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中文网 www.liujiuzw.com,轮回之帝国历史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舱外传来了轻轻的脚步声,东望了过去。就见道士和吉安一前一后走了进来。
看见东睁着眼,道士微微一怔,随即露出了笑容:“陛下醒了,是不是觉得好多了?”
说完,他走到床旁坐下给东把起了脉。
东看了看这个道士,他知道这个时候能够出现在这里的人不是一般人,但他不想问。不该知道的事情还是不要问的好,尤其是这个时候。
道士很快把完了脉,说道:“陛下气色好了很多,嗯,就是气息也比以前平稳多了,不容易啊。”
说完他瞥了一眼吉安。
这话好像有点别的意思啊,东笑了笑。
东的确在练一种功法,这也是一种他很早以前就练过的功法。只是前几天心绪不宁,完全进入不了状态。
“庄子听息法”是一种道家静功,原本记载在《庄子》中,后世道门中人视之为“性命双修”的基础。而它的绝妙就在于:坐卧皆可,男女老少皆宜,且不会发生偏差。
所谓“听息”,就是听自己呼吸之气。但请注意,这不是让你听自己的鼻中有什么声音,而是要你觉得一呼一吸的下落,不要让它漏过。换句话说,就是一心一意地感觉自己的呼吸就可以了,至于呼吸的快慢、粗细、深浅等,皆任其自然变化,不要用意识去支配它。这样听息听到后来,神气合一,杂念全无,连呼吸也忘了,渐渐进入睡乡,这样就做到了前人所说的“心息相依”,就对了。
简单吧?对此时的东来说,简单才易行啊。
(顺便说一下,实际上就是苏东坡这个大才子也有相似的说法,有兴趣的人可以去看看东坡《志林》卷一。)
---------
纵观中国古代的文化和哲学,它们都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喜欢讲“平衡”或者称之为“对称”。比如我们经常能看到的词:阴阳、动静、虚实、矛盾、进退等等,即使是从字面上看,它们也是平衡和对称的。另外还有八卦、太极、五行、七星、九宫等图形也都含有潜在的平衡含义。儒家的“中庸”思想其实也是如此。这种两极或多极的平衡理念在后世的社会活动中反映的更多,如经营中的产与销、生产中的投入与产出、军事中的攻与防,等等。
但是,后世的人们很有可能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方面,那就是人本身。我们要问,人一生最大的两极是什么?是活动与休息,这两个方面实际贯穿了人一生。活动的内容就不说了,它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而我们通常所说的运动、锻炼,它们的结果大约只是使人的活动能力有很大提高。
可是,随着科学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们却觉得自己的身体健康越来越差,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里面更多的是休息越来越差了,更确切点说,应该是休息的质量越来越差了。当白领们陷入亚健康,他们不是营养不好,锻炼有可能是少了点,但更多的原因是在休息上。
我们知道,人体是有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的,可这种身体的自我修复更多的是在休息中进行。一个得不到良好休息、甚至睡眠都不足的人会怎样,基本上每个人都很清楚,要不兄弟们怎么会有“睡觉睡到自然醒”这个奢望?
看来后世的人们提倡或流行的锻炼方法是有缺陷的,或者说是不全面的。也许我们的古人早就认识到这点,只是限于知识和朴素的认知方法,用了一种不同于现今的文化,或者隐晦的方式表达和记录下来。
平衡的理念,是不是要求我们现代人在“休息”上,也应该认真地学习学习、研究研究?
严格来讲,用气功这个词来描述古人的修真行为根本不恰当。但如果一定要用,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这样解释:人既然有活动,就一定有休息。气功的起始阶段、或者说修真的起始(筑基)阶段就是休息的锻炼,即人体自我修复能力的一种锻炼。也许这样说,这种古老神秘的文化,对后世绝大多数的人来讲,才不会显得那样的玄奥。
当然,气功或修真如果真的进入高级阶段它会出现什么奇迹,那就不好说了。毕竟人类在运动上可是创造了很多在前人看来是不可思议奇迹的。
---------
当下,道士看着东的笑容忽然有种“陌生”的感觉。但这种感觉对他来说也不能算是意外,因为他本来就和这个小皇帝并不熟悉。何况还有人和他打了岔。
“道长,朕可以起来吗?”东弱弱地问了一句。
“朕”冒出来了,有人开始尝试进入角色了。
道士和吉安均愣了一下,互相看了一眼,最后还是道士开口说道:“如果陛下觉得无碍,也可,但不可外出见风。”
“俺也不敢出去,只想在舱房里溜达溜达啊。”听了他的吩咐,某人禁不住在内心里作此一想。
吉安则小心翼翼地侍候着东穿上衣服。
“陛下”身上的伤口还没有完全愈合,他的头上可还是裹着布的哦。
对东来说,身上的创口也许还不算什么,他只是有种做贼心虚的感觉,因为他不知道自己的真面目到底是谁的,所以他暂时也不想扯下那些裹着伤口的布。他起身一方面是真的无聊,另一方面是“庄子听息法”的要求也讲到:睡醒之后,如果不想再睡,不妨起来到外面稍微活动活动,只要适可而止,勿使身体过劳即可。
古人养生说过:久卧可是伤气滴。
东在吉安... -->>
舱外传来了轻轻的脚步声,东望了过去。就见道士和吉安一前一后走了进来。
看见东睁着眼,道士微微一怔,随即露出了笑容:“陛下醒了,是不是觉得好多了?”
