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中文网 www.liujiuzw.com,红楼之林如海重生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七月底启程,十月初平安抵达京城,面圣过后,又赐假一月,方返回家中与妻儿团聚。
贾敏自是激动非常,较之她矜持得住,黛玉却是毫不掩饰地流露出喜悦之情,早早等在了二门,翘首以望,贾敏和林睿夫妇、林智随后方至。
因林如海回京,林智早请了假。
林如海先向贾敏作揖,慰她在自己离京之际料理家务并人情来往等,又欣慰地赞了长子幼子并儿媳几句,最后方拉着黛玉仔细打量,见她眉宇间稚气渐消,愈加风流袅娜,心里更喜,笑道:“我的玉儿越发高了,模样儿也越发出息了。”
黛玉嘴角边梨涡乍现,撒娇道:“爹爹离京那么久,我自然长大了。”
林如海点头笑道:“对,对,我的玉儿已经长成大姑娘了。”
说得众人都笑了,忙忙地迎林如海进去。
入室落座,别的不论,贾敏先道:“睿儿成亲时老爷出了京,媳妇茶还没喝,好容易回京了,先喝媳妇茶,别的容后再说。”
林如海点头称是。
林睿先林如海一步,于九月底赈灾完毕返回京城,诸事妥当,甚得君民之心,长庆帝赏了几件东西,又赐假半月歇息,他方能同弟妹迎父,见到林如海平安,喜不自胜,闻得贾敏此言,忙先携曾净磕头敬茶。
林如海大笑接过,呷了一口茶,欣慰地道:“好,好,佳儿佳妇。睿儿媳妇,我只盼着你们夫妻二人你谦我让,携手共度,日后我林家开枝散叶。”
曾净面上一红,眸光流转,尽是羞涩。
林睿笑嘻嘻地替曾净接过林如海给的大红绣花荷包,道:“父亲放心。”
夫妻二人在室内侍立片刻,因想到林如海离京久矣,和贾敏夫妻团聚后必定有许多话说,便朝黛玉使了个眼色,四人皆借口下去了。
林如海一笑,道:“如何?我就说咱们家的孩子最是善解人意。”
贾敏横了他一眼,芳姿如初。
林如海见状,心弦一动,一时之间,相视无言。
贾敏轻轻咳嗽了一声,掩住脸上红意,道:“老爷且先更衣梳洗,这一年多来,京城中发生了许多事情,我与老爷说说,也好有个主意。”
事毕,林如海擎杯吃茶,听贾敏细说。
待他听到史鼐夫妇人虽离京了,臭名却未消减,当即了然。上一世史鼐夫妇的名声便是因史湘云的缘故坏了的,他当时在荣国府中,比别人知晓得更细致。
史湘云并非见人就抱怨的人,她对贾母、对宝玉都没有说过自己的辛苦,只说请宝玉时常惦记着去接她,但因和宝钗亲厚,私底下向她诉苦。偏生宝钗极看重袭人,听说袭人让史湘云给宝玉做鞋,怕史湘云受累,连忙劝阻,自己替宝玉做了,也是体贴史湘云的意思。只是这袭人知道了这件事,此后说起活计,就不再找史湘云做了,房中好姊妹觉得纳闷,一问,就实话实说,如此一来,一传十十传百,底下就有不少人知道了,渐渐传了出去。
史湘云身边只有翠缕是贾母给她的丫头,其他奶娘丫头都是史家的,知道了史湘云抱怨史鼐夫人的机密,回府后如何不告密?因此史鼐夫妇就知道了。
至于螃蟹宴,史湘云大概没想到自己接受宝钗的好意,成全了的并不是自己做东请客的礼数,而是宝钗自己,既彰显了她家有钱,有体现了她的体贴细致,也没有想到外人会因这么一件小事就说史家的那么多闲话来。
这件事的流言蜚语,恐怕深闺之中的史湘云依然不知道,也不知道史鼐夫妇对自己已是冷了心,若是知道,哪里还能一如既往地和宝钗亲厚非常?
