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中文网 www.liujiuzw.com,在古代追妻的日子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三个月时间,母女俩敲敲打打,从木制的到铁质的,将各种基础机械改进了几回。
曲葳帮不上什么忙,倒是趁机又翻了翻书,找出了许多前人变法的内容——她还没忘记,除了将人口从土地上解放,寻找新的经济出路之外,她和方淮还有改进税制的想法。而变法从来不是什么稀罕事,每逢王朝积重难返,便总有人尝试变法图强,可惜失败的多成功的少。
成功的变法基本上都被后世继承或改善了,可失败的也未必就都是错的。至少能主持变法的人不会是庸才,他们提出的观点也有各自的道理,否者不会得到当权者的支持。
曲葳翻出这些前人的智慧,归纳总结了一番,私下又寻机会向父亲请教了几回。等到方淮的“手工课”暂时停课,她也总结出了几条还算行之有效的建议。
比如将丁税转移到田税上,没田的人自然不交税,少田的人也少交税,就不会再出现乞丐也要交税的可笑场景了。再比如鼓励商业,再从商业上增加税收。
这时代的底层百姓大多自给自足,真正有商业需求的大多还是有钱人,从他们身上加税自然没什么问题。至于灾荒这种特殊情况,自然还有朝廷调度……虽然朝廷也不一定靠谱,但有没有这条改变都一样,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零碎的建议,看起来都是不错的想法。只不过这些建议从头到尾,其实都在损害上层阶级的利益,推行起来可想而知的困难重重。
方淮来做这些情况还好一些,起码她足够强硬,也有足够的监察。
于是等到三个月满,方淮心心念念的恩科开考后,她又把新税制也加入到了考题中去。
理政的第九天
变革的开始正源于这场恩科。
一开始方淮和曲葳只是想选出几个有想法,能办事的实用官员,可在将新税制的一些内容加入到这场科考之后,事情的性质就有了改变——因为新税制的特殊性,看懂了的人都不敢轻易掺和,因此明明是再严肃不过的科考,也有许多人最后交了白卷。
能对自己的家乡有足够的了解和想法,还能有胆子接新税制的茬,这样的人并不多见。以至于轰轰烈烈的开展的恩科,最后录用的人不过一掌之数,算是创下了科举录用最少的记录。
不过也还好,私下里方淮抱着曲葳撒娇时还感慨过:“我还担心这次一个人都录用不了呢。”
新税制的施行总要有人开头,不是方淮直接拿出条例来颁布,下面的人就会老老实实去做的。因为这些条例触犯了太多人的利益,尤其包括能被帝王委以重任的朝中众臣,如果是一味的摊派,恐怕很快就会被手下敷衍推脱,最终成为一纸空谈,甚至祸害国民。
现在方淮就是通过恩科,选择了几个机敏且大胆的人,正好他们在科考时的答卷公布之后,本身的立场便也毋庸置疑。
对于这几个被录取的恩科进士而言,这是一场豪赌——这次恩科的选题如此特别,显然是皇帝亲自授意,新税制多半很快就会开始施行。如果他们能抓住这场机遇,入了皇帝的眼,就不必再按部就班的熬资历,平步青云并不是说说而已。可同样的,这新税制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做得好平步青云,做不好说不定就尸骨无存了。
当然,有关于这场豪赌的考量,早在贡院答题之前,众人就已经仔细考虑过。绝大多数人选择了放弃,而押上赌注选择豪赌的人,也不会再有退缩的机会。
于是就在踏入朝堂的第一天,状元自觉写了封关于新税制的奏疏,呈递给了皇帝。
这也算是一种默契,或者说是正式的投诚,方淮等待已久——这封奏疏和请命没什么区别,在朝堂上正式拉开了改革的帷幕。而新科的几位进士正是这场改革的推行者,方淮一来就对他们委以重任不说,甚至就连随着先帝驾崩而沉寂了数年的暗卫,也都被她翻了出来。
暗卫这些年着实帮方淮背了不少锅,但这次却是真正派上了用场。不然没有人保护,方淮真担心过不来几天,她好不容易选出的几棵独苗就因为各种“意外”身故了。
……
朝堂上轰轰烈烈开始了改革,除了新税制之外,也还有一些富国强兵的新政策。
方淮和曲葳两人总揽大局,但也并没有闲下来——两人深知改革之时多有变故,尤其古代消息的传递也很不易,欺上瞒下之事时有发生。因此当新税制的条例传达下去之后,两人外出的时间也就越来越多了,不出意料抓到了许多消极甚至根本不配合的地方官员。
这样的事太多,总是拿到朝堂上发作,次数太多恐怕就没有威慑了。于是二人干脆换了个身份,又换了张脸,每次遇到这样的事,就装作微服私访的钦差,直接就地解决。
当然,事情传开之后,也有人想要就地解决她们,结局却是可想而知的——要么根本找不到人,好不容易找到了,看两人身边没有随从就想动手,结果分分钟被方淮撂倒。
方淮对此一点没在意,甚至对曲葳笑言:“正好活动活动筋骨,这可比按部就班的日子有趣多了。”
