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中文网 www.liujiuzw.com,穿到古代的教书匠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县,怎么,我当年入城的时候,你们镖局没让你们去瞧瞧我长什么样?”
“是小的们这双照子不亮堂,冒犯了老父母,请明府恕罪,小的这就回去告诉咱们瓢把子,定会登门向县尊请罪。”
崔瑛给他这一连串称呼的变动弄得浑身不自在,连忙他发了他们并那个门子离开,然后才找来了县学里现在唯一的老师——一个姓程的巡导,了解一下县学的情况。
“这个吕县尊也是尽力了,”五十多岁的巡导就是六安本地人,年轻时也曾游学四方,谁知世道不好,自己带的那些钱财被骗了个精光,家里的田地也被一些匪徒糟蹋了干净,不得已就在这县学里谋了个差事混口饭吃,他弯着腰,恭立在崔瑛地下首,有气无力地说道:“流民不得安置不是落草为寇就是易子而食,前者六安百姓要倒霉,后者更是人间惨剧,紧着钱粮安置流民是对的,只是县学里紧张些便留不住人了。”
程巡导见崔瑛没有气恼的意思,才说道:“县学是由县里拨发钱粮的,每个县学生每日当有米二升,每月当有青衫一领,三大节庆有肉二斤,冬有柴炭钱每月三百钱,反正紧巴着能过得去,但却不能供养父母,赡妻育子,因此有些能耐的人家就舍了这身份去吴越一带碰碰运气,只留年青青没什么家累的和我这样无心走开的。”
崔瑛这回听明白了,这县学根本就没有固定收入,全靠财政全额拨款,这财政一但断掉了,县学自然就废弛了。
“行了,钱粮的事我来想办法,你将学生召集好认真读书,朝廷选派的教谕说话间也就到了,别到时候考较出了漏子,吃些皮肉之苦。”崔瑛将程巡导打发去带学生学习,自己转头便寻思起解决财政困难的方法了。总不能到时候成寅一来,交给他一个破烂溜丢的县学让他治学,那跟让贫困县的教师解决学生辍学一样,就是个可悲的笑话。
“叶哥,你有什么好主意没有?”崔瑛捏着一管毛笔,强忍住照前世习惯转笔的动作,抬头问叶知秋道。
第32章县学改革(上)
“找富户纳捐,卖县学生名额都行。”叶知秋轻车熟路地回答。
“呃。”崔瑛一下被噎到了,这个年代,这种做法实在是太平常不过了,就跟现代房地产公司投资中小学购买学区资格、有钱人交择校费进好学校一样,放不到台面上,但也不会彻底禁绝。
主要是现在科举三级考试只有发解试、会试、殿试三级,还没有作为功名等级存在的“秀才”存在,县学里的学生并没有什么正规的录取考试,大致也就相当于一个中心学校,只要县令和教谕允许就能进去读书,里面师资可能不如世族家学,自由不如自唐代起就建立起来的书院,但胜在有国家保障,也是平民的好去处。只可惜,一个县的学生也就十五六个,非常有限。
虽然叶知秋这样说了,崔瑛以他从教多年和在学校里长大的见识来看,逼捐和卖名额都不是什么好决定,逼捐名声不佳,买名额进来的许多学生可能学习上不够专心,但却奢侈成性,极易带歪学里的风气。
否掉了这两个传统项目,崔瑛开始回忆之前的中国教育史内容,想想有什么有帮助的策略。县学生与蒙学生不同,他们基本上是以读书做官为毕生目标,不会愿意做与科考无关但能挣钱的项目,强行布置任务的话,会造成生员的抵触。文人的笔杆子是能秉笔直书,也能歪歪嘴就让人一世清名毁于一旦,比如周大都督,比如武大郎与潘金莲,崔瑛可不想自己明明好心做好事,结果却要担个恶名,等几百年后再由后人平反。
“叶哥,你说我如果上书请朝廷广置学田如何?”崔瑛想到历史上宋代教育之所以发达,就是有学田制度供给学费。没有学田的时候,不论是书院还是官方的学校都是兴废无度的。到了后来,县学除了考入的学生之外,还有需要自费的学生,也就有了所谓廪生、增生、附生和例生的区别,简单讲前者是拿奖学金的,后者是花高价的。
而在现代的时候,早些年许多学校都会设立校办工厂,从印刷造纸到做其他的都有。学生会参加劳动,但不多,一周一节课到半天的样子,也有雇佣工人进行劳动,厂子的收入用来补充学校的办学经费。
“你写个章程给陛下就是了,陛下让你来六安就是让你做事的。”叶知秋面无表情地瞟了他一眼,给了一个不置可否的答案。
崔瑛摆摆手道:“还是你来写吧,我再想想。”崔瑛实在不喜欢写那种骈四俪六的章程,感觉话说不清楚,还容易弄出误会来,反正名义上叶知秋是他的幕僚,这种事不就是幕僚应该帮东翁做的吗?
