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中文网 www.liujiuzw.com,如果等我三十年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里是两排并排的坡屋顶平房,现在都变成了四层高的教学楼;原来这里是乒乓球活动场地,现在变成了假山小公园;原来这里有蜿蜒曲折的土路,现在是一片绿油油的人工精心维护的草坪。只有左前方红墙黛瓦的坡屋顶西教、和它跟前傲然耸立的杉树还还倔强地保留着当初的风格,就和三十年前一模一样。
“秋云,秋云?”刘珊停下脚步,“想什么呢?”
“啊?哦,没有,”她俩已经走到了油画系楼下,秋云问,“你现在回校念书怎么样,忙吗?”
“还成,”刘珊说道,“工作两年,觉得自己还是比较适合学校,所以回来念书了。不过最近都不务正业,美院下周就成立八十周年了,都在帮学院整理东西。”
“哦,是的,九月是校庆的日子。”秋云跟着她往楼上走,“这些事情应该让本科的小弟弟小妹妹来做。”
“他们也够忙了,我手下能支配三个大二的小弟,都是主要负责资料的整理。”
说着,刘珊打开了她临时办公室的门,一股陈旧的书籍味道迎面扑来,只见资料室地上摆满了一摞一摞的书,左边都是捆绑好的,右边堆得比较零散,看来是尚未整理。
“今天是周末,办公室也没什么人,不然你可以带你去见见老师。”刘珊推开窗户。
“周末挺好的,我现在不喜欢人多,”秋云说道,“提到老师,我在微信里说到梁禾,梁老师……”
“是啊,”刘珊走过来,面露惋惜,“听说是白血病。刚刚听说的时候,我们都不敢相信。梁老师看上去身体那么好的人,怎么会忽然患上了白血病呢。听说后不久我就在群里问了谁有空,组织了人去探望了他。”
“他怎么样?”
“他精神状态还不错。因为是在他家,不在医院,所以除了觉得人瘦了些,并没有病人的样子。但也确实不得不承认,疾病对人的影响还是有的。他明显老了很多。”
“他是怎么换上白血病的?他怎么不在医院呢?他家住哪儿?”
秋云一下问了三个问题,刘珊笑起来:“你让我先回答哪一个?他家就住家属院,三栋302室。但是其他两个问题,我真还难以回答。现在环境污染这么严重,也许某一个刺激就会让人得病了。至于为什么不在医院,我也不知道,我当时说想和同学来探望,他就发来了这个地址。”
秋云垂下眼眸,沉默不语。
“梁老师也是有些可怜,前年他老婆才患癌症去世,现在他自己又生病了。又没有孩子,那次去我们就见他一个人在家……”刘珊叹了口气,转身说道,“不说这个了,我先给你倒杯水。”
刘珊刚把水杯放下,门口就咋咋呼呼地进来了几位一米八个头的男生。领头的那位进门便大声说道:“刘姐,我们今天提前结束了,来帮你收拾东西。”
刘珊还未说话,秋云先一下站起来,说道:“刘珊你还有事?那我就先告辞了。”
“他们就是来帮我收拾收回,没关系,中午一起吃饭。”刘珊忙道。
“不用了,”秋云露出一个安慰她的笑容,“你先忙,我们下次约。”
A大的家属区面积不小,里面有十五栋楼房。1到5号楼是九十年代中期建的红砖板房,时间较早,属于福利分房;6到15号楼是2005年左右建的十八层的电梯房,是学校的集资房。梁禾的住所在3号楼,看来也是早期的福利分房。家属区植被茂盛,环境安静,秋云沿着主路一直走到底,眼前这栋有些历史年代感的红砖房,就是3号楼了。
她抬头擦了擦头上的汗,盛夏的阳光从楼栋墙顶冒出来,她有些眩晕。
302室。
一扇普通的门,关着三十年后梁禾的世界。
秋云深深吸一口气,按响了门铃。
叮咚——叮咚——
无人应。
叮咚——叮咚——
还是无人应。
没人吗?秋云试探性地敲门,叫道:“有人吗?梁老师在里面吗?”
好像没有人。
秋云又去楼下瞅了瞅,3栋302室,没有错。
梁禾不在里面吗?那他在哪儿?
秋云静默片刻,拿出手机在微信里编写:梁老师您好!我是司马秋云,我现在您家属区的房门……刚刚写到一半,秋云的耐心已经耗尽,她的手指还未能像出事前那样灵巧地编辑九宫格输入,越是着急越是错别字连连。她干脆放弃了输入,直接拨打了语音通话过去。
嘟——嘟——嘟——
无人应答。
秋云有些慌了。
她顾不得礼貌修养,直接砰砰地拍打房门,大声喊道:“梁禾,梁禾?你在里面吗?”
