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69中文网 www.liujiuzw.com,状元娘子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不要紧!”霞初很轻松地说:“牙牌数要后面好,头一副‘下下’没有什么要紧。”

    谁知道第二副也是“下下”!这是霞初怎么样也想不到的。唯其如此,越发紧张,心想再来一个“下下”万事休矣!因此,洗牌的手都有些发抖了。

    “莫非是我欠诚心的缘故?”她先自己引咎,为推翻自己所起的牙牌数作个伏笔。然后眼观鼻、鼻观心地默祷:“天灵灵,地灵灵,菩萨千万保佑!”

    祷完翻牌,第一段翻开八张,一开头便是梅花、么五、红九这三张牌连在一起,凑成一副“巧合”;蔼如不由得欣慰地说:“有四开了!”

    翻齐细数,一共十开是“上中”;霞初笑逐颜开地说:“贵人扶持,危而复安!”

    “你怎么知道?”

    蔼如知道她熟于牙牌数,但她不甚识字,只记得系于每课之下,要言不烦的两三句话,而不知其详。所以自己开抽斗找出一本名为兰闺清玩的书来,内中就收有牙牌数,翻到“下下,下下,上中”一课,果然占得“贵人扶持,危而复安”;课文是一首七绝:“一文羞涩阮囊钱,心事还如百沸煎;且喜分金逢鲍叔,教人肝胆足图全。”

    这可以猜想得到,没有信的缘故,是阮囊羞涩,心绪不佳。这话不必对霞初说,只告诉她:“三爷没有生病。”

    “是啊!我也在这么想。万一病了,上海、苏州那么近,为什么不回苏州去将养?就算在上海,亦总有他家的人在身边照应,用不着替他担心。”

    这个说法很有道理,而且是极浅近的道理,蔼如奇怪自己何以见不到此?再想一想,不由得脸上发热。她平日颇以能“提得起、放得下”自负,不想一涉私情,意乱神迷,方寸之间有这样深的蔽塞,不能不感觉惭愧。

    第二封信终于来了。接到手里,蔼如并不怎么高兴,甚至可说有些失望。因为薄薄地,已可料定不会超过三张信笺。

    打开来一看,比估计还少,只有两张八行字。洪钧说他发了前一封信的第三天,就回苏州了,因为洪老太大的“宿疾复发”所谓“宿疾”不是中风,是哮喘。这就是他久久没有第二封信的缘故。

    公事当然延搁下来了。洪钧在信中说“两月归期已成虚愿”看样子四个月也回不了烟台。接下来便是问问蔼如的近况,措词很简单。作为一通问候的信来说,是尺读中的隽品;可是施之于蔼如就不免嫌冷淡了。

    看完信,她倒抽一口冷气。但有上次那种近乎自寻烦恼的经验,这一次她比较聪明了,也比较冷静了。

    霞初当然关心,但也深具戒心。她知道蔼如是非常好强的性情,如果洪钧的来信是可以公开的,她一定自己会说;倘或不说,最好不问。

    这样又过了一个月,才有第三封信来。这封信比较长,说是因为公事忙,无暇写信。又谈他自己的“前程”说要用功,还应该在苏州,因为“友朋切磋之乐”是烟台所得不到的。又说他深知蔼如对他的期望,所以一定也希望他能住在便于用功的地方。言下之意,似乎不打算回烟台了。

    对于这些话,她都从宽处去想,愿意承认洪钧的打算不错。只有一点,她耿耿于怀,丢不下、抛不掉,洪钧竟未提起,她何以不给他回信?

    “罢了!”她终于抛却心事,自语着“缘份尽了,不必强求。”

    先还想写封回信,表明怀抱;再想想,既已缘尽,何必多事?连回信都不必写了。

    她自己以为很看得开,旁人亦看不出她有何心事。唯独关怀特深的霞初,冷眼旁观,发觉她确实有些与往日不同的变化。变得比较沉默,比较爱一个人想心事——好几次霞初发觉她一个人坐在窗前,遥望着茫茫无际的海水,眉宇间有着无可言喻的淡淡哀怨。也有一两次目光迷茫,定睛仰视,好半天不动,还带着些傻兮兮的微笑,那种神游八方,对眼前的一切仿佛都视若无睹的神情,让霞初着实有些害怕。

