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中文网 www.liujiuzw.com,冰心在壶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女儿巧巧
巧巧扑在即将送到火化炉中的七月身上,哭得泪人儿一般。董伯清握着七月已僵硬的手。使劲摇着喊:“七月,七月!”可七月再也听不见这一声声的呼唤了。人们将巧巧拖开,送走七月。巧巧哭倒在父亲的怀中:“爸,你别让妈妈走,别让妈妈走啊!”董伯清一声长叹,硬汉在送走自己一生唯一爱过的女人后,再次为七月流下了眼泪。梅三娘没来送七月,她那颗苍老而脆弱的心已不能再承受如此悲痛的永别。
回到家,巧巧倍感凄凉。曾是和睦而温馨的家,如今只有年迈的外婆和孤独的自己。外公走了,爸爸回河北老家了,妈妈永远地离开了自己。从小在蜜罐里长大的巧巧,再次品味着痛苦对自己意味着什么。想着想着,她头痛欲裂,浑身颤栗,骨头如万蚁齐啮,酸软无力。她打开身边的抽屉。取出那一小包她已离不开的白色粉末。烟雾中,她看见妈妈妈七月笑着朝她走来。她赶快拉住妈妈的手,生怕妈妈又走了。爸爸也来了,他们依然青春焕发,巧巧就像小时候一样,拉着爸爸妈妈的手,自己在两只大手的牵引下,在空中荡啊荡。巧巧快乐地笑了起来。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巧巧太幸福了。你瞧,外公外婆慈祥地看着他们一家三口。满意地笑着哩
一阵悲切的呜咽唤醒了巧巧,是外婆的哭声。幸福的团聚已成为永远的梦,巧巧觉得自己无法接受生活的苦难。
巧巧的不幸在于她过早地享有幸福。从小在爸爸妈妈和外公外婆的宠爱下长大的巧巧不知忧愁是什么。只要她说要什么,大人们从来没有拒绝过,妈妈说:“巧巧,你说要天上的月亮,你爸爸一定去砍竹竿搭梯子上天去给你摘。”巧巧说:“那外公外婆呢?”妈妈说:“扶稳梯子让爸爸别从梯子上摔下来啊。”巧巧又问:“那你呢?”妈妈说:“妈妈在梯子边提着竹篮接月亮,好让你爸快快从梯子上下来嘛。”巧巧高兴得大叫,问爸爸公园里的竹子够不够做这么大的梯子。巧巧的漂亮几乎让所有的人都喜欢,大大的凤眼满是灵气,秀美的鼻子如母亲的一样挺拔,红润的嘴唇一如母亲的嘴唇,似乎总是挂着似笑非笑的韵味,白皙细嫩的皮肤仿佛是透明的泉水,中国女性标准的鹅蛋脸为巧巧精致的五官诠释了古典之美。打小人们就说巧巧是美人胚子。巧巧已经习惯人们赞美她漂亮、聪明和乖巧。
赞美声中长大的孩子缺乏普通孩子的懂事和刻苦。巧巧说,我是爸爸妈妈外公外婆的心肝宝贝,爸爸说愿意接我送我到爸爸是老头子,就像外婆那么老。当然接送巧巧也是董卫武的乐趣之一。看见巧巧一天比一天伶俐,董卫武心里像浸透了蜜。巧巧在同学中总是穿得最好,打扮得最漂亮的女孩子,老师们都喜欢巧巧。巧巧学习不好,但从一上小学就是班上的文娱委员。巧巧能歌善舞,为此,董卫武和七月把巧巧送进了舞蹈班、声乐班、钢琴班,并不指望她今后吃歌舞饭,只希望她能歌善舞的特长得到更好的发挥。凭着巧巧的聪慧,尽管她不是最刻苦的学生,但她的歌舞表现始终是佼佼者。上三年级的时候,巧巧得了甲肝,全家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医生说这不是什么大病,但全家人对巧巧的照料可谓无微不至。最让巧巧高兴的是妈妈也从公司回来,和爸爸一起照顾巧巧。医生说巧巧要好好休息,不能累着,要多吃糖。那段时间巧巧觉得真好,想吃什么糖就有什么糖,爸爸妈妈都围着她转,多好啊。还有上医院,妈妈说打的,爸爸说偏不坐妈妈打的车,背着巧巧一步步往医院走,妈妈也只好陪着走路。爸爸走累了停下来歇气,妈妈又接着背巧巧。巧巧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太开心了,管它是什么病,巧巧都不怕。不过巧巧有时在打针吊水时放声大哭,这样爸爸妈妈都会在她身边,安慰她,逗哄她,爱抚她。巧巧对好朋友慧慧说:“我最想生病,生病爸爸妈妈都在我身边。我还可以不去上学,不去唱歌跳舞学琴。”巧巧知道妈妈忙,搬到公司去住了,巧巧就问爸爸:“妈妈的工作比巧巧还重要吗?”爸爸沉重地说:“是的,妈妈的工作比什么都重要,你长大后就会懂了。”巧巧说:“我懂了,外婆姓董,爸爸姓董,我也姓董。我长大后就什么都懂。爸爸,我什么时候长大啊?”爸爸抚着巧巧的头,那笑有些苦涩:“快了快了,巧巧很快就要长大了。”
