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中文网 www.liujiuzw.com,轮回之帝国历史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宋景炎二年(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十二月底的七里洋(海南东南方向海面)上,乌云密布,风高浪急。际此恶劣天气,在这个本应片帆难觅的地方,此时却聚集着一支庞大的船队。
这支船队多少给人有点残破的感觉,因为其中不少的船只颇为受损,亟待修理。大约正是考虑到这点,为了更好地抗击风浪,免遭倾覆,许多船只就用铁环或皮索连接了在一起。
在船队层层环绕的中央,是几艘高大的楼船。其中一艘楼船宽大的舱室内,眼下有一群人正为船队的去向在激烈地争论着,他们已经争论很长时间了。
其中的一部分人认为:现在应该马上去占城,因为朝廷的左丞相陈宜中已经前往哪里安排,更何况占城原本就是大宋的藩属,去哪里暂避一时,不仅可以让人员、船只得到修整,恢复元气,若还能借点兵马粮草,然后再杀回广南,大事定然可为。如今不止陆上,就是沿海的各州县也多已被占,回去实无立锥之地,难有作为。
另一部分人却反驳说:占城路途遥远,现海况又极差,陛下已经蒙难落水,龙体至今尚未康复,再遇风暴将会怎样?途中的风险太大。退一步讲,就算能平安抵达占城,可朝廷、太后和陛下去藩属国哪里又算什么?是避难?还是投靠?别人愿不愿意都还两可,否则陈宜中不会去了那么长时间也没消息传来。相反,广南沿海百姓不仅仍多心向大宋,潮州还有马发在坚守,如果能在哪里找到一个落脚点,物质、粮食、兵员都可以立即得到补充,复国并非没有可能。所以,现在更应该回广南东路。
持这两种观点的人始终争执不下。
也有人小心翼翼地提议去琼州,因为那里距船队并不远,而且还没有被北兵占领。但这个建议很快被其他人所否决。
众所周知,有宋一朝,琼州就是个专门流放罪人的地方。堂堂朝廷、更别说还有太后和天子,驻跸于此,颜面何在?何况它属于孤悬海外的蛮荒之地,元丰年间住民仅万户;历年上呈朝廷的贡物,也尽是些槟榔、姜等土产;这种既无百姓又无什么物产的地方,如何能成为朝廷落脚的地方?
……
当众人争论时,站在舱室前部的两人一直没有说话。他们中年纪大点的,身板宽厚,神态威猛,显然是个武官。年纪稍微轻点的,也已步入中年,手持笏板,一身书卷之气,俨然而立。
这两人就是张世杰和陆秀夫。
张世杰眼下是大宋的枢密副使、签书枢密院事;陆秀夫为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在丞相陈宜中赴占城后,这个流落海上的行朝实际已是他们在共同主持。
当下,陆秀夫和张世杰聆听着众人的争论,尽管表面上不动声色,可内心里其实也像外面的大海一样在翻腾。
七里洋一战之后,不仅连遭重挫的宋军士气极其低落,就是行朝的众人也多已对前途有渺茫之感,整个行朝陷入空前的低谷。陆秀夫和张世杰私下里商议时均认为:
行朝在海上这么漂泊下去肯定不是长久之计,下一步的去向如不马上确定,人心就有散了的可能。
但这个“确定”由他们来做,压力实在是太大了点,因为这不仅是决定行朝、包括所有人的未来,而且还是前途茫然莫测、风险极大的未来。所以他们才决定今天召集众人共同商议。
可如今听了众人的议论,他们却更加难以决断。
主张去占城的,主要是些文臣。应当承认,他们持有这个主张并非是怕死,而是多半受了陈宜中的影响。因为陈宜中在离开前就曾悲观地认为:行朝在军事上连连失利,目前已难有起色,只能去占城暂避一时。
而认为应该回广南东路的,则是以殿前指挥使苏刘义为首的一些武官。苏刘义本是“三苏”的后人,但却不像他大名鼎鼎的祖先以文弛名。面对异族的入侵,社稷的危难,家传忠君报国的思想使他弃文修武,走上了一条与他祖先不同的道路。年轻时候的慷慨任侠、祖先雄文豪迈之气的熏陶和心中的热血,使其难以言输,他是坚决主张杀回去的。
但是,武官中的招抚使翟国秀,团练使刘浚、王道夫、周文英、陈宝等人也主张回广南,却又和苏刘义有些不同。这些人虽然也拥有朝廷的官职,但他们实际上原本是“义勇”,也就是他们和部属是响应朝廷“勤王”号召而来的地方军队。这些“义勇”主要来自于浙、闽、粤,家乡的情结注定了他们中没有多少人愿意离开自己的故土。这种军中的情绪迫使这几个人同样主张返回沿海,更何况他们自身也是当地的豪强,不希望舍弃自己的家族。
提出去琼州的是苏景瞻,这个同为“三苏”的后人,显然是受他先祖曾被发配到海南经历的启发,才联想到哪个蛮荒之地的。
听了众人见解的陆秀夫已经禁不住暗自摇了摇头。
从内心里讲,陆秀夫并非认为不可以去占城。问题是,以行朝时下面临的困局,虽然前往占城不失为一个权宜之计,可别人会接受吗?尽管连遭重创,行朝仍有二十多万人在追随,那么多人到别人那里,别人会怎么想?陈宜中一直到... -->>
