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子罕第九 (2/2)
69中文网 www.liujiuzw.com,论语注疏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者,以孔子尝为鲁大夫,故子路欲使弟子行其家臣之礼,以夫子为大夫君也。“病间,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者,少差曰间。当其疾甚时,子路以门人为臣,夫子不知。及病少差,知之,乃责之,言子路久有是诈欺之心,非今日也,故云“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者,言我既去大夫,是无臣也。女使门人为臣,是无臣而为有臣。如此行诈,人盖知之,是人不可欺,故云吾谁欺。既人不可欺,乃欲远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者,无宁,宁也;二三子,门人也。言就使我有臣,且我等其死于臣之手,宁如死于其弟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者,大葬,谓君臣礼葬。言且就使我纵不得以君臣礼葬,有二三子在,我宁当忧弃于道路乎?言必不至死于道路也。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马曰:“韫,藏也。椟,匮也。谓藏诸匮中沽卖也。得善贾,宁肯卖之邪?”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包曰:“沽之哉,不
衒卖之辞。我居而待贾。”
[疏]“子贡”至“者也”
正义曰:此章言孔子藏德待用也。“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者,子贡欲观孔子圣德藏用何如,故托玉以谘问也。韫,藏也。椟,匮也。诸,之。沽,卖也。言人有美玉于此,藏在椟中而藏之,若求得善贵之贾,宁肯卖之邪?君子于玉比德。子贡之意,言夫子有美德而怀藏之,若人虚心尽礼求之,夫子肯与之乎?“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者,孔子答言,我卖之哉。不
衒卖之辞。虽不衒卖,我居而待贾。言有人虚心尽礼以求我道,我即与之而不吝也。
子欲居九夷。马曰:“九夷,东方之夷,有九种。”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马曰:“君子所居则化。”
[疏]“子欲”至“之有”
正义曰:此章论孔子疾中国无明君也。“子欲居九夷”者,东方之夷有九种。孔子以时无明君,故欲居东夷。“或曰:陋,如之何”者,或人谓孔子言,东夷僻陋无礼,如何可居?“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者,孔子答或人言,君子所居则化,使有礼义,故云何陋之有。
注“马曰:九夷,东方之夷,有九种”
正义曰:案东夷传云:“夷有九种,曰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又一曰玄菟,二曰乐浪,三曰高丽,四曰满饰,五曰凫臾,六曰索家,七曰东屠,八曰倭人,九曰天鄙。
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郑曰:“反鲁,哀公十一年冬,是时道衰乐废,孔子来还,乃正之,故雅、颂各得其所。”
[疏]“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正义曰:此章记孔子言正废乐之事也。孔子以定十四年去鲁,应聘诸国。鲁哀公十一年,自卫反鲁,是时道衰乐废,孔子来还,乃正之,故雅、颂各得其所也。
注“反鲁,鲁哀公十一年冬”
正义曰:案左传哀十一年冬“卫孔文子之将攻大叔也,访于仲尼。仲尼曰:‘胡簋之事则尝学之矣,甲兵之事未之闻也。’退,命驾而行,曰:‘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文子遽止之曰:‘圉岂敢度其私,访卫国之难也。’将止,鲁人以币召之,乃归。”杜注云:“于是自卫反鲁,乐正,雅、颂各得其所。”是也。
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马曰:“困,乱也。”
[疏]“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正义曰:此章记孔子言忠顺孝悌哀丧慎酒之事也。困,乱也。言出仕朝廷,则尽其忠顺以事公卿也;入居私门,则尽其孝悌以事父兄也;若有丧事,则不敢不勉力以从礼也,未尝为酒乱其性也。他人无是行,于我,我独有之,故曰:何有于我哉。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包曰:“逝,往也。言凡往也者如川之流。”
[疏]“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正义曰:此章记孔子感叹时事既往,不可追复也。逝,往也。夫子因在川水之上,见川水之流迅速,且不可追复,故感之而兴叹,言凡时事往者,如此川之流夫,不以昼夜而有舍止也。
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疾时人薄于德而厚于色,故发此言。
[疏]“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正义曰:此章孔子疾时人薄于德而厚于色也。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包曰:“篑,土笼也。此劝人进于道德。为山者,其功虽已多,未成一笼而中道止者,我不以其前功多而善之,见其志不遂,故不与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马曰:“平地者将进加功,虽始覆一篑,我不以其功少而薄之,据其欲进而与之。”
[疏]“子曰”至“往也”