楼下响起了脚步声。一位老教授买菜回来,秋云觉得有些眼熟,好像是某位退休老师。他见着秋云,问道:“同学,你找梁禾老师吗?”
“嗯嗯,是啊,老师。”秋云好像找到了救命稻草,忙问道,“我听说他生病了,今天过来看他。但他不在家?打他电话也不接,您……”
“他没住这里了。”老教授说道。
“没住这里?”秋云愣住,“可我同学说还来这里看过他的啊。”
“他之前住这里,但是前两个月搬走了。来看他的人挺多,不利于养病,他也想图个清净,就搬走了。”
“搬走了?那您知道他搬去哪里了吗?”
“这我不知道了。也没听说他有别的住处。在A市好像亲戚也不多。”
老教授走了。
秋云刚刚还像个精钢芭比可以猛力地拍门,可现在忽然就变成了被饿了三个月的非洲难民,毫无力气。她靠着墙根,慢慢滑落下来。
他不住这里了?
那他去哪里了?
她瘫坐在地上,一股巨大的苍凉和绝望笼上心头。
她的包敞开着,漏出一本陈旧杂志的一角——那是在刘珊转身倒水的时候,秋云偷偷塞进包里的。她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么做,她刚刚看到封面,一股触电般地感觉就从全身流过,她的动作先于思考,她没有告诉刘珊就直接将它私自拿走。
现在,那本杂志,在她的包里被折了一个角,好像咧着嘴角在朝她笑。
她脱力地将它抽出来。杂志已经发黄了,从排版风格到纸张质量,都显露着它是不属于这个时代的产物——确实,它是诞生于1987年的、美院创刊第一期的《野风》。
三十多年前的杂志。
楼道的风翻开脆生生的纸张,它像故意般停在了某一页。这一页上面有三幅画,是已经被拆除的东郊归云禅寺的水彩写生,画面笔触稍显稚嫩,未见得有多高超的水平。每幅画下有署名,分别是:王晨、邱晓云、高志飞。
其中有一幅叫《世界-视界》,正是那位叫“邱晓云”同学的作品。底下有一段评语:“视界,世界。你看到的未必就是真实的,错觉和真相,也许只在于自己的选择。”
评论人:梁禾。
-----------------------------------
最害怕写回忆的情节了
写得我自己都伤感。
哎……
猜猜,梁禾去哪儿了?
我的微博:作者丁丫。
微信公众号:谁是丁丫。
QQ群:255793666(一本书名做敲门砖哦~)
里是两排并排的坡屋顶平房,现在都变成了四层高的教学楼;原来这里是乒乓球活动场地,现在变成了假山小公园;原来这里有蜿蜒曲折的土路,现在是一片绿油油的人工精心维护的草坪。只有左前方红墙黛瓦的坡屋顶西教、和它跟前傲然耸立的杉树还还倔强地保留着当初的风格,就和三十年前一模一样。
“秋云,秋云?”刘珊停下脚步,“想什么呢?”
“啊?哦,没有,”她俩已经走到了油画系楼下,秋云问,“你现在回校念书怎么样,忙吗?”
“还成,”刘珊说道,“工作两年,觉得自己还是比较适合学校,所以回来念书了。不过最近都不务正业,美院下周就成立八十周年了,都在帮学院整理东西。”
“哦,是的,九月是校庆的日子。”秋云跟着她往楼上走,“这些事情应该让本科的小弟弟小妹妹来做。”
“他们也够忙了,我手下能支配三个大二的小弟,都是主要负责资料的整理。”
说着,刘珊打开了她临时办公室的门,一股陈旧的书籍味道迎面扑来,只见资料室地上摆满了一摞一摞的书,左边都是捆绑好的,右边堆得比较零散,看来是尚未整理。
“今天是周末,办公室也没什么人,不然你可以带你去见见老师。”刘珊推开窗户。
“周末挺好的,我现在不喜欢人多,”秋云说道,“提到老师,我在微信里说到梁禾,梁老师……”
“是啊,”刘珊走过来,面露惋惜,“听说是白血病。刚刚听说的时候,我们都不敢相信。梁老师看上去身体那么好的人,怎么会忽然患上了白血病呢。听说后不久我就在群里问了谁有空,组织了人去探望了他。”
“他怎么样?”
“他精神状态还不错。因为是在他家,不在医院,所以除了觉得人瘦了些,并没有病人的样子。但也确实不得不承认,疾病对人的影响还是有的。他明显老了很多。”
“他是怎么换上白血病的?他怎么不在医院呢?他家住哪儿?”
