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中文网 www.liujiuzw.com,农门妇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碧青有些焦灼,自从崔九走了,越发胡思乱想起来,甚至晚上做梦都是大郎找了个女人,搂在怀里正亲嘴呢,那女人脸白腰细屁,股大,不一会儿抬起头来,看向自己示威一般的笑着。
碧青顿时气得七窍生烟,睁开眼蹭的坐了起来,把旁边儿的碧兰都吵醒了,碧兰揉揉眼,撑着身子看了看窗户外头,见还黑着呢,侧头道:“姐,咋了,做噩梦了啊。”
碧青点点头:“是噩梦,很大的噩梦。”说着也不睡了,套上衣裳跳下床就出去了。
碧兰以为姐姐是去茅厕,也没当回事,翻个身又睡了,等早上碧兰起来,就见院子里堆着老些东西,一辆青帷马车,停在院外,江伯,爹,加上小海,正在一趟一趟的往车上搬东西。
碧兰忙拉住小海问:“这是咋了?”小海把怀里的酒坛子放到马车上:“大姐要去京城看姐夫,这些都是给姐夫捎去的。”
碧兰愣了愣,左右看看:“大姐呢?”
小海:“天刚亮就骑着驴子去桃林了,说要摘些桃子给姐夫尝尝,娘拦都没拦住,估摸着这会儿也该回来了。”正说着,就听见驴叫。
碧青从驴子上跳下来,小海急忙过去把驴子后头驮的小筐接下来,掀开筐上头盖的桃树叶子看了一眼:“怎么都是大青桃。”
碧青提着放到马车里:“京城虽说不算远,可天儿热,若是摘熟透的,不等到京城就烂了,难道给你姐夫吃烂桃,摘下青的,等到了京城正好,虽说没熟透的好吃,到底也能尝个鲜儿。”
何氏把给大郎做的鞋跟衣裳包了一包袱,放到马车上,嘱咐碧青:“别忙着赶路,如今天热,晌午头上找个凉快的茶棚子歇着,一早一晚的再走,省的着了暑热,回头没到京城人却病了,可是麻烦,既去了,就别着急回来,家里这么些人呢,若是想着桃园的事,大秋前家来就成。”
碧青点点头:“碧青省的。”刘氏收拾了碧青的衣裳递给她,摇着头道:“你这丫头如今越发不听劝,想怎么着就怎么着,好端端的去京城做什么?一个女人家走这么远,出点儿事可怎么好,我说让小五送你去,你偏不依,急可可的就动身,真不知你急啥呢。”
碧青道:“娘,您就别数落了,从天没亮您就数落,这会儿日头可都出来了。”
刘氏白了她一眼:“你婆婆性子好,你就越发的胡来,谁家媳妇儿子没事往外头跑,便是惦记姑爷,捎封信过去也就是了,再说,姑爷不也说了,大秋不回来,明年一开春也家来了,怎就这么等不得,也不怕人笑话。”
碧青嘟嘟嘴:“我跟大郎是正儿八经的夫妻,去瞧瞧自己丈夫,有什么可笑话的,再说,不是有江伯吗,江伯送着我过去,回头等我回来的时候,捎个信,江伯还去接,江伯常跑京城,这条道熟的不能再熟,能出什么事儿,娘就放心吧,我去瞧瞧就回来。”
刘氏叹了口气:“你这个性子如今越发说风就是雨了,娘是管不了你,回头等见了姑爷,看怎么数落你。”
碧青心说,数落?不可能,自己突然出现,估计蛮牛能喜欢疯了,当然,前提是蛮牛没干坏事儿。
碧青见车都装了,嘱咐碧兰几句,就上车走了,得赶着早,要是等日头升起来就热了,江伯轻车熟路,出了王家村的黄土道,不一会儿就转进官道,马跑起来快了很多。
碧青怕热,不耐烦在车里待着,就扣着个大斗笠跟江伯坐在车辕上,日头还不算大,坐在车辕上晨风习习,一点儿也不觉着热。
出了间河县地界,两边就见不着番薯了,即使是近在咫尺的冀州府,番薯也没被老百姓接受,更何况,别的地方了,冀州的老百姓还是习惯种麦子,黍米,豆子,玉米,高粱等粮食。