就是贾家也不知道,外面知道的都记在心里,谁会当面说将出来。
如今史湘云住在贾母上房,最喜欢去的是梨香院。
没有元春省亲的大观园,荣国府没有采买戏子道姑,薛家便仍住在梨香院中,未迁他居,宝钗也没了蘅芜苑,史湘云自然不能和她住在一起,若不是梨香院中住着薛家唯一的男丁薛蟠,只怕湘云业已搬到梨香院与宝钗同住了。
没有人比林如海更清楚湘云对宝钗的喜爱和敬重了。
迎春早已体体面面地出阁了,窦夫人待她回门后不久,就带着贾琮整装去和贾赦贾琏等人相聚。如今贾家只剩探春惜春两个姊妹,史湘云性情开朗好顽,平素和宝玉吃酒赏花,再和宝钗细说姊妹情,不觉寂寞,唯觉乐业。
不想,贾家忽然来了几个绝色的姐妹,史湘云越发欢喜了。
其中有李纨婶娘带来的两个妹子,一个名唤李纹,一个名唤李绮,俱是水葱儿似的人物,更兼薛宝钗那位因许给梅翰林之子为婚随兄进京发嫁的堂妹宝琴如同盛世明珠一般,才进贾家,便将众人都比下去了,贾母爱得什么似的,忙命王夫人认作干女儿,留在房中住下,然后又命李纨留其婶娘堂妹一起住下。
宝玉喜得不知如何是好,夸赞这个妹妹,又要夸赞那个妹妹,一张嘴忙得不得了。
一干姊妹个个读书识字,非轻薄脂粉,常凑在一处吟诗作画,描龙绣凤,每每穿着大红衣裳站在雪里,竟比盛开的红梅还要鲜艳妩媚。
黛玉收到惜春的书信,向贾敏笑道:“惜春妹妹说,薛家的琴姑娘才进府里没两日,外祖母就问生辰八字,意欲为二表哥求配。妈看外祖母这是什么意思?金玉良缘的话儿传了这么些年,明知琴姑娘已经说了亲,进京发嫁,却又在薛太太跟前说这话。”
因林如海回京后拜帖甚多,出门会友了,故而贾敏闷闷地坐在炕上,膝上放了一个小小巧巧的掐丝珐琅手炉,听了这话,不以为意地道:“你外祖母原就对金玉良缘不满,此举是告诉薛家,宁可求娶薛家区区一个商贾之女,也不想金玉成婚。论身份,薛家的琴姑娘不过是寻常商贾之女,远较皇商之女为低。”她相信黛玉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
黛玉叹道:“可惜了。”
贾敏诧异地道:“可惜什么?”
黛玉笑道:“可惜了薛家宝姑娘那样的人品才貌。我见过她几回,倒真真是个出挑人儿,容貌既极出众,才气又极高,行事展样大方,也颇有见识,就是我自己也自叹弗如,偏他们家认定了二表哥,带了个金锁来,也不知是好事还是坏事儿。”
贾敏淡淡地道:“不管他们。”
有所欲便有所为,有所为便有因果,最终好歹终究要自己承受。
黛玉点头,又道:“惜春妹妹说那位琴姑娘把宝姑娘也比下去了,不知道是何等模样何等才气,若是成了婚,少不得能见上一见。”梅翰林和林睿是同僚,共事了不少时日,同是读书人家,平常也走动几次,他们今年打点了一个外放的职缺,已经离京了。
说到这里,黛玉忽然又起疑惑,道:“奇哉怪也。梅翰林家外放出京,怎么薛家竟不知情?偏在这时候进京发嫁?又住在外祖母家,难道梅家没和他们通信?金陵距离京城并不比离梅翰林的外放之地远,亦可在那里成婚。再者琴姑娘的年纪比我还小几个月,如何就能成婚了?我竟想不明白他们这是意欲何为。”
贾敏眉头一皱,也有些纳闷。
正在这时,却听林如海道:“这有什么不解的?不过是想悔婚罢了。”
母女闻言不觉大奇,站起身迎林如海进来,贾敏亲手解了林如海的斗篷递给丫鬟拿下去掸了雪挂在架上晾着,黛玉则将自己的手炉奉给林如海。
林如海扶妻落座,又命黛玉坐到跟前,方道:“你难道不曾看出眉目来?”
黛玉道:“倒是瞧出了几分古怪,只是爹爹说悔婚二字,是梅家想悔婚,还是薛家?”
林如海含笑道:“你说呢?”
黛玉想了想,道:“既然薛家进京是为发嫁,想来是不会悔婚的,何况他们家是商,梅家是官,他们若悔婚,牵扯可就大了。如此说来,是梅家?莫不是他们家如今是官宦之家,梅翰林又进了翰林院,觉得自家清贵,所以就嫌梅家的门楣了?”
