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中文网 www.liujiuzw.com,太子妃的荣华路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九十四章
事实上,早在三年多年,鞑靼可汗还没上位的时候,那信笺便已遗失。
后面他派人寻找过两次,一次是在刚遗失之后,而另一次则在皇后遣人索取信笺之时。
不得不说,当初开给皇后那条件挺诱人的,可汗很心动,又命人在遗失之地狠刮了几遍。
很可惜,两次找寻,结果一无所得。
当初,皇后没有答应那条件,此事不了了之。现在不知为何,她又来了。
可汗很敏锐,皇后上一次来信虽语气试探,但他还是察觉了端倪。果然,这一次对方答应了条件。
在战前这么关键的时刻,那么大一块肥肉送到嘴边了,硬是吞不下,他捶胸顿足,恨恨道:“都怪那该死的楚立嵩,若不是这匹夫,信笺如何能遗失?”
当年松堡之役,可汗还是大王子,他要争取战功好继承汗位,当然事必躬亲。率兵阻截楚立嵩援军,就是他亲自出马的。
这是一块硬骨头,成功伏击援军之后,双方立即展开一场激烈的交战。
楚立嵩悍勇,又惦记着等待救援的松堡,急怒之下,兵力胜于对方一倍多的鞑靼军也弹压不住,只得改变全歼策略,包围困住对方。
双方激战了两昼一夜,楚立嵩把鞑靼军杀得个屁滚尿流,溃不成军,他甚至一度把大王子打落马,差点给送上西天。
信笺就是那个时候遗失的。
由于大王子时间紧迫,与皇后的协议信笺又很重要,因此他贴身携带着,没有假手于人。
当时,楚立嵩横刀扫过来,落地的大王子只得拼命往后一缩,好躲开这致命一刀。
刀锋是堪堪闪过了,却划破了他甲胄前襟,怀中信笺撒出落地。当时大王子性命受到威胁,当然顾不上这些小事儿,就着亲卫们的拼死相护,他赶紧重新上马,往后方撤去。
楚立嵩身负救援重任,也没恋战,掩杀过去两里地,待包围圈拉开一道口子,他便立即领军离去。
惊魂未定的大王子缓过气,立即命人去寻回那封信,可惜已经找不到了,丁点纸屑也不见。
他怀疑是楚立嵩捡了去,可惜对方已战死,线索断了,再也无法寻获。
虽很不甘心,但找过两次后,可汗就没打算再折腾了,因为信笺也可能被人马踩踏过后,化为尘土了。
“大汗。”
乌恩砸巴砸巴嘴,很是心疼,“难道,我们只能就这样罢了。”
当年那件事,他是知情者,自然知道信笺已经无法找回来了,只不过,面对这块肥肉,他却很舍不得。
南侵大周的战前准备差不多了,若是己方细作能放到某些关键位置,如城门之类地方,到时候能起大作用。
乌恩惋惜心疼,须臾灵机一动,“大汗,我们先哄骗那大周皇后一番,让她先实践一半条件,如何?”
双方不是朋友,自然互相警惕提防。信笺若在,先送回去必定肉包打狗的;反而亦然,皇后没见到信笺之前,肯定不会实践全部诺言。
双方协调后,必定是皇后先实践诺言一半,然后鞑靼送还信笺,再来才进行诺言的后半部分。
他们虽然没有信笺,但可以钻空子啊!便宜吞一半了,到时说信笺遗失,对方也无可奈何。
反正,皇后也不可能公然讨回公道,甚至她连宣之于口也不能,这哑巴亏只能硬咽下去了。
可汗闻言击节赞叹,“好,本汗正有此意。”
君臣二人立即凑在一起,低声商议起行动步骤,争取尽最大可能,狠狠挖对方一块肉。
清宁宫,外书房。
高煦正伏案奋笔疾书,张德海低声禀报:“殿下,林阳来了。”
“叫他进来。”
他放下笔,活动一下手腕,端起茶盏,靠坐在圈椅上呷了口,叫起行礼问安的林阳,问道:“何事?”