第一茬冬小麦收上来,第二茬庄稼怎么种,要看地,好地种黍米,不大好的地,就种玉米,甚至高粱豆子。
麦子黍米,仍是庄稼人的重头戏,碧青听说朝廷的军粮就是黍米,出去打仗的时候,每个单兵的口粮也是黍米,碧青一直好奇怎么吃,难道就是熬粥,打仗可是重体力活儿,光喝粥能有力气吗,搞不明白。可一想大郎打了五年仗回来,仍然壮的跟头牛似的,又觉军粮挺靠谱。
出了冀州府,又走了一会儿,就热上来了,碧青搭着凉棚往前望了望,见不远处的道边儿上有个茶棚子,棚子里稀稀拉拉几个赶路的人,正在里头喝茶歇脚儿,就跟江伯道:”咱们也在前头的茶棚子里歇会儿吧,等日头落下去再走不迟。”
江伯点点头,把马车赶到茶棚子边儿上停下,碧青跳了下去,江伯把牲口卸下来,茶棚子的老板忙着过来,牵过去打点着喂水喂料,老板娘招呼着碧青江伯棚子里坐下,手巾抹了把桌子:“今儿可够热的,您二位这日子口赶路,可辛苦,在我们这儿吃口饭,喝碗茶,歇个晌儿再走正好,俺当家的在冀州府的馆子里当过伙计,跟厨子学了个做面的手艺,面条擀的劲道,井水过的凉森,您二位吃上一碗,管保立时就不热了,吃了面,再喝一碗解暑的荷叶茶,那可是比神仙还熨帖,咱冀州府的荷叶可不好找,是俺当家的特意去冀州府买回来的。”老板娘很会做买卖,不管好不好吃,这套说辞倒很让人动心。
江伯笑眯眯的看了碧青一眼,碧青也觉好笑,荷叶茶虽不能说是自己发明的,可在这刚出冀州府的茶棚子里见着,也挺诡异,倒真想尝尝,开口道:“那就两碗面,两碗荷叶茶。”
“好咧,这就来。”老板娘应一声,下去准备了,估摸是一早煮好的面条,浇上卤就端上来了,倒是凉森,面条也算劲道,只不过酱卤的味道有些差,好在面上切了细细的黄瓜丝,拌在一起还算过得去,出门在外也没那么多讲究,能吃饱就成。
一碗面条吃完,喝了口荷叶茶,有些淡,也没有甜味,想来不舍得放糖霜,荷叶也放得少,只卖个噱头,比白水强点儿罢了。
吃饱喝足,江伯找老板娘要了一桶水,给马刷毛降温,茶棚子搭在树荫里,有树荫遮着,倒是分外凉快,碧青坐在板凳上跟老板娘有一搭没一搭的聊天。
大概看碧青跟江伯一老一小的赶路,有些好奇,老板娘问道:“听口音二位像冀州府的人,俺娘家也是冀州府的,冀州府间河县,不知姑娘知不知道?”
碧青点点头:“我也是见河间的。”
老板娘一听是老乡,立马来了神儿:“姑娘也是间河县的人,那咱可是老乡,俺是临山屯的,姑娘是哪个村的?”
碧青心说,这越说越近了,碧青只得道:“我是王家村的。”
老板娘叹了口气:“咱间河县穷啊,你们王家村比俺们临山屯还强些,俺家屯子虽说守着莲花山,可周围都是种不出庄稼的荒地,一家子就指望两三亩好地的收成过活,若是赶上风调雨顺的好年景还过得去,若是闹个灾,就不知怎么填肚子了。”
碧青道:“老板娘几年没回娘家了?”
老板娘:“这一晃有三四年没回去了,回去干啥啊,一窝子弟妹眼巴巴瞅着,咱这日子虽说过得去,也不算多富裕,哪能总接济娘家,回去了看着腌心,帮不上忙,索性就不回了。”
老板听见这话,说了一句:“上回去冀州府的时候,听说临山屯那边儿一百多亩桃树结了大蜜桃,城里的有钱人争抢着买呢,还盖了新房子,住了不少深州的灾民,临山屯也跟着沾了光,听说不种地,去桃林子里头帮忙,一个月也能弄几个钱,就不知是真是假。”
老板娘道:“这一听就是没影儿的瞎话,俺就是临山屯的人,有谁比俺清楚,倒是有桃林,可那些都是山桃,开的花好看不顶用,结出的山桃又酸又涩,莫说城里的有钱人,就是俺们这些乡下人也不乐意吃,哪来的什么大蜜桃啊,姑娘就是间河县的人,姑娘说说,这是真是假?”
