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中文网 www.liujiuzw.com,百工匠心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嘉靖二十年,有一件没有目的的事发生在宫里,这使嘉靖皇帝改变了下半生。宫女杨金英等人半夜溜进皇帝睡觉的屋子,拿一根绳子要勒死他。这些宫女半夜怎么潜进去的,几个人怎么商量的,都不清楚,因为第二天就把所有当事人都杀光了。勒死一个大活人没有那么容易,尤其要勒死的是皇上。宫女们慌乱中把绳子打成了死结,越拉越死。可死结套在脖子上拉一下,也够呛,所以当时把皇上拉晕过去了。这时,其中有一个宫女扛不住了。因为你想的事跟做的事往往都有差距,你决心很大,到时候不一定敢做。那么,一个宫女就出去报告皇后了。一报告,所有参与此事的人,以及当天的目击者,一个不留,全部杀光。因为不知道谁要害皇上,涉案的就都不是好人了。
经过这一次事变后,嘉靖皇帝移居西内,不在故宫里住了,每日祈求长生。皇上想:没勒死我,我赶紧祈求多活吧,炼丹,天天就为这件事了。祭祀的事不想做了,朝廷的事也不想管了,君臣根本不见面。
至于宫女们当时为什么要勒死嘉靖,史书没有明确的记载,也弄不清楚这些人都是怎么想的,有无幕后指使者。但嘉靖皇帝脾气急躁,个性苛刻,可能是招致怨恨的原因。他为什么急躁和苛刻呢?这与他服用丹药有很大关系。
有一天,一个朋友买了一个大罐子,特别高兴地来找我:“我这是嘉靖时期的一个官窑。“先把罐子撅过来让我看屁股,我一看底下写的“大明嘉靖年制“,没有问题。然后我就说:“你这东西是官窑没错,但是半个。“他说:“哎呀!怎么是半个啊?“我说:“你这罐子是八仙纹。你看这是谁?铁拐李、吕洞宾、韩湘子、何仙姑。那四个人呢?“他说:“那四个我怎么会知道在哪儿?这不就画了四个吗?“我说:“那四个是画在上面的。这是一个葫芦瓶,断掉了。你看到的是一个局部,下半截。“
葫芦瓶在制作当中,中间有一个接口,接口很容易受伤。如果质量有问题,在使用当中稍微一碰,可能就碎了。上半截打碎了不要,把下半截的断口磨一磨,猛地一看,也像一个罐子。八仙人物的组合,一出场肯定是八个人。我这朋友不知道,他认为可能还有一个罐子,上面再画上另外四仙,其实不是,一个葫芦瓶就把八仙全都画上了。八仙这种记载在唐代就开始有了,宋元以后逐渐搭成一个神仙班子。宋元以后,一出场就是八个人。
嘉靖时期有《东游记》小说,跟《西游记》对着。中国人就是这样,你写一个《西游记》,我写不成了,就写《东游记》,还有人写《南游记》、《北游记》,就是朝四个方向走。《东游记》出现以后,八仙这个班子就定下来了。原来八仙里没有女的,有一个东方朔。后来把东方朔请下去,把何仙姑搁上了,怎么也得有个女代表嘛。清朝的瓷器上有时不画八仙人物,画的都是八仙每个人手持的法器,称之为“暗八仙“,比如画一个箫、云阳板等等,清代很流行。
这半个葫芦瓶,作为一个初学者来说,可能觉得如获至宝,得了一件好东西。但对于我来说,我清楚地看到这件东西是半个。因此,了解一个事物一定要全面。有时候说窥一斑可见全豹,是因为你看过全豹,才能窥一斑可见全豹;如果你没见过全豹,你窥一斑就是一斑。在鉴定中全面分析思考,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
嘉靖以后紧跟着就是隆庆。隆庆皇帝在位只有6年,30岁登基,36岁就死了。他是一个长期受压抑的人,父亲嘉靖天天炼丹,你想能给他好气吗?所以隆庆长期受压抑,是一个笨嘴拙舌的皇帝。但隆庆一上台,做得最好的一件事就是隆庆开关。
由于当时沿海的骚乱得到局部的平定,明政府同意有限度地开关,史称“隆庆开关“。隆庆开关使中国晚明的商品社会,与世界有一个短暂的接轨,所以晚明社会的商品非常富足。从隆庆开关起,实际上就预示了中国第二次收藏热的到来。
十多年前,一个朋友来找我,拿了一个青花大碗,蓝得发紫。他抱着问我:“这件东西是我在乡下买的,我实在拿不准,你帮我看看这是什么时候的。“我一看:“你这是好东西,非常难得。“他说:“人家告诉我这叫洋蓝。“洋蓝就是清代晚期,中国青花瓷器走到穷途末路时,出现一种很刺目的蓝色,被称为“洋蓝“。但这个碗不是洋蓝,它用的是回青。
晚明时期,青花最为浓艳的颜色就是隆庆时期创造的。这个碗就是隆庆的,蓝得发紫,并非蓝得刺目。而这必须看到实物,你才能感受到颜色间的差异。隆庆青花的颜色非常漂亮,在嘉、隆、万三朝里,有“鹤立鸡群“之说。青花颜色是我判断这件瓷器的第一个原因。
第二,上面画的人物。隆庆的人物有一个典型特征就是长腰,喜欢把腰画得特别长,画长腰的人一般都呈半蹲状。过去一看到人物的腰画得比较长,往往都是隆庆这个时期。