话到此处,黛玉蓦地想起一件小小的消息来,不是别个,正是事关梅家,似乎有一门显贵看中了梅翰林之子,意欲结成秦晋之好,她当时不知梅翰林之子已定了亲,便没放在心上,毕竟各人婚事各家做主,与自己没有相干,谁承想和梅翰林之子定亲的那个女孩子竟是薛家的小姐,如今又住到了荣国府。
黛玉忙说给林如海和贾敏听,贾敏若有所思,林如海却是目露赞许。
贾敏叹道:“薛家带着妹妹住到荣国府,未尝没有依靠贾王两家势力弹压梅家履行婚约的意思。我那娘家的势力虽不如从前,但是琏儿的前程却如锦绣,又有王家、史家、陈家和咱们家这些姻亲,还能压不住小小一个梅翰林?”
黛玉却道:“人心已不在,强求有何意趣?梅家心有不甘,将来谈何善待?”
林如海抚掌称赞,脸上笑容甚深,道:“自尊自重,理当如此,若不自重,旁人怎会重之?但是,儿女之事非同小可,退了亲后说亲也容易,可是再寻个不相上下的却是极难,如梅薛两家之亲,梅家必定会以薛家不是而退亲,世人只会说薛家姑娘的不是,毕竟两家门楣不相对,世人看轻商贾之家,只会觉得薛家高攀而不得才被退亲,所以薛家不想退婚。”
贾敏和黛玉脸上俱有厌恶之色,贾敏道:“亏得他们离了京,不然来咱们走动,我定不给他们脸面!当初谁不知道梅家只是寻常的耕读之家,因梅翰林读书,越发穷了下去,是薛家二老爷赞其志气,资助梅翰林上进,周济衣食盘缠,谁知梅翰林是做了官儿了,却也忘了从前薛家的恩义。现今薛家二老爷没了,他们就想着退亲另娶了。”
黛玉点头同意道:“正是,爹爹管着吏部,考评天下官员功绩,哪能让这样忘恩负义的人继续为官?别作践了百姓。”
林如海叹道:“梅翰林于此处虽不好,职上倒还尽心。世上许多人如斯,品德有缺,偏有本事为官,叫人在公务上挑不出错。你们娘儿俩忘记了顾明不成?那样的人品咱们都深知,连太上皇和圣人都知晓,可如今呢?还不是安安稳稳地做他的官儿?”
母女两个听了,不觉长叹。
确实,品行有亏却依旧做官的人有不少呢。
林如海从袖中取出一封信来,笑道:“别想这些事儿了,人生在世,哪有多少如意的事情?你们也算是经历世事了,这有什么稀奇?日后比这更离奇的还有呢。且来看看南边来的信,有一件喜事好叫你们知道。”
贾敏先拿过来看,黛玉眼波流动,急切地问道:“是什么喜事?”
不等看完,贾敏已是满脸喜色,笑道:“你英莲姐姐许人了,日子定在明年四月。”
黛玉想了想,忙问是哪家。
林如海接口道:“是乔秀。”
黛玉立时想起这位自家远亲,虽然他们住在京城,但是每年都有四季衣裳等物打发进京送粮食的庄头捎带回去给乔秀,也时有书信来往,乔秀十分争气,早早地就中了秀才,不过举人却落榜了,如今正一面苦读,一面与人启蒙,赚些笔墨钱,并不一味依靠林家,别看他年轻,已经在书院附近自己挣了一处小小的院落。
贾敏笑道:“是一门好亲。甄家只有英莲一个女孩儿,秀哥儿家中又无父母亲人,两个孩子都是极孝顺极灵秀的,成婚后少不得和甄家父母住在一处,时常照应些。”
林如海和甄士隐平辈论交,乔秀却低了几辈,但是甄士隐是洒脱风流之人,况且两家又不是正经亲戚,所以并不在意此事。
林如海点头道:“你没看后面的?秀哥儿已经说了,即便英莲出嫁为他家妇,但他二人必定奉养两位老人直至百年。你收拾些成亲所需的东西,再备一份贺仪,命二管家和送年货进京的人一起回南,等料理完二人的婚事再回来。”
贾敏嗔道:“还用你说?”