    这便害得霞初也上了一段解不开的心事。她一个人想过,想到海关上去打听打听洪钧的近况,甚至还想请测字的王铁口代笔写信给洪钧,可是都只是想想而已!因为她太了解蔼如了,这种做法都不是蔼如所喜欢的。

    因为同样的理由,她亦不敢跟小王妈谈她对蔼如的忧虑。这样到了榴花照眼的时候,终于来了一个可与深谈的人:潘司事。

    潘司事的近况很不错,这一趟回到烟台,越发带点衣棉还乡的意味。捧出来四百两银子,仍旧由霞初交给蔼如,拔还一部分欠款。照潘司事的估计,早则年底,迟则开春,他一定可以积到足够的钱,为霞初恢复自由之身。不过,霞初没有将这话告诉蔼如,怕引起她的感触。

    “光是我们好也无味,要大家好才好!”霞初叹口气,将洪钧对蔼如由冷淡而无形中断了交情的经过,尽她所知道的,所能想象得到的,都说了给潘司事听。最后是百思不得其解的困惑:“我实在想不通,蔼如这样的人品,对他又是那样子情深义重,不知道洪三爷是怎么鬼迷心窍,竟会这个样于!”

    “或者真是缘份尽了!”潘司事无可奈何地答说:“如果蔼如抛得开,就抛开吧!”

    “哪里抛得开?我说件事你听,有一天下午忽然发现她不见了,四处找找不着,大家都急得不知如何是好?到了黄昏,她回来了,问她去了哪里?她说到什么地方去看梨花去了。后来我悄悄埋怨她,怎么忽发雅兴去看梨花,也不跟家里的人说一声。她告诉我说,那里是洪三爷第一次看到她的地方。你想,她嘴上不说,心里何尝有一时片刻抛得开姓洪的?”

    “孽缘!”潘司事咬一咬牙说:“只有狠心不管。管不下来的。”

    “怎么呢?”

    “还不是那个死结!洪三爷大概也看透了,将来决没有圆满的结果,倒不如趁早撒手。俗语说的‘长痛不如短痛’,就是这个道理。”

    “果然是这样的心思,倒也不是不能摆在台面上说的。二爷,”霞初急切地说:“你今天就写封信到苏州,问一问洪三爷,他到底是什么意思?”

    “不忙!”潘司事答说:“明天我先到海关上去打听清楚,看他到底是怎么回事。洪三爷的境况我很知道,他是不会赋闲的。这里的差使虽不好,也不坏,如今人浮于事,要觅这样一个差使,还真不大容易呢!”

    “说得不错。不过,何必明天呢?”霞初呢声推着他说:“去嘛!譬如去看朋友,今天就走一趟!”

    潘司事实在懒得动,经不住柔情笼络,只有乖乖地离了望海阁。这一去直到很晚才回来,满脸通红,酒气熏人,快到醉的地步了。

    “信也不要写了,我亲自去一趟。当面锣、对面鼓问个一明二白,你总可以交代了吧?”

    霞初不知他说的什么?“醉话连篇!”她绞了一把手巾让他擦脸,又去冲了一碗酱汤让他醒酒,然后一句一句细细问他,才弄清楚是怎么回事。

    原来牛八爷从天津到了烟台,是要转道上海,去办货收账。不想旅途感受风寒,虽以痊可,而体力未复,不胜跋涉。货可以不办,账不能不收,只好委托潘司事代他去一趟。有此机会,自不妨绕到苏州,专访洪钧,去为蔼如作一次“殷勤探望”的“青鸟”

    “这倒巧!”霞初问道:“什么时候动身?”

    “后天。”

    “几时回来?”“总得半个月到二十天的功夫。”潘司事说:“你去问蔼如,要不要写封信?我替她带去。”

    霞初答应着,很高兴地去了。再回到潘司事身边时,手里拿着一个信封,却是只字全无。

    “怎么回事?”潘司事问道:“为什么不开信面?”

    “她不肯写信,说没有什么好写的。我劝了半天,她说前些日子做了两首诗,要嘛拿给他看看!”