碧青笑着点点头:“是真的,不光桃林子里有活儿,要是不惜力气,那边儿正盖房呢,在工地上垒砖虽说累,可工钱也多,一个月有两三百钱,还管饭,家里的妇人手脚勤力,糊桃袋,也能有不少进项,一家子辛苦些,一年下来能攒不少钱,手里有了钱,就算地里的收成不好,也不用愁了。”
老板娘愣了一会儿,不信的问:“姑娘说的是真的?”
碧青知道她不信,去车里拿了一个大蜜桃过来,除了给大郎捎去的一篮子,自己也摘了几个熟透的,准备道上吃,自己家种的桃子自然要吃最好的,碧青拿过来的大蜜桃,又大又漂亮,粉嫩的色泽跟假的似的。
老板娘仿佛还是不信,为了验证,咬了一口,砸吧砸吧味儿,扭头就跟自己男人道:“一会儿收拾了茶棚子,明儿跟俺回娘家瞅瞅,这一晃好几年不回去了,也不知俺爹娘身子骨好不好,几个兄弟娶没娶媳妇儿。”
这说这话儿就快,一转眼的功夫日头就落了下去,碧青叫过老板娘结账,老板娘忙道:“姑娘那个桃子顶的上多少碗面了,哪还能收姑娘的钱。”
碧青笑了笑,把钱放在桌子上,上车走了,走了一会儿江伯道:“莫非武陵源那边儿还缺人手?”
碧青嘿嘿笑了:“过俩月就是大秋,家家都忙着收地里的番薯,人手就有些不够使。”
江伯摇摇头:“就算不够,这两口子去了也不顶用啊。”
碧青眨着眼:“两个人是不顶用,这消息一散开,就不愁没人了,家里地少的,闲着人手,去赚几个钱,总比在家待着强吧。”
江伯笑了起来:“这倒是,过了大秋就入冬了,冬月里庄稼人最闲,也最难过,要是手里有几个存项,心里就有了底,也能过一个好年。”
好年?是啊,今年家里应该好好热闹热闹了,过了大秋,桃林那边儿的房子也该竣工了,自己一家子先搬过去,等明年开春王家村的新房子盖好了,问问婆婆爹娘的意思,想住哪儿就住哪儿吧。
这么一来,今年的年估摸要在武陵源过了,房子大,是该好好热闹热闹,要是蛮牛跟二郎也能回来就更好了。
碧青其实相当传统,总觉着过年就该一家团圆,老老少少的围在一起,吃上一顿团圆饭,才是过年。
想起二郎,也不知他在太学里怎么样了,二郎虽然聪明,可性子实,太学里大都是世家子弟,也不知二郎夹在里头挨不挨欺负,这次来了,正好去瞧瞧,给他多留下些钱。
转过天儿傍晚的时候就到了,进了外城的城门,碧青就发现自己来的有些莽撞,都不知道住哪儿呢,正琢摸着是不是找个客栈住下,却听江伯道:“来的时候先生吩咐了,若姑娘不乐意住在崔府就住在老宅。”
崔府自己是绝对不住的,自己这么一个乡下丫头,即便拜了武陵先生为师,也不想跟崔家沾上什么干系,碧青可不傻,师傅为啥跑到冀州去,就想离崔家远点儿。
自古到今,一个家族太过兴旺显赫,就不是什么好事儿,尤其外戚,无论哪朝哪代的皇上对于外戚都存着戒心,外戚呢,为了保有自己的家族,不停的扩张势力,殊不知势力越大,越危险,皇上历来都是狠角色,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眠,由着外戚家族做大不吱声,只有一个目的,就是等机会呢,机会一来,哪怕是自己的老丈人,一样该杀头杀头,该灭族灭族。