秋云一下问了三个问题,刘珊笑起来:“你让我先回答哪一个?他家就住家属院,三栋302室。但是其他两个问题,我真还难以回答。现在环境污染这么严重,也许某一个刺激就会让人得病了。至于为什么不在医院,我也不知道,我当时说想和同学来探望,他就发来了这个地址。”
秋云垂下眼眸,沉默不语。
“梁老师也是有些可怜,前年他老婆才患癌症去世,现在他自己又生病了。又没有孩子,那次去我们就见他一个人在家……”刘珊叹了口气,转身说道,“不说这个了,我先给你倒杯水。”
刘珊刚把水杯放下,门口就咋咋呼呼地进来了几位一米八个头的男生。领头的那位进门便大声说道:“刘姐,我们今天提前结束了,来帮你收拾东西。”
刘珊还未说话,秋云先一下站起来,说道:“刘珊你还有事?那我就先告辞了。”
“他们就是来帮我收拾收回,没关系,中午一起吃饭。”刘珊忙道。
“不用了,”秋云露出一个安慰她的笑容,“你先忙,我们下次约。”
A大的家属区面积不小,里面有十五栋楼房。1到5号楼是九十年代中期建的红砖板房,时间较早,属于福利分房;6到15号楼是2005年左右建的十八层的电梯房,是学校的集资房。梁禾的住所在3号楼,看来也是早期的福利分房。家属区植被茂盛,环境安静,秋云沿着主路一直走到底,眼前这栋有些历史年代感的红砖房,就是3号楼了。
她抬头擦了擦头上的汗,盛夏的阳光从楼栋墙顶冒出来,她有些眩晕。
302室。
一扇普通的门,关着三十年后梁禾的世界。
秋云深深吸一口气,按响了门铃。
叮咚——叮咚——
无人应。
叮咚——叮咚——
还是无人应。
没人吗?秋云试探性地敲门,叫道:“有人吗?梁老师在里面吗?”
好像没有人。
秋云又去楼下瞅了瞅,3栋302室,没有错。
梁禾不在里面吗?那他在哪儿?
秋云静默片刻,拿出手机在微信里编写:梁老师您好!我是司马秋云,我现在您家属区的房门……刚刚写到一半,秋云的耐心已经耗尽,她的手指还未能像出事前那样灵巧地编辑九宫格输入,越是着急越是错别字连连。她干脆放弃了输入,直接拨打了语音通话过去。
嘟——嘟——嘟——
无人应答。
秋云有些慌了。
她顾不得礼貌修养,直接砰砰地拍打房门,大声喊道:“梁禾,梁禾?你在里面吗?”
楼下响起了脚步声。一位老教授买菜回来,秋云觉得有些眼熟,好像是某位退休老师。他见着秋云,问道:“同学,你找梁禾老师吗?”
“嗯嗯,是啊,老师。”秋云好像找到了救命稻草,忙问道,“我听说他生病了,今天过来看他。但他不在家?打他电话也不接,您……”
“他没住这里了。”老教授说道。
“没住这里?”秋云愣住,“可我同学说还来这里看过他的啊。”
“他之前住这里,但是前两个月搬走了。来看他的人挺多,不利于养病,他也想图个清净,就搬走了。”
“搬走了?那您知道他搬去哪里了吗?”
“这我不知道了。也没听说他有别的住处。在A市好像亲戚也不多。”
老教授走了。
秋云刚刚还像个精钢芭比可以猛力地拍门,可现在忽然就变成了被饿了三个月的非洲难民,毫无力气。她靠着墙根,慢慢滑落下来。
他不住这里了?
那他去哪里了?
她瘫坐在地上,一股巨大的苍凉和绝望笼上心头。
她的包敞开着,漏出一本陈旧杂志的一角——那是在刘珊转身倒水的时候,秋云偷偷塞进包里的。她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么做,她刚刚看到封面,一股触电般地感觉就从全身流过,她的动作先于思考,她没有告诉刘珊就直接将它私自拿走。
现在,那本杂志,在她的包里被折了一个角,好像咧着嘴角在朝她笑。
她脱力地将它抽出来。杂志已经发黄了,从排版风格到纸张质量,都显露着它是不属于这个时代的产物——确实,它是诞生于1987年的、美院创刊第一期的《野风》。
三十多年前的杂志。
楼道的风翻开脆生生的纸张,它像故意般停在了某一页。这一页上面有三幅画,是已经被拆除的东郊归云禅寺的水彩写生,画面笔触稍显稚嫩,未见得有多高超的水平。每幅画下有署名,分别是:王晨、邱晓云、高志飞。
其中有一幅叫《世界-视界》,正是那位叫“邱晓云”同学的作品。底下有一段评语:“视界,世界。你看到的未必就是真实的,错觉和真相,也许只在于自己的选择。”
评论人:梁禾。
-----------------------------------
最害怕写回忆的情节了
写得我自己都伤感。
哎……
猜猜,梁禾去哪儿了?
我的微博:作者丁丫。
微信公众号:谁是丁丫。
QQ群:255793666(一本书名做敲门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