巧巧上五年级时,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到省里来招小学员,走遍了全省各地州市,选中了一个省城的小女孩和巧巧。就要到北京学习了,巧巧高兴得面带春风。这在巧巧的学校是从未有过的殊荣,校长、老师都格外高兴。巧巧打电话告诉爸爸,爸爸说让巧巧就此回趟河北老家,让爷爷奶奶姑姑叔叔们都高兴高兴。巧巧说,卧铺票已买好了,是由招生老师带着走。
来到京城,巧巧可长了见识。那么多的车,那么多的人,那么多的高楼大厦。北京太大了,艺术学院也太大了,她不知道究竟有多大。四个小女孩住一个寝室,谁也不会料理事务,每天都由生活老师来指导她们的日常起居。一想家,四个女孩子一起哭,都嚷着要回家。到周末,大姨梅梦琳来看巧巧或接巧巧回家小住,巧巧就偎着大姨哭:“大姨,我要回家。”大姨就安慰巧巧:“巧巧在这里好好学习,长大就是艺术家了。”巧巧眼泪长流:“我不当艺术家,我要回家。我要妈妈,要外婆。”巧巧不怕上文化课,她怕练功,劈腿、扭腰、练体形,还不能睡懒觉,特别是不能吃东西,全是学校安排的膳食,想吃零食是绝对不充许的,因为巧巧学的是舞蹈专业。巧巧从小到大哪吃过这样的苦。她不知道自己的前程会怎么样,她就想回家。寒假,她回到河北老家,就跟爸爸诉苦说要回家。
一次,学院排演舞剧,需要一名小演员,巧巧承担了这个角色,虽然戏不重,但老师一再为巧巧说戏,在彩排那天,院领导也参加了节目观摩,在表演自己的角色中,巧巧自己加入了一个侧身旋转亮相的动作,使这一角色一下活泛了许多。老师们在暗地里称赞巧巧天生是当舞蹈艺术家的材料。你看她那双修长的腿多有力,竖起的脚掌那么有弹性,充满灵气的双臂尽能表达所有的语言,还有她那双明亮的眼睛,就像会说话的百灵,把人物角色表达得淋漓尽致。老师们一致认为,巧巧是小学员中潜质最好的,今后定能成大器,前程无可限量。也许正是巧巧的优秀,老师对她的要求更为严厉。别的孩子练完功后,老师还要把巧巧留下来,给她加内容、加强度。巧巧自然不知道老师为她开小灶,她向与她一起来的省城小女孩秋竹说,烦死了上这个学,她要回家。秋竹是个十分懂事的女孩子,她对巧巧说:“我妈妈说象我们这种小地方来的女孩子只有自己刻苦,才能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住下来。”巧巧对这话很是不懂,她对秋竹说:“哼,在北京住下来有什么难的?我到我大姨家住一样是在北京住下来。”秋竹和巧巧一样的修长而秀美,但巧巧觉得秋竹笨,老师教的动作巧巧一看就会,秋竹却要练好几次老师才放她过关。不过秋竹是最刻苦的学生,也最听她妈妈的话。比较而言,自己的妈妈七月说的话就不那么难懂。妈妈打电话来总是说很想念巧巧,问巧巧吃得好不好,去什么地方玩了,寄的钱够不够用,不够就去大姨家要,练功苦不苦,别伤了自己。几乎每次都是这些,巧巧每当听到妈妈的声音,就哭着说要回家,仿佛受了多大的委屈。母女俩就握着话筒互相哭泣。秋竹就说巧巧:“你和你妈都挺没出息。”为这话,巧巧和秋竹生了好长时间的气。
暑假到了,巧巧回到播州城。她高兴地告诉慧慧,她又可以穿花裙子而不用穿军装了。但慧慧说:“谁都可以穿花裙子,穿军装的只有你。我还是喜欢你穿军装。”慧慧还把巧巧的军装穿在身上,高兴地到街上转了一圈,结果被慧慧的妈妈数落了一顿。暑假就那么匆匆地过去了,慧慧已是升入初中的学生。巧巧突然觉得上普通中学比上艺术学院更好,可以随便地吃自己想吃的零食,穿自己想穿的衣服。回到学院,巧巧多次跟秋竹说读普通中学好。秋竹说:“我妈说艺术学院好,比普通中学好得不能比。”巧巧又撅起了嘴,秋竹什么时候才说能说“我说”而不说“我妈说”呢?
