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中文网 www.liujiuzw.com,冰冻的玫瑰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如果说我对宋词感兴趣,是从认识李清照开始,一点也不为过。
常记西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处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欧鹭
小小年纪便将这首词背得滚瓜烂熟,虽然不甚解,脑海里却浮现出一幅画面:夕阳西下,漫天蒸霞,碧绿的荷叶和亭亭玉立的荷花在傍晚的凉风里摇曳生姿。一条信步而来的小船无意中驶了进来,在荷花池中划出一道浅浅的水痕,惊得一群隐在碧叶荷花中的沙欧和鹭,翩翩然飞起在晚霞中生动地盘旋着。也惊醒了小儿女醺醉的呓语,在小船透过密匝的荷叶看这生趣盎然的晚景。仅此一首词就喜欢上了婉约派的宋词,喜欢上了这位名叫李清照的才女。
也许同为女人,不管哪朝哪代,即使是相隔数百年,哪怕时隔数千年,那细腻的笔触,温婉的情怀,浪漫的画面总能引起众多的共鸣。
近来中南大学教授杨雨在新作莫道不销魂--杨雨解秘李清照一文中,完全巅覆了人们心中那个不食人间烟火的李清照形象,在这位美女教授眼里,李清照虽然长得漂亮又有才,但也有很多“劣迹”比如好赌,好酒,好色。
杨雨教授言辞凿凿地例举出了一系列可以论证她所发现的劣迹诗词来做佐证.出于对李清照的喜爱,我极认真地拜读了教授的大作。读完后,哀叹一声——为清照哀叹,也为当今这种以攻击古人以求一鸣惊人的行为而叹。
我没有教授这样的才学可以引古博今,但是以我这样的才疏学浅的认知认为,古时女子饮酒并不算犯忌。一首“如梦令”便成了李清照醺酒的铁证,说是她大多数的文章与酒有很深厚的渊源,因此断定李清照逢酒必醉,未免有些牵强。以我愚见,古时女子饮的酒大概是米酒,其酒精浓度近似饮料,天寒时可温酒保暖,就好象我们现在喝的热咖啡,谁又能说喝热咖啡的女子犯了忌呢?远的不说,红楼梦里多次提到诗社里的姑娘们饮酒作诗,平添几分妩媚与才气。谁又说她们不是懂得生活情趣有文化素养的淑女呢?
至于赌,我就不敢妄言,因为我不懂得.杨雨教授以李清照的“打马图序”为根源,认为她是好赌如命的人,是赌神,沉迷于赌博。没有依据的话我不敢乱讲,但是我知道如果当时的“打马”是麻将的前身,那这种误乐方式在当时是不是可以等同于象棋围棋之类的消遣呢?男性的文人墨客狂酒吟诗,月下对弈是一大雅事,女人为何不可?
最后一点我尤其不赞同,因为“点绛唇”描写了少女对爱情的欲语还休,就被说成是轻佻,是表面上一套心里一套的虚伪,明明对自由对爱情充满了本能的渴望,还要装出一付大家闺秀的淑女模样。我就觉得不解了,是要赤裸裸地在词里写出当时少女对爱情的渴望呢,还是要词人像个心如死灰的世外人一样对爱情麻木不仁呢?欲语还休是少女的本能情怀,这有什么可以指责为好色的呢?更奇怪的是,一首“丑奴儿”竟然被指责是勾引她老公赵明诚的证据。夫妻间的情趣并无可非议之处,女人不一定事事处于被动状态,做为女人应该了解这一点,可是我们的杨雨教授却觉得清照这样做不够衿持,应该时时维护自己的淑女形象,我想淑女的定义是不是被误解了呢?
拿古人开涮几乎成了很多人想要一夜成名的捷径。评古人好呀,怎么说她也不会从坟墓里跳出来与你理论,就要激得现代人群起而攻之,这样才能达到一鸣惊人的效应。怎么不评评现在的人?大概是胆量不足,得罪活人是要现时现报的,攻击个死人对于无神论的民族来说,本就不算一回事。何况还另辟溪径,巅覆传统地出了新的言论,就算一败涂地,自已本来默默无闻的大名也与名人挂上了勾,说不定千百年后,人们一提起李清照就会顺带着说起杨雨这个人来,就好象说起岳飞就会有人想起秦桧一样。何乐而不为?
