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中文网 www.liujiuzw.com,盛唐崛起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孤竹,后世又名太舟坞,距离百望山五里之遥,与黑龙潭相呼应。
贞观十九年,唐太宗在此设立带州,聚契丹、奚人与突厥等塞外归化游牧部落居住。
虽依照着唐代的官制律令,但从上到下,都是有胡人自治。
这里没有高耸巍峨的城墙,一望无际的草原上,却见湖泊如星罗密布,河道纵横交错。这里的水草肥美,是放牧的天堂。想当年,太宗在位时,号称天可汗,四夷臣服。大批胡人向中原迁居,给中央政权造成巨大的压力。太宗也担心,这些胡人居住在长安周围会有威胁,于是又下令胡人返回边塞,并创立羁縻州制度。
杨守文站在马车上,举目眺望。
太宗的能力不俗,但是在民族问题上,似乎也犯下了如当年东汉政权犯下的错误。
遥想东汉时期,汉人击溃匈奴,平靖北方。
原本是一个开疆扩土的大好时机,却因为南匈奴来降,东汉政权将河套地区交给匈奴自制,养虎为患最终演变出五胡乱华的糟糕局面。太宗的羁縻州制度,在某种程度上虽然可以暂时稳定胡人。但这些胡●,人盘踞水草丰美之地休养生息,只怕到最后,又会演变成养虎为患的局面。历史上,契丹人不就是这样在塞外崛起?
不能说李世民能力不够,也不能说他身边的谋臣智谋不足。
只能说,在这个时代,人们还没有真正意识到华夏文明的伟大之处,更不清楚华夏文明那巨大的包容力。只有在经历过无数次磨难之后,华夏文明的光辉才会闪耀苍穹。
“整个孤竹,有胡人大约六万人,是昌平人口的五倍之多。”
杨承烈眼中闪烁着一抹精光,轻声道:“这里汇聚了契丹、突厥、奚人以及鲜卑等诸多种族,彼此间更矛盾重重。朝廷之所以能容忍他们的存在,一方面是因为居庸关驻扎万余守军,同时昌平县更是他们南下的一道天堑。为了安抚他们,从太宗陛下开始,朝廷准许他们保留自己的风俗习惯,任由他们在这里生活。”
说到这里,杨承烈轻轻吐出一口浊气,扬鞭催马向孤竹行去。
“到了孤竹之后,我会去拜会孤竹县令。
你可以在四周走走,观察一下情况。不过你要记住,千万不要和他们发生冲突。”
杨守文点头道:“阿爹放心,兕子晓得轻重。”
马车从山坡上缓缓驶入孤竹驻地,沿途没有遇到任何阻拦。
整个孤竹,就好像是一个巨大的集市。
不过天色已晚,集市也显得有些冷清。当马车进入之后,虽有人向这边张望,却没有人出来盘查询问。也难怪,往来孤竹的人员很杂,其中不泛从中原赶来的商人。
似杨承烈杨守文父子这样的打扮,一看就知道是个小商人,根本引不得人们关注。
父子二人,在一个帐篷前停下。
杨守文下车拴马,而后手提大枪跟着杨承烈走进了帐篷。
帐篷的面积很大,里面摆放着许多桌椅。在帐篷的一边,是一排长有十米的条案。
两个胡姬坐在条案后打盹,听到声音,便睁开了眼睛。
“还有没有干净安静的帐篷?”
杨承烈一开口,杨守文心里却笑了。
原本在昌平的时候,杨承烈开口就是幽州话,甚至还会带着一点昌平地区的口音。
可这时候,他却是一口流利的官话。
胡姬本来已经困倦,可是一听杨承烈的官话,顿时露出灿烂的笑容。
这年头,能说一口流利的中原官话,绝对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就好像后世一口流利的外语能够被人高看一眼一样,对于这孤竹的胡人而言,中原官话便是高贵的代名词。
“客人要什么样的房间?”
