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中文网 www.liujiuzw.com,一叶黄金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一秒记住【69中文网www.69zw.com】,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每年春天,老茶山,老茶园,长出的都是泛绿的新芽。
从老茶山刚采回的嫩叶堆得高高的,像伫立在春天里的一座小翠绿的山包。
这时,农庐家的制茶间里,十几口黑乎乎的大锅一字摆开,锅里自然就是嫩绿的青叶了。炒茶师一人负责一口锅的茶叶,每十人一组,另外还有三四人专门负责给这十几口锅添柴加火,只要青叶一下锅,那就是连轴转,炒茶讲究的就是时间和火候,马虎不得,再累也得坚持住,直到最后一道工序完成。有的人实在坚持不住了,也会喊个人来替替,总之,是歇人不歇工。
农庐告诉农天一,曾经有一次连续作战近20个小时,他不喊人替他,因为不放心,他怕茶叶在质量上出差错。
山上的,坡地的,农卢家有好几片大茶山,有上百亩地,他一直精心伺候着祖上传承下来的茶山茶园,除虫施肥,除草修枝,一年到头,基本上没有闲着的时候。
天心岩出产的茶,外观细腻精致,看着普普通通,平平凡凡的样子,泡出来的茶汤却是清汤绿叶,色泽清丽,余韵袅袅,偶尔会看着叶子略有大小不一,茶汤颜色也略偏浓厚,但是喝起来一样芬芳怡人,唇齿留香。那茶的味道只要是品尝过的人,就不会忘记。
起初,荆山的茶农,有的茶园面积稍小的,基本就是散养,缺少管护,茶园大一点的,就会给茶园修修枝、除除草什么的。好在茶叶生命力特别强,养与不养,管与不管,茶园依然在荒蛮中蓬勃生长。开春采回来的茶叶,一般茶农都是自己留着喝,不用另外花钱去买茶叶,也算是节约了一笔家用开销,何况茶的味道并不赖。
每当冬天一过,眼看茶园一天比一天绿了起来,空气中也开始弥漫新茶的清香了。清明前后,茶农们就开始忙碌起来,背着背篓、挎着篓子来到茶园,开始一年一度的采摘季。
如果茶园面积不大,大多为自家人进行人工采摘。茶园面积稍大一些的茶农为省事,会多请些帮工,三两天便采摘完了。茶园不多的人家就老老少少一齐上,也是几天就完工。
想当年,采回来的茶叶,有的茶农不愿自己在家加工,而是直接将青叶送到农庐的制茶坊加工,农庐也乐意帮乡亲们,隔天,那些茶农就把香气四溢的茶叶提回家,然后直接开泡了。他们都夸农庐的手艺好。
有的茶园位于一座座小山顶上,说是山顶,其实从山脚上山,不到十来分钟就能看到茶园。山那边是沮河,山这边是人家,山顶上是茶园,隔空俯瞰,茶园宛若一条美人鱼在山顶悠闲地游走。
这片茶园叫“荆茶苑”,已经存在几百年了,属于为数不多的老茶园。一旦茶园上了规模,管理方式自然就不一样,因为它能养活一家老小,带来经济利益。因此这茶园是一个家庭的“钱袋子”。
当农庐带着农天一来到这片老茶园时,刚刚修过枝的茶树特别干净整洁,山顶地势不是特别平坦,茶园也就随着地形起起伏伏,如果是穿行在茶园低处时,便看不到茶园周边的杂草树木,也见不到山下的房子和炊烟,偶一抬头,除了茶树,就只能看见湛蓝的天空和白色的云朵,恍惚之间就像在无边无际的茶树中行走。
如果是加快脚步走到地势高的地方,当阳光映射下的沮河像玉带一样蜿蜒于眼前时,才发现茶园还是有尽头的。
农庐说,走进荆茶苑这片老茶园,不难看出主人管护是很仔细的。
农天一连声“嗯嗯”。
云雾山一带的茶园,不管是大的小的,还是新的老的,它们的存在就是宝藏,就是茶文化历史的延伸和纽带,若没有茶园,哪来的茶文化?这茶山茶园,就是物质的载体。
在农庐的记忆中,早起烧水泡茶,恐怕是他父亲每天的第一件大事了,烧一壶滚沸的开水,烫壶、洗茶,一番叮当过后,满屋开始弥漫馥郁的茶香。有意思的是,当这茶香沁入家中每个人心脾的时候,举杯的却只有他父亲一个人。
