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中文网 www.liujiuzw.com,《明朝那些事儿(增补版)》全7册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这两个人都是当世之豪杰,如果他们分别出现在不同的朝代,应该都能成就大业,可惜,历史注定要让这个时代热闹一点
这两个人都是当世之豪杰,如果他们分别出现在不同的朝代,应该都能成就大业,可惜,历史注定要让这个时代热闹一点。
这是一场淘汰赛,只有坚持到最后的人才能获得胜利。
根据顾恺之吃甘蔗的理论,我们先介绍弱一点的:
张士诚,男,1321年生人,职业是贩私盐,泰州人。在这里要先说一下贩私盐这一封建时代长期存在的行业。盐是国家管制的物品,非经允许不能贩卖,但海水就在那里放着,不晒白不晒,不卖白不卖,所以很多人都看上了这条发财之道。
根据经济学的理论,垄断必然造成行业的退化和官僚化,古代盐业也不例外,老百姓只要花三分之一的价钱就可以买到比官盐好得多的私盐。为了严格控制这一行业利益,历代封建政府,无论是汉、魏、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也不管他们治国的方法是道家、儒家还是法家,在对这一问题的处理上,他们都无一例外遵照了韩非子的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老百姓明知去河里捞金要处死刑还要去干,是因为存在着侥幸心理,所以要加大处罚力度。
对待贩卖私盐的处罚也是不断地加重,到了隋唐时期,贩卖一石(约一百斤)私盐就要处死刑。大家知道,程咬金就是私盐贩子,看他的块头,应该不止卖一百斤私盐,居然还能通过大赦出狱,确实让人费解。
那么张士诚的性格应该就清楚了。首先他应该是一个不怕死的人,怕死就不能干这个;此外,他应该是一个比较有钱的人,有钱就能交到很多朋友;最后,他对元朝统治应该有着刻骨的仇恨,因为这个政府不让他卖私盐,还处死了他的很多朋友。
至正十三年,张士诚在泰州起义。他是私盐贩子,所以他的起义兄弟也大都是干这行的,他不属于以贫苦农民为主的红巾军序列,这就为他和朱元璋的长期矛盾埋下了伏笔。
作为当时众多起义者中的一个,张士诚是通过一场艰苦卓绝的战役决定他的历史地位的。
最艰苦的战役——高邮之战
至正十三年,张士诚起兵后,连续攻占泰州、兴化等地,在高邮建都,称诚王,国号大周,以天祐为纪年。
现在看来,这个天祐的名字实在是取得好。
张士诚的王位还没有坐多久,元朝就派兵打来了。其实元朝的官员们也是认死理的,谁称王就去打谁,要是碰到个埋头造反不称王的,他反倒是不理的,朱元璋就是占了这个便宜。
我们上文提到过的元朝名臣脱脱率领百万大军(注意,这个是实数)攻击高邮,所谓“出师之盛,未有过之者”(《元史》),此时私盐贩子张士诚表现了他的勇气和决心。
当时很多人都建议放弃高邮,张士诚考虑良久,说出了一句话:“我们还能去哪里呢?”
是啊,还能去哪里呢?
死也要死在这里!
元军用各种武器攻城,包括多种火炮,张士诚和他的两个弟弟张士义、张士德就在城楼上坚守,所有的将士都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更重要的是,这些起义者的心中有着这样一个信念:
参考消息
十八条扁担起义
买卖私盐,没办法光明正大地上门收钱。正因如此,一些会占便宜的有钱人家长期地用盐不给钱,全“记在账上”。再加上盐场兵员邱义经常索贿,张士诚终于不堪其扰,率亲弟三人,盐友十四人,成立了一支由十八人组成的临时武装,殴死了邱义后,前往各路财主家要债。有些富户集结护院、组织反击,或被起义军所杀,或被赶下海溺死。这段故事,便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十八支扁担起义”。
投降也是死,抵抗也是死,不如抵抗而死!至少死得悲壮!