有趣吗?或许吧。但事情的发展偶尔也会有意外,比如两人关上宫门偷偷摸摸跑出去的时候多了,终于还是被活泼好动且畅行无阻的小星星发现了。
三个月时间,母女俩敲敲打打,从木制的到铁质的,将各种基础机械改进了几回。
曲葳帮不上什么忙,倒是趁机又翻了翻书,找出了许多前人变法的内容——她还没忘记,除了将人口从土地上解放,寻找新的经济出路之外,她和方淮还有改进税制的想法。而变法从来不是什么稀罕事,每逢王朝积重难返,便总有人尝试变法图强,可惜失败的多成功的少。
成功的变法基本上都被后世继承或改善了,可失败的也未必就都是错的。至少能主持变法的人不会是庸才,他们提出的观点也有各自的道理,否者不会得到当权者的支持。
曲葳翻出这些前人的智慧,归纳总结了一番,私下又寻机会向父亲请教了几回。等到方淮的“手工课”暂时停课,她也总结出了几条还算行之有效的建议。
比如将丁税转移到田税上,没田的人自然不交税,少田的人也少交税,就不会再出现乞丐也要交税的可笑场景了。再比如鼓励商业,再从商业上增加税收。
这时代的底层百姓大多自给自足,真正有商业需求的大多还是有钱人,从他们身上加税自然没什么问题。至于灾荒这种特殊情况,自然还有朝廷调度……虽然朝廷也不一定靠谱,但有没有这条改变都一样,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零碎的建议,看起来都是不错的想法。只不过这些建议从头到尾,其实都在损害上层阶级的利益,推行起来可想而知的困难重重。
方淮来做这些情况还好一些,起码她足够强硬,也有足够的监察。
于是等到三个月满,方淮心心念念的恩科开考后,她又把新税制也加入到了考题中去。
理政的第九天
变革的开始正源于这场恩科。
一开始方淮和曲葳只是想选出几个有想法,能办事的实用官员,可在将新税制的一些内容加入到这场科考之后,事情的性质就有了改变——因为新税制的特殊性,看懂了的人都不敢轻易掺和,因此明明是再严肃不过的科考,也有许多人最后交了白卷。
能对自己的家乡有足够的了解和想法,还能有胆子接新税制的茬,这样的人并不多见。以至于轰轰烈烈的开展的恩科,最后录用的人不过一掌之数,算是创下了科举录用最少的记录。
不过也还好,私下里方淮抱着曲葳撒娇时还感慨过:“我还担心这次一个人都录用不了呢。”
新税制的施行总要有人开头,不是方淮直接拿出条例来颁布,下面的人就会老老实实去做的。因为这些条例触犯了太多人的利益,尤其包括能被帝王委以重任的朝中众臣,如果是一味的摊派,恐怕很快就会被手下敷衍推脱,最终成为一纸空谈,甚至祸害国民。
现在方淮就是通过恩科,选择了几个机敏且大胆的人,正好他们在科考时的答卷公布之后,本身的立场便也毋庸置疑。
对于这几个被录取的恩科进士而言,这是一场豪赌——这次恩科的选题如此特别,显然是皇帝亲自授意,新税制多半很快就会开始施行。如果他们能抓住这场机遇,入了皇帝的眼,就不必再按部就班的熬资历,平步青云并不是说说而已。可同样的,这新税制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做得好平步青云,做不好说不定就尸骨无存了。
当然,有关于这场豪赌的考量,早在贡院答题之前,众人就已经仔细考虑过。绝大多数人选择了放弃,而押上赌注选择豪赌的人,也不会再有退缩的机会。
于是就在踏入朝堂的第一天,状元自觉写了封关于新税制的奏疏,呈递给了皇帝。
这也算是一种默契,或者说是正式的投诚,方淮等待已久——这封奏疏和请命没什么区别,在朝堂上正式拉开了改革的帷幕。而新科的几位进士正是这场改革的推行者,方淮一来就对他们委以重任不说,甚至就连随着先帝驾崩而沉寂了数年的暗卫,也都被她翻了出来。
暗卫这些年着实帮方淮背了不少锅,但这次却是真正派上了用场。不然没有人保护,方淮真担心过不来几天,她好不容易选出的几棵独苗就因为各种“意外”身故了。
……
朝堂上轰轰烈烈开始了改革,除了新税制之外,也还有一些富国强兵的新政策。
方淮和曲葳两人总揽大局,但也并没有闲下来——两人深知改革之时多有变故,尤其古代消息的传递也很不易,欺上瞒下之事时有发生。因此当新税制的条例传达下去之后,两人外出的时间也就越来越多了,不出意料抓到了许多消极甚至根本不配合的地方官员。
这样的事太多,总是拿到朝堂上发作,次数太多恐怕就没有威慑了。于是二人干脆换了个身份,又换了张脸,每次遇到这样的事,就装作微服私访的钦差,直接就地解决。
当然,事情传开之后,也有人想要就地解决她们,结局却是可想而知的——要么根本找不到人,好不容易找到了,看两人身边没有随从就想动手,结果分分钟被方淮撂倒。
方淮对此一点没在意,甚至对曲葳笑言:“正好活动活动筋骨,这可比按部就班的日子有趣多了。”
有趣吗?或许吧。但事情的发展偶尔也会有意外,比如两人关上宫门偷偷摸摸跑出去的时候多了,终于还是被活泼好动且畅行无阻的小星星发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