第三,这个碗底下写的是“大明隆庆年造“。我们知道,瓷器署款一般都写“大明某某年制“,不写“造“,惟独隆庆朝改了,写“大明隆庆年造“。这是鉴定中非常重要的一条。
在这个青花大碗上,体现出隆庆时期的所有典型特征。颜色、纹饰、款识,三条俱备。我说:“你这真是一个宝贝,好好留着吧。“这个人特别高兴:“我这东西买得很便宜,很多人都说是晚清时期的碗,结果我买对了。“我现在不知道这件隆庆青花大碗上哪儿去了,后来再也没见着。
隆庆之后就是万历。万历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48年。十三陵的定陵就是万历的陵寝。万历也是幼年登基。36岁的隆庆事业未完就死了,留给万历的遗诏里说:我自己感到不行了,皇帝你来做,一切礼仪都有人帮你,你按部就班去做就行了。你做皇帝一定要有一个很好的德行,任用有品德、有道德的大臣,不要无所事事。
张居正是当时辅佐万历皇帝最重要的大臣。皇帝年幼,只有十来岁。张居正给他安排了满满的上朝和学习的日程表,每个月逢三六九上朝,其余天天“日讲“,就是天天上课。一年就放两天假,大暑一次,大寒一次,我想明他已经享了,还想再享。这个小碗做得非常精致,让看到的每个人都非常震惊。
过去的书上都记载晚明时期社会黑暗,民不聊生。实际这种社会的黑暗面只是一部分,并非全部。黄花梨、紫檀家具都是在这个时期诞生的。正因为晚明社会的经济和文化都有富足的一面,才会诞生出如此灿烂的文明。
我20多岁的时候在出版社上班,每天清晨骑自行车从西郊一直骑到东城,下了班又从东城骑回去。每天路过阜成门,那儿支着一个帆布棚子,有一个老头儿在那儿卖面茶。老头儿的摊上有一溜儿青花大碗,图案都不太一样。我为了看碗,就经常在那儿喝面茶,时间长了就想买他的碗。老头儿说:“这是我家的传家宝,不会卖,但你可以看。“面茶碗里装着油面,挺大,我抱不起来,也不能看底,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的,只能看到风格不一,其中一溜儿都是一个朝代的,看着很漂亮,有一个单个儿的画得特别满,显得比较粗糙。
我当时还年轻,不能正确判断,就认为那一溜碗都特别值钱,因为特别新,特漂亮。后来有一次机会,那溜碗有一个用空了,我赶紧翻过来看,上写“大清光绪年制“,那时我才开始对光绪瓷器有比较清晰的印象。而那个单个儿的碗永远盛得满满的,老头儿不让我翻着看,我就看不到。后来我终于看到这个碗的底了,写着“大明万历年制“。我这才知道,敢情这个很粗糙、画得乱七八糟的碗,年代要比那溜漂亮的早得多。
但是我一直也没买下这个碗,每次跟老头儿谈,老头儿说:“这是我的饭碗,不能卖给你,卖了碗,我怎么卖面茶?你不是天天来我这儿喝面茶,就是为了看碗吗?“
刚开始收藏的人,都有一种急切的心态,总想赶紧把东西买回来。我最早收藏也是这种心态。后来时间长了,我逐渐能压抑住了。再后来我就自我解嘲,有一种说法叫“过我眼即我有“,就是我看过了等于我有过了。当然,这是一种很自嘲的说法,过我眼即我有,那故宫的东西都过我眼了,对不对?所谓“即我有“,我觉得就是拥有知识了。收藏当中,很多东西不是你必须拥有的,因为你没有可能拥有,终身没有这个机会。先不说你有没有钱,只说很多东西跟你擦肩而过,有的干脆你就没见过面,这很正常。我觉得,不一定非得拥有一件东西才是快乐,拥有知识依然是一种快乐。
16至17世纪时,西方人,主要是欧洲人,盯上了中国的瓷器,大量船只到中国来购买、走私。17世纪初,荷兰人截获了一艘葡萄牙商船,这艘船有名字,克拉克号。荷兰人把船截获以后,发现船上都是中国瓷器,这些瓷器风格一致,都是带开光的,是当时中国专门定制的外销瓷。这种风格的瓷器被西方人认为是“克拉克风格“。其实跟克拉克一点关系都没有,只不过用那艘船装了我们的瓷器。严格意义上说,克拉克风格,应该是中国晚明时期典型外销瓷的风格。到今天,这种瓷器依然被西方人称之为“克拉克瓷“。
开光,这种装饰手法宋元就有,万历时期开始流行。所谓“开光“,是指在无主题的图案中,用轮廓线开出一个框,框内画上主题图案。这种装饰方法最大的好处是能够突出主题。开光不仅使用在瓷器装饰中,中国其他工艺品也在使用。西方人非常喜欢这种开光的克拉克瓷器。因此,当时这种瓷器的生产,很大程度上都是一种来样加工。西方人把样子提供给我们。
万历时期兴起全国收藏热,导致当时的瓷器后世多有模仿。光绪朝很多瓷器就是模仿万历,因为日本人特别喜欢万历风格的瓷器。晚明时期的瓷器备受日本人推崇是有原因的。当时我国跟日本的交流非常多,日本很多人跑到中国来学习。有个日本人叫吴良大甫,他来学中国瓷器,学成后回到日本去烧,创造一种“祥瑞手“瓷器,与万历瓷器风格非常一致。