黛玉在一旁嘻嘻一笑,道:“论理,我和哥哥弟弟都是长辈,哥哥又已经娶了嫂嫂,理当另外备一份礼,我和弟弟不拘如何,只送一份心意就完了。倒是英莲姐姐,我得挑选些实用又精巧的东西送她。”
说毕,别过父母,欢欢喜喜地回房去了。
林如海含笑看着女儿的背影,一脸宠溺之色。
待房中只剩夫妻二人,又遣了丫头下去,林如海方对贾敏道:“有一事,你须心里有数。”
贾敏见他神色凝重,忙敛容道:“老爷且说。”
林如海低声道:“我瞧连家的事情怕是不妥了。今儿我在外面遇到了几个友人,他们悄悄跟我说,有好几个御史弹劾连大人,有几条罪名我竟是不知的,却又罪证确凿,圣上龙颜大怒,怕是他们家要坏事了。”
贾敏一愣,脱口道:“怎么会?”
连家和他们家相交甚深,和俞家又是亲戚,平素为人处世都极好,怎么忽然就坏了事?当初连太太还请她替儿女做媒,自己因未瞧到恰当的人选,便未做保,不过他们家的家世在京城里不低,极多的人给他们说媒,如今连尘已经嫁了人,她年纪大,说的正是旧年曾向清然家提亲的那位一等侯爷,连城也已经订了亲,女方是理国公府的嫡次女。
林如海叹道:“咱们两家许多年都不曾联络过,起先连大人是我的上峰,他们的事情我有许多不知,这一年多来我也不在京城,谁能想到他们家做下了那么些罪名?”
贾敏道:“不知可是重罪?”
林如海摇头道:“罪不过死,但封其家业却是肯定的。”
又叮嘱道:“连大人为人精明,我怕他们家已经知道前景不妙了,若是送了财物过来,你不许瞒着我藏匿下来,这可是大罪!”
贾敏面色沉重地点了点头。
他们家本就处于风头浪尖,若做出此事,真真是自寻死路。
正如林如海所言,二更时分连家就打发了婆子来,运了十来个箱子,恳求贾敏替他们保管,贾敏当即拒绝了,温言道:“回去告诉你们太太,这些东西我不敢收,但是将来府上缺钱打点,或是日后衣食不继,我们却愿意援手,绝不推辞。”
,七月底启程,十月初平安抵达京城,面圣过后,又赐假一月,方返回家中与妻儿团聚。
贾敏自是激动非常,较之她矜持得住,黛玉却是毫不掩饰地流露出喜悦之情,早早等在了二门,翘首以望,贾敏和林睿夫妇、林智随后方至。
因林如海回京,林智早请了假。
林如海先向贾敏作揖,慰她在自己离京之际料理家务并人情来往等,又欣慰地赞了长子幼子并儿媳几句,最后方拉着黛玉仔细打量,见她眉宇间稚气渐消,愈加风流袅娜,心里更喜,笑道:“我的玉儿越发高了,模样儿也越发出息了。”
黛玉嘴角边梨涡乍现,撒娇道:“爹爹离京那么久,我自然长大了。”
林如海点头笑道:“对,对,我的玉儿已经长成大姑娘了。”
说得众人都笑了,忙忙地迎林如海进去。
入室落座,别的不论,贾敏先道:“睿儿成亲时老爷出了京,媳妇茶还没喝,好容易回京了,先喝媳妇茶,别的容后再说。”
林如海点头称是。
林睿先林如海一步,于九月底赈灾完毕返回京城,诸事妥当,甚得君民之心,长庆帝赏了几件东西,又赐假半月歇息,他方能同弟妹迎父,见到林如海平安,喜不自胜,闻得贾敏此言,忙先携曾净磕头敬茶。
林如海大笑接过,呷了一口茶,欣慰地道:“好,好,佳儿佳妇。睿儿媳妇,我只盼着你们夫妻二人你谦我让,携手共度,日后我林家开枝散叶。”
曾净面上一红,眸光流转,尽是羞涩。
林睿笑嘻嘻地替曾净接过林如海给的大红绣花荷包,道:“父亲放心。”
夫妻二人在室内侍立片刻,因想到林如海离京久矣,和贾敏夫妻团聚后必定有许多话说,便朝黛玉使了个眼色,四人皆借口下去了。
林如海一笑,道:“如何?我就说咱们家的孩子最是善解人意。”
贾敏横了他一眼,芳姿如初。