正义曰:此章孔子劝人进于道德也。“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者,篑,土笼也。言人之学道,垂成而止,前功虽多,吾不与也。譬如为山者,其功虽已多,未成一笼,而中道止者,我不以其前功多而善之,见其志不遂,故吾止而不与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者,言人进德修业,功虽未多,而强学不息,则吾与之也。譬如平地者,将进加功,虽始覆一篑,我不以其功少而薄之,据其欲进,故吾则往而与之也。
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颜渊解,故语之而不惰。馀人不解,故有惰语之时。
[疏]“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
正义曰:此章美颜回也。惰,谓懈惰也。言馀人不能尽解,故有懈惰于夫子之语时。其语之而不懈惰者,其唯颜回也与,颜渊解故也。
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包曰:“孔子谓颜渊进益未止,痛惜之甚。”
[疏]“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正义曰:此章以颜回早死,孔子于后叹惜之也。孔子谓颜渊进益未止,痛惜之甚也。
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孔曰:“言万物有生而不育成者,喻人亦然。”
[疏]“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正义曰:此章亦以颜回早卒,孔子痛惜之,为之作譬也。言万物有生而不育成者,喻人亦然也。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后生谓年少。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矣。”
[疏]“子曰”至“也已”
正义曰:此章劝学也。“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者,后生谓年少也。言年少之人,足以积学成德,诚可畏也,安知将来者之道德不如我今日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者,言年少时不能积学成德,至于四十、五十而令名无闻,虽欲强学,终无成德,故不足畏也。
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孔曰:“人有过,以正道告之,口无不顺从之,能必自改之,乃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马曰:“巽,恭也。谓恭孙谨敬之言,闻之无不说者,能寻绎行之,乃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疏]“子曰”至“已矣”
正义曰:此章贵行也。“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者,谓人有过,以礼法正道之言告语之,当时口无不顺从之者。口虽服从,未足可贵,能必自改之,乃为贵耳。“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者,巽,恭也;绎,寻绎也。谓以恭孙谨敬之言教与之,当时闻之,无不喜说者。虽闻之喜说,未足可贵,必能寻绎其言行之,乃为贵也。“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者,谓口虽说从,而行不寻绎追改,疾夫形服而心不化,故云末如之何,犹言不可奈何也。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慎所主友,有过务改,皆所以为益。
[疏]“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正义曰:此章戒人忠信改过也。主犹亲也。惮犹难也。言凡所亲狎,皆须有忠信者也,无得以忠信不如己者为友也。苟有其过,无难于改也。学而篇已有此文,记者异人,故重出之。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曰:“三军虽众,人心不一,则其将帅可夺而取之。匹夫虽微,苟守其志,不可得而夺也。”
[疏]“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正义曰:此章言人守志不移也。万二千五百人为军。帅,谓将也。匹夫,谓庶人也。三军虽众,人心不一,则其将帅可夺而取之。匹夫虽微,苟守其志,不可得而夺也。士大夫已上有妾媵,庶人贱,但夫妇相匹配而已,故云匹夫。
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孔曰:“缊,枲著。”‘不忮不求,何用不臧?’”马曰:“忮,害也。臧,善也。言不忮害,不贪求,何用为不善?疾贪恶忮害之诗。”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马曰:“臧,善也。尚复有美于是者,何足以为善?”
[疏]“子曰”至“以臧”
正义曰:此章善仲由也。“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者,缊,枲著也。缊袍,衣之贱者。狐貉,裘之贵者。常人之情,著破败之缊袍,与著狐貉之裘者并立,则皆惭耻。而能不耻者,唯其仲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者,忮,害也。臧,善也。言不忮害,不贪求,何用为不善?言仲由不忮害,不贪求,何用为不善?此诗邶风雄雉之篇,疾贪恶忮害之诗也。孔子言之,以善子路也。“子路终身诵之”者,子路以夫子善已,故常称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者,孔子见子路诵之不止,惧其伐善,故抑之。言人行尚复有美于是者,此何足以为善?