明朝瓷器的第一次高峰是永宣时期,第二次高峰就是嘉万时期。瓷器的丰富不仅体现在数量上,还有品种。晚明瓷器千变万化的造型、醒目的蓝色、贴近生活的装饰,让人非常喜爱。万历一朝,官窑、民窑的青花瓷器不计其数,烧造量非常大,持续了四十多年。万历时期的国家官银消耗中,大量用于瓷器烧造。万历时期有个人叫王世懋,在《二酉委谭》中记载当时的景德镇是“火光炸天,夜令人不能寝。戏呼之曰“四时雷电镇““。他说景德镇烧窑天天跟打雷打闪似的。
晚明时期,16-17世纪,国际海洋贸易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欧洲各国都在成立各种海上运输公司,抢占市场。当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外贸易的开展和瓷器生产的花样翻新。资本主义萌芽大大刺激了中国瓷器的生产,尤其是青花瓷器。中国当时最重要的商品就是丝绸、瓷器。商业瓷器的生产又刺激了市场活力,这一点表现在青花瓷上,就是既适应国内市场,又适应国外市场。明晚期青花极为充分显现出商品的特性,这个特性超过了最早的艺术特性。永宣瓷器是艺术特性明确,而嘉万瓷器是商品特性明确,这就是晚明瓷器的魅力。
万历朝已经是明代的尾声了,但仍有天启和崇祯断后,明朝最后的两个朝代。满清入关以后,瓷器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顺治朝衔接明朝,又为后来辉煌的康熙青花打下基础。明末清初这个时期不足半个世纪,在中国陶瓷史上称之为“过渡期“。
明代末期最后两个皇帝在位时间非常短暂,一个是天启朝,一个是崇祯朝。在中国陶瓷史上,把天启、崇祯,一直到清代入关后的第一个皇帝顺治,这三朝统称为“过渡期“。过渡期以1644年为界限,前后大约二十年的时间。我们都知道,1644年中国发生了非常大的事情,这一年中,中国出现了三个皇帝:第一个是崇祯,第二个是李自成,第三个就是顺治。1644年是甲申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皇帝自杀,吴三桂引清兵入关,都发生在这一年,史称“甲申之变“。三百年后,1944年,郭沫若写了一篇重要的文章,叫《甲申三百年祭》。这篇文章当时发表在重庆的《新华日报》上。发表后不久,毛泽东在延安指示将其列入中国共产党的整风文件。当时毛泽东就提出:我们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
历史上,1644年是一个改朝换代明确的界限。陶瓷史上没有这个界限,瓷器风格在1644年前后二十年间慢慢过渡,西方学者也把这个时期叫做“转变期“。由于政局动荡,这个时期的瓷器少受政治的约束,但品种较为单一,今天能看到的大部分是青花,间或有少量的五彩或单色釉。
明代人宋应星写了一本书叫《天工开物》,是中国科技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部著作,在崇祯十年首版发行。宋应星在书中对纺织、印染、铸造、制瓷等工艺都做了详尽论述,对明朝嘉、万以来科技的高速发展做了一个概括性的总结。《天工开物》可以说是一本教科书,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作用。今天回过头来看这本书,能看到对当时社会科技成就详尽的记载。其中,关于制瓷的记载,为我们研究明末青花瓷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风雨飘摇的明朝到了天启、崇祯时期,已经明显出现了颓势。天启皇帝喜欢做家具,不喜政事,我在讲家具的时候讲过。崇祯倒是想力挽狂澜,但明朝已经无药可救了,一定要亡,所以崇祯皇帝即便有天大的本事,也不可能把明朝救活。
但明末的青花瓷器却一反常态,焕发出勃勃生机。它摆脱了嘉靖、万历以来那种繁缛、密不透风,走向了清丽舒朗,这种风格也影响到清代青花的未来走向,尤其奠定了康熙一朝青花瓷器的基础。天启、崇祯两朝的官窑瓷器非常罕见。有没有官窑呢?有,今天依然能够找到官窑,而且相当精美,但数量非常少,远远不及嘉靖、万历时期。但民窑产品非常多,而且很多产品的质量大大高于官窑。后来的清朝没有这种现象,清朝最精美的瓷器一定是官窑。晚明的民窑青花摆脱了明代近三百年的宫廷桎梏,变得生动起来。过渡期乃至后来的康熙青花,最生动的都是民窑,这一点跟我们的想象有点儿差距。这是什么原因呢?
