎小心,从此不再上街闲逛,而只是每日清晨跟着贾槐一起到成王府上来,或者与李适闲聊、玩耍,或者向李适借些书籍、诗文来阅读,往往一呆就是一整个白天。
时光荏苒,匆匆而过。
他进长安城后不数日,百僚陆续上奏,请立成王李俶为储。据说李亨在征求了考功郎中、知制诰李揆的意见,才最终下定决心,遂于五月庚寅日,正式册立李俶为皇太子,并且改名为李豫。
李汲对此,深感不忿。
这种改名的花活儿,还是文艺天子李隆基首创的。原本李隆基那么多儿子,取名并无一定之规,后来也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全都改成三点水旁,比方说长子李潭、次子李鸿、三子李浚、四子李洽……然后隔了几年,又再统一改成玉字旁,于是李潭变成了李琮、李鸿变成了李瑛、李浚变成了李玙、李洽变成了李琰……
李汲曾经见过面的颍王李璬,曾用名李沄;信王李瑝,曾用名李沔;义王李玼,曾用名李漼。还有永王李璘,曾用名李泽;杨贵妃的前夫寿王李瑁,曾用名李清。
等到册立李玙为皇太子,老先生又开始琢磨了:这孩子既为储副,将来是要继承我的基业当皇帝的呀,则与其兄弟君臣有别,怎么还能用同样的偏旁呢?于是大笔一挥,改李玙为李绍。只是改名之后,打算记入玉牒,突然发现跟自己侄子重名了……就此才改成了今名李亨。
李隆基不但给儿子们改名,还援此为例,给孙子们也都起了同偏旁的名字,于是才有了李俶、李系(係)、李倓、李佖、李仅……李佋、李侗,等等。由此连重孙子都形成传统,遂有李适、李邈、李遐、李述兄弟。
那么接下来当然援引李玙改李亨之例,也要给新太子李俶改名了。
李汲觉得,李俶这名字挺好的,好就好在不常用。唐人讲究避讳,首重避天子之名,比方说避太宗讳而改民为人,避高宗讳而改治为理——所以“治民”就变成了“理人”……
李汲初入行在时,不能自称“草民”,而只好叫“草人”——草人?我能借箭不能啊?
还有避李隆基讳,遂改隆为盛,改基为根或者为本。这个么……搅基若云搅根,倒也形象。
继而又当避李亨讳,改亨为通,所以至德之后的《周易》,开篇就得是“元通利贞”了。
相对而言,亨字较不常用,对官民烦扰最小,而若将来李俶继位,避俶字,无疑会比亨字更为喜闻乐见了——结果偏偏给改成了李豫……豫可是个常用字啊,则我将来该怎么说犹豫、逸豫?豫州怎么办?豫章又怎么办?
多半还是兴庆宫里那老而不死的混蛋做的好事,真特么太讨厌了!
虽已颁诏立李俶……李豫为皇太子,但还没有正式举行册封仪式,所以李亨压根儿不提将太子迁入东宫之事,还让李豫跟十六王宅里呆着,仅仅把“成王府”换了块牌匾而已。这对于李汲倒无疑是件好事,否则的话宫院深深,估计他无名无份的,压根就进不去了。
然后到了这个月的月底,又有诏下,正式任命齐王李倓为陇右、河西两镇节度大使,然而只兼两镇支度大使,再无旁衔——即便连河西节度使惯例必兼的长行转运使都欠缺。所谓长行转运,就是总理河西七州的赋税、产出,和平时期归入国库,战乱时期就地供给军需,则欠缺了这个职位,李倓对于河西军费的调度、运用,就必须得仰仗他人鼻息了。
无疑,这是崔光远之计通过李汲转呈给李适,李适又禀报了李俶,李俶深觉有理,就此给兄弟下的绊子。齐府幕僚皆感不忿,恳请上奏,却被李倓给劝住了。李倓说:“圣人出我为两镇节度大使,已是望外之恩,岂能得陇望蜀啊?且今蕃贼正向陇右,河西暂时无警,也用不到长行转运。”
陛见谢恩之后,李倓就开始组建自己的幕府班底。当然啦,多数职位还得留给陇右、河西两镇留后的老人——朝命陇右留后高升为陇右节度副使、河西留后周贲为河西节度副使,彼等自然各有僚属——则新起的幕府班底,只能多塞进四五名亲信去罢了。
于是李汲就接到了李倓遣人送上门来的聘书,以月俸五贯,召其为两镇节度巡官,并且承诺将为他请得朝官为寄禄。
李汲恭敬接过,随即前往齐府去致谢。
他终于确定了自己前进的方向,最主要原因,就是李适私下透露,他昔日所作那篇《御蕃策》,李豫当天就命人递送给了李倓,据说李倓深感钦服。李汲由此了解道,他入两镇幕府,成为李倓宾客,这不但是李倓的希望,也是李豫的安排——是李豫亲手把李汲安插进幕府,为他铺平道路的。
李汲曾经担心将来李豫、李倓兄弟起冲突,自己将难以自处;而一旦李豫顺利登基,李倓遭到闲置甚至是圈禁,同样会影响到自己的前程。但既然是李豫之愿,那么自己在冲突中的位置就比较好摆了,且不至于因为李倓而断绝了升晋之途。
更重要的是,通过李适的暗示,李汲隐约察知了李豫、李倓兄弟间的秘密协议——预估起码在李豫登基之前,或者彻底搞垮张皇后母子之前,这俩货还不至于起什么激烈冲突。
前途坎坷,荆棘丛生,但并非无路可走。除非李汲只求稳妥,打算放弃西行的计划,而东去相助郭子仪平叛——但他真对大势已定的内战没啥兴趣——否则必入李倓幕不可。
李倓旋即为李汲请得了澧州石门县丞的寄禄官,石门是中县,县丞为从八品下——由武转文,能得八品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六月中旬,原驻陕县的神策军分拨千人,抵达京师,充作两镇节度大使的亲兵,保护李倓西行赴任。李汲通过李倓下令,特意点了陈桴和羿铁锤的名,老朋友相见后自是不胜之喜。尤其神策军名为拱卫关中,其实无事可做,陈桴等早就到处钻营,想要返回洮州老家去跟吐蕃见仗复仇啦,是李汲给了他们这个机会,自然千恩万谢。
月底,李倓正式衔命出征,带着李汲、贾槐,以及亲信杨炎等人,离开了长安城。兄弟们都来相送,只有皇太子李豫称病未至。
这是为了误导张皇后,让她以为李倓出镇,纯粹是他个人想要掌握权柄,进而妄图争夺储位,李豫对此,必然深感愤懑,兄弟失和近在眼前。当然啦,不满的态度也不可能表现得太过明显,过犹不及,就会让人怀疑是演戏了,因而李豫特派其长子李适前来,恭送叔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