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中文网 www.liujiuzw.com,太子妃的荣华路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高氏祖籍金陵,太祖打了江山后,虽由于战略原因定都京城,但却把老家点为陪都。经过历代皇帝修筑,行宫、皇家园林等一应不缺。
至于“南狩”这个名词,却并非第一次出现。
譬如最近的一次,当初松堡之役战况最激烈的时候,昌平帝就已经几次提出要南狩。
当初宣府松堡虽压力巨大,但到底没丢,高煦连同朝中重臣苦劝一番,才勉强让他打消了念头。
此一时彼一时也,这回,蓟州是真真切切被破了城,鞑靼数十万大军已经奔往京城方向了。
“南狩?”
昌平帝闻言,眼底迸发出一道光彩,立即道:“没错,你说的正好。”
他侧头吩咐孙进忠,“赶紧传朕口谕,朝会立即开始。
高煦是在赶往乾清宫时,接到朝会提前的消息,他剑眉立即紧紧蹙起。
但不管如何,现在只能改道。
他下了轿舆,匆匆进了大殿,里头朝臣都来得差不多了。大家面带忧色,低声交头接耳,显然也听说了有八百里加急军报之事。
并且,他们很清楚皇帝的尿性,对于朝会提前,皆有了不好的预感。
“殿下,不知朝会提前,所为何事?”
说话的是首辅王瑞珩,这老臣同样历经三朝,对龙椅上的皇帝了解不算浅。他眉心直跳,一见皇太子殿下出现,见了礼后立即凑上来了。
“昨夜蓟州城被破,鞑靼大军已往京城方向而来。”高煦低声说了,隐瞒没用,反正这事儿马上大家都知道。
他剑眉一直没有松开,是担心他那父皇又在关键时刻出幺蛾子。
王瑞珩大惊失色,只是不待他再说话,一声尖锐的太监传唱声响起,“皇上驾到!”
诸臣见礼罢,不待有人询问,昌平帝立即开口,“昨夜蓟州为鞑靼所破,诸爱卿,朕待天明即南狩金陵。”
他此言一出,满朝哗然。
这消息比蓟州被破震撼多了,王瑞珩捶足顿胸,他不顾君臣尊卑,厉声大喊道:“陛下不可!”
“冀州城雄关虽破,但京城之前还有顺义,还有张为胜增援大军,陛下乃天子,正该坐镇京城,怎可轻易离开。”
又来了!
这位须发斑白的老臣浑身哆嗦,痛心疾首,即便蓟州不知因何被破,他亦始终坚信大周兵强马壮,绝不会让鞑靼逼近京城的。
这种关键时刻,皇帝正该坐镇京城,指挥战事,怎可一见己方处于下风,就立即弃了皇都逃跑?
这对全军士气,是一个多么大的打击!
“微臣附议!”
“老臣附议!”
……
以往少不了勾心斗角的的朝堂,如今万众一心,齐齐跪下,请求皇帝收回成命,甚至有情绪激动者,已经痛哭流涕。
只是昌平帝心意已决,不容丝毫更改,“朕意已决,诸卿不必多言。”
惜命逃跑并非一件光彩事,皇帝颇有些恼羞成怒,他一拂衣袖,就要站立离去。
这时候,高煦早一步开口,“父皇请留步,儿臣有一事要禀。”
他对自己这位皇父很了解,冷着脸旁观了片刻,便已确定,这旨意是不会改的。他当机立断,不等昌平帝起身,便两步出列。
高煦声音沉稳,一字一句十分清晰,瞬间让闹哄哄的大殿安静下来。
“儿臣愿代父皇出征,请父王准许。”
昌平帝离京之事,对大周士气打击是致命的,既然已经不可挽回,那只能设法弥补。
皇太子代天子亲征,是最好的办法,也是唯一的办法。
高煦态度恭敬,但微垂的眼睑却掩了冷意,他对他这位父皇,真的失望透顶。
“太子殿下所言极是,请陛下恩准。”
王瑞珩气愤过后,心头一阵苍凉,不过他到底久经宦场,须臾就开始尽最大努力,将损伤减至最低。
忠君爱国深烙心底,但皇太子是皇位继承人,他心悦诚服,此刻须为东宫、为大周争取最大利益。
“微臣附议!”