崔家如今就异常危险,太后是出自崔家,皇后也是崔家人,太子妃虽不姓崔,却是皇后娘娘的外甥女,整个后宫就是姓崔的天下,外头的大臣,除了皇上的老丈人获封承恩公,皇上的两个大舅子,一个是户部尚书,一个是吏部侍郎,除了这两位,崔家子弟在朝为官的不知凡几,说句不好听的,这大齐的江山崔家占不了一半也差不多。
所以,崔家早就成了皇上的心腹大患,碧青估摸着皇上之所以不动,一是因为北胡蠢蠢欲动,再一个,就是因为太后,大齐孝治天下,即使想动崔家,也不能落下不孝的名声,故此,碧青觉着,皇上没准是在等着太后寿终,只要太后一死,崔家也就差不多了。
师傅都远远避到了冀州,自己更不会往前凑了,不说自己一个乡下丫头,人崔府高门大户的看不看得起自己,就算看得起,自己也的远着点儿,免得将来没吃猪肉倒惹出一身腥,自己家的好日子才开头呢,要是掺和进这种事,想拔都拔不出来。
师傅心里明白,所以才说不乐意住崔府就住在老宅,想必老宅是老爷子自己的私宅,跟崔家没太大干系。
江伯把马车停下,碧青跳下车,一个规整的四合院,江伯上去叩门,不一会儿院门打开,出来一个跟江伯很有几分像的老人,碧青估计是江伯的兄弟。
没等跟江伯说话呢,就过来躬身施礼:“老奴江贵给姑娘请安,一早接着信儿说姑娘要来,以为怎么也得明儿了,不想今儿就到了。”
碧青虚扶了一把道:“道上走的顺,没怎么耽搁,这几日住在京里,要劳烦贵伯了。”
“姑娘说哪里话,早听说先生收了弟子,老奴盼着姑娘来呢。”说着让着碧青进去,叫了两个小子出来搬车上东西。
是个两进的宅子,除了江贵,还有两个小子跟一个小丫头,小丫头的年纪不大,看着跟碧兰差不多,见了碧青规规矩矩的行礼:“奴婢给姑娘请安。”
碧青楞了一下,江贵道:“这是我们小姐奶娘的孙女,奶娘去年病没了,临死把这丫头托付给了老奴,如今姑娘来了倒正好让她伺候。”
碧青记得江婆婆提过,师母早丧,就留下一个女儿,那年冀州闹瘟疫的时候没了,师傅伤心的不行,从那时起也未再娶,江贵嘴里的小姐大约说的是师傅的女儿,既是奶娘的孙女,自己不收恐怕不行。
拉着她的手问:“你叫什么?多大了?”
小丫头有些胆怯,低声道:“婆婆说奴婢是腊月里生的,就起了名儿叫冬月,过了生日就十二了。”仿佛怕碧青不让她伺候,忙道:“姑娘别瞧奴... -->>
碧青有些焦灼,自从崔九走了,越发胡思乱想起来,甚至晚上做梦都是大郎找了个女人,搂在怀里正亲嘴呢,那女人脸白腰细屁,股大,不一会儿抬起头来,看向自己示威一般的笑着。
碧青顿时气得七窍生烟,睁开眼蹭的坐了起来,把旁边儿的碧兰都吵醒了,碧兰揉揉眼,撑着身子看了看窗户外头,见还黑着呢,侧头道:“姐,咋了,做噩梦了啊。”
碧青点点头:“是噩梦,很大的噩梦。”说着也不睡了,套上衣裳跳下床就出去了。
碧兰以为姐姐是去茅厕,也没当回事,翻个身又睡了,等早上碧兰起来,就见院子里堆着老些东西,一辆青帷马车,停在院外,江伯,爹,加上小海,正在一趟一趟的往车上搬东西。
碧兰忙拉住小海问:“这是咋了?”小海把怀里的酒坛子放到马车上:“大姐要去京城看姐夫,这些都是给姐夫捎去的。”
碧兰愣了愣,左右看看:“大姐呢?”