首先,经济会受政治的影响,但当政治上完全处于放任的时候,经济也会自发地产生新的门类。经济的自我修复能力特别强,中国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历史上的这些盛世都是经济的自我修复。老百姓生活非常苦的时候,一旦政治气候宽松了,马上就开始自我修复,努力实现自己的生活目的。明末天启、崇祯统治者对瓷器生产采取完全放任的态度,根本顾不上;清初的顺治、康熙刚建立政权时,也没有能力控制景德镇的瓷器生产。在这种情况下,民窑的青花就蓬勃发展。这种发展表现在对质量的追求上。过去对晚明青花的认识都有误差,往往一说晚明,就是“粗大明“,非常粗糙,实际上不是这样。我讲过,当晚明的社会经济急速发展的时候,社会的需求会增加,这是导致产品质量提升的一个基本保证。首先是社会需求,没有需求就没有生产。
其次,晚明版画对青花的画工产生深刻的影响。晚明时期,小说非常流行,尤其是带版画插图的小说。今天去图书馆都可以查到,像《水浒》、《三国》等等,这些书都带有版画。版画一般来说,分为三大派:徽派,安徽的;金陵派,南京的;建安派,福建的。晚明时期,这三个地方的版画最为盛行,非常精美,对景德镇的瓷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崇祯青花过去不受重视。在我喜欢青花的时候,很少有人研究,再往前推二十年,就更没有人研究了。过去都不知道崇祯一朝烧过青花瓷,往往一说就是嘉靖、万历,后面跟着是康熙、雍正,就到清朝了。近一百多年以来,几乎所有的收藏家、研究者、博物馆,都对崇祯青花有误解,认为这类青花一定不是崇祯的,而是后面康熙或者雍正的。因为只有在清朝的鼎盛时期,才可能生产出来如此精美的青花。崇祯青花很多都写干支款,不写“大明崇祯x年“,只写干支,比如“丙子“、“庚辰“,等等。当崇祯青花写干支款的时候,我们的判断往往会推后六十年,正好是康熙和雍正时期。所以大量崇祯青花的断代都被推后了。直到二十年前,研究崇祯青花的工作才开始进入实质阶段,通过排列,通过比对,我们可以清晰地认识到崇祯青花的真实面貌。
很早的时候,我就对崇祯青花特别感兴趣。我发现这个时期的青花跟其他青花不一样,就开始注意收藏。有一回,我在北京古玩城买了一个青花笔筒。那是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刚允许市场卖古董。当时北京古玩城刚刚开张,还不是楼呢,用铁丝网围着一块地方,房子都是临时的木板房,你一进屋,房子还忽悠忽悠直晃荡。我就在那儿看到一个青花笔筒,非常大。那个人把笔筒刚掏出来,我一下就愣了,那是我到那时为止,甚至到今天为止,看到的最好的一个崇祯青花笔筒,上面的画片是“萧何月下追韩信“。
我当时心里怦怦直跳,非常激动,特别想买。我问他多少钱,他跟我说:“两万块。“要知道,两万块在当时是非常多的钱,我很急,就说:“我有两千美金,行不行?“实际上我在变相地跟他讨价还价,利用美金跟人民币的差价。他说:“不行。“我就开始翻兜里的钱,翻出一千多块钱,搭上了。我说:“我就这些钱了,行不行?“当时美金按汇率折后的人民币以及搭上的钱加起来是一万九千八百块,与他的要求只差二百块钱,严格说,我只打了个九九折,是象征意义的打折。但这个人发现我非常想买,就说:“不行,少一分钱我都不会卖。“这时就需要我当机立断了。我身边还有一个朋友,他直捅我,那意思就是:你赶紧离开,他就卖给你了。你现在这个态度他已经看得很清楚了,你想便宜是不可能的。但我知道,一旦我迈出这个屋,可能就不是这个价钱了。一个可能是他反悔说我不卖了,还有一个可能是他说我卖给别人了。无论哪种,我都再没有机会获得这件东西。所以我当时不跟他再嗦,我说:“行,我认这账,不就两万块吗?我差你二百块,下回我给你带来。“我就把这个笔筒买回来了。
买回来以后看了很久,我才发现这是崇祯的,是我所知道能查到的最大的一个笔筒,而且,笔筒的壁非常薄,画片丰满,颜色没有挑剔,非常青翠。崇祯青花的青翠,... -->>
嘉靖二十年,有一件没有目的的事发生在宫里,这使嘉靖皇帝改变了下半生。宫女杨金英等人半夜溜进皇帝睡觉的屋子,拿一根绳子要勒死他。这些宫女半夜怎么潜进去的,几个人怎么商量的,都不清楚,因为第二天就把所有当事人都杀光了。勒死一个大活人没有那么容易,尤其要勒死的是皇上。宫女们慌乱中把绳子打成了死结,越拉越死。可死结套在脖子上拉一下,也够呛,所以当时把皇上拉晕过去了。这时,其中有一个宫女扛不住了。因为你想的事跟做的事往往都有差距,你决心很大,到时候不一定敢做。那么,一个宫女就出去报告皇后了。一报告,所有参与此事的人,以及当天的目击者,一个不留,全部杀光。因为不知道谁要害皇上,涉案的就都不是好人了。