林如海见状,心弦一动,一时之间,相视无言。
贾敏轻轻咳嗽了一声,掩住脸上红意,道:“老爷且先更衣梳洗,这一年多来,京城中发生了许多事情,我与老爷说说,也好有个主意。”
事毕,林如海擎杯吃茶,听贾敏细说。
待他听到史鼐夫妇人虽离京了,臭名却未消减,当即了然。上一世史鼐夫妇的名声便是因史湘云的缘故坏了的,他当时在荣国府中,比别人知晓得更细致。
史湘云并非见人就抱怨的人,她对贾母、对宝玉都没有说过自己的辛苦,只说请宝玉时常惦记着去接她,但因和宝钗亲厚,私底下向她诉苦。偏生宝钗极看重袭人,听说袭人让史湘云给宝玉做鞋,怕史湘云受累,连忙劝阻,自己替宝玉做了,也是体贴史湘云的意思。只是这袭人知道了这件事,此后说起活计,就不再找史湘云做了,房中好姊妹觉得纳闷,一问,就实话实说,如此一来,一传十十传百,底下就有不少人知道了,渐渐传了出去。
史湘云身边只有翠缕是贾母给她的丫头,其他奶娘丫头都是史家的,知道了史湘云抱怨史鼐夫人的机密,回府后如何不告密?因此史鼐夫妇就知道了。
至于螃蟹宴,史湘云大概没想到自己接受宝钗的好意,成全了的并不是自己做东请客的礼数,而是宝钗自己,既彰显了她家有钱,有体现了她的体贴细致,也没有想到外人会因这么一件小事就说史家的那么多闲话来。
这件事的流言蜚语,恐怕深闺之中的史湘云依然不知道,也不知道史鼐夫妇对自己已是冷了心,若是知道,哪里还能一如既往地和宝钗亲厚非常?
就是贾家也不知道,外面知道的都记在心里,谁会当面说将出来。
如今史湘云住在贾母上房,最喜欢去的是梨香院。
没有元春省亲的大观园,荣国府没有采买戏子道姑,薛家便仍住在梨香院中,未迁他居,宝钗也没了蘅芜苑,史湘云自然不能和她住在一起,若不是梨香院中住着薛家唯一的男丁薛蟠,只怕湘云业已搬到梨香院与宝钗同住了。
没有人比林如海更清楚湘云对宝钗的喜爱和敬重了。
迎春早已体体面面地出阁了,窦夫人待她回门后不久,就带着贾琮整装去和贾赦贾琏等人相聚。如今贾家只剩探春惜春两个姊妹,史湘云性情开朗好顽,平素和宝玉吃酒赏花,再和宝钗细说姊妹情,不觉寂寞,唯觉乐业。
不想,贾家忽然来了几个绝色的姐妹,史湘云越发欢喜了。
其中有李纨婶娘带来的两个妹子,一个名唤李纹,一个名唤李绮,俱是水葱儿似的人物,更兼薛宝钗那位因许给梅翰林之子为婚随兄进京发嫁的堂妹宝琴如同盛世明珠一般,才进贾家,便将众人都比下去了,贾母爱得什么似的,忙命王夫人认作干女儿,留在房中住下,然后又命李纨留其婶娘堂妹一起住下。
宝玉喜得不知如何是好,夸赞这个妹妹,又要夸赞那个妹妹,一张嘴忙得不得了。
一干姊妹个个读书识字,非轻薄脂粉,常凑在一处吟诗作画,描龙绣凤,每每穿着大红衣裳站在雪里,竟比盛开的红梅还要鲜艳妩媚。
黛玉收到惜春的书信,向贾敏笑道:“惜春妹妹说,薛家的琴姑娘才进府里没两日,外祖母就问生辰八字,意欲为二表哥求配。妈看外祖母这是什么意思?金玉良缘的话儿传了这么些年,明知琴姑娘已经说了亲,进京发嫁,却又在薛太太跟前说这话。”
因林如海回京后拜帖甚多,出门会友了,故而贾敏闷闷地坐在炕上,膝上放了一个小小巧巧的掐丝珐琅手炉,听了这话,不以为意地道:“你外祖母原就对金玉良缘不满,此举是告诉薛家,宁可求娶薛家区区一个商贾之女,也不想金玉成婚。论身份,薛家的琴姑娘不过是寻常商贾之女,远较皇商之女为低。”她相信黛玉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
黛玉叹道:“可惜了。”
贾敏诧异地道:“可惜什么?”