“只我父子能休息,就足够了……不过若能干净些,安静些,便更好。”
说着话,杨承烈取出一块金饼,放在条案上。
胡姬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她连... -->>
孤竹,后世又名太舟坞,距离百望山五里之遥,与黑龙潭相呼应。
贞观十九年,唐太宗在此设立带州,聚契丹、奚人与突厥等塞外归化游牧部落居住。
虽依照着唐代的官制律令,但从上到下,都是有胡人自治。
这里没有高耸巍峨的城墙,一望无际的草原上,却见湖泊如星罗密布,河道纵横交错。这里的水草肥美,是放牧的天堂。想当年,太宗在位时,号称天可汗,四夷臣服。大批胡人向中原迁居,给中央政权造成巨大的压力。太宗也担心,这些胡人居住在长安周围会有威胁,于是又下令胡人返回边塞,并创立羁縻州制度。
杨守文站在马车上,举目眺望。
太宗的能力不俗,但是在民族问题上,似乎也犯下了如当年东汉政权犯下的错误。
遥想东汉时期,汉人击溃匈奴,平靖北方。
原本是一个开疆扩土的大好时机,却因为南匈奴来降,东汉政权将河套地区交给匈奴自制,养虎为患最终演变出五胡乱华的糟糕局面。太宗的羁縻州制度,在某种程度上虽然可以暂时稳定胡人。但这些胡●,人盘踞水草丰美之地休养生息,只怕到最后,又会演变成养虎为患的局面。历史上,契丹人不就是这样在塞外崛起?
不能说李世民能力不够,也不能说他身边的谋臣智谋不足。
只能说,在这个时代,人们还没有真正意识到华夏文明的伟大之处,更不清楚华夏文明那巨大的包容力。只有在经历过无数次磨难之后,华夏文明的光辉才会闪耀苍穹。
“整个孤竹,有胡人大约六万人,是昌平人口的五倍之多。”
杨承烈眼中闪烁着一抹精光,轻声道:“这里汇聚了契丹、突厥、奚人以及鲜卑等诸多种族,彼此间更矛盾重重。朝廷之所以能容忍他们的存在,一方面是因为居庸关驻扎万余守军,同时昌平县更是他们南下的一道天堑。为了安抚他们,从太宗陛下开始,朝廷准许他们保留自己的风俗习惯,任由他们在这里生活。”
说到这里,杨承烈轻轻吐出一口浊气,扬鞭催马向孤竹行去。
“到了孤竹之后,我会去拜会孤竹县令。
你可以在四周走走,观察一下情况。不过你要记住,千万不要和他们发生冲突。”
杨守文点头道:“阿爹放心,兕子晓得轻重。”
马车从山坡上缓缓驶入孤竹驻地,沿途没有遇到任何阻拦。
整个孤竹,就好像是一个巨大的集市。
不过天色已晚,集市也显得有些冷清。当马车进入之后,虽有人向这边张望,却没有人出来盘查询问。也难怪,往来孤竹的人员很杂,其中不泛从中原赶来的商人。
似杨承烈杨守文父子这样的打扮,一看就知道是个小商人,根本引不得人们关注。
父子二人,在一个帐篷前停下。
杨守文下车拴马,而后手提大枪跟着杨承烈走进了帐篷。
帐篷的面积很大,里面摆放着许多桌椅。在帐篷的一边,是一排长有十米的条案。
两个胡姬坐在条案后打盹,听到声音,便睁开了眼睛。
“还有没有干净安静的帐篷?”
杨承烈一开口,杨守文心里却笑了。
原本在昌平的时候,杨承烈开口就是幽州话,甚至还会带着一点昌平地区的口音。
可这时候,他却是一口流利的官话。
胡姬本来已经困倦,可是一听杨承烈的官话,顿时露出灿烂的笑容。
这年头,能说一口流利的中原官话,绝对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就好像后世一口流利的外语能够被人高看一眼一样,对于这孤竹的胡人而言,中原官话便是高贵的代名词。
“客人要什么样的房间?”
“只我父子能休息,就足够了……不过若能干净些,安静些,便更好。”
说着话,杨承烈取出一块金饼,放在条案上。
胡姬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她连...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