经过这一次事变后,嘉靖皇帝移居西内,不在故宫里住了,每日祈求长生。皇上想:没勒死我,我赶紧祈求多活吧,炼丹,天天就为这件事了。祭祀的事不想做了,朝廷的事也不想管了,君臣根本不见面。
至于宫女们当时为什么要勒死嘉靖,史书没有明确的记载,也弄不清楚这些人都是怎么想的,有无幕后指使者。但嘉靖皇帝脾气急躁,个性苛刻,可能是招致怨恨的原因。他为什么急躁和苛刻呢?这与他服用丹药有很大关系。
有一天,一个朋友买了一个大罐子,特别高兴地来找我:“我这是嘉靖时期的一个官窑。“先把罐子撅过来让我看屁股,我一看底下写的“大明嘉靖年制“,没有问题。然后我就说:“你这东西是官窑没错,但是半个。“他说:“哎呀!怎么是半个啊?“我说:“你这罐子是八仙纹。你看这是谁?铁拐李、吕洞宾、韩湘子、何仙姑。那四个人呢?“他说:“那四个我怎么会知道在哪儿?这不就画了四个吗?“我说:“那四个是画在上面的。这是一个葫芦瓶,断掉了。你看到的是一个局部,下半截。“
葫芦瓶在制作当中,中间有一个接口,接口很容易受伤。如果质量有问题,在使用当中稍微一碰,可能就碎了。上半截打碎了不要,把下半截的断口磨一磨,猛地一看,也像一个罐子。八仙人物的组合,一出场肯定是八个人。我这朋友不知道,他认为可能还有一个罐子,上面再画上另外四仙,其实不是,一个葫芦瓶就把八仙全都画上了。八仙这种记载在唐代就开始有了,宋元以后逐渐搭成一个神仙班子。宋元以后,一出场就是八个人。
嘉靖时期有《东游记》小说,跟《西游记》对着。中国人就是这样,你写一个《西游记》,我写不成了,就写《东游记》,还有人写《南游记》、《北游记》,就是朝四个方向走。《东游记》出现以后,八仙这个班子就定下来了。原来八仙里没有女的,有一个东方朔。后来把东方朔请下去,把何仙姑搁上了,怎么也得有个女代表嘛。清朝的瓷器上有时不画八仙人物,画的都是八仙每个人手持的法器,称之为“暗八仙“,比如画一个箫、云阳板等等,清代很流行。
这半个葫芦瓶,作为一个初学者来说,可能觉得如获至宝,得了一件好东西。但对于我来说,我清楚地看到这件东西是半个。因此,了解一个事物一定要全面。有时候说窥一斑可见全豹,是因为你看过全豹,才能窥一斑可见全豹;如果你没见过全豹,你窥一斑就是一斑。在鉴定中全面分析思考,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
嘉靖以后紧跟着就是隆庆。隆庆皇帝在位只有6年,30岁登基,36岁就死了。他是一个长期受压抑的人,父亲嘉靖天天炼丹,你想能给他好气吗?所以隆庆长期受压抑,是一个笨嘴拙舌的皇帝。但隆庆一上台,做得最好的一件事就是隆庆开关。
由于当时沿海的骚乱得到局部的平定,明政府同意有限度地开关,史称“隆庆开关“。隆庆开关使中国晚明的商品社会,与世界有一个短暂的接轨,所以晚明社会的商品非常富足。从隆庆开关起,实际上就预示了中国第二次收藏热的到来。
十多年前,一个朋友来找我,拿了一个青花大碗,蓝得发紫。他抱着问我:“这件东西是我在乡下买的,我实在拿不准,你帮我看看这是什么时候的。“我一看:“你这是好东西,非常难得。“他说:“人家告诉我这叫洋蓝。“洋蓝就是清代晚期,中国青花瓷器走到穷途末路时,出现一种很刺目的蓝色,被称为“洋蓝“。但这个碗不是洋蓝,它用的是回青。
晚明时期,青花最为浓艳的颜色就是隆庆时期创造的。这个碗就是隆庆的,蓝得发紫,并非蓝得刺目。而这必须看到实物,你才能感受到颜色间的差异。隆庆青花的颜色非常漂亮,在嘉、隆、万三朝里,有“鹤立鸡群“之说。青花颜色是我判断这件瓷器的第一个原因。
第二,上面画的人物。隆庆的人物有一个典型特征就是长腰,喜欢把腰画得特别长,画长腰的人一般都呈半蹲状。过去一看到人物的腰画得比较长,往往都是隆庆这个时期。
第三,这个碗底下写的是“大明隆庆年造“。我们知道,瓷器署款一般都写“大明某某年制“,不写“造“,惟独隆庆朝改了,写“大明隆庆年造“。这是鉴定中非常重要的一条。
在这个青花大碗上,体现出隆庆时期的所有典型特征。颜色、纹饰、款识,三条俱备。我说:“你这真是一个宝贝,好好留着吧。“这个人特别高兴:“我这东西买得很便宜,很多人都说是晚清时期的碗,结果我买对了。“我现在不知道这件隆庆青花大碗上哪儿去了,后来再也没见着。