那天练的动作很难。老师说,二年级的学生了,难度要加大。这动作以前老师为巧巧开小灶时曾教过她,巧巧便有几分心不在焉。老师让巧巧试着做给同学们看。巧巧站起来,挺起胸,根据记忆中的动作要领,以左足尖为中心,旋转,头、身子及双手的动作一起配合,谁料这一旋转就煞不住脚了,巧巧觉得身体失衡了,努力把持住自己,但终于在一串旋转后摔倒在地。她觉得左脚钻心地痛,坐在地上“哇”的一声大哭起来。送到学校医院,巧巧被确诊为左脚踝关节骨裂。梅琳来了,打电话告诉了七月。七月闻讯,第二天乘飞机就赶到了北京。母女俩抱头痛哭,眼泪像开了闸的水库一样无阻拦。巧巧泣不成声地说要回家。抚着女儿的头,七月哭泣着答应:“回家,回家,妈妈带你回家。我们不学了。”医生和老师一再给七月说,学舞蹈的演员,这点伤不算什么,孩子小,很容易康复,好了之后照样可以上舞台。七月看着巧巧泪人儿一样的娇模样,眼泪扑簌簌又淌了下来。七月问巧巧最想什么,巧巧说最想吃外婆做的红烧肉,因为练体形,他们吃肉的次数和份量是有限制的。七月马上到校外为巧巧买了红烧肉,还有许多巧巧喜欢的零食。回到病房,见医生和老师不在,巧巧竟一口气吃完了那份红烧肉。看见女儿的馋样,七月又流泪了。巧巧是自己的心头肉,伤在巧巧身上,痛在七月心上。为了学艺术,孩子受了多少苦?七月心想,宁可自己苦些累些,也不能让巧巧受罪。七月问巧巧是不... -->>
女儿巧巧
巧巧扑在即将送到火化炉中的七月身上,哭得泪人儿一般。董伯清握着七月已僵硬的手。使劲摇着喊:“七月,七月!”可七月再也听不见这一声声的呼唤了。人们将巧巧拖开,送走七月。巧巧哭倒在父亲的怀中:“爸,你别让妈妈走,别让妈妈走啊!”董伯清一声长叹,硬汉在送走自己一生唯一爱过的女人后,再次为七月流下了眼泪。梅三娘没来送七月,她那颗苍老而脆弱的心已不能再承受如此悲痛的永别。
回到家,巧巧倍感凄凉。曾是和睦而温馨的家,如今只有年迈的外婆和孤独的自己。外公走了,爸爸回河北老家了,妈妈永远地离开了自己。从小在蜜罐里长大的巧巧,再次品味着痛苦对自己意味着什么。想着想着,她头痛欲裂,浑身颤栗,骨头如万蚁齐啮,酸软无力。她打开身边的抽屉。取出那一小包她已离不开的白色粉末。烟雾中,她看见妈妈妈七月笑着朝她走来。她赶快拉住妈妈的手,生怕妈妈又走了。爸爸也来了,他们依然青春焕发,巧巧就像小时候一样,拉着爸爸妈妈的手,自己在两只大手的牵引下,在空中荡啊荡。巧巧快乐地笑了起来。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巧巧太幸福了。你瞧,外公外婆慈祥地看着他们一家三口。满意地笑着哩
一阵悲切的呜咽唤醒了巧巧,是外婆的哭声。幸福的团聚已成为永远的梦,巧巧觉得自己无法接受生活的苦难。
巧巧的不幸在于她过早地享有幸福。从小在爸爸妈妈和外公外婆的宠爱下长大的巧巧不知忧愁是什么。只要她说要什么,大人们从来没有拒绝过,妈妈说:“巧巧,你说要天上的月亮,你爸爸一定去砍竹竿搭梯子上天去给你摘。”巧巧说:“那外公外婆呢?”妈妈说:“扶稳梯子让爸爸别从梯子上摔下来啊。”巧巧又问:“那你呢?”妈妈说:“妈妈在梯子边提着竹篮接月亮,好让你爸快快从梯子上下来嘛。”巧巧高兴得大叫,问爸爸公园里的竹子够不够做这么大的梯子。巧巧的漂亮几乎让所有的人都喜欢,大大的凤眼满是灵气,秀美的鼻子如母亲的一样挺拔,红润的嘴唇一如母亲的嘴唇,似乎总是挂着似笑非笑的韵味,白皙细嫩的皮肤仿佛是透明的泉水,中国女性标准的鹅蛋脸为巧巧精致的五官诠释了古典之美。打小人们就说巧巧是美人胚子。巧巧已经习惯人们赞美她漂亮、聪明和乖巧。
