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重建大斗军(2) (2/2)
69中文网 www.liujiuzw.com,大唐将军烈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如果担心百姓太浪费材料,可以考虑让百姓们自行购买材料,等制作完成我们再按照每一支箭矢多少钱进行收购”。
曹严一拍脑袋,大喜道:“此法甚好,箭杆的打磨和羽毛的修剪、安插并不复杂,只要略加指点,百姓们都会制作,如果附近的每户百姓家都参与制作,很快就可以做好!”
郑三看着曹严欢天喜地而去,对赵子良笑道:“将军此举可谓一举数得啊!”
赵子良有些诧异郑三竟然可以看出他的用意,笑问:“哦?那你说说看!”
“其一,减轻了工匠们的负担和压力;其二,将士们可以及时得到箭矢的补充用于训练和作战;其三,把这事交给附近的百姓们去做可以增加他们的收入,只要百姓们手艺娴熟之后,他们每日可以制作更多,日后我军就有源源不断的箭矢,只要有钱就行”。
赵子良笑了笑没说话,转身上马向驻地外而去,郑三则打马跟了上去。
驻地外有数万亩良田是大斗军的产业,大斗军的粮草基本上都是自给自足,军械物资也有相当一部分自己负责打造,节度使府和朝廷只拨付军饷和一部分军械、战马。
赵子良来到驻地外的野外田间就是要看看禾苗的长势、水渠的灌溉情况,现在已经是五月,田间禾苗已经长出了一大截,冬小麦已经收割完毕,上次吐蕃人打过来抢走了相当一部分。
粮食严重不足,让河西地区的老百姓们不得不放弃改种小麦,而种植其他生长周期较短的粮食作物,否则还不等收割小麦就要断粮,种植大豆、豌豆、青稞、蚕豆等这些粮食作物的生长周期要短一些,尽管这些粮食不能做主食,但没饭吃的时候填一下肚子还是可以的。
大斗军也不得不与老百姓一样把上等良田种植小麦,把中等田种植青稞、黍米,把下等田种植大豆、豌豆、高粱这些作物,这些作物的产量虽然低一些,也不是主要粮食,但生长周期短,而且桔杆可以切碎了作为马料。
赵子良和郑三带着一些扈从在田埂上一边走一边看禾苗长势情况,不远处一些吐蕃俘虏正在唐军兵士们的看管下给禾苗除草、捉虫,现在这年代可没有除草剂,也没有敌敌畏,全部都是人工作业,这种农活虽然辛苦了一些,但却累不死人,而且还有饭吃,只要努力干活就不会被殴打和被杀死,对于吐蕃俘虏来说已经是非常幸运了。
此前有不少吐蕃俘虏试图逃跑,但很快就被抓回来,不但自己被杀死,还连累了同组的其他俘虏一起被杀,这是由于大斗军对俘虏实行的是连坐制度,按照赵子良的要求和指示把所有俘虏按照每十个人分成一组,设一个组长,每十组为一队,设百人长,每十个百人队为千人团,设千夫长,每组当中只要有一人试图逃走,就会连累其他人,该组其他人也会被一同被杀,以此往上推,如果逃跑的规模扩大,一个百人队当中有一组集体逃走,整个百人队都要遭殃,如果有一个百人队集体逃走,其所在的千人队全部连坐。
大斗军颁布这样的措施和制度之后,刚开始还真有一些吐蕃俘虏逃跑,但很快连累到了同组或同队其他人,以至于这些人全部被杀。
这样的事情连续发生几次之后,吐蕃俘虏们为了保命就开始互相监督起来,而且还有吐蕃俘虏为了自己活命,自愿充当大斗军在俘虏当中的眼线,只要俘虏中有异动,这些藏在俘虏当中的“细作”就会如实报告俘虏们,时间一长,俘虏们开始互相猜忌,彼此之间谁也不信任谁,从此,大斗军对吐蕃俘虏的管理就变得轻松多了。
赵子良看了一些田地,发现田地的肥力不足,于是对郑三道:“这地不够肥啊,得想办法给庄稼施肥!”
郑三苦着脸道:“我军虽然有数千人,每日造粪也不少,一两个月下来数量是相当可观,但架不住田多,两万亩,就全军每个人每日都拉好几次也还是不够用!”
赵子良笑道:“也不能全靠将士们的粪便,那些牛羊马匹的粪便也可以收集起来当做肥料,而且这些牲畜的粪便还是很肥的”。
郑三愣了愣,问道:“牲畜的粪便不是都收集起来晒干了当做燃料吗?怎么还能施肥?”
赵子良道:“当然能,烤火可以木材嘛!除此之外,还可以让俘虏们去树林中收集落叶,腐烂的也可以,切碎了洒在田间,还可以把沟渠内的淤泥挖起来运到田中,这些都是可以肥田的,有了肥力,庄稼长势才会好,仅仅靠天吃饭可不行,咱们得自己想办法!”