隆庆之后就是万历。万历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48年。十三陵的定陵就是万历的陵寝。万历也是幼年登基。36岁的隆庆事业未完就死了,留给万历的遗诏里说:我自己感到不行了,皇帝你来做,一切礼仪都有人帮你,你按部就班去做就行了。你做皇帝一定要有一个很好的德行,任用有品德、有道德的大臣,不要无所事事。
张居正是当时辅佐万历皇帝最重要的大臣。皇帝年幼,只有十来岁。张居正给他安排了满满的上朝和学习的日程表,每个月逢三六九上朝,其余天天“日讲“,就是天天上课。一年就放两天假,大暑一次,大寒一次,我想明他已经享了,还想再享。这个小碗做得非常精致,让看到的每个人都非常震惊。
过去的书上都记载晚明时期社会黑暗,民不聊生。实际这种社会的黑暗面只是一部分,并非全部。黄花梨、紫檀家具都是在这个时期诞生的。正因为晚明社会的经济和文化都有富足的一面,才会诞生出如此灿烂的文明。
我20多岁的时候在出版社上班,每天清晨骑自行车从西郊一直骑到东城,下了班又从东城骑回去。每天路过阜成门,那儿支着一个帆布棚子,有一个老头儿在那儿卖面茶。老头儿的摊上有一溜儿青花大碗,图案都不太一样。我为了看碗,就经常在那儿喝面茶,时间长了就想买他的碗。老头儿说:“这是我家的传家宝,不会卖,但你可以看。“面茶碗里装着油面,挺大,我抱不起来,也不能看底,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的,只能看到风格不一,其中一溜儿都是一个朝代的,看着很漂亮,有一个单个儿的画得特别满,显得比较粗糙。
我当时还年轻,不能正确判断,就认为那一溜碗都特别值钱,因为特别新,特漂亮。后来有一次机会,那溜碗有一个用空了,我赶紧翻过来看,上写“大清光绪年制“,那时我才开始对光绪瓷器有比较清晰的印象。而那个单个儿的碗永远盛得满满的,老头儿不让我翻着看,我就看不到。后来我终于看到这个碗的底了,写着“大明万历年制“。我这才知道,敢情这个很粗糙、画得乱七八糟的碗,年代要比那溜漂亮的早得多。
但是我一直也没买下这个碗,每次跟老头儿谈,老头儿说:“这是我的饭碗,不能卖给你,卖了碗,我怎么卖面茶?你不是天天来我这儿喝面茶,就是为了看碗吗?“
刚开始收藏的人,都有一种急切的心态,总想赶紧把东西买回来。我最早收藏也是这种心态。后来时间长了,我逐渐能压抑住了。再后来我就自我解嘲,有一种说法叫“过我眼即我有“,就是我看过了等于我有过了。当然,这是一种很自嘲的说法,过我眼即我有,那故宫的东西都过我眼了,对不对?所谓“即我有“,我觉得就是拥有知识了。收藏当中,很多东西不是你必须拥有的,因为你没有可能拥有,终身没有这个机会。先不说你有没有钱,只说很多东西跟你擦肩而过,有的干脆你就没见过面,这很正常。我觉得,不一定非得拥有一件东西才是快乐,拥有知识依然是一种快乐。
16至17世纪时,西方人,主要是欧洲人,盯上了中国的瓷器,大量船只到中国来购买、走私。17世纪初,荷兰人截获了一艘葡萄牙商船,这艘船有名字,克拉克号。荷兰人把船截获以后,发现船上都是中国瓷器,这些瓷器风格一致,都是带开光的,是当时中国专门定制的外销瓷。这种风格的瓷器被西方人认为是“克拉克风格“。其实跟克拉克一点关系都没有,只不过用那艘船装了我们的瓷器。严格意义上说,克拉克风格,应该是中国晚明时期典型外销瓷的风格。到今天,这种瓷器依然被西方人称之为“克拉克瓷“。
开光,这种装饰手法宋元就有,万历时期开始流行。所谓“开光“,是指在无主题的图案中,用轮廓线开出一个框,框内画上主题图案。这种装饰方法最大的好处是能够突出主题。开光不仅使用在瓷器装饰中,中国其他工艺品也在使用。西方人非常喜欢这种开光的克拉克瓷器。因此,当时这种瓷器的生产,很大程度上都是一种来样加工。西方人把样子提供给我们。
万历时期兴起全国收藏热,导致当时的瓷器后世多有模仿。光绪朝很多瓷器就是模仿万历,因为日本人特别喜欢万历风格的瓷器。晚明时期的瓷器备受日本人推崇是有原因的。当时我国跟日本的交流非常多,日本很多人跑到中国来学习。有个日本人叫吴良大甫,他来学中国瓷器,学成后回到日本去烧,创造一种“祥瑞手“瓷器,与万历瓷器风格非常一致。