赞美声中长大的孩子缺乏普通孩子的懂事和刻苦。巧巧说,我是爸爸妈妈外公外婆的心肝宝贝,爸爸说愿意接我送我到爸爸是老头子,就像外婆那么老。当然接送巧巧也是董卫武的乐趣之一。看见巧巧一天比一天伶俐,董卫武心里像浸透了蜜。巧巧在同学中总是穿得最好,打扮得最漂亮的女孩子,老师们都喜欢巧巧。巧巧学习不好,但从一上小学就是班上的文娱委员。巧巧能歌善舞,为此,董卫武和七月把巧巧送进了舞蹈班、声乐班、钢琴班,并不指望她今后吃歌舞饭,只希望她能歌善舞的特长得到更好的发挥。凭着巧巧的聪慧,尽管她不是最刻苦的学生,但她的歌舞表现始终是佼佼者。上三年级的时候,巧巧得了甲肝,全家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医生说这不是什么大病,但全家人对巧巧的照料可谓无微不至。最让巧巧高兴的是妈妈也从公司回来,和爸爸一起照顾巧巧。医生说巧巧要好好休息,不能累着,要多吃糖。那段时间巧巧觉得真好,想吃什么糖就有什么糖,爸爸妈妈都围着她转,多好啊。还有上医院,妈妈说打的,爸爸说偏不坐妈妈打的车,背着巧巧一步步往医院走,妈妈也只好陪着走路。爸爸走累了停下来歇气,妈妈又接着背巧巧。巧巧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太开心了,管它是什么病,巧巧都不怕。不过巧巧有时在打针吊水时放声大哭,这样爸爸妈妈都会在她身边,安慰她,逗哄她,爱抚她。巧巧对好朋友慧慧说:“我最想生病,生病爸爸妈妈都在我身边。我还可以不去上学,不去唱歌跳舞学琴。”巧巧知道妈妈忙,搬到公司去住了,巧巧就问爸爸:“妈妈的工作比巧巧还重要吗?”爸爸沉重地说:“是的,妈妈的工作比什么都重要,你长大后就会懂了。”巧巧说:“我懂了,外婆姓董,爸爸姓董,我也姓董。我长大后就什么都懂。爸爸,我什么时候长大啊?”爸爸抚着巧巧的头,那笑有些苦涩:“快了快了,巧巧很快就要长大了。”
巧巧上五年级时,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到省里来招小学员,走遍了全省各地州市,选中了一个省城的小女孩和巧巧。就要到北京学习了,巧巧高兴得面带春风。这在巧巧的学校是从未有过的殊荣,校长、老师都格外高兴。巧巧打电话告诉爸爸,爸爸说让巧巧就此回趟河北老家,让爷爷奶奶姑姑叔叔们都高兴高兴。巧巧说,卧铺票已买好了,是由招生老师带着走。
来到京城,巧巧可长了见识。那么多的车,那么多的人,那么多的高楼大厦。北京太大了,艺术学院也太大了,她不知道究竟有多大。四个小女孩住一个寝室,谁也不会料理事务,每天都由生活老师来指导她们的日常起居。一想家,四个女孩子一起哭,都嚷着要回家。到周末,大姨梅梦琳来看巧巧或接巧巧回家小住,巧巧就偎着大姨哭:“大姨,我要回家。”大姨就安慰巧巧:“巧巧在这里好好学习,长大就是艺术家了。”巧巧眼泪长流:“我不当艺术家,我要回家。我要妈妈,要外婆。”巧巧不怕上文化课,她怕练功,劈腿、扭腰、练体形,还不能睡懒觉,特别是不能吃东西,全是学校安排的膳食,想吃零食是绝对不充许的,因为巧巧学的是舞蹈专业。巧巧从小到大哪吃过这样的苦。她不知道自己的前程会怎么样,她就想回家。寒假,她回到河北老家,就跟爸爸诉苦说要回家。