“回殿下的话。”
林阳立即奉上手中信报,并禀道:“这是许驰传回来的最新消息。”
“临江侯所遣之人已抵达鞑靼王都,信笺通过北枢密使乌恩送进王宫。当天傍晚,乌恩从王宫折返后,来人次日换马离开,现已经在回京的路上。”
换而言之,鞑靼可汗是给了回信,由这人带回了。
末了,林阳又补充了一句,“这位信使功夫极深,许驰等人唯恐打草惊蛇,坏了主子大事,现按兵不动,因此不能知悉回信内容。”
“许驰做得对。”高煦快速浏览一遍密信,颔首表示肯定。
算算时日,这应该是皇后第二次致信鞑靼。
按照常理,第一次应试探一番,可汗给出条件;而第二次即是这次,皇后同意了,那么可汗的回信,就应该是要求先执行条件的一半。
毕竟,送回信笺,就等于送回主动权,皇后很可能翻脸不认人的。
鞑靼可汗不是蠢货,这双方协调过后,应会先实践一部分条件,然后将送返信笺之事放在中间。
“林阳,你命人关注北疆这几次要塞。”
高煦站起身,在身后的大周疆域图上点了七八下,所碰触的地方皆是与鞑靼接壤的边城要塞。
他判断,鞑靼可汗的条件,必定应在这几个位置上。
那份通敌信笺,一旦魏王上位,就是相当要害的把柄,要换取它,就必须付出更称心的东西。
对于鞑靼可汗而言,魏王能不能称帝是未知数,也不知等到猴年马月,按照他一贯偏务实的行事作风,应该会提出更实惠的要求。
鞑靼正悄悄动作着,一场大战就在不久的将来,这种情况下,可汗肯定觊觎着几处雄关。
“林阳,尤其关注底层将士的动静,诸如守城门、伙房之类的地方,是否有人员更替。”高煦梭视疆域图片刻,再次补充。
这几处雄关,守将都是昌平帝的心腹,高煦都不能全部伸手进去,更何况坤宁宫?
不过,鞑靼可汗也清楚皇后的能耐,他要求必然会合理。
小兵小卒,一个半个的,平时淹没在军队中,根本起不了啥作用。只不过,一到了战争的要紧关头,小人物很可能也导致大后果的。
“属下领命。”
林阳利落应了一声,随后他有些迟疑,“殿下,这几处边城底层兵丁甚多,我们怕是很难兼顾。”
东宫势力渗透比坤宁宫要深入,但到底也是有限的,毕竟昌平帝很关注这几个地方,一切动作得不露痕迹。
一个边城的底层兵卒多不胜数,虽眼下集中在城门、伙房之类的地方,但要全方位关注,恐怕人手也会有所欠缺。
并不是每个边城守将,都如同霍川一般投靠了东宫的,这么一来,监视怕是会出现漏洞。
林阳一叹,“若得悉坤宁宫会在哪处边城动手脚,情况就会好很多。”人手集中,比广撒网效果好太多。
“你传令下去,先尽力而为罢。”
这一点,高煦当然知道,不过综合整体情况,只能选择广撒网。
他打算事后传令霍川,让其查获几个“细作”,自己警惕之余,还去信提醒其余几处守将,让对方也排查一番。
霍川表面是保皇党,那几位守将也是,关系不错,大家经常互通消息。他提一下发生小混乱后,随即发现细作就可以了。
这些将军并非庸碌之辈,之前因为小混乱不显眼,他们这等级不知道,一旦被提醒,动作肯定立即到位。
这迂回策略很麻烦,不过高煦不得不为之,毕竟这几处雄关,明面上东宫万万不能沾手,以免引起皇帝忌惮。
行动方针已定下来了,主从二人都做好了大费周章的准备,只不过,命令刚传下去,许驰又一封密信到了。
密信内容出人意表,却让上述事件有了一个新的解决方案,简练许多。
再说许驰这边,匆匆送出第一份密信之后,他吩咐手下抓紧时间休息。
一路奔波大家都疲劳,尤其还需要掩人耳目,临江侯府那人等明天一早城门开了,必定立即离开。
等大伙儿应了退下,许驰揉了揉眉心,也站起准备回屋。
这时,有属下匆匆转进来,“副统领,门外有人摸上我们据点,说找姓许的,应该是找你。”
<... -->>
第九十四章
事实上,早在三年多年,鞑靼可汗还没上位的时候,那信笺便已遗失。
后面他派人寻找过两次,一次是在刚遗失之后,而另一次则在皇后遣人索取信笺之时。
不得不说,当初开给皇后那条件挺诱人的,可汗很心动,又命人在遗失之地狠刮了几遍。
很可惜,两次找寻,结果一无所得。
当初,皇后没有答应那条件,此事不了了之。现在不知为何,她又来了。
可汗很敏锐,皇后上一次来信虽语气试探,但他还是察觉了端倪。果然,这一次对方答应了条件。
在战前这么关键的时刻,那么大一块肥肉送到嘴边了,硬是吞不下,他捶胸顿足,恨恨道:“都怪那该死的楚立嵩,若不是这匹夫,信笺如何能遗失?”
