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中文网 www.liujiuzw.com,轮回之帝国历史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张唐在两人战马交错的那一刻,就再没有看对方一下,他的眼睛早已经冷冷地盯住了下一个对手。但他仅仅是凭着手上的感觉就知道,前一个对手已经掉到了马下。
他并不担心哪个对手还有可能会活下来,因为跟在自己身后的骑兵如果觉得有必要,自会再加上一击。这已是他们这些骑兵在日复一日的训练中,形成的一个习惯了。
对此刻的他来说,迎面冲来的下一个对手,才是对自己真正的威胁。虽然双方仍有点距离,只是这点距离在这样的冲击中实在不算什么,那不过就是短短地一瞬。
张唐的手腕没有丝毫的停顿,随着腰部的转动再次拧了过来,就此将手中的长矛快速荡了回来,以比对手更快地速度,从下向上撩到这个对手的身上。
他从这个对手的眼中看到了怒气和惊惧,但他的心中却没有丝毫的波动,有的只是杀死对手冷酷的快意。
……
骑兵之间的对冲,其实是在进行高速的侧身交战。在此过程中,任何一个骑兵都不会停下来,也不可能停下来,停下来基本就意味着死亡。
由于高速,双方的交手实际只有一、两下。想要再次交手,只有看下次对冲时其中的一方是否还活着。
在这个场合中,持有长兵器的一方肯定更为占优,因为他可以早一步、在更远的距离就攻击对手,甚至让对手无法靠近自己,这就是马上武器基本上都很长的主要原因。
俗语中的一寸长,一寸强,其实也是说的这个事。比如岳飞,他经常用的就是丈八长矛。
知道这点,在史书上看到某位武将在战场上来回冲杀数十次时,就不会感到奇怪了。
也正因为战马于此期间始终在前冲,即便是被刺中的一方,他的身体仍然有着极大的前冲力。所以,用矛或用枪的骑兵,一种合理的做法或技巧,不是全力地直刺,而是借着对方的前冲力,在斜刺入对方身体之后,将矛或枪顺势向后向下摆,将对方的划拉下、或者说丢下他的战马。
当然,矛和枪在战场上的技法还有扫、挑、砸、拦等等,所有的技巧不经过苦练是不可能在战场上运用自如的。
事实上,真正的骑兵挑选和训练都是非常严格的。
南宋曾经最强的军队无疑是当年的岳飞和韩世忠的部队,说他们是“将是强将,兵是强兵”绝对不是夸张。在这两人的麾下,又各有一支背嵬军,其中包含了最精锐的步兵和骑兵。
“嵬”有巍巍、高耸的字意。因此,这里的“背嵬”二字,应当指的是能够背山填海的猛士,所谓的“背嵬军”也就是猛士军意思。这点从他们的选拔当中也可以看出。
《云麓漫钞》中曾记载:“韩、岳兵尤精,常时于军中角其勇健者,别置亲随军,谓之背嵬。一入背嵬,诸军统制而下,与之亢礼,犒赏异常,勇健无比,凡有坚敌,遣背嵬军,无有不破者。”
“角”有角力、角斗的含义。这就说明:背嵬军的选拔,是从军中原本就勇敢、健壮的军士当中,再相互比试打出来的。这样的一些人组成的军队本就不可能不强。
但岳飞的背嵬军之所以能成为历史上公认的最强军之一,除了军纪严格,赏罚分明,还有就是平日的训练也十分严格。
按《宋史》记载,岳家军在修整期间,经常训练的两个科目,一个是注坡,一个跳壕,并且全是身披重铠进行训练。
“跳壕”不难被理解。
“注坡”指的是战马驰下山坡,它应当练的是骑兵对战马的操控。或许后人还可以进一步猜测,它很有可能演练的是一种有序、有队形的,并非盲目、混乱的骑兵向前攻击方式。
岳云曾在演练“注坡”时不慎马失前蹄,岳飞当即用鞭抽打了他作为惩罚。估计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岳云的马失前蹄,导致队形产生了混乱,所以岳飞很生气。
骑兵的进攻自然不是简单地蜂拥而上、挤成一团,他们通常是以小队的形式,甚至三、五个人的小群体,或斜向、或纵列、或箭锋型突进。这样所有的骑兵才能散得很开,并充分发挥他们每一个人的机动性和威力(注)。
这种人员组合和攻击的方式,其真正的来源,实际上是游牧民族过去的围猎。
围猎的过程,就是先派人(相当于斥候)去发现存在猎物的地方,然后众多的骑手出动,分成一队队,在一片诺大的原野上散开来,有负责驱赶的、有负责两边包抄的、有负责拦截防止猎物逃掉的,总之,兜兜转转,使得区域内所有的猎物不断地受到惊扰,疲于奔跑,最终在精疲力尽之下,全部被射杀。
说句不好听的话,每一场围猎,都相当于他们的一次军事演习。而当他们与中原军队对抗时,于一定程度上,他们也就视之于如同一场围猎。
那么当与他们交手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手所能采取的一个对策,就是与他们针锋相对,用同样的方式和他们对抗,这就是“以骑破骑”。