小海:“天刚亮就骑着驴子去桃林了,说要摘些桃子给姐夫尝尝,娘拦都没拦住,估摸着这会儿也该回来了。”正说着,就听见驴叫。
碧青从驴子上跳下来,小海急忙过去把驴子后头驮的小筐接下来,掀开筐上头盖的桃树叶子看了一眼:“怎么都是大青桃。”
碧青提着放到马车里:“京城虽说不算远,可天儿热,若是摘熟透的,不等到京城就烂了,难道给你姐夫吃烂桃,摘下青的,等到了京城正好,虽说没熟透的好吃,到底也能尝个鲜儿。”
何氏把给大郎做的鞋跟衣裳包了一包袱,放到马车上,嘱咐碧青:“别忙着赶路,如今天热,晌午头上找个凉快的茶棚子歇着,一早一晚的再走,省的着了暑热,回头没到京城人却病了,可是麻烦,既去了,就别着急回来,家里这么些人呢,若是想着桃园的事,大秋前家来就成。”
碧青点点头:“碧青省的。”刘氏收拾了碧青的衣裳递给她,摇着头道:“你这丫头如今越发不听劝,想怎么着就怎么着,好端端的去京城做什么?一个女人家走这么远,出点儿事可怎么好,我说让小五送你去,你偏不依,急可可的就动身,真不知你急啥呢。”
碧青道:“娘,您就别数落了,从天没亮您就数落,这会儿日头可都出来了。”
刘氏白了她一眼:“你婆婆性子好,你就越发的胡来,谁家媳妇儿子没事往外头跑,便是惦记姑爷,捎封信过去也就是了,再说,姑爷不也说了,大秋不回来,明年一开春也家来了,怎就这么等不得,也不怕人笑话。”
碧青嘟嘟嘴:“我跟大郎是正儿八经的夫妻,去瞧瞧自己丈夫,有什么可笑话的,再说,不是有江伯吗,江伯送着我过去,回头等我回来的时候,捎个信,江伯还去接,江伯常跑京城,这条道熟的不能再熟,能出什么事儿,娘就放心吧,我去瞧瞧就回来。”
刘氏叹了口气:“你这个性子如今越发说风就是雨了,娘是管不了你,回头等见了姑爷,看怎么数落你。”
碧青心说,数落?不可能,自己突然出现,估计蛮牛能喜欢疯了,当然,前提是蛮牛没干坏事儿。
碧青见车都装了,嘱咐碧兰几句,就上车走了,得赶着早,要是等日头升起来就热了,江伯轻车熟路,出了王家村的黄土道,不一会儿就转进官道,马跑起来快了很多。
碧青怕热,不耐烦在车里待着,就扣着个大斗笠跟江伯坐在车辕上,日头还不算大,坐在车辕上晨风习习,一点儿也不觉着热。
出了间河县地界,两边就见不着番薯了,即使是近在咫尺的冀州府,番薯也没被老百姓接受,更何况,别的地方了,冀州的老百姓还是习惯种麦子,黍米,豆子,玉米,高粱等粮食。
第一茬冬小麦收上来,第二茬庄稼怎么种,要看地,好地种黍米,不大好的地,就种玉米,甚至高粱豆子。
麦子黍米,仍是庄稼人的重头戏,碧青听说朝廷的军粮就是黍米,出去打仗的时候,每个单兵的口粮也是黍米,碧青一直好奇怎么吃,难道就是熬粥,打仗可是重体力活儿,光喝粥能有力气吗,搞不明白。可一想大郎打了五年仗回来,仍然壮的跟头牛似的,又觉军粮挺靠谱。
出了冀州府,又走了一会儿,就热上来了,碧青搭着凉棚往前望了望,见不远处的道边儿上有个茶棚子,棚子里稀稀拉拉几个赶路的人,正在里头喝茶歇脚儿,就跟江伯道:”咱们也在前头的茶棚子里歇会儿吧,等日头落下去再走不迟。”
江伯点点头,把马车赶到茶棚子边儿上停下,碧青跳了下去,江伯把牲口卸下来,茶棚子的老板忙着过来,牵过去打点着喂水喂料,老板娘招呼着碧青江伯棚子里坐下,手巾抹了把桌子:“今儿可够热的,您二位这日子口赶路,可辛苦,在我们这儿吃口饭,喝碗茶,歇个晌儿再走正好,俺当家的在冀州府的馆子里当过伙计,跟厨子学了个做面的手艺,面条擀的劲道,井水过的凉森,您二位吃上一碗,管保立时就不热了,吃了面,再喝一碗解暑的荷叶茶,那可是比神仙还熨帖,咱冀州府的荷叶可不好找,是俺当家的特意去冀州府买回来的。”老板娘很会做买卖,不管好不好吃,这套说辞倒很让人动心。
江伯笑眯眯的看了碧青一眼,碧青也觉好笑,荷叶茶虽不能说是自己发明的,可在这刚出冀州府的茶棚子里见着,也挺诡异,倒真想尝尝,开口道:“那就两碗面,两碗荷叶茶。”
“好咧,这就来。”老板娘应一声,下去准备了,估摸是一早煮好的面条,浇上卤就端上来了,倒是凉森,面条也算劲道,只不过酱卤的味道有些差,好在面上切了细细的黄瓜丝,拌在一起还算过得去,出门在外也没那么多讲究,能吃饱就成。
一碗面条吃完,喝了口荷叶茶,有些淡,也没有甜味,想来不舍得放糖霜,荷叶也放得少,只卖个噱头,比白水强点儿罢了。
吃饱喝足,江伯找老板娘要了一桶水,给马刷毛降温,茶棚子搭在树荫里,有树荫遮着,倒是分外凉快,碧青坐在板凳上跟老板娘有一搭没一搭的聊天。
大概看碧青跟江伯一老一小的赶路,有些好奇,老板娘问道:“听口音二位像冀州府的人,俺娘家也是冀州府的,冀州府间河县,不知姑娘知不知道?”