宋景炎二年(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十二月底的七里洋(海南东南方向海面)上,乌云密布,风高浪急。际此恶劣天气,在这个本应片帆难觅的地方,此时却聚集着一支庞大的船队。
这支船队多少给人有点残破的感觉,因为其中不少的船只颇为受损,亟待修理。大约正是考虑到这点,为了更好地抗击风浪,免遭倾覆,许多船只就用铁环或皮索连接了在一起。
在船队层层环绕的中央,是几艘高大的楼船。其中一艘楼船宽大的舱室内,眼下有一群人正为船队的去向在激烈地争论着,他们已经争论很长时间了。
其中的一部分人认为:现在应该马上去占城,因为朝廷的左丞相陈宜中已经前往哪里安排,更何况占城原本就是大宋的藩属,去哪里暂避一时,不仅可以让人员、船只得到修整,恢复元气,若还能借点兵马粮草,然后再杀回广南,大事定然可为。如今不止陆上,就是沿海的各州县也多已被占,回去实无立锥之地,难有作为。
另一部分人却反驳说:占城路途遥远,现海况又极差,陛下已经蒙难落水,龙体至今尚未康复,再遇风暴将会怎样?途中的风险太大。退一步讲,就算能平安抵达占城,可朝廷、太后和陛下去藩属国哪里又算什么?是避难?还是投靠?别人愿不愿意都还两可,否则陈宜中不会去了那么长时间也没消息传来。相反,广南沿海百姓不仅仍多心向大宋,潮州还有马发在坚守,如果能在哪里找到一个落脚点,物质、粮食、兵员都可以立即得到补充,复国并非没有可能。所以,现在更应该回广南东路。
持这两种观点的人始终争执不下。
也有人小心翼翼地提议去琼州,因为那里距船队并不远,而且还没有被北兵占领。但这个建议很快被其他人所否决。
众所周知,有宋一朝,琼州就是个专门流放罪人的地方。堂堂朝廷、更别说还有太后和天子,驻跸于此,颜面何在?何况它属于孤悬海外的蛮荒之地,元丰年间住民仅万户;历年上呈朝廷的贡物,也尽是些槟榔、姜等土产;这种既无百姓又无什么物产的地方,如何能成为朝廷落脚的地方?
……
当众人争论时,站在舱室前部的两人一直没有说话。他们中年纪大点的,身板宽厚,神态威猛,显然是个武官。年纪稍微轻点的,也已步入中年,手持笏板,一身书卷之气,俨然而立。
这两人就是张世杰和陆秀夫。
张世杰眼下是大宋的枢密副使、签书枢密院事;陆秀夫为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在丞相陈宜中赴占城后,这个流落海上的行朝实际已是他们在共同主持。
当下,陆秀夫和张世杰聆听着众人的争论,尽管表面上不动声色,可内心里其实也像外面的大海一样在翻腾。
七里洋一战之后,不仅连遭重挫的宋军士气极其低落,就是行朝的众人也多已对前途有渺茫之感,整个行朝陷入空前的低谷。陆秀夫和张世杰私下里商议时均认为:
行朝在海上这么漂泊下去肯定不是长久之计,下一步的去向如不马上确定,人心就有散了的可能。
但这个“确定”由他们来做,压力实在是太大了点,因为这不仅是决定行朝、包括所有人的未来,而且还是前途茫然莫测、风险极大的未来。所以他们才决定今天召集众人共同商议。
可如今听了众人的议论,他们却更加难以决断。
主张去占城的,主要是些文臣。应当承认,他们持有这个主张并非是怕死,而是多半受了陈宜中的影响。因为陈宜中在离开前就曾悲观地认为:行朝在军事上连连失利,目前已难有起色,只能去占城暂避一时。
而认为应该回广南东路的,则是以殿前指挥使苏刘义为首的一些武官。苏刘义本是“三苏”的后人,但却不像他大名鼎鼎的祖先以文弛名。面对异族的入侵,社稷的危难,家传忠君报国的思想使他弃文修武,走上了一条与他祖先不同的道路。年轻时候的慷慨任侠、祖先雄文豪迈之气的熏陶和心中的热血,使其难以言输,他是坚决主张杀回去的。
但是,武官中的招抚使翟国秀,团练使刘浚、王道夫、周文英、陈宝等人也主张回广南,却又和苏刘义有些不同。这些人虽然也拥有朝廷的官职,但他们实际上原本是“义勇”,也就是他们和部属是响应朝廷“勤王”号召而来的地方军队。这些“义勇”主要来自于浙、闽、粤,家乡的情结注定了他们中没有多少人愿意离开自己的故土。这种军中的情绪迫使这几个人同样主张返回沿海,更何况他们自身也是当地的豪强,不希望舍弃自己的家族。
提出去琼州的是苏景瞻,这个同为“三苏”的后人,显然是受他先祖曾被发配到海南经历的启发,才联想到哪个蛮荒之地的。
听了众人见解的陆秀夫已经禁不住暗自摇了摇头。
从内心里讲,陆秀夫并非认为不可以去占城。问题是,以行朝时下面临的困局,虽然前往占城不失为一个权宜之计,可别人会接受吗?尽管连遭重创,行朝仍有二十多万人在追随,那么多人到别人那里,别人会怎么想?陈宜中一直到...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