比如金人和西夏,在与全盛时期的蒙古人对阵中,就并不乏取胜的战例。
&... -->>
张唐在两人战马交错的那一刻,就再没有看对方一下,他的眼睛早已经冷冷地盯住了下一个对手。但他仅仅是凭着手上的感觉就知道,前一个对手已经掉到了马下。
他并不担心哪个对手还有可能会活下来,因为跟在自己身后的骑兵如果觉得有必要,自会再加上一击。这已是他们这些骑兵在日复一日的训练中,形成的一个习惯了。
对此刻的他来说,迎面冲来的下一个对手,才是对自己真正的威胁。虽然双方仍有点距离,只是这点距离在这样的冲击中实在不算什么,那不过就是短短地一瞬。
张唐的手腕没有丝毫的停顿,随着腰部的转动再次拧了过来,就此将手中的长矛快速荡了回来,以比对手更快地速度,从下向上撩到这个对手的身上。
他从这个对手的眼中看到了怒气和惊惧,但他的心中却没有丝毫的波动,有的只是杀死对手冷酷的快意。
……
骑兵之间的对冲,其实是在进行高速的侧身交战。在此过程中,任何一个骑兵都不会停下来,也不可能停下来,停下来基本就意味着死亡。
由于高速,双方的交手实际只有一、两下。想要再次交手,只有看下次对冲时其中的一方是否还活着。
在这个场合中,持有长兵器的一方肯定更为占优,因为他可以早一步、在更远的距离就攻击对手,甚至让对手无法靠近自己,这就是马上武器基本上都很长的主要原因。
俗语中的一寸长,一寸强,其实也是说的这个事。比如岳飞,他经常用的就是丈八长矛。
知道这点,在史书上看到某位武将在战场上来回冲杀数十次时,就不会感到奇怪了。
也正因为战马于此期间始终在前冲,即便是被刺中的一方,他的身体仍然有着极大的前冲力。所以,用矛或用枪的骑兵,一种合理的做法或技巧,不是全力地直刺,而是借着对方的前冲力,在斜刺入对方身体之后,将矛或枪顺势向后向下摆,将对方的划拉下、或者说丢下他的战马。
当然,矛和枪在战场上的技法还有扫、挑、砸、拦等等,所有的技巧不经过苦练是不可能在战场上运用自如的。
事实上,真正的骑兵挑选和训练都是非常严格的。
南宋曾经最强的军队无疑是当年的岳飞和韩世忠的部队,说他们是“将是强将,兵是强兵”绝对不是夸张。在这两人的麾下,又各有一支背嵬军,其中包含了最精锐的步兵和骑兵。
“嵬”有巍巍、高耸的字意。因此,这里的“背嵬”二字,应当指的是能够背山填海的猛士,所谓的“背嵬军”也就是猛士军意思。这点从他们的选拔当中也可以看出。
《云麓漫钞》中曾记载:“韩、岳兵尤精,常时于军中角其勇健者,别置亲随军,谓之背嵬。一入背嵬,诸军统制而下,与之亢礼,犒赏异常,勇健无比,凡有坚敌,遣背嵬军,无有不破者。”
“角”有角力、角斗的含义。这就说明:背嵬军的选拔,是从军中原本就勇敢、健壮的军士当中,再相互比试打出来的。这样的一些人组成的军队本就不可能不强。
但岳飞的背嵬军之所以能成为历史上公认的最强军之一,除了军纪严格,赏罚分明,还有就是平日的训练也十分严格。
按《宋史》记载,岳家军在修整期间,经常训练的两个科目,一个是注坡,一个跳壕,并且全是身披重铠进行训练。
“跳壕”不难被理解。
“注坡”指的是战马驰下山坡,它应当练的是骑兵对战马的操控。或许后人还可以进一步猜测,它很有可能演练的是一种有序、有队形的,并非盲目、混乱的骑兵向前攻击方式。
岳云曾在演练“注坡”时不慎马失前蹄,岳飞当即用鞭抽打了他作为惩罚。估计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岳云的马失前蹄,导致队形产生了混乱,所以岳飞很生气。
骑兵的进攻自然不是简单地蜂拥而上、挤成一团,他们通常是以小队的形式,甚至三、五个人的小群体,或斜向、或纵列、或箭锋型突进。这样所有的骑兵才能散得很开,并充分发挥他们每一个人的机动性和威力(注)。
这种人员组合和攻击的方式,其真正的来源,实际上是游牧民族过去的围猎。
围猎的过程,就是先派人(相当于斥候)去发现存在猎物的地方,然后众多的骑手出动,分成一队队,在一片诺大的原野上散开来,有负责驱赶的、有负责两边包抄的、有负责拦截防止猎物逃掉的,总之,兜兜转转,使得区域内所有的猎物不断地受到惊扰,疲于奔跑,最终在精疲力尽之下,全部被射杀。
说句不好听的话,每一场围猎,都相当于他们的一次军事演习。而当他们与中原军队对抗时,于一定程度上,他们也就视之于如同一场围猎。
那么当与他们交手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手所能采取的一个对策,就是与他们针锋相对,用同样的方式和他们对抗,这就是“以骑破骑”。
比如金人和西夏,在与全盛时期的蒙古人对阵中,就并不乏取胜的战例。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