碧青点点头:“我也是见河间的。”
老板娘一听是老乡,立马来了神儿:“姑娘也是间河县的人,那咱可是老乡,俺是临山屯的,姑娘是哪个村的?”
碧青心说,这越说越近了,碧青只得道:“我是王家村的。”
老板娘叹了口气:“咱间河县穷啊,你们王家村比俺们临山屯还强些,俺家屯子虽说守着莲花山,可周围都是种不出庄稼的荒地,一家子就指望两三亩好地的收成过活,若是赶上风调雨顺的好年景还过得去,若是闹个灾,就不知怎么填肚子了。”
碧青道:“老板娘几年没回娘家了?”
老板娘:“这一晃有三四年没回去了,回去干啥啊,一窝子弟妹眼巴巴瞅着,咱这日子虽说过得去,也不算多富裕,哪能总接济娘家,回去了看着腌心,帮不上忙,索性就不回了。”
老板听见这话,说了一句:“上回去冀州府的时候,听说临山屯那边儿一百多亩桃树结了大蜜桃,城里的有钱人争抢着买呢,还盖了新房子,住了不少深州的灾民,临山屯也跟着沾了光,听说不种地,去桃林子里头帮忙,一个月也能弄几个钱,就不知是真是假。”
老板娘道:“这一听就是没影儿的瞎话,俺就是临山屯的人,有谁比俺清楚,倒是有桃林,可那些都是山桃,开的花好看不顶用,结出的山桃又酸又涩,莫说城里的有钱人,就是俺们这些乡下人也不乐意吃,哪来的什么大蜜桃啊,姑娘就是间河县的人,姑娘说说,这是真是假?”
碧青笑着点点头:“是真的,不光桃林子里有活儿,要是不惜力气,那边儿正盖房呢,在工地上垒砖虽说累,可工钱也多,一个月有两三百钱,还管饭,家里的妇人手脚勤力,糊桃袋,也能有不少进项,一家子辛苦些,一年下来能攒不少钱,手里有了钱,就算地里的收成不好,也不用愁了。”
老板娘愣了一会儿,不信的问:“姑娘说的是真的?”
碧青知道她不信,去车里拿了一个大蜜桃过来,除了给大郎捎去的一篮子,自己也摘了几个熟透的,准备道上吃,自己家种的桃子自然要吃最好的,碧青拿过来的大蜜桃,又大又漂亮,粉嫩的色泽跟假的似的。
老板娘仿佛还是不信,为了验证,咬了一口,砸吧砸吧味儿,扭头就跟自己男人道:“一会儿收拾了茶棚子,明儿跟俺回娘家瞅瞅,这一晃好几年不回去了,也不知俺爹娘身子骨好不好,几个兄弟娶没娶媳妇儿。”
这说这话儿就快,一转眼的功夫日头就落了下去,碧青叫过老板娘结账,老板娘忙道:“姑娘那个桃子顶的上多少碗面了,哪还能收姑娘的钱。”
碧青笑了笑,把钱放在桌子上,上车走了,走了一会儿江伯道:“莫非武陵源那边儿还缺人手?”