说完,他走到床旁坐下给东把起了脉。
东看了看这个道士,他知道这个时候能够出现在这里的人不是一般人,但他不想问。不该知道的事情还是不要问的好,尤其是这个时候。
道士很快把完了脉,说道:“陛下气色好了很多,嗯,就是气息也比以前平稳多了,不容易啊。”
说完他瞥了一眼吉安。
这话好像有点别的意思啊,东笑了笑。
东的确在练一种功法,这也是一种他很早以前就练过的功法。只是前几天心绪不宁,完全进入不了状态。
“庄子听息法”是一种道家静功,原本记载在《庄子》中,后世道门中人视之为“性命双修”的基础。而它的绝妙就在于:坐卧皆可,男女老少皆宜,且不会发生偏差。
所谓“听息”,就是听自己呼吸之气。但请注意,这不是让你听自己的鼻中有什么声音,而是要你觉得一呼一吸的下落,不要让它漏过。换句话说,就是一心一意地感觉自己的呼吸就可以了,至于呼吸的快慢、粗细、深浅等,皆任其自然变化,不要用意识去支配它。这样听息听到后来,神气合一,杂念全无,连呼吸也忘了,渐渐进入睡乡,这样就做到了前人所说的“心息相依”,就对了。
简单吧?对此时的东来说,简单才易行啊。
(顺便说一下,实际上就是苏东坡这个大才子也有相似的说法,有兴趣的人可以去看看东坡《志林》卷一。)
---------
纵观中国古代的文化和哲学,它们都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喜欢讲“平衡”或者称之为“对称”。比如我们经常能看到的词:阴阳、动静、虚实、矛盾、进退等等,即使是从字面上看,它们也是平衡和对称的。另外还有八卦、太极、五行、七星、九宫等图形也都含有潜在的平衡含义。儒家的“中庸”思想其实也是如此。这种两极或多极的平衡理念在后世的社会活动中反映的更多,如经营中的产与销、生产中的投入与产出、军事中的攻与防,等等。
但是,后世的人们很有可能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方面,那就是人本身。我们要问,人一生最大的两极是什么?是活动与休息,这两个方面实际贯穿了人一生。活动的内容就不说了,它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而我们通常所说的运动、锻炼,它们的结果大约只是使人的活动能力有很大提高。
可是,随着科学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们却觉得自己的身体健康越来越差,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里面更多的是休息越来越差了,更确切点说,应该是休息的质量越来越差了。当白领们陷入亚健康,他们不是营养不好,锻炼有可能是少了点,但更多的原因是在休息上。
我们知道,人体是有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的,可这种身体的自我修复更多的是在休息中进行。一个得不到良好休息、甚至睡眠都不足的人会怎样,基本上每个人都很清楚,要不兄弟们怎么会有“睡觉睡到自然醒”这个奢望?
看来后世的人们提倡或流行的锻炼方法是有缺陷的,或者说是不全面的。也许我们的古人早就认识到这点,只是限于知识和朴素的认知方法,用了一种不同于现今的文化,或者隐晦的方式表达和记录下来。
平衡的理念,是不是要求我们现代人在“休息”上,也应该认真地学习学习、研究研究?
严格来讲,用气功这个词来描述古人的修真行为根本不恰当。但如果一定要用,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这样解释:人既然有活动,就一定有休息。气功的起始阶段、或者说修真的起始(筑基)阶段就是休息的锻炼,即人体自我修复能力的一种锻炼。也许这样说,这种古老神秘的文化,对后世绝大多数的人来讲,才不会显得那样的玄奥。
当然,气功或修真如果真的进入高级阶段它会出现什么奇迹,那就不好说了。毕竟人类在运动上可是创造了很多在前人看来是不可思议奇迹的。
---------
当下,道士看着东的笑容忽然有种“陌生”的感觉。但这种感觉对他来说也不能算是意外,因为他本来就和这个小皇帝并不熟悉。何况还有人和他打了岔。
“道长,朕可以起来吗?”东弱弱地问了一句。
“朕”冒出来了,有人开始尝试进入角色了。
道士和吉安均愣了一下,互相看了一眼,最后还是道士开口说道:“如果陛下觉得无碍,也可,但不可外出见风。”
“俺也不敢出去,只想在舱房里溜达溜达啊。”听了他的吩咐,某人禁不住在内心里作此一想。
吉安则小心翼翼地侍候着东穿上衣服。
“陛下”身上的伤口还没有完全愈合,他的头上可还是裹着布的哦。
对东来说,身上的创口也许还不算什么,他只是有种做贼心虚的感觉,因为他不知道自己的真面目到底是谁的,所以他暂时也不想扯下那些裹着伤口的布。他起身一方面是真的无聊,另一方面是“庄子听息法”的要求也讲到:睡醒之后,如果不想再睡,不妨起来到外面稍微活动活动,只要适可而止,勿使身体过劳即可。
古人养生说过:久卧可是伤气滴。
东在吉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