注“孔曰:缊,枲著”
正义曰:玉藻云:“纩为茧,缊为袍。”郑玄云:“衣有著之异名也。纩谓今之新绵,缊谓今纩及旧絮也。”然则今云枲著者,杂用缊麻以著袍也。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大寒之岁,众木皆死,然后知松柏小雕伤;平岁则众木亦有不死者,故须岁寒而后别之。喻凡人处治世亦能自修整,与君子同;在浊世,然后知君子之正不苟容。
[疏]“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正义曰:此章喻君子也。大寒之岁,众木皆死,然后知松柏小雕伤;若平岁,则众木亦有不死者,故须岁寒而后别之。喻凡人处治世亦能自修整,与君子同;在浊世,然后知君子之正不苟容也。
子曰:“知者不惑,包曰:“不惑乱。”仁者不忧,孔曰:“无忧患。”勇者不惧。”
[疏]“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正义曰:此章言知者明于事,故不惑乱;仁者知命,故无忧患;勇者果敢,故不恐惧。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适,之也。虽学,或得异端,未必能之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虽能之道,未必能有所立。可与立,未可与权。“虽能”有所立,未必能权量其轻重之极。“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逸诗也。唐棣,
栘也,华反而后合。赋此诗者,以言权道反而后至于大顺。思其人而不得见者,其室远也。以言思权而不得见者,其道远也。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夫思者,当思其反,反是不思,所以为远。能思其反,何远之有!言权可知,唯不知思耳。思之有次序,斯可知矣。
[疏]“子曰”至“之有”
正义曰:此章论权道也。“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者,适,之也。言人虽可与共学,所学或得异端,未必能之正道,故未可与也。“可与适道,未可与立”者,言人虽能之道,未必能有所立,故未可与也。“可与立,未可与权”者,言人虽能有所立,未必能随时变通权量其轻重之极也。“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者,此逸诗也。唐棣,
栘也,其华偏然反而后合。赋此诗者,以言权道亦先反常而后至于大顺也。“岂不尔思”者,言诚思尔也。诚思其人而不得见者,其室远也。以喻思权而不得见者,其道远也。“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者,言夫思者,当思其反常。若不思是反,所以为远。能思其反,何远之有!言权可知,唯不知思尔。傥能思之有次序,斯可知矣。记者嫌与诗言相乱,故重言“子曰”也。
注“唐棣,栘也”
正义曰:释木文也。舍人曰:“唐棣一名栘。”郭璞曰:“似白杨,江东呼夫栘。诗召南云:唐棣之华。”陆机云:“奥李也。一名雀梅,亦曰车下李。所在山皆有其华,或白或赤。六月中熟,大如李子,可食。”
者,以孔子尝为鲁大夫,故子路欲使弟子行其家臣之礼,以夫子为大夫君也。“病间,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者,少差曰间。当其疾甚时,子路以门人为臣,夫子不知。及病少差,知之,乃责之,言子路久有是诈欺之心,非今日也,故云“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者,言我既去大夫,是无臣也。女使门人为臣,是无臣而为有臣。如此行诈,人盖知之,是人不可欺,故云吾谁欺。既人不可欺,乃欲远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者,无宁,宁也;二三子,门人也。言就使我有臣,且我等其死于臣之手,宁如死于其弟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者,大葬,谓君臣礼葬。言且就使我纵不得以君臣礼葬,有二三子在,我宁当忧弃于道路乎?言必不至死于道路也。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马曰:“韫,藏也。椟,匮也。谓藏诸匮中沽卖也。得善贾,宁肯卖之邪?”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包曰:“沽之哉,不
衒卖之辞。我居而待贾。”
[疏]“子贡”至“者也”
正义曰:此章言孔子藏德待用也。“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者,子贡欲观孔子圣德藏用何如,故托玉以谘问也。韫,藏也。椟,匮也。诸,之。沽,卖也。言人有美玉于此,藏在椟中而藏之,若求得善贵之贾,宁肯卖之邪?君子于玉比德。子贡之意,言夫子有美德而怀藏之,若人虚心尽礼求之,夫子肯与之乎?“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者,孔子答言,我卖之哉。不
衒卖之辞。虽不衒卖,我居而待贾。言有人虚心尽礼以求我道,我即与之而不吝也。
子欲居九夷。马曰:“九夷,东方之夷,有九种。”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马曰:“君子所居则化。”
[疏]“子欲”至“之有”
正义曰:此章论孔子疾中国无明君也。“子欲居九夷”者,东方之夷有九种。孔子以时无明君,故欲居东夷。“或曰:陋,如之何”者,或人谓孔子言,东夷僻陋无礼,如何可居?“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者,孔子答或人言,君子所居则化,使有礼义,故云何陋之有。
注“马曰:九夷,东方之夷,有九种”
正义曰:案东夷传云:“夷有九种,曰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又一曰玄菟,二曰乐浪,三曰高丽,四曰满饰,五曰凫臾,六曰索家,七曰东屠,八曰倭人,九曰天鄙。
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郑曰:“反鲁,哀公十一年冬,是时道衰乐废,孔子来还,乃正之,故雅、颂各得其所。”
[疏]“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正义曰:此章记孔子言正废乐之事也。孔子以定十四年去鲁,应聘诸国。鲁哀公十一年,自卫反鲁,是时道衰乐废,孔子来还,乃正之,故雅、颂各得其所也。
注“反鲁,鲁哀公十一年冬”
正义曰:案左传哀十一年冬“卫孔文子之将攻大叔也,访于仲尼。仲尼曰:‘胡簋之事则尝学之矣,甲兵之事未之闻也。’退,命驾而行,曰:‘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文子遽止之曰:‘圉岂敢度其私,访卫国之难也。’将止,鲁人以币召之,乃归。”杜注云:“于是自卫反鲁,乐正,雅、颂各得其所。”是也。