碧青嘿嘿笑了:“过俩月就是大秋,家家都忙着收地里的番薯,人手就有些不够使。”
江伯摇摇头:“就算不够,这两口子去了也不顶用啊。”
碧青眨着眼:“两个人是不顶用,这消息一散开,就不愁没人了,家里地少的,闲着人手,去赚几个钱,总比在家待着强吧。”
江伯笑了起来:“这倒是,过了大秋就入冬了,冬月里庄稼人最闲,也最难过,要是手里有几个存项,心里就有了底,也能过一个好年。”
好年?是啊,今年家里应该好好热闹热闹了,过了大秋,桃林那边儿的房子也该竣工了,自己一家子先搬过去,等明年开春王家村的新房子盖好了,问问婆婆爹娘的意思,想住哪儿就住哪儿吧。
这么一来,今年的年估摸要在武陵源过了,房子大,是该好好热闹热闹,要是蛮牛跟二郎也能回来就更好了。
碧青其实相当传统,总觉着过年就该一家团圆,老老少少的围在一起,吃上一顿团圆饭,才是过年。
想起二郎,也不知他在太学里怎么样了,二郎虽然聪明,可性子实,太学里大都是世家子弟,也不知二郎夹在里头挨不挨欺负,这次来了,正好去瞧瞧,给他多留下些钱。
转过天儿傍晚的时候就到了,进了外城的城门,碧青就发现自己来的有些莽撞,都不知道住哪儿呢,正琢摸着是不是找个客栈住下,却听江伯道:“来的时候先生吩咐了,若姑娘不乐意住在崔府就住在老宅。”
崔府自己是绝对不住的,自己这么一个乡下丫头,即便拜了武陵先生为师,也不想跟崔家沾上什么干系,碧青可不傻,师傅为啥跑到冀州去,就想离崔家远点儿。
自古到今,一个家族太过兴旺显赫,就不是什么好事儿,尤其外戚,无论哪朝哪代的皇上对于外戚都存着戒心,外戚呢,为了保有自己的家族,不停的扩张势力,殊不知势力越大,越危险,皇上历来都是狠角色,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眠,由着外戚家族做大不吱声,只有一个目的,就是等机会呢,机会一来,哪怕是自己的老丈人,一样该杀头杀头,该灭族灭族。
崔家如今就异常危险,太后是出自崔家,皇后也是崔家人,太子妃虽不姓崔,却是皇后娘娘的外甥女,整个后宫就是姓崔的天下,外头的大臣,除了皇上的老丈人获封承恩公,皇上的两个大舅子,一个是户部尚书,一个是吏部侍郎,除了这两位,崔家子弟在朝为官的不知凡几,说句不好听的,这大齐的江山崔家占不了一半也差不多。
所以,崔家早就成了皇上的心腹大患,碧青估摸着皇上之所以不动,一是因为北胡蠢蠢欲动,再一个,就是因为太后,大齐孝治天下,即使想动崔家,也不能落下不孝的名声,故此,碧青觉着,皇上没准是在等着太后寿终,只要太后一死,崔家也就差不多了。
师傅都远远避到了冀州,自己更不会往前凑了,不说自己一个乡下丫头,人崔府高门大户的看不看得起自己,就算看得起,自己也的远着点儿,免得将来没吃猪肉倒惹出一身腥,自己家的好日子才开头呢,要是掺和进这种事,想拔都拔不出来。
师傅心里明白,所以才说不乐意住崔府就住在老宅,想必老宅是老爷子自己的私宅,跟崔家没太大干系。
江伯把马车停下,碧青跳下车,一个规整的四合院,江伯上去叩门,不一会儿院门打开,出来一个跟江伯很有几分像的老人,碧青估计是江伯的兄弟。
没等跟江伯说话呢,就过来躬身施礼:“老奴江贵给姑娘请安,一早接着信儿说姑娘要来,以为怎么也得明儿了,不想今儿就到了。”
碧青虚扶了一把道:“道上走的顺,没怎么耽搁,这几日住在京里,要劳烦贵伯了。”
“姑娘说哪里话,早听说先生收了弟子,老奴盼着姑娘来呢。”说着让着碧青进去,叫了两个小子出来搬车上东西。
是个两进的宅子,除了江贵,还有两个小子跟一个小丫头,小丫头的年纪不大,看着跟碧兰差不多,见了碧青规规矩矩的行礼:“奴婢给姑娘请安。”
碧青楞了一下,江贵道:“这是我们小姐奶娘的孙女,奶娘去年病没了,临死把这丫头托付给了老奴,如今姑娘来了倒正好让她伺候。”
碧青记得江婆婆提过,师母早丧,就留下一个女儿,那年冀州闹瘟疫的时候没了,师傅伤心的不行,从那时起也未再娶,江贵嘴里的小姐大约说的是师傅的女儿,既是奶娘的孙女,自己不收恐怕不行。
拉着她的手问:“你叫什么?多大了?”
小丫头有些胆怯,低声道:“婆婆说奴婢是腊月里生的,就起了名儿叫冬月,过了生日就十二了。”仿佛怕碧青不让她伺候,忙道:“姑娘别瞧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