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中文网 www.liujiuzw.com,醉宝鉴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你看了这么半天看出什么没有,我还没问你你究竟是谁?你刚刚说你有能力给我这件官窑瓷盘开鉴定证书?你说话可算数?你要是敢骗我等我回去之后就告诉他们,你们联合起来一起欺负客户,还有就是这家店老板眼力不如人,还请一个外人一起来哐我。”
柳亦辰本打算随便应付他两句让他赶紧离开,可谁成想这个人简直就是得寸进尺,他抬起头冷冷地看了这个人一眼然后说道:“你口口声声说你的这件瓷盘是官窑,你有何证据证明?还有我要纠正你一点我不是外人,鄙人正是这家店的董事之一,你三番两次侮辱孔叔,说他老人家眼力不行,我今天就是要替他讨回个公道。”
随后柳亦辰把他刚刚脑子里面想到的那些一一的和这个人讲述了一遍,周围围观的那些人平时很难近距离听柳亦辰鉴定古玩。那些人听完柳亦辰说的那些后不由自主的鼓起掌,其实柳亦辰说的那些孔叔也都懂,只是刚才被这个人搞得有点心烦。
要是一开始就这样告诉他,或许这个人现在早已经离开,也不用麻烦柳亦辰专程在跑一趟。孔叔见到柳亦辰脸上有些疲惫的神色,他心里面还是会有些愧疚。这个人听到柳亦辰说的这些瞬间变得哑口无言,之后柳亦辰又让店员去库房拿了一件耕织图薄胎瓷杯过来。
这是一件薄胎小杯,底款写着大清道光年制,带有花口,瓷杯上面的画画得极其精致,人物画得也是惟妙惟肖。上面的图是标准的画片,从康熙年间开始出现,当时康熙皇帝命令工匠画了耕织图。
耕指的是吃饭,织指的是穿衣,吃穿问题是自古以来最重要的两个问题。瓷杯上的画片是织的一个环节,描述了染丝的工艺流程。“丝成练熟时”,就是把丝捣练出来。“万缕银光皎”,指很多丝纠缠在一起,如同银色的月光。
“因为五色形”,是指染丝。“曾费葛仙老。奇方自圣传,不继何人晓。染得色鲜明,多是天工巧。”这是一首御制诗,也就是皇帝写的诗,诗下面的印章是“雅玩”。
耕织图有很多画片,比如在耕图中,从犁地开始,播种、除苗、丰收、刈麦等全过程都有。在织的部分,如何养蚕、喂蚕、蚕的吐丝、缫丝、染色、织布,也是全过程都有,这个画片只是其中一个环节。
这种瓷杯在当年都是成套出现的,与其他的耕织图组合在一起。这个瓷杯只表现了其中一段画片,画工很精致,在当时这些东西都是皇家用具。柳亦辰之所以将这件薄胎瓷杯拿出来就是想告诉这个人真正的官窑是什么样子,而且这件薄胎瓷杯和他拿来的那件吉祥双清盘都是同一时期。
说到这里柳亦辰又给他们分享了一个他以前做鉴宝活动时遇到的事情,这件事情现在想起来也是蛮有意思。当时有一位鉴宝人拿了一件道光青花折腰暗八仙花卉盘,这件道光青花折腰暗八仙花卉盘柳亦辰看完之后也是感觉非常有趣。
之所以说它有趣那是因为这只盘的款极为少见。一般来说,道光款比较常见的有几种,一种是六字篆书款的 “大清道光年制”,官窑民窑都有,官窑的比较工整,民窑的一般比较粗糙些,但是也有的写的和官窑一样工整。还有一种是四字楷书款的“道光年制”,也是工整的和潦草的都有。
这一时期的瓷器还有不少是仿前代款识,比如“大明成化年制”、“成化年制”、“大明嘉靖年制”、“嘉庆年制”、“雍正年制”、“大清乾隆年制”,一般写法和真款相比相差甚远,而且款一般比较小点。
此外这一时期私家堂名款也很盛行,比如著名的是“慎德堂”、“退思堂”、“立本堂”、“嘉乐堂”、“嘉阳堂”、“庆宜堂”、“直善堂”、“乐静堂”、“浩然堂”、“履信堂”、“聚庆堂”、“珠林堂”、“惜阳堂”等。堂名款一般都是楷书,而且往往比较工整精致。
另外常见的就是当时流行的花押款了,比如寿桃,花草以及其它吉祥图案,例如用一只笔和一锭元宝象征的必定如意就是当时常用的花押款之一。和以上这些都不同,这只盘的款是楷书的“大清道光年制”款,款遒劲有力,相当工整。楷书的“大清道光年制”款是相当罕见的,不过这只是一个有趣的地方。