一次,学院排演舞剧,需要一名小演员,巧巧承担了这个角色,虽然戏不重,但老师一再为巧巧说戏,在彩排那天,院领导也参加了节目观摩,在表演自己的角色中,巧巧自己加入了一个侧身旋转亮相的动作,使这一角色一下活泛了许多。老师们在暗地里称赞巧巧天生是当舞蹈艺术家的材料。你看她那双修长的腿多有力,竖起的脚掌那么有弹性,充满灵气的双臂尽能表达所有的语言,还有她那双明亮的眼睛,就像会说话的百灵,把人物角色表达得淋漓尽致。老师们一致认为,巧巧是小学员中潜质最好的,今后定能成大器,前程无可限量。也许正是巧巧的优秀,老师对她的要求更为严厉。别的孩子练完功后,老师还要把巧巧留下来,给她加内容、加强度。巧巧自然不知道老师为她开小灶,她向与她一起来的省城小女孩秋竹说,烦死了上这个学,她要回家。秋竹是个十分懂事的女孩子,她对巧巧说:“我妈妈说象我们这种小地方来的女孩子只有自己刻苦,才能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住下来。”巧巧对这话很是不懂,她对秋竹说:“哼,在北京住下来有什么难的?我到我大姨家住一样是在北京住下来。”秋竹和巧巧一样的修长而秀美,但巧巧觉得秋竹笨,老师教的动作巧巧一看就会,秋竹却要练好几次老师才放她过关。不过秋竹是最刻苦的学生,也最听她妈妈的话。比较而言,自己的妈妈七月说的话就不那么难懂。妈妈打电话来总是说很想念巧巧,问巧巧吃得好不好,去什么地方玩了,寄的钱够不够用,不够就去大姨家要,练功苦不苦,别伤了自己。几乎每次都是这些,巧巧每当听到妈妈的声音,就哭着说要回家,仿佛受了多大的委屈。母女俩就握着话筒互相哭泣。秋竹就说巧巧:“你和你妈都挺没出息。”为这话,巧巧和秋竹生了好长时间的气。
暑假到了,巧巧回到播州城。她高兴地告诉慧慧,她又可以穿花裙子而不用穿军装了。但慧慧说:“谁都可以穿花裙子,穿军装的只有你。我还是喜欢你穿军装。”慧慧还把巧巧的军装穿在身上,高兴地到街上转了一圈,结果被慧慧的妈妈数落了一顿。暑假就那么匆匆地过去了,慧慧已是升入初中的学生。巧巧突然觉得上普通中学比上艺术学院更好,可以随便地吃自己想吃的零食,穿自己想穿的衣服。回到学院,巧巧多次跟秋竹说读普通中学好。秋竹说:“我妈说艺术学院好,比普通中学好得不能比。”巧巧又撅起了嘴,秋竹什么时候才说能说“我说”而不说“我妈说”呢?
那天练的动作很难。老师说,二年级的学生了,难度要加大。这动作以前老师为巧巧开小灶时曾教过她,巧巧便有几分心不在焉。老师让巧巧试着做给同学们看。巧巧站起来,挺起胸,根据记忆中的动作要领,以左足尖为中心,旋转,头、身子及双手的动作一起配合,谁料这一旋转就煞不住脚了,巧巧觉得身体失衡了,努力把持住自己,但终于在一串旋转后摔倒在地。她觉得左脚钻心地痛,坐在地上“哇”的一声大哭起来。送到学校医院,巧巧被确诊为左脚踝关节骨裂。梅琳来了,打电话告诉了七月。七月闻讯,第二天乘飞机就赶到了北京。母女俩抱头痛哭,眼泪像开了闸的水库一样无阻拦。巧巧泣不成声地说要回家。抚着女儿的头,七月哭泣着答应:“回家,回家,妈妈带你回家。我们不学了。”医生和老师一再给七月说,学舞蹈的演员,这点伤不算什么,孩子小,很容易康复,好了之后照样可以上舞台。七月看着巧巧泪人儿一样的娇模样,眼泪扑簌簌又淌了下来。七月问巧巧最想什么,巧巧说最想吃外婆做的红烧肉,因为练体形,他们吃肉的次数和份量是有限制的。七月马上到校外为巧巧买了红烧肉,还有许多巧巧喜欢的零食。回到病房,见医生和老师不在,巧巧竟一口气吃完了那份红烧肉。看见女儿的馋样,七月又流泪了。巧巧是自己的心头肉,伤在巧巧身上,痛在七月心上。为了学艺术,孩子受了多少苦?七月心想,宁可自己苦些累些,也不能让巧巧受罪。七月问巧巧是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