“我写章程,你做什么?”叶知秋又不是真的靠东翁吃饭的幕僚,眼皮子一抬,反问道。
“我要想想能不能给县学生再找个活计,不能惯得这些读书人四体不勤,长成硕鼠的德性,还得想想怎么加强县学管理,培养几个进士明经来。”崔瑛乐道:“我负责做事,你负责记录,咱们宾主正是相得益彰。”
“说说你的打算,要是不成,我转头就辞馆回京去。”门外传来成寅打趣的声音。
“阿寅,你怎么这么快就来了?”崔瑛惊喜地迎上去道。
“不晚了,我早听说你这县令到现在允许告状的放免牌都没挂,尽在穷乡僻壤疯跑了,如今可算想起县学来了,若不给我出个主意,我可不想整天冲你手心朝上的讨钱花。”成寅与崔瑛又聊了两句,转头看向一旁坐的稳稳地叶知秋,迟疑道:“这位是……”
县,怎么,我当年入城的时候,你们镖局没让你们去瞧瞧我长什么样?”
“是小的们这双照子不亮堂,冒犯了老父母,请明府恕罪,小的这就回去告诉咱们瓢把子,定会登门向县尊请罪。”
崔瑛给他这一连串称呼的变动弄得浑身不自在,连忙他发了他们并那个门子离开,然后才找来了县学里现在唯一的老师——一个姓程的巡导,了解一下县学的情况。
“这个吕县尊也是尽力了,”五十多岁的巡导就是六安本地人,年轻时也曾游学四方,谁知世道不好,自己带的那些钱财被骗了个精光,家里的田地也被一些匪徒糟蹋了干净,不得已就在这县学里谋了个差事混口饭吃,他弯着腰,恭立在崔瑛地下首,有气无力地说道:“流民不得安置不是落草为寇就是易子而食,前者六安百姓要倒霉,后者更是人间惨剧,紧着钱粮安置流民是对的,只是县学里紧张些便留不住人了。”
程巡导见崔瑛没有气恼的意思,才说道:“县学是由县里拨发钱粮的,每个县学生每日当有米二升,每月当有青衫一领,三大节庆有肉二斤,冬有柴炭钱每月三百钱,反正紧巴着能过得去,但却不能供养父母,赡妻育子,因此有些能耐的人家就舍了这身份去吴越一带碰碰运气,只留年青青没什么家累的和我这样无心走开的。”
崔瑛这回听明白了,这县学根本就没有固定收入,全靠财政全额拨款,这财政一但断掉了,县学自然就废弛了。
“行了,钱粮的事我来想办法,你将学生召集好认真读书,朝廷选派的教谕说话间也就到了,别到时候考较出了漏子,吃些皮肉之苦。”崔瑛将程巡导打发去带学生学习,自己转头便寻思起解决财政困难的方法了。总不能到时候成寅一来,交给他一个破烂溜丢的县学让他治学,那跟让贫困县的教师解决学生辍学一样,就是个可悲的笑话。
“叶哥,你有什么好主意没有?”崔瑛捏着一管毛笔,强忍住照前世习惯转笔的动作,抬头问叶知秋道。
第32章县学改革(上)
“找富户纳捐,卖县学生名额都行。”叶知秋轻车熟路地回答。
“呃。”崔瑛一下被噎到了,这个年代,这种做法实在是太平常不过了,就跟现代房地产公司投资中小学购买学区资格、有钱人交择校费进好学校一样,放不到台面上,但也不会彻底禁绝。