当年松堡之役,可汗还是大王子,他要争取战功好继承汗位,当然事必躬亲。率兵阻截楚立嵩援军,就是他亲自出马的。
这是一块硬骨头,成功伏击援军之后,双方立即展开一场激烈的交战。
楚立嵩悍勇,又惦记着等待救援的松堡,急怒之下,兵力胜于对方一倍多的鞑靼军也弹压不住,只得改变全歼策略,包围困住对方。
双方激战了两昼一夜,楚立嵩把鞑靼军杀得个屁滚尿流,溃不成军,他甚至一度把大王子打落马,差点给送上西天。
信笺就是那个时候遗失的。
由于大王子时间紧迫,与皇后的协议信笺又很重要,因此他贴身携带着,没有假手于人。
当时,楚立嵩横刀扫过来,落地的大王子只得拼命往后一缩,好躲开这致命一刀。
刀锋是堪堪闪过了,却划破了他甲胄前襟,怀中信笺撒出落地。当时大王子性命受到威胁,当然顾不上这些小事儿,就着亲卫们的拼死相护,他赶紧重新上马,往后方撤去。
楚立嵩身负救援重任,也没恋战,掩杀过去两里地,待包围圈拉开一道口子,他便立即领军离去。
惊魂未定的大王子缓过气,立即命人去寻回那封信,可惜已经找不到了,丁点纸屑也不见。
他怀疑是楚立嵩捡了去,可惜对方已战死,线索断了,再也无法寻获。
虽很不甘心,但找过两次后,可汗就没打算再折腾了,因为信笺也可能被人马踩踏过后,化为尘土了。
“大汗。”
乌恩砸巴砸巴嘴,很是心疼,“难道,我们只能就这样罢了。”
当年那件事,他是知情者,自然知道信笺已经无法找回来了,只不过,面对这块肥肉,他却很舍不得。
南侵大周的战前准备差不多了,若是己方细作能放到某些关键位置,如城门之类地方,到时候能起大作用。
乌恩惋惜心疼,须臾灵机一动,“大汗,我们先哄骗那大周皇后一番,让她先实践一半条件,如何?”
双方不是朋友,自然互相警惕提防。信笺若在,先送回去必定肉包打狗的;反而亦然,皇后没见到信笺之前,肯定不会实践全部诺言。
双方协调后,必定是皇后先实践诺言一半,然后鞑靼送还信笺,再来才进行诺言的后半部分。
他们虽然没有信笺,但可以钻空子啊!便宜吞一半了,到时说信笺遗失,对方也无可奈何。
反正,皇后也不可能公然讨回公道,甚至她连宣之于口也不能,这哑巴亏只能硬咽下去了。
可汗闻言击节赞叹,“好,本汗正有此意。”
君臣二人立即凑在一起,低声商议起行动步骤,争取尽最大可能,狠狠挖对方一块肉。
清宁宫,外书房。
高煦正伏案奋笔疾书,张德海低声禀报:“殿下,林阳来了。”
“叫他进来。”
他放下笔,活动一下手腕,端起茶盏,靠坐在圈椅上呷了口,叫起行礼问安的林阳,问道:“何事?”