    “真妙!”潘司事笑着说了这一句,脸色又转为不以为然“他们做的事是很风雅,就是牵丝攀藤,不大干脆。”

    “你少批评人家。快拿这两首诗讲给我听听。我问她,她不肯告诉我,只说你看得懂,请你讲给我听。”

    “这就是牵丝攀藤不干脆!我说得一点不错。”

    潘司事一面说,一面抽出诗篇来看。只见题目叫做“遣怀”下面有一行小注:“集玉谿生句”集的两首七绝。第一首是东韵:

    二年歌哭处还同,来是空言去绝踪。

    刚默念得两句,潘司事蓦地里一拍大腿,失声赞叹:“妙极了!天造地设有这么一句。”

    “吓我一跳!”霞初白了他一眼“讲嘛!什么意思?”

    “第一句是说,两年相处,哀乐相共。第二句是说洪三爷说了回来不回来,一去就此不归,岂不是‘来是空言去绝踪’?”

    “还有呢?”

    下面两句,对霞初来说,亦嫌触犯忌讳,潘司事只好不讲而念:

    神女生涯原是梦,自今歧路更西东。

    十四个字,霞初只听懂了三个。因而问道:“什么‘原是梦’?”

    她没有听懂“神女”二字,潘司事正好不提。他的解释是:“蔼如的意思是,眼前过的日子,今天不知道明天会遇到些什么人,就像做梦一样。可是自己喜欢的人,倒是各自西东,明明白白地分手了。”

    “喔,”霞初很感兴趣地问道:“诗中是说她喜欢洪三爷?”

    潘司事为她一语问倒了,想了一下才能回答:“有那么一点意思,不过不太明显。”

    “有那么一点意思就行了!”霞初很高兴地“再讲第二首给我听。”

    第二首集的是尤韵。潘司事默念了一下,觉得音节比第一首来得流亮,忍不住便念响了:

    朱栏画阁几人游,更醉谁家白玉钩。眼道相思了无益,他生未卜此生体!

    “这首诗很决绝!”潘司事很有把握地说“蔼如决定不理洪三爷了!”

    霞初一惊,急急问道:“怎么呢?”

    “你看后面两句,‘眼道相思了无益’,是说想念也是白想,一点好处都没有。最后一句,更加明显,‘他生未卜此生休’,‘他生’就是来生;来生怎么样不知道,今生今世是到此为止,姻缘没有希望了。这个‘休’字下得很重,那种意味好比一个人豁出去了,顿一顿脚,说一声:‘算了’!”

    “真是这样说?”

    “我骗你干什么?”

    霞初的脸色越发阴郁了。怔怔地想了半天,忽然如梦初醒似地说:“你刚才讲的是后面两句;前面还有两句,怎么不讲?”

    这一下又将潘司事难倒了。他不是不讲,而是不甚明白词意,讲不出来。此时霞初逼着一问,无可闪避,只好抓着头皮,用心参详。

    “我有点懂了!”他说:“‘朱栏画阁几人游,更醉谁家白玉钩?’是揣测洪三爷现在的情形,好像有点怪他在什么繁华地方跟朋友吃花酒;而且另外结了相好,有点吃醋的味道。”

    “那就对了!”霞初双手一拍,眉目顿时舒展“如果她真的拿洪三爷从心上抛开了,还吃什么醋?譬如你,倘或说在营口另结了相好,我能不吃醋吗?”

    “这倒也是一个说法。”潘司事不能不表同意。

    “就是这个说法,只有这个说法!”霞初显得异常有信心地“过几天你见了洪三爷,问他,是不是这样的意思?”

    “好了,算你有理。”潘司事忽然问道:“明天空不空?”

    “什么空不空?”霞初答说“我一天什么时候空闲,什么时候忙,你还不知道?”

    “不是问你人,是问地方。”潘司事说“如果明天晚上地方有空,我想请牛八爷来玩玩。”

    “请客不行。明天晚上,楼上楼下都早定出去了。”

    “那——”潘司事踌躇着拿不定主意。

    “你们到别处去玩好了。”霞初很体贴地说“你来叫我就是。”

    潘司事听霞初的话,挑了一家梨香院请牛八爷吃花酒。入席先“叫条子”他毫不迟疑地提笔在局票上写明“望海阁霞初”

    望海阁离梨香院很远,所以别人的“条子”都到了,唯独不见霞初的影子。潘司事知道路远,霞初或者有客绊住了身子,一时来不得。处处体谅,心便不急。反而是牛八爷望眼欲穿;因为他已听潘司事说过,与霞初有嫁娶之约,渴望一见,只不断地问:“怎么还不来?”