如果说我对宋词感兴趣,是从认识李清照开始,一点也不为过。
常记西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处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欧鹭
小小年纪便将这首词背得滚瓜烂熟,虽然不甚解,脑海里却浮现出一幅画面:夕阳西下,漫天蒸霞,碧绿的荷叶和亭亭玉立的荷花在傍晚的凉风里摇曳生姿。一条信步而来的小船无意中驶了进来,在荷花池中划出一道浅浅的水痕,惊得一群隐在碧叶荷花中的沙欧和鹭,翩翩然飞起在晚霞中生动地盘旋着。也惊醒了小儿女醺醉的呓语,在小船透过密匝的荷叶看这生趣盎然的晚景。仅此一首词就喜欢上了婉约派的宋词,喜欢上了这位名叫李清照的才女。
也许同为女人,不管哪朝哪代,即使是相隔数百年,哪怕时隔数千年,那细腻的笔触,温婉的情怀,浪漫的画面总能引起众多的共鸣。
近来中南大学教授杨雨在新作莫道不销魂--杨雨解秘李清照一文中,完全巅覆了人们心中那个不食人间烟火的李清照形象,在这位美女教授眼里,李清照虽然长得漂亮又有才,但也有很多“劣迹”比如好赌,好酒,好色。
杨雨教授言辞凿凿地例举出了一系列可以论证她所发现的劣迹诗词来做佐证.出于对李清照的喜爱,我极认真地拜读了教授的大作。读完后,哀叹一声——为清照哀叹,也为当今这种以攻击古人以求一鸣惊人的行为而叹。
我没有教授这样的才学可以引古博今,但是以我这样的才疏学浅的认知认为,古时女子饮酒并不算犯忌。一首“如梦令”便成了李清照醺酒的铁证,说是她大多数的文章与酒有很深厚的渊源,因此断定李清照逢酒必醉,未免有些牵强。以我愚见,古时女子饮的酒大概是米酒,其酒精浓度近似饮料,天寒时可温酒保暖,就好象我们现在喝的热咖啡,谁又能说喝热咖啡的女子犯了忌呢?远的不说,红楼梦里多次提到诗社里的姑娘们饮酒作诗,平添几分妩媚与才气。谁又说她们不是懂得生活情趣有文化素养的淑女呢?
至于赌,我就不敢妄言,因为我不懂得.杨雨教授以李清照的“打马图序”为根源,认为她是好赌如命的人,是赌神,沉迷于赌博。没有依据的话我不敢乱讲,但是我知道如果当时的“打马”是麻将的前身,那这种误乐方式在当时是不是可以等同于象棋围棋之类的消遣呢?男性的文人墨客狂酒吟诗,月下对弈是一大雅事,女人为何不可?
最后一点我尤其不赞同,因为“点绛唇”描写了少女对爱情的欲语还休,就被说成是轻佻,是表面上一套心里一套的虚伪,明明对自由对爱情充满了本能的渴望,还要装出一付大家闺秀的淑女模样。我就觉得不解了,是要赤裸裸地在词里写出当时少女对爱情的渴望呢,还是要词人像个心如死灰的世外人一样对爱情麻木不仁呢?欲语还休是少女的本能情怀,这有什么可以指责为好色的呢?更奇怪的是,一首“丑奴儿”竟然被指责是勾引她老公赵明诚的证据。夫妻间的情趣并无可非议之处,女人不一定事事处于被动状态,做为女人应该了解这一点,可是我们的杨雨教授却觉得清照这样做不够衿持,应该时时维护自己的淑女形象,我想淑女的定义是不是被误解了呢?
拿古人开涮几乎成了很多人想要一夜成名的捷径。评古人好呀,怎么说她也不会从坟墓里跳出来与你理论,就要激得现代人群起而攻之,这样才能达到一鸣惊人的效应。怎么不评评现在的人?大概是胆量不足,得罪活人是要现时现报的,攻击个死人对于无神论的民族来说,本就不算一回事。何况还另辟溪径,巅覆传统地出了新的言论,就算一败涂地,自已本来默默无闻的大名也与名人挂上了勾,说不定千百年后,人们一提起李清照就会顺带着说起杨雨这个人来,就好象说起岳飞就会有人想起秦桧一样。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