黛玉笑道:“可惜了薛家宝姑娘那样的人品才貌。我见过她几回,倒真真是个出挑人儿,容貌既极出众,才气又极高,行事展样大方,也颇有见识,就是我自己也自叹弗如,偏他们家认定了二表哥,带了个金锁来,也不知是好事还是坏事儿。”
贾敏淡淡地道:“不管他们。”
有所欲便有所为,有所为便有因果,最终好歹终究要自己承受。
黛玉点头,又道:“惜春妹妹说那位琴姑娘把宝姑娘也比下去了,不知道是何等模样何等才气,若是成了婚,少不得能见上一见。”梅翰林和林睿是同僚,共事了不少时日,同是读书人家,平常也走动几次,他们今年打点了一个外放的职缺,已经离京了。
说到这里,黛玉忽然又起疑惑,道:“奇哉怪也。梅翰林家外放出京,怎么薛家竟不知情?偏在这时候进京发嫁?又住在外祖母家,难道梅家没和他们通信?金陵距离京城并不比离梅翰林的外放之地远,亦可在那里成婚。再者琴姑娘的年纪比我还小几个月,如何就能成婚了?我竟想不明白他们这是意欲何为。”
贾敏眉头一皱,也有些纳闷。
正在这时,却听林如海道:“这有什么不解的?不过是想悔婚罢了。”
母女闻言不觉大奇,站起身迎林如海进来,贾敏亲手解了林如海的斗篷递给丫鬟拿下去掸了雪挂在架上晾着,黛玉则将自己的手炉奉给林如海。
林如海扶妻落座,又命黛玉坐到跟前,方道:“你难道不曾看出眉目来?”
黛玉道:“倒是瞧出了几分古怪,只是爹爹说悔婚二字,是梅家想悔婚,还是薛家?”
林如海含笑道:“你说呢?”
黛玉想了想,道:“既然薛家进京是为发嫁,想来是不会悔婚的,何况他们家是商,梅家是官,他们若悔婚,牵扯可就大了。如此说来,是梅家?莫不是他们家如今是官宦之家,梅翰林又进了翰林院,觉得自家清贵,所以就嫌梅家的门楣了?”
话到此处,黛玉蓦地想起一件小小的消息来,不是别个,正是事关梅家,似乎有一门显贵看中了梅翰林之子,意欲结成秦晋之好,她当时不知梅翰林之子已定了亲,便没放在心上,毕竟各人婚事各家做主,与自己没有相干,谁承想和梅翰林之子定亲的那个女孩子竟是薛家的小姐,如今又住到了荣国府。
黛玉忙说给林如海和贾敏听,贾敏若有所思,林如海却是目露赞许。
贾敏叹道:“薛家带着妹妹住到荣国府,未尝没有依靠贾王两家势力弹压梅家履行婚约的意思。我那娘家的势力虽不如从前,但是琏儿的前程却如锦绣,又有王家、史家、陈家和咱们家这些姻亲,还能压不住小小一个梅翰林?”
黛玉却道:“人心已不在,强求有何意趣?梅家心有不甘,将来谈何善待?”
林如海抚掌称赞,脸上笑容甚深,道:“自尊自重,理当如此,若不自重,旁人怎会重之?但是,儿女之事非同小可,退了亲后说亲也容易,可是再寻个不相上下的却是极难,如梅薛两家之亲,梅家必定会以薛家不是而退亲,世人只会说薛家姑娘的不是,毕竟两家门楣不相对,世人看轻商贾之家,只会觉得薛家高攀而不得才被退亲,所以薛家不想退婚。”
贾敏和黛玉脸上俱有厌恶之色,贾敏道:“亏得他们离了京,不然来咱们走动,我定不给他们脸面!当初谁不知道梅家只是寻常的耕读之家,因梅翰林读书,越发穷了下去,是薛家二老爷赞其志气,资助梅翰林上进,周济衣食盘缠,谁知梅翰林是做了官儿了,却也忘了从前薛家的恩义。现今薛家二老爷没了,他们就想着退亲另娶了。”
黛玉点头同意道:“正是,爹爹管着吏部,考评天下官员功绩,哪能让这样忘恩负义的人继续为官?别作践了百姓。”
林如海叹道:“梅翰林于此处虽不好,职上倒还尽心。世上许多人如斯,品德有缺,偏有本事为官,叫人在公务上挑不出错。你们娘儿俩忘记了顾明不成?那样的人品咱们都深知,连太上皇和圣人都知晓,可如今呢?还不是安安稳稳地做他的官儿?”