明朝瓷器的第一次高峰是永宣时期,第二次高峰就是嘉万时期。瓷器的丰富不仅体现在数量上,还有品种。晚明瓷器千变万化的造型、醒目的蓝色、贴近生活的装饰,让人非常喜爱。万历一朝,官窑、民窑的青花瓷器不计其数,烧造量非常大,持续了四十多年。万历时期的国家官银消耗中,大量用于瓷器烧造。万历时期有个人叫王世懋,在《二酉委谭》中记载当时的景德镇是“火光炸天,夜令人不能寝。戏呼之曰“四时雷电镇““。他说景德镇烧窑天天跟打雷打闪似的。
晚明时期,16-17世纪,国际海洋贸易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欧洲各国都在成立各种海上运输公司,抢占市场。当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外贸易的开展和瓷器生产的花样翻新。资本主义萌芽大大刺激了中国瓷器的生产,尤其是青花瓷器。中国当时最重要的商品就是丝绸、瓷器。商业瓷器的生产又刺激了市场活力,这一点表现在青花瓷上,就是既适应国内市场,又适应国外市场。明晚期青花极为充分显现出商品的特性,这个特性超过了最早的艺术特性。永宣瓷器是艺术特性明确,而嘉万瓷器是商品特性明确,这就是晚明瓷器的魅力。
万历朝已经是明代的尾声了,但仍有天启和崇祯断后,明朝最后的两个朝代。满清入关以后,瓷器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顺治朝衔接明朝,又为后来辉煌的康熙青花打下基础。明末清初这个时期不足半个世纪,在中国陶瓷史上称之为“过渡期“。
明代末期最后两个皇帝在位时间非常短暂,一个是天启朝,一个是崇祯朝。在中国陶瓷史上,把天启、崇祯,一直到清代入关后的第一个皇帝顺治,这三朝统称为“过渡期“。过渡期以1644年为界限,前后大约二十年的时间。我们都知道,1644年中国发生了非常大的事情,这一年中,中国出现了三个皇帝:第一个是崇祯,第二个是李自成,第三个就是顺治。1644年是甲申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皇帝自杀,吴三桂引清兵入关,都发生在这一年,史称“甲申之变“。三百年后,1944年,郭沫若写了一篇重要的文章,叫《甲申三百年祭》。这篇文章当时发表在重庆的《新华日报》上。发表后不久,毛泽东在延安指示将其列入中国共产党的整风文件。当时毛泽东就提出:我们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
历史上,1644年是一个改朝换代明确的界限。陶瓷史上没有这个界限,瓷器风格在1644年前后二十年间慢慢过渡,西方学者也把这个时期叫做“转变期“。由于政局动荡,这个时期的瓷器少受政治的约束,但品种较为单一,今天能看到的大部分是青花,间或有少量的五彩或单色釉。
明代人宋应星写了一本书叫《天工开物》,是中国科技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部著作,在崇祯十年首版发行。宋应星在书中对纺织、印染、铸造、制瓷等工艺都做了详尽论述,对明朝嘉、万以来科技的高速发展做了一个概括性的总结。《天工开物》可以说是一本教科书,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作用。今天回过头来看这本书,能看到对当时社会科技成就详尽的记载。其中,关于制瓷的记载,为我们研究明末青花瓷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风雨飘摇的明朝到了天启、崇祯时期,已经明显出现了颓势。天启皇帝喜欢做家具,不喜政事,我在讲家具的时候讲过。崇祯倒是想力挽狂澜,但明朝已经无药可救了,一定要亡,所以崇祯皇帝即便有天大的本事,也不可能把明朝救活。
但明末的青花瓷器却一反常态,焕发出勃勃生机。它摆脱了嘉靖、万历以来那种繁缛、密不透风,走向了清丽舒朗,这种风格也影响到清代青花的未来走向,尤其奠定了康熙一朝青花瓷器的基础。天启、崇祯两朝的官窑瓷器非常罕见。有没有官窑呢?有,今天依然能够找到官窑,而且相当精美,但数量非常少,远远不及嘉靖、万历时期。但民窑产品非常多,而且很多产品的质量大大高于官窑。后来的清朝没有这种现象,清朝最精美的瓷器一定是官窑。晚明的民窑青花摆脱了明代近三百年的宫廷桎梏,变得生动起来。过渡期乃至后来的康熙青花,最生动的都是民窑,这一点跟我们的想象有点儿差距。这是什么原因呢?