于是,看似柔弱的小城高邮就在这种精神的支持下抵抗了百万元军三个月,这就是敢于拼命的力量。
正在高邮即将被攻下时,元朝政府内部出现了问题。
在以往的史书中,我们总是看到很多奸臣,这些人只顾自己不顾国家,是大家痛恨的对象,比如秦桧,比如贾似道,总是在关键时刻来那么一下,坏了国家大事。事实证明,少数民族政权也有奸臣,也会来这么一手。
之后的内容就是俗套了,小人向皇帝进谗言,皇帝担心外面的将军造反,限令立刻回来,于是脱脱撤离了高邮,他挽救元王朝的努力也就这么付之东流。
关键时候有天祐,名字固然取得好,但如果不能坚持那三个月,也不会有最后的胜利,所以决定张士诚命运的不是好的年号,而是他的勇气。
此战之后,张士诚名扬天下,他再接再厉,连续攻克江苏、浙江的富饶地区,成为占地不是最大,却最富有的人(不愧是做私盐生意的)。
然而从此之后,张士诚就变了,从来都是做小本生意的他,突然间有了全国最富的地盘,再也不用贩私盐了,有钱了,有房子了,拿着馒头,想蘸白糖蘸白糖,想蘸红糖蘸红糖。
朱元璋对他有一个精准的评价:器小。
这个人确实没有大志向,但他的的确确是个好人,还是个大好人。他生来就沉默寡言,待人宽大,免除了江浙一带的赋税,江浙一带的百姓受了他的恩惠,纷纷为他修建祠堂。但他的过于宽大和无主见也使得他无法成为枭雄,而只能做一个豪杰。
参考消息
元政府的重大失误
高邮之战是元末农民战争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从此,元军丧失了对农民军的优势,元政府转而主要依靠各地的地主武装对付起义军。而各地起义军利用元军的大失败,重新壮大自己,原已处于低潮的起义开始转入高潮。
下面我们要介绍的陈友谅是一个真正的枭雄。
但在介绍他之前,我们必须介绍他原来的老板徐寿辉。
徐寿辉,出生年月不详(死期倒是很精确),湖北罗田人,是个布贩。据说小伙子长得很精神,而且为人正直,是罗田第一美男子,由于经常被元朝的官吏勒索,所以对元朝心怀不满。至正十一年,刘福通起义经过他的家乡,徐寿辉长期积累的怒火终于压抑不住,准备造反,他的手段还是宣传封建迷信,这次是明教。
为了搞宣传,他还找了两个帮手,一个是在麻城打铁的邹普胜(强人),另一个是江西和尚彭莹玉(大家应... -->>
这两个人都是当世之豪杰,如果他们分别出现在不同的朝代,应该都能成就大业,可惜,历史注定要让这个时代热闹一点
这两个人都是当世之豪杰,如果他们分别出现在不同的朝代,应该都能成就大业,可惜,历史注定要让这个时代热闹一点。
这是一场淘汰赛,只有坚持到最后的人才能获得胜利。
根据顾恺之吃甘蔗的理论,我们先介绍弱一点的:
张士诚,男,1321年生人,职业是贩私盐,泰州人。在这里要先说一下贩私盐这一封建时代长期存在的行业。盐是国家管制的物品,非经允许不能贩卖,但海水就在那里放着,不晒白不晒,不卖白不卖,所以很多人都看上了这条发财之道。
根据经济学的理论,垄断必然造成行业的退化和官僚化,古代盐业也不例外,老百姓只要花三分之一的价钱就可以买到比官盐好得多的私盐。为了严格控制这一行业利益,历代封建政府,无论是汉、魏、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也不管他们治国的方法是道家、儒家还是法家,在对这一问题的处理上,他们都无一例外遵照了韩非子的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老百姓明知去河里捞金要处死刑还要去干,是因为存在着侥幸心理,所以要加大处罚力度。
对待贩卖私盐的处罚也是不断地加重,到了隋唐时期,贩卖一石(约一百斤)私盐就要处死刑。大家知道,程咬金就是私盐贩子,看他的块头,应该不止卖一百斤私盐,居然还能通过大赦出狱,确实让人费解。
那么张士诚的性格应该就清楚了。首先他应该是一个不怕死的人,怕死就不能干这个;此外,他应该是一个比较有钱的人,有钱就能交到很多朋友;最后,他对元朝统治应该有着刻骨的仇恨,因为这个政府不让他卖私盐,还处死了他的很多朋友。
至正十三年,张士诚在泰州起义。他是私盐贩子,所以他的起义兄弟也大都是干这行的,他不属于以贫苦农民为主的红巾军序列,这就为他和朱元璋的长期矛盾埋下了伏笔。
作为当时众多起义者中的一个,张士诚是通过一场艰苦卓绝的战役决定他的历史地位的。
最艰苦的战役——高邮之战
至正十三年,张士诚起兵后,连续攻占泰州、兴化等地,在高邮建都,称诚王,国号大周,以天祐为纪年。
现在看来,这个天祐的名字实在是取得好。
张士诚的王位还没有坐多久,元朝就派兵打来了。其实元朝的官员们也是认死理的,谁称王就去打谁,要是碰到个埋头造反不称王的,他反倒是不理的,朱元璋就是占了这个便宜。
我们上文提到过的元朝名臣脱脱率领百万大军(注意,这个是实数)攻击高邮,所谓“出师之盛,未有过之者”(《元史》),此时私盐贩子张士诚表现了他的勇气和决心。
当时很多人都建议放弃高邮,张士诚考虑良久,说出了一句话:“我们还能去哪里呢?”