“老臣附议!”
首辅开口后,一干中立保皇党纷纷附和。
“可也。”
昌平帝忌惮太子,这一点不假,但不得不说,他这儿子还是很孝顺,关键时刻很靠得住。
当然,他也很清楚自己这行为不好,只是他更珍惜自己的小命,但若能两全其美一些,就再好不过。
至于所谓军权声望这些,都远远及不上大周朝江山稳固来得重要。他是帝皇,还是父亲,在古代占据绝对的优势,届时回銮后再设法收回,也不是不行。
“今皇太子代朕亲征,即日出发。”
“儿臣领旨。”高煦立即领了圣旨。
其实皇帝南下金陵后,这北方的军政要务,是必定会落在他手里的。只不过,能更名正言顺,才最有利于后事。
君臣父子之间的对话十分利索,顷刻间便定下一切,保皇党们固然略觉安慰,但侍立在一旁的陈王却心头一凛。
所谓代天子亲征,暂掌一切军政要务,这可不是说说就过去的。
暂时放出去,以后未必能要回来,陈王从不小觑他这位嫡长兄。
他扫一眼上首的皇帝,当机立断,立即出列,“儿臣愿领兵出征,为父皇分忧!”
魏王目光闪烁片刻,紧随其后出列,“儿臣亦如此,愿领兵出征,为父皇分忧!”
昌平帝心念一转,“好,朕都准了,你们二人,亦即日领兵迎敌。”
南狩的事情定下,他的心定了定,有二三两子参与也好的,利于分割权柄,他日回銮后更容易收回。
皇帝不肯久留,匆匆下来两道圣旨后,立即离开。
高煦扫了魏王陈王一眼,眸光并无波澜,显然并没将这两人太放在心上。
代天子亲征,与普通皇子领兵出征,是完全两码事。
名分已定,他完全具有节制对方的权力,节制权有了,这两弟弟就折腾不出太大浪花。
/>
高氏祖籍金陵,太祖打了江山后,虽由于战略原因定都京城,但却把老家点为陪都。经过历代皇帝修筑,行宫、皇家园林等一应不缺。
至于“南狩”这个名词,却并非第一次出现。
譬如最近的一次,当初松堡之役战况最激烈的时候,昌平帝就已经几次提出要南狩。
当初宣府松堡虽压力巨大,但到底没丢,高煦连同朝中重臣苦劝一番,才勉强让他打消了念头。
此一时彼一时也,这回,蓟州是真真切切被破了城,鞑靼数十万大军已经奔往京城方向了。
“南狩?”
昌平帝闻言,眼底迸发出一道光彩,立即道:“没错,你说的正好。”
他侧头吩咐孙进忠,“赶紧传朕口谕,朝会立即开始。
高煦是在赶往乾清宫时,接到朝会提前的消息,他剑眉立即紧紧蹙起。
但不管如何,现在只能改道。
他下了轿舆,匆匆进了大殿,里头朝臣都来得差不多了。大家面带忧色,低声交头接耳,显然也听说了有八百里加急军报之事。
并且,他们很清楚皇帝的尿性,对于朝会提前,皆有了不好的预感。
“殿下,不知朝会提前,所为何事?”
说话的是首辅王瑞珩,这老臣同样历经三朝,对龙椅上的皇帝了解不算浅。他眉心直跳,一见皇太子殿下出现,见了礼后立即凑上来了。
“昨夜蓟州城被破,鞑靼大军已往京城方向而来。”高煦低声说了,隐瞒没用,反正这事儿马上大家都知道。
他剑眉一直没有松开,是担心他那父皇又在关键时刻出幺蛾子。
王瑞珩大惊失色,只是不待他再说话,一声尖锐的太监传唱声响起,“皇上驾到!”
诸臣见礼罢,不待有人询问,昌平帝立即开口,“昨夜蓟州为鞑靼所破,诸爱卿,朕待天明即南狩金陵。”
他此言一出,满朝哗然。
这消息比蓟州被破震撼多了,王瑞珩捶足顿胸,他不顾君臣尊卑,厉声大喊道:“陛下不可!”