    问到第五遍,只见门帝一掀,影绰绰一条人影,便有人大声说道:“那不是来了!”

    潘司事做主人,背门而坐,扭回头去,只眼风扫了一下,看到阿翠,她有时也伴霞初一起出门,有她就不错了,便对牛八爷笑道:“你好好看吧!”

    牛八爷便瞪大了眼张望,脸上现出十分惊异的神色。潘司事方在奇怪,有人喊了起来:“那不是李蔼如?”

    潘司事急急回头去看,可不是蔼如?她正含着笑,袅袅行来,秋波到处如春风拂面。潘司事又惊又喜又不安;在他的记忆中,蔼如肯这样委人以词色,似乎不曾有过。

    “你怎么来了?”

    “我替霞初出局。”蔼如答说“她有点头痛,我怕她吹了风不好,不让她来。可是二爷招呼,又是做主人,怎么能不来?想一想,只有我替她。二爷,几位都没有见过,请你替我引见。”

    牛八爷是直性子,听她一说完,便翘起拇指,大声嚷道:“潘二哥,你真不含糊!花街柳巷玩儿到你这个地步,可真够了火候了!”

    听得这几句话,潘司事脸上像飞了金一般。想想蔼如是何等人物?达官巨贾,虽撒千金,难博一笑,如今是这样地替自己做面子,不由得满怀感激,只不断地笑着说:“谢谢!”

    蔼如知道他是谢她,但不宜承认,否则就会害他惹人笑话,因而看着牛八爷说:“谢谢夸奖!不敢当。”然后转脸问潘司事:“二爷,这位想来就是你常提起的,极义气、极爱朋友的牛八爷?”

    “是啊!正是牛八爷。”

    于是蔼如裣衽为礼,殷殷致问,又逐一请教了座客的姓氏,然后敬了一巡酒。应尽的规矩一一做到,再坐片刻,方始告罪辞席。

    就这一面之识,牛八爷对她已赞赏不绝。席散之后,跟潘司事商量,打算借望海阁请客,问潘司事的意见如何?

    “那是个有钱就可以去的地方,她绝不会不欢迎。不过,”潘司事很含蓄地提醒他,勿作奢望“名花有主了。”

    “喔,跟谁相好?”

    “是我们苏州的一位才子,姓洪,是替潘观察办文墨的。”

    “佳人应该配才子。”牛八爷说“这没有什么!我心里有数就是。”

    “好!你哪天请客?我回去先代你关照一声。或者今天就去开个盘子。”

    “今天太晚了,而且你明天要上船,不必再陪我了。明天下午我自己去吧!”

    言讫分手。潘司事一回望海阁,自是直奔霞初的房间。只见她正在替他收拾随身要带的行李,行动俐落,丝毫不像身体不适的样子。

    “你不是不舒服吗?”

    “没有,蔼如特意那样说的。”她拉着他的手并排坐下“蔼如说,我们将来是结发夫妻;所以,在你的朋友面前,我最好不要抛头露面,免得留下一个话柄。”

    “原来她替你出局是这么一个道理!”

    “她说的话实在不错,不能不叫人佩服。”

    “岂止佩服,应该感激!”潘司事是由衷之言“我这趟去,非要拿她的大事办出一个结果来不可!”

    结果是带回来一句话,一封信。洪钧的一句话是:“我决不负蔼如!”一封信密密封固,只有蔼如才看得到。拆开来方知是投桃报李的四首七绝,一般是集的李商隐诗。

    看第一首便觉触目惊心:

    上尽重城更上楼,天河迢递笑牵牛。未容言语还分散,埋骨成灰恨未休!

    这是为了答复她的“直道相思了无益,他生未卜此生休”而发的怨苦之词。上两句是说他一样也在害相思;下两句表示蔼如不容他解释误会,遽而决绝,在他是死也不甘心的。

    就这一首诗,便使得蔼如化恨为怜了。按捺住鼓荡不定的一颗心,再看第二首:

    雾畹春多凤舞迟,佳辰长短是参差。悠扬归梦惟灯见,来信河梁是别离。

    第一句不甚了了,但合第二句一起看,大致可以意会,是说彼此之间,机缘不巧,好事多磨。第三句的“归梦”当然是指梦回烟台而言;唯其夜夜在梦中相聚,所以不信已经别离,或者反疑醒时是梦。那种疑幻、迷离惝忄兄、全不分明的感觉,可真是为情颠倒了。