首先,经济会受政治的影响,但当政治上完全处于放任的时候,经济也会自发地产生新的门类。经济的自我修复能力特别强,中国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历史上的这些盛世都是经济的自我修复。老百姓生活非常苦的时候,一旦政治气候宽松了,马上就开始自我修复,努力实现自己的生活目的。明末天启、崇祯统治者对瓷器生产采取完全放任的态度,根本顾不上;清初的顺治、康熙刚建立政权时,也没有能力控制景德镇的瓷器生产。在这种情况下,民窑的青花就蓬勃发展。这种发展表现在对质量的追求上。过去对晚明青花的认识都有误差,往往一说晚明,就是“粗大明“,非常粗糙,实际上不是这样。我讲过,当晚明的社会经济急速发展的时候,社会的需求会增加,这是导致产品质量提升的一个基本保证。首先是社会需求,没有需求就没有生产。
其次,晚明版画对青花的画工产生深刻的影响。晚明时期,小说非常流行,尤其是带版画插图的小说。今天去图书馆都可以查到,像《水浒》、《三国》等等,这些书都带有版画。版画一般来说,分为三大派:徽派,安徽的;金陵派,南京的;建安派,福建的。晚明时期,这三个地方的版画最为盛行,非常精美,对景德镇的瓷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崇祯青花过去不受重视。在我喜欢青花的时候,很少有人研究,再往前推二十年,就更没有人研究了。过去都不知道崇祯一朝烧过青花瓷,往往一说就是嘉靖、万历,后面跟着是康熙、雍正,就到清朝了。近一百多年以来,几乎所有的收藏家、研究者、博物馆,都对崇祯青花有误解,认为这类青花一定不是崇祯的,而是后面康熙或者雍正的。因为只有在清朝的鼎盛时期,才可能生产出来如此精美的青花。崇祯青花很多都写干支款,不写“大明崇祯x年“,只写干支,比如“丙子“、“庚辰“,等等。当崇祯青花写干支款的时候,我们的判断往往会推后六十年,正好是康熙和雍正时期。所以大量崇祯青花的断代都被推后了。直到二十年前,研究崇祯青花的工作才开始进入实质阶段,通过排列,通过比对,我们可以清晰地认识到崇祯青花的真实面貌。
很早的时候,我就对崇祯青花特别感兴趣。我发现这个时期的青花跟其他青花不一样,就开始注意收藏。有一回,我在北京古玩城买了一个青花笔筒。那是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刚允许市场卖古董。当时北京古玩城刚刚开张,还不是楼呢,用铁丝网围着一块地方,房子都是临时的木板房,你一进屋,房子还忽悠忽悠直晃荡。我就在那儿看到一个青花笔筒,非常大。那个人把笔筒刚掏出来,我一下就愣了,那是我到那时为止,甚至到今天为止,看到的最好的一个崇祯青花笔筒,上面的画片是“萧何月下追韩信“。
我当时心里怦怦直跳,非常激动,特别想买。我问他多少钱,他跟我说:“两万块。“要知道,两万块在当时是非常多的钱,我很急,就说:“我有两千美金,行不行?“实际上我在变相地跟他讨价还价,利用美金跟人民币的差价。他说:“不行。“我就开始翻兜里的钱,翻出一千多块钱,搭上了。我说:“我就这些钱了,行不行?“当时美金按汇率折后的人民币以及搭上的钱加起来是一万九千八百块,与他的要求只差二百块钱,严格说,我只打了个九九折,是象征意义的打折。但这个人发现我非常想买,就说:“不行,少一分钱我都不会卖。“这时就需要我当机立断了。我身边还有一个朋友,他直捅我,那意思就是:你赶紧离开,他就卖给你了。你现在这个态度他已经看得很清楚了,你想便宜是不可能的。但我知道,一旦我迈出这个屋,可能就不是这个价钱了。一个可能是他反悔说我不卖了,还有一个可能是他说我卖给别人了。无论哪种,我都再没有机会获得这件东西。所以我当时不跟他再嗦,我说:“行,我认这账,不就两万块吗?我差你二百块,下回我给你带来。“我就把这个笔筒买回来了。
买回来以后看了很久,我才发现这是崇祯的,是我所知道能查到的最大的一个笔筒,而且,笔筒的壁非常薄,画片丰满,颜色没有挑剔,非常青翠。崇祯青花的青翠,...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