郑三若有所思,点点头道:“好,我马上安排下去!”(未完待续。)
如果担心百姓太浪费材料,可以考虑让百姓们自行购买材料,等制作完成我们再按照每一支箭矢多少钱进行收购”。
曹严一拍脑袋,大喜道:“此法甚好,箭杆的打磨和羽毛的修剪、安插并不复杂,只要略加指点,百姓们都会制作,如果附近的每户百姓家都参与制作,很快就可以做好!”
郑三看着曹严欢天喜地而去,对赵子良笑道:“将军此举可谓一举数得啊!”
赵子良有些诧异郑三竟然可以看出他的用意,笑问:“哦?那你说说看!”
“其一,减轻了工匠们的负担和压力;其二,将士们可以及时得到箭矢的补充用于训练和作战;其三,把这事交给附近的百姓们去做可以增加他们的收入,只要百姓们手艺娴熟之后,他们每日可以制作更多,日后我军就有源源不断的箭矢,只要有钱就行”。
赵子良笑了笑没说话,转身上马向驻地外而去,郑三则打马跟了上去。
驻地外有数万亩良田是大斗军的产业,大斗军的粮草基本上都是自给自足,军械物资也有相当一部分自己负责打造,节度使府和朝廷只拨付军饷和一部分军械、战马。
赵子良来到驻地外的野外田间就是要看看禾苗的长势、水渠的灌溉情况,现在已经是五月,田间禾苗已经长出了一大截,冬小麦已经收割完毕,上次吐蕃人打过来抢走了相当一部分。
粮食严重不足,让河西地区的老百姓们不得不放弃改种小麦,而种植其他生长周期较短的粮食作物,否则还不等收割小麦就要断粮,种植大豆、豌豆、青稞、蚕豆等这些粮食作物的生长周期要短一些,尽管这些粮食不能做主食,但没饭吃的时候填一下肚子还是可以的。
大斗军也不得不与老百姓一样把上等良田种植小麦,把中等田种植青稞、黍米,把下等田种植大豆、豌豆、高粱这些作物,这些作物的产量虽然低一些,也不是主要粮食,但生长周期短,而且桔杆可以切碎了作为马料。
赵子良和郑三带着一些扈从在田埂上一边走一边看禾苗长势情况,不远处一些吐蕃俘虏正在唐军兵士们的看管下给禾苗除草、捉虫,现在这年代可没有除草剂,也没有敌敌畏,全部都是人工作业,这种农活虽然辛苦了一些,但却累不死人,而且还有饭吃,只要努力干活就不会被殴打和被杀死,对于吐蕃俘虏来说已经是非常幸运了。
此前有不少吐蕃俘虏试图逃跑,但很快就被抓回来,不但自己被杀死,还连累了同组的其他俘虏一起被杀,这是由于大斗军对俘虏实行的是连坐制度,按照赵子良的要求和指示把所有俘虏按照每十个人分成一组,设一个组长,每十组为一队,设百人长,每十个百人队为千人团,设千夫长,每组当中只要有一人试图逃走,就会连累其他人,该组其他人也会被一同被杀,以此往上推,如果逃跑的规模扩大,一个百人队当中有一组集体逃走,整个百人队都要遭殃,如果有一个百人队集体逃走,其所在的千人队全部连坐。
大斗军颁布这样的措施和制度之后,刚开始还真有一些吐蕃俘虏逃跑,但很快连累到了同组或同队其他人,以至于这些人全部被杀。
这样的事情连续发生几次之后,吐蕃俘虏们为了保命就开始互相监督起来,而且还有吐蕃俘虏为了自己活命,自愿充当大斗军在俘虏当中的眼线,只要俘虏中有异动,这些藏在俘虏当中的“细作”就会如实报告俘虏们,时间一长,俘虏们开始互相猜忌,彼此之间谁也不信任谁,从此,大斗军对吐蕃俘虏的管理就变得轻松多了。
赵子良看了一些田地,发现田地的肥力不足,于是对郑三道:“这地不够肥啊,得想办法给庄稼施肥!”
郑三苦着脸道:“我军虽然有数千人,每日造粪也不少,一两个月下来数量是相当可观,但架不住田多,两万亩,就全军每个人每日都拉好几次也还是不够用!”
赵子良笑道:“也不能全靠将士们的粪便,那些牛羊马匹的粪便也可以收集起来当做肥料,而且这些牲畜的粪便还是很肥的”。
郑三愣了愣,问道:“牲畜的粪便不是都收集起来晒干了当做燃料吗?怎么还能施肥?”
赵子良道:“当然能,烤火可以木材嘛!除此之外,还可以让俘虏们去树林中收集落叶,腐烂的也可以,切碎了洒在田间,还可以把沟渠内的淤泥挖起来运到田中,这些都是可以肥田的,有了肥力,庄稼长势才会好,仅仅靠天吃饭可不行,咱们得自己想办法!”
郑三若有所思,点点头道:“好,我马上安排下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