    蔼如反复念着“悠扬归梦惟灯见”这句诗,不由得便在脑中浮现了洪钧“一千遍捣枕、一万遍捣床”辗转反侧,为情所苦的景象,心酸酸地只是想哭。

    不知过了多少时候,脑海中忽然冒出一个想法:既然如此,何以不回烟台?想到他怨忽于“未容言语还分散”料定下面的诗,必是他解释的“言语”急急又看下去:

    未知何路到龙津?浪迹江湖白发新!空记大罗天上事,枉缘书札损文鳞。

    途看之下,蔼如只懂得两句。“浪迹江湖白发新”有着感叹于岁月蹉跎,时不我待的意味。“文鳞”是用的尺鲤传书的典故。这句诗就字面解释,是说白白写了一封信,引伸其意便是不如不写;或者所以不写。

    写信无用的原因是在第一句和第三句上。蔼如不知“龙津”作何解?查了好些书,才知道龙津就是龙门。这一下,豁然尽解了。

    科举得意,犹如“鲤鱼跳龙门”所以说“一登龙门,身价十倍”而且试院的正门,就叫“龙门”这也是蔼如听洪钧谈过的。所谓“未知何路到龙津”与下句合看,自是一种“少小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警觉。至于“大罗天上事”在这里当然是指殿试以后的风光而言。想到上一科的乡试同年,金殿胪唱,春风得意徒然羡慕而已。此所以为“空记”

    想到这里,她完全了解了洪钧“来是空言去绝踪”的原因,只为两榜未曾及第,一切无从谈起,故而远远避去,连信都不写,写亦无用。

    到此算是彻底谅解了,同时也心平气和了!只有为洪钧感到委屈的一种难宣的抑郁,叹口无声的气,再看最后一首:

    彩服何由得尽同?雪霜多后始青葱。

    念到这一句,大受鼓舞,她不自觉地伸一伸腰,扬一扬眉,再看下去:

    天涯海角同荣谢,心有灵犀一点通。

    这二十八个字,在蔼如是无比的安慰。前两句是为洪钧想,可以放心了。虽有牢骚,并未颓废;而且他也想通了,人世科名,穷通富贵,各有迟早,何得尽同?唯有不堕志气,不废所业,经得起风霜雨雪的磨练,则自有青葱发皇之日。

    后两句是为自己想,可以放心了。“天涯海角同荣谢”无异海誓山盟,哪怕在天之涯海之角,终归要在一起共患难,同甘苦。她记得洪钧乡试那一年,从江宁寄来的四首诗,最后一句集的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那不过是指两情相感,而这相通的一点灵犀,是说她应有彼此祸福,乃至生死相共的默契。

    “难怪他不写信!原来他是这样想。”蔼如不自觉地自语着,将那张涛笺细心折好,放在紫檀嵌螺甸的首饰箱里。

    就这时听得“呀”然一响;心无旁骛,已忘却身在何处的蔼如,不觉一惊。转脸看时,原来是霞初在推门。

    “我在外面等了好半天了!”霞初满面含笑,显得异常快慰地。

    “怎么不进来呢?”

    “我怕打扰你,不敢进来!”霞初带些顽皮的神态“这下可放心了吧?我在外面张望,只看你一会儿叹气,一会儿发楞,到最后可是又抹眼泪又笑,也不知怎么回事?反正只有你自己知道就是了!”

    蔼如脸一红,羞涩地笑着问:“怎么说我抹眼泪,我自己都不知道。”

    “谁知道你自己知道不知道?”霞初一眼瞥见桌上一块湖色杭纺手绢,赶紧捡起来捏一捏,振振有词地说:“喏,证据在这里!看你用的这块手绢儿,可不是湿的?”

    这可赖不掉了。蔼如笑一笑不再多说,只问:“潘二爷还没有回来?”

    潘司事一下船,就为特地去迎接的牛八爷截住了。他先派人拿行李和洪钧的信送了回来,又写张便条附上,也就是转告洪钧所说的不负蔼如的那句话。他自己还跟牛八爷在谈事,可能今夜不会回望海阁。

    “他不回来最好。”霞初笑道“今晚上我们一床睡,聊它一个通宵。”

    “发疯了!有什么聊不完的,要聊一夜?”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