是啊,还能去哪里呢?
死也要死在这里!
元军用各种武器攻城,包括多种火炮,张士诚和他的两个弟弟张士义、张士德就在城楼上坚守,所有的将士都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更重要的是,这些起义者的心中有着这样一个信念:
参考消息
十八条扁担起义
买卖私盐,没办法光明正大地上门收钱。正因如此,一些会占便宜的有钱人家长期地用盐不给钱,全“记在账上”。再加上盐场兵员邱义经常索贿,张士诚终于不堪其扰,率亲弟三人,盐友十四人,成立了一支由十八人组成的临时武装,殴死了邱义后,前往各路财主家要债。有些富户集结护院、组织反击,或被起义军所杀,或被赶下海溺死。这段故事,便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十八支扁担起义”。
投降也是死,抵抗也是死,不如抵抗而死!至少死得悲壮!
于是,看似柔弱的小城高邮就在这种精神的支持下抵抗了百万元军三个月,这就是敢于拼命的力量。
正在高邮即将被攻下时,元朝政府内部出现了问题。
在以往的史书中,我们总是看到很多奸臣,这些人只顾自己不顾国家,是大家痛恨的对象,比如秦桧,比如贾似道,总是在关键时刻来那么一下,坏了国家大事。事实证明,少数民族政权也有奸臣,也会来这么一手。
之后的内容就是俗套了,小人向皇帝进谗言,皇帝担心外面的将军造反,限令立刻回来,于是脱脱撤离了高邮,他挽救元王朝的努力也就这么付之东流。
关键时候有天祐,名字固然取得好,但如果不能坚持那三个月,也不会有最后的胜利,所以决定张士诚命运的不是好的年号,而是他的勇气。
此战之后,张士诚名扬天下,他再接再厉,连续攻克江苏、浙江的富饶地区,成为占地不是最大,却最富有的人(不愧是做私盐生意的)。
然而从此之后,张士诚就变了,从来都是做小本生意的他,突然间有了全国最富的地盘,再也不用贩私盐了,有钱了,有房子了,拿着馒头,想蘸白糖蘸白糖,想蘸红糖蘸红糖。
朱元璋对他有一个精准的评价:器小。
这个人确实没有大志向,但他的的确确是个好人,还是个大好人。他生来就沉默寡言,待人宽大,免除了江浙一带的赋税,江浙一带的百姓受了他的恩惠,纷纷为他修建祠堂。但他的过于宽大和无主见也使得他无法成为枭雄,而只能做一个豪杰。
参考消息
元政府的重大失误
高邮之战是元末农民战争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从此,元军丧失了对农民军的优势,元政府转而主要依靠各地的地主武装对付起义军。而各地起义军利用元军的大失败,重新壮大自己,原已处于低潮的起义开始转入高潮。
下面我们要介绍的陈友谅是一个真正的枭雄。
但在介绍他之前,我们必须介绍他原来的老板徐寿辉。
徐寿辉,出生年月不详(死期倒是很精确),湖北罗田人,是个布贩。据说小伙子长得很精神,而且为人正直,是罗田第一美男子,由于经常被元朝的官吏勒索,所以对元朝心怀不满。至正十一年,刘福通起义经过他的家乡,徐寿辉长期积累的怒火终于压抑不住,准备造反,他的手段还是宣传封建迷信,这次是明教。
为了搞宣传,他还找了两个帮手,一个是在麻城打铁的邹普胜(强人),另一个是江西和尚彭莹玉(大家应...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