“回殿下的话。”
林阳立即奉上手中信报,并禀道:“这是许驰传回来的最新消息。”
“临江侯所遣之人已抵达鞑靼王都,信笺通过北枢密使乌恩送进王宫。当天傍晚,乌恩从王宫折返后,来人次日换马离开,现已经在回京的路上。”
换而言之,鞑靼可汗是给了回信,由这人带回了。
末了,林阳又补充了一句,“这位信使功夫极深,许驰等人唯恐打草惊蛇,坏了主子大事,现按兵不动,因此不能知悉回信内容。”
“许驰做得对。”高煦快速浏览一遍密信,颔首表示肯定。
算算时日,这应该是皇后第二次致信鞑靼。
按照常理,第一次应试探一番,可汗给出条件;而第二次即是这次,皇后同意了,那么可汗的回信,就应该是要求先执行条件的一半。
毕竟,送回信笺,就等于送回主动权,皇后很可能翻脸不认人的。
鞑靼可汗不是蠢货,这双方协调过后,应会先实践一部分条件,然后将送返信笺之事放在中间。
“林阳,你命人关注北疆这几次要塞。”
高煦站起身,在身后的大周疆域图上点了七八下,所碰触的地方皆是与鞑靼接壤的边城要塞。
他判断,鞑靼可汗的条件,必定应在这几个位置上。
那份通敌信笺,一旦魏王上位,就是相当要害的把柄,要换取它,就必须付出更称心的东西。
对于鞑靼可汗而言,魏王能不能称帝是未知数,也不知等到猴年马月,按照他一贯偏务实的行事作风,应该会提出更实惠的要求。
鞑靼正悄悄动作着,一场大战就在不久的将来,这种情况下,可汗肯定觊觎着几处雄关。
“林阳,尤其关注底层将士的动静,诸如守城门、伙房之类的地方,是否有人员更替。”高煦梭视疆域图片刻,再次补充。
这几处雄关,守将都是昌平帝的心腹,高煦都不能全部伸手进去,更何况坤宁宫?
不过,鞑靼可汗也清楚皇后的能耐,他要求必然会合理。
小兵小卒,一个半个的,平时淹没在军队中,根本起不了啥作用。只不过,一到了战争的要紧关头,小人物很可能也导致大后果的。
“属下领命。”
林阳利落应了一声,随后他有些迟疑,“殿下,这几处边城底层兵丁甚多,我们怕是很难兼顾。”
东宫势力渗透比坤宁宫要深入,但到底也是有限的,毕竟昌平帝很关注这几个地方,一切动作得不露痕迹。
一个边城的底层兵卒多不胜数,虽眼下集中在城门、伙房之类的地方,但要全方位关注,恐怕人手也会有所欠缺。
并不是每个边城守将,都如同霍川一般投靠了东宫的,这么一来,监视怕是会出现漏洞。
林阳一叹,“若得悉坤宁宫会在哪处边城动手脚,情况就会好很多。”人手集中,比广撒网效果好太多。
“你传令下去,先尽力而为罢。”
这一点,高煦当然知道,不过综合整体情况,只能选择广撒网。
他打算事后传令霍川,让其查获几个“细作”,自己警惕之余,还去信提醒其余几处守将,让对方也排查一番。
霍川表面是保皇党,那几位守将也是,关系不错,大家经常互通消息。他提一下发生小混乱后,随即发现细作就可以了。
这些将军并非庸碌之辈,之前因为小混乱不显眼,他们这等级不知道,一旦被提醒,动作肯定立即到位。
这迂回策略很麻烦,不过高煦不得不为之,毕竟这几处雄关,明面上东宫万万不能沾手,以免引起皇帝忌惮。
行动方针已定下来了,主从二人都做好了大费周章的准备,只不过,命令刚传下去,许驰又一封密信到了。
密信内容出人意表,却让上述事件有了一个新的解决方案,简练许多。
再说许驰这边,匆匆送出第一份密信之后,他吩咐手下抓紧时间休息。
一路奔波大家都疲劳,尤其还需要掩人耳目,临江侯府那人等明天一早城门开了,必定立即离开。
等大伙儿应了退下,许驰揉了揉眉心,也站起准备回屋。
这时,有属下匆匆转进来,“副统领,门外有人摸上我们据点,说找姓许的,应该是找你。”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