主要是现在科举三级考试只有发解试、会试、殿试三级,还没有作为功名等级存在的“秀才”存在,县学里的学生并没有什么正规的录取考试,大致也就相当于一个中心学校,只要县令和教谕允许就能进去读书,里面师资可能不如世族家学,自由不如自唐代起就建立起来的书院,但胜在有国家保障,也是平民的好去处。只可惜,一个县的学生也就十五六个,非常有限。
虽然叶知秋这样说了,崔瑛以他从教多年和在学校里长大的见识来看,逼捐和卖名额都不是什么好决定,逼捐名声不佳,买名额进来的许多学生可能学习上不够专心,但却奢侈成性,极易带歪学里的风气。
否掉了这两个传统项目,崔瑛开始回忆之前的中国教育史内容,想想有什么有帮助的策略。县学生与蒙学生不同,他们基本上是以读书做官为毕生目标,不会愿意做与科考无关但能挣钱的项目,强行布置任务的话,会造成生员的抵触。文人的笔杆子是能秉笔直书,也能歪歪嘴就让人一世清名毁于一旦,比如周大都督,比如武大郎与潘金莲,崔瑛可不想自己明明好心做好事,结果却要担个恶名,等几百年后再由后人平反。
“叶哥,你说我如果上书请朝廷广置学田如何?”崔瑛想到历史上宋代教育之所以发达,就是有学田制度供给学费。没有学田的时候,不论是书院还是官方的学校都是兴废无度的。到了后来,县学除了考入的学生之外,还有需要自费的学生,也就有了所谓廪生、增生、附生和例生的区别,简单讲前者是拿奖学金的,后者是花高价的。
而在现代的时候,早些年许多学校都会设立校办工厂,从印刷造纸到做其他的都有。学生会参加劳动,但不多,一周一节课到半天的样子,也有雇佣工人进行劳动,厂子的收入用来补充学校的办学经费。
“你写个章程给陛下就是了,陛下让你来六安就是让你做事的。”叶知秋面无表情地瞟了他一眼,给了一个不置可否的答案。
崔瑛摆摆手道:“还是你来写吧,我再想想。”崔瑛实在不喜欢写那种骈四俪六的章程,感觉话说不清楚,还容易弄出误会来,反正名义上叶知秋是他的幕僚,这种事不就是幕僚应该帮东翁做的吗?
“我写章程,你做什么?”叶知秋又不是真的靠东翁吃饭的幕僚,眼皮子一抬,反问道。
“我要想想能不能给县学生再找个活计,不能惯得这些读书人四体不勤,长成硕鼠的德性,还得想想怎么加强县学管理,培养几个进士明经来。”崔瑛乐道:“我负责做事,你负责记录,咱们宾主正是相得益彰。”
“说说你的打算,要是不成,我转头就辞馆回京去。”门外传来成寅打趣的声音。
“阿寅,你怎么这么快就来了?”崔瑛惊喜地迎上去道。
“不晚了,我早听说你这县令到现在允许告状的放免牌都没挂,尽在穷乡僻壤疯跑了,如今可算想起县学来了,若不给我出个主意,我可不想整天冲你手心朝上的讨钱花。”成寅与崔瑛又聊了两句,转头看向一旁坐的稳稳地叶知秋,迟疑道:“这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