母女两个听了,不觉长叹。
确实,品行有亏却依旧做官的人有不少呢。
林如海从袖中取出一封信来,笑道:“别想这些事儿了,人生在世,哪有多少如意的事情?你们也算是经历世事了,这有什么稀奇?日后比这更离奇的还有呢。且来看看南边来的信,有一件喜事好叫你们知道。”
贾敏先拿过来看,黛玉眼波流动,急切地问道:“是什么喜事?”
不等看完,贾敏已是满脸喜色,笑道:“你英莲姐姐许人了,日子定在明年四月。”
黛玉想了想,忙问是哪家。
林如海接口道:“是乔秀。”
黛玉立时想起这位自家远亲,虽然他们住在京城,但是每年都有四季衣裳等物打发进京送粮食的庄头捎带回去给乔秀,也时有书信来往,乔秀十分争气,早早地就中了秀才,不过举人却落榜了,如今正一面苦读,一面与人启蒙,赚些笔墨钱,并不一味依靠林家,别看他年轻,已经在书院附近自己挣了一处小小的院落。
贾敏笑道:“是一门好亲。甄家只有英莲一个女孩儿,秀哥儿家中又无父母亲人,两个孩子都是极孝顺极灵秀的,成婚后少不得和甄家父母住在一处,时常照应些。”
林如海和甄士隐平辈论交,乔秀却低了几辈,但是甄士隐是洒脱风流之人,况且两家又不是正经亲戚,所以并不在意此事。
林如海点头道:“你没看后面的?秀哥儿已经说了,即便英莲出嫁为他家妇,但他二人必定奉养两位老人直至百年。你收拾些成亲所需的东西,再备一份贺仪,命二管家和送年货进京的人一起回南,等料理完二人的婚事再回来。”
贾敏嗔道:“还用你说?”
黛玉在一旁嘻嘻一笑,道:“论理,我和哥哥弟弟都是长辈,哥哥又已经娶了嫂嫂,理当另外备一份礼,我和弟弟不拘如何,只送一份心意就完了。倒是英莲姐姐,我得挑选些实用又精巧的东西送她。”
说毕,别过父母,欢欢喜喜地回房去了。
林如海含笑看着女儿的背影,一脸宠溺之色。
待房中只剩夫妻二人,又遣了丫头下去,林如海方对贾敏道:“有一事,你须心里有数。”
贾敏见他神色凝重,忙敛容道:“老爷且说。”
林如海低声道:“我瞧连家的事情怕是不妥了。今儿我在外面遇到了几个友人,他们悄悄跟我说,有好几个御史弹劾连大人,有几条罪名我竟是不知的,却又罪证确凿,圣上龙颜大怒,怕是他们家要坏事了。”
贾敏一愣,脱口道:“怎么会?”
连家和他们家相交甚深,和俞家又是亲戚,平素为人处世都极好,怎么忽然就坏了事?当初连太太还请她替儿女做媒,自己因未瞧到恰当的人选,便未做保,不过他们家的家世在京城里不低,极多的人给他们说媒,如今连尘已经嫁了人,她年纪大,说的正是旧年曾向清然家提亲的那位一等侯爷,连城也已经订了亲,女方是理国公府的嫡次女。
林如海叹道:“咱们两家许多年都不曾联络过,起先连大人是我的上峰,他们的事情我有许多不知,这一年多来我也不在京城,谁能想到他们家做下了那么些罪名?”
贾敏道:“不知可是重罪?”
林如海摇头道:“罪不过死,但封其家业却是肯定的。”
又叮嘱道:“连大人为人精明,我怕他们家已经知道前景不妙了,若是送了财物过来,你不许瞒着我藏匿下来,这可是大罪!”
贾敏面色沉重地点了点头。
他们家本就处于风头浪尖,若做出此事,真真是自寻死路。
正如林如海所言,二更时分连家就打发了婆子来,运了十来个箱子,恳求贾敏替他们保管,贾敏当即拒绝了,温言道:“回去告诉你们太太,这些东西我不敢收,但是将来府上缺钱打点,或是日后衣食不继,我们却愿意援手,绝不推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