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马曰:“困,乱也。”
[疏]“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正义曰:此章记孔子言忠顺孝悌哀丧慎酒之事也。困,乱也。言出仕朝廷,则尽其忠顺以事公卿也;入居私门,则尽其孝悌以事父兄也;若有丧事,则不敢不勉力以从礼也,未尝为酒乱其性也。他人无是行,于我,我独有之,故曰:何有于我哉。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包曰:“逝,往也。言凡往也者如川之流。”
[疏]“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正义曰:此章记孔子感叹时事既往,不可追复也。逝,往也。夫子因在川水之上,见川水之流迅速,且不可追复,故感之而兴叹,言凡时事往者,如此川之流夫,不以昼夜而有舍止也。
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疾时人薄于德而厚于色,故发此言。
[疏]“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正义曰:此章孔子疾时人薄于德而厚于色也。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包曰:“篑,土笼也。此劝人进于道德。为山者,其功虽已多,未成一笼而中道止者,我不以其前功多而善之,见其志不遂,故不与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马曰:“平地者将进加功,虽始覆一篑,我不以其功少而薄之,据其欲进而与之。”
[疏]“子曰”至“往也”
正义曰:此章孔子劝人进于道德也。“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者,篑,土笼也。言人之学道,垂成而止,前功虽多,吾不与也。譬如为山者,其功虽已多,未成一笼,而中道止者,我不以其前功多而善之,见其志不遂,故吾止而不与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者,言人进德修业,功虽未多,而强学不息,则吾与之也。譬如平地者,将进加功,虽始覆一篑,我不以其功少而薄之,据其欲进,故吾则往而与之也。
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颜渊解,故语之而不惰。馀人不解,故有惰语之时。
[疏]“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
正义曰:此章美颜回也。惰,谓懈惰也。言馀人不能尽解,故有懈惰于夫子之语时。其语之而不懈惰者,其唯颜回也与,颜渊解故也。
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包曰:“孔子谓颜渊进益未止,痛惜之甚。”
[疏]“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正义曰:此章以颜回早死,孔子于后叹惜之也。孔子谓颜渊进益未止,痛惜之甚也。
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孔曰:“言万物有生而不育成者,喻人亦然。”
[疏]“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正义曰:此章亦以颜回早卒,孔子痛惜之,为之作譬也。言万物有生而不育成者,喻人亦然也。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后生谓年少。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矣。”
[疏]“子曰”至“也已”
正义曰:此章劝学也。“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者,后生谓年少也。言年少之人,足以积学成德,诚可畏也,安知将来者之道德不如我今日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者,言年少时不能积学成德,至于四十、五十而令名无闻,虽欲强学,终无成德,故不足畏也。
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孔曰:“人有过,以正道告之,口无不顺从之,能必自改之,乃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马曰:“巽,恭也。谓恭孙谨敬之言,闻之无不说者,能寻绎行之,乃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疏]“子曰”至“已矣”
正义曰:此章贵行也。“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者,谓人有过,以礼法正道之言告语之,当时口无不顺从之者。口虽服从,未足可贵,能必自改之,乃为贵耳。“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者,巽,恭也;绎,寻绎也。谓以恭孙谨敬之言教与之,当时闻之,无不喜说者。虽闻之喜说,未足可贵,必能寻绎其言行之,乃为贵也。“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者,谓口虽说从,而行不寻绎追改,疾夫形服而心不化,故云末如之何,犹言不可奈何也。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慎所主友,有过务改,皆所以为益。
[疏]“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正义曰:此章戒人忠信改过也。主犹亲也。惮犹难也。言凡所亲狎,皆须有忠信者也,无得以忠信不如己者为友也。苟有其过,无难于改也。学而篇已有此文,记者异人,故重出之。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曰:“三军虽众,人心不一,则其将帅可夺而取之。匹夫虽微,苟守其志,不可得而夺也。”
[疏]“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正义曰:此章言人守志不移也。万二千五百人为军。帅,谓将也。匹夫,谓庶人也。三军虽众,人心不一,则其将帅可夺而取之。匹夫虽微,苟守其志,不可得而夺也。士大夫已上有妾媵,庶人贱,但夫妇相匹配而已,故云匹夫。
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孔曰:“缊,枲著。”‘不忮不求,何用不臧?’”马曰:“忮,害也。臧,善也。言不忮害,不贪求,何用为不善?疾贪恶忮害之诗。”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马曰:“臧,善也。尚复有美于是者,何足以为善?”