农庐在想,他父亲喜茶,估计也只喜欢黄茶吧。记得那时,偶有朋友送来各种毛... -->>
一秒记住【69中文网www.69zw.com】,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每年春天,老茶山,老茶园,长出的都是泛绿的新芽。
从老茶山刚采回的嫩叶堆得高高的,像伫立在春天里的一座小翠绿的山包。
这时,农庐家的制茶间里,十几口黑乎乎的大锅一字摆开,锅里自然就是嫩绿的青叶了。炒茶师一人负责一口锅的茶叶,每十人一组,另外还有三四人专门负责给这十几口锅添柴加火,只要青叶一下锅,那就是连轴转,炒茶讲究的就是时间和火候,马虎不得,再累也得坚持住,直到最后一道工序完成。有的人实在坚持不住了,也会喊个人来替替,总之,是歇人不歇工。
农庐告诉农天一,曾经有一次连续作战近20个小时,他不喊人替他,因为不放心,他怕茶叶在质量上出差错。
山上的,坡地的,农卢家有好几片大茶山,有上百亩地,他一直精心伺候着祖上传承下来的茶山茶园,除虫施肥,除草修枝,一年到头,基本上没有闲着的时候。
天心岩出产的茶,外观细腻精致,看着普普通通,平平凡凡的样子,泡出来的茶汤却是清汤绿叶,色泽清丽,余韵袅袅,偶尔会看着叶子略有大小不一,茶汤颜色也略偏浓厚,但是喝起来一样芬芳怡人,唇齿留香。那茶的味道只要是品尝过的人,就不会忘记。
起初,荆山的茶农,有的茶园面积稍小的,基本就是散养,缺少管护,茶园大一点的,就会给茶园修修枝、除除草什么的。好在茶叶生命力特别强,养与不养,管与不管,茶园依然在荒蛮中蓬勃生长。开春采回来的茶叶,一般茶农都是自己留着喝,不用另外花钱去买茶叶,也算是节约了一笔家用开销,何况茶的味道并不赖。
每当冬天一过,眼看茶园一天比一天绿了起来,空气中也开始弥漫新茶的清香了。清明前后,茶农们就开始忙碌起来,背着背篓、挎着篓子来到茶园,开始一年一度的采摘季。
如果茶园面积不大,大多为自家人进行人工采摘。茶园面积稍大一些的茶农为省事,会多请些帮工,三两天便采摘完了。茶园不多的人家就老老少少一齐上,也是几天就完工。
想当年,采回来的茶叶,有的茶农不愿自己在家加工,而是直接将青叶送到农庐的制茶坊加工,农庐也乐意帮乡亲们,隔天,那些茶农就把香气四溢的茶叶提回家,然后直接开泡了。他们都夸农庐的手艺好。
有的茶园位于一座座小山顶上,说是山顶,其实从山脚上山,不到十来分钟就能看到茶园。山那边是沮河,山这边是人家,山顶上是茶园,隔空俯瞰,茶园宛若一条美人鱼在山顶悠闲地游走。
这片茶园叫“荆茶苑”,已经存在几百年了,属于为数不多的老茶园。一旦茶园上了规模,管理方式自然就不一样,因为它能养活一家老小,带来经济利益。因此这茶园是一个家庭的“钱袋子”。
当农庐带着农天一来到这片老茶园时,刚刚修过枝的茶树特别干净整洁,山顶地势不是特别平坦,茶园也就随着地形起起伏伏,如果是穿行在茶园低处时,便看不到茶园周边的杂草树木,也见不到山下的房子和炊烟,偶一抬头,除了茶树,就只能看见湛蓝的天空和白色的云朵,恍惚之间就像在无边无际的茶树中行走。
如果是加快脚步走到地势高的地方,当阳光映射下的沮河像玉带一样蜿蜒于眼前时,才发现茶园还是有尽头的。
农庐说,走进荆茶苑这片老茶园,不难看出主人管护是很仔细的。
农天一连声“嗯嗯”。
云雾山一带的茶园,不管是大的小的,还是新的老的,它们的存在就是宝藏,就是茶文化历史的延伸和纽带,若没有茶园,哪来的茶文化?这茶山茶园,就是物质的载体。
在农庐的记忆中,早起烧水泡茶,恐怕是他父亲每天的第一件大事了,烧一壶滚沸的开水,烫壶、洗茶,一番叮当过后,满屋开始弥漫馥郁的茶香。有意思的是,当这茶香沁入家中每个人心脾的时候,举杯的却只有他父亲一个人。
农庐在想,他父亲喜茶,估计也只喜欢黄茶吧。记得那时,偶有朋友送来各种毛...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