“冀州城雄关虽破,但京城之前还有顺义,还有张为胜增援大军,陛下乃天子,正该坐镇京城,怎可轻易离开。”
又来了!
这位须发斑白的老臣浑身哆嗦,痛心疾首,即便蓟州不知因何被破,他亦始终坚信大周兵强马壮,绝不会让鞑靼逼近京城的。
这种关键时刻,皇帝正该坐镇京城,指挥战事,怎可一见己方处于下风,就立即弃了皇都逃跑?
这对全军士气,是一个多么大的打击!
“微臣附议!”
“老臣附议!”
……
以往少不了勾心斗角的的朝堂,如今万众一心,齐齐跪下,请求皇帝收回成命,甚至有情绪激动者,已经痛哭流涕。
只是昌平帝心意已决,不容丝毫更改,“朕意已决,诸卿不必多言。”
惜命逃跑并非一件光彩事,皇帝颇有些恼羞成怒,他一拂衣袖,就要站立离去。
这时候,高煦早一步开口,“父皇请留步,儿臣有一事要禀。”
他对自己这位皇父很了解,冷着脸旁观了片刻,便已确定,这旨意是不会改的。他当机立断,不等昌平帝起身,便两步出列。
高煦声音沉稳,一字一句十分清晰,瞬间让闹哄哄的大殿安静下来。
“儿臣愿代父皇出征,请父王准许。”
昌平帝离京之事,对大周士气打击是致命的,既然已经不可挽回,那只能设法弥补。
皇太子代天子亲征,是最好的办法,也是唯一的办法。
高煦态度恭敬,但微垂的眼睑却掩了冷意,他对他这位父皇,真的失望透顶。
“太子殿下所言极是,请陛下恩准。”
王瑞珩气愤过后,心头一阵苍凉,不过他到底久经宦场,须臾就开始尽最大努力,将损伤减至最低。
忠君爱国深烙心底,但皇太子是皇位继承人,他心悦诚服,此刻须为东宫、为大周争取最大利益。
“微臣附议!”
“老臣附议!”
首辅开口后,一干中立保皇党纷纷附和。
“可也。”
昌平帝忌惮太子,这一点不假,但不得不说,他这儿子还是很孝顺,关键时刻很靠得住。
当然,他也很清楚自己这行为不好,只是他更珍惜自己的小命,但若能两全其美一些,就再好不过。
至于所谓军权声望这些,都远远及不上大周朝江山稳固来得重要。他是帝皇,还是父亲,在古代占据绝对的优势,届时回銮后再设法收回,也不是不行。
“今皇太子代朕亲征,即日出发。”
“儿臣领旨。”高煦立即领了圣旨。
其实皇帝南下金陵后,这北方的军政要务,是必定会落在他手里的。只不过,能更名正言顺,才最有利于后事。
君臣父子之间的对话十分利索,顷刻间便定下一切,保皇党们固然略觉安慰,但侍立在一旁的陈王却心头一凛。
所谓代天子亲征,暂掌一切军政要务,这可不是说说就过去的。
暂时放出去,以后未必能要回来,陈王从不小觑他这位嫡长兄。
他扫一眼上首的皇帝,当机立断,立即出列,“儿臣愿领兵出征,为父皇分忧!”
魏王目光闪烁片刻,紧随其后出列,“儿臣亦如此,愿领兵出征,为父皇分忧!”
昌平帝心念一转,“好,朕都准了,你们二人,亦即日领兵迎敌。”
南狩的事情定下,他的心定了定,有二三两子参与也好的,利于分割权柄,他日回銮后更容易收回。
皇帝不肯久留,匆匆下来两道圣旨后,立即离开。
高煦扫了魏王陈王一眼,眸光并无波澜,显然并没将这两人太放在心上。
代天子亲征,与普通皇子领兵出征,是完全两码事。
名分已定,他完全具有节制对方的权力,节制权有了,这两弟弟就折腾不出太大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