[疏]“子曰”至“以臧”
正义曰:此章善仲由也。“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者,缊,枲著也。缊袍,衣之贱者。狐貉,裘之贵者。常人之情,著破败之缊袍,与著狐貉之裘者并立,则皆惭耻。而能不耻者,唯其仲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者,忮,害也。臧,善也。言不忮害,不贪求,何用为不善?言仲由不忮害,不贪求,何用为不善?此诗邶风雄雉之篇,疾贪恶忮害之诗也。孔子言之,以善子路也。“子路终身诵之”者,子路以夫子善已,故常称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者,孔子见子路诵之不止,惧其伐善,故抑之。言人行尚复有美于是者,此何足以为善?
注“孔曰:缊,枲著”
正义曰:玉藻云:“纩为茧,缊为袍。”郑玄云:“衣有著之异名也。纩谓今之新绵,缊谓今纩及旧絮也。”然则今云枲著者,杂用缊麻以著袍也。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大寒之岁,众木皆死,然后知松柏小雕伤;平岁则众木亦有不死者,故须岁寒而后别之。喻凡人处治世亦能自修整,与君子同;在浊世,然后知君子之正不苟容。
[疏]“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正义曰:此章喻君子也。大寒之岁,众木皆死,然后知松柏小雕伤;若平岁,则众木亦有不死者,故须岁寒而后别之。喻凡人处治世亦能自修整,与君子同;在浊世,然后知君子之正不苟容也。
子曰:“知者不惑,包曰:“不惑乱。”仁者不忧,孔曰:“无忧患。”勇者不惧。”
[疏]“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正义曰:此章言知者明于事,故不惑乱;仁者知命,故无忧患;勇者果敢,故不恐惧。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适,之也。虽学,或得异端,未必能之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虽能之道,未必能有所立。可与立,未可与权。“虽能”有所立,未必能权量其轻重之极。“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逸诗也。唐棣,
栘也,华反而后合。赋此诗者,以言权道反而后至于大顺。思其人而不得见者,其室远也。以言思权而不得见者,其道远也。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夫思者,当思其反,反是不思,所以为远。能思其反,何远之有!言权可知,唯不知思耳。思之有次序,斯可知矣。
[疏]“子曰”至“之有”
正义曰:此章论权道也。“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者,适,之也。言人虽可与共学,所学或得异端,未必能之正道,故未可与也。“可与适道,未可与立”者,言人虽能之道,未必能有所立,故未可与也。“可与立,未可与权”者,言人虽能有所立,未必能随时变通权量其轻重之极也。“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者,此逸诗也。唐棣,
栘也,其华偏然反而后合。赋此诗者,以言权道亦先反常而后至于大顺也。“岂不尔思”者,言诚思尔也。诚思其人而不得见者,其室远也。以喻思权而不得见者,其道远也。“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者,言夫思者,当思其反常。若不思是反,所以为远。能思其反,何远之有!言权可知,唯不知思尔。傥能思之有次序,斯可知矣。记者嫌与诗言相乱,故重言“子曰”也。
注“唐棣,栘也”
正义曰:释木文也。舍人曰:“唐棣一名栘。”郭璞曰:“似白杨,江东呼夫栘。诗召南云:唐棣之华。”陆机云:“奥李也。一名雀梅,亦曰车下李。所在山皆有其华,或白或赤。六月中熟,大如李子,可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