这只盘是一只折腰青花淡描花卉盘。这种纹饰是典型的官窑纹饰,而这只盘的纹饰工整、画工流畅、笔触细腻,明显是相当有功力又熟悉这种图案的御窑画工画的。此外这个盘的形制、尺寸、修脚也都符合官窑的特征,初步判断应该是官窑。
不过这类官窑基本上都是斗彩,而且从这只盘淡描的画法和图案的留白来看,应该是为了要制作成斗彩盘的。这只盘的图案已经完成,并且入窑烧制好了。一般来说,瓷器在这道工序完成以后已经算完成了大半了,实在没有理由不上彩的。
那么为什么这只盘已经在青花图案画好,入窑烧制好了以后没有上彩最终完成呢?这是和官窑生产的严格密不可分的。柳亦辰当时认为基本的原因有两个:一个就是款识的原因,道光官窑惯例是以六字篆书款,这个盘的款却因为写字工的疏忽写成了楷书。
不过这个恐怕还不是最严重的,更严重的是这个盘在图案画好,上窑第一次烧好后出现了严重的窑伤。这个盘的窑伤在底伤,有不少条的窑裂,而且相当明显和严重。
为什么说这些窑裂是入窑烧制过程中产生的,而不是在入窑前就存在的呢?如果仔细看这些窑裂,就可以发现有一处窑裂把制字的反刀旁“亅”从中劈开了,而年字的竖边也被一条窑裂断开了。所以很明显这些窑伤在入窑之前是没有的。
正是因为款识和窑伤的原因,这只已经耗费了相当多功夫的盘子就没有继续进行下一道工序。按道理来说这样被淘汰的盘是应该被毁掉或者入库存储,不能流传出去的。不少古玩收藏者都认为官窑在除了战乱时期以... -->>
“你看了这么半天看出什么没有,我还没问你你究竟是谁?你刚刚说你有能力给我这件官窑瓷盘开鉴定证书?你说话可算数?你要是敢骗我等我回去之后就告诉他们,你们联合起来一起欺负客户,还有就是这家店老板眼力不如人,还请一个外人一起来哐我。”
柳亦辰本打算随便应付他两句让他赶紧离开,可谁成想这个人简直就是得寸进尺,他抬起头冷冷地看了这个人一眼然后说道:“你口口声声说你的这件瓷盘是官窑,你有何证据证明?还有我要纠正你一点我不是外人,鄙人正是这家店的董事之一,你三番两次侮辱孔叔,说他老人家眼力不行,我今天就是要替他讨回个公道。”
随后柳亦辰把他刚刚脑子里面想到的那些一一的和这个人讲述了一遍,周围围观的那些人平时很难近距离听柳亦辰鉴定古玩。那些人听完柳亦辰说的那些后不由自主的鼓起掌,其实柳亦辰说的那些孔叔也都懂,只是刚才被这个人搞得有点心烦。
要是一开始就这样告诉他,或许这个人现在早已经离开,也不用麻烦柳亦辰专程在跑一趟。孔叔见到柳亦辰脸上有些疲惫的神色,他心里面还是会有些愧疚。这个人听到柳亦辰说的这些瞬间变得哑口无言,之后柳亦辰又让店员去库房拿了一件耕织图薄胎瓷杯过来。
这是一件薄胎小杯,底款写着大清道光年制,带有花口,瓷杯上面的画画得极其精致,人物画得也是惟妙惟肖。上面的图是标准的画片,从康熙年间开始出现,当时康熙皇帝命令工匠画了耕织图。
耕指的是吃饭,织指的是穿衣,吃穿问题是自古以来最重要的两个问题。瓷杯上的画片是织的一个环节,描述了染丝的工艺流程。“丝成练熟时”,就是把丝捣练出来。“万缕银光皎”,指很多丝纠缠在一起,如同银色的月光。
“因为五色形”,是指染丝。“曾费葛仙老。奇方自圣传,不继何人晓。染得色鲜明,多是天工巧。”这是一首御制诗,也就是皇帝写的诗,诗下面的印章是“雅玩”。
耕织图有很多画片,比如在耕图中,从犁地开始,播种、除苗、丰收、刈麦等全过程都有。在织的部分,如何养蚕、喂蚕、蚕的吐丝、缫丝、染色、织布,也是全过程都有,这个画片只是其中一个环节。
这种瓷杯在当年都是成套出现的,与其他的耕织图组合在一起。这个瓷杯只表现了其中一段画片,画工很精致,在当时这些东西都是皇家用具。柳亦辰之所以将这件薄胎瓷杯拿出来就是想告诉这个人真正的官窑是什么样子,而且这件薄胎瓷杯和他拿来的那件吉祥双清盘都是同一时期。
说到这里柳亦辰又给他们分享了一个他以前做鉴宝活动时遇到的事情,这件事情现在想起来也是蛮有意思。当时有一位鉴宝人拿了一件道光青花折腰暗八仙花卉盘,这件道光青花折腰暗八仙花卉盘柳亦辰看完之后也是感觉非常有趣。
之所以说它有趣那是因为这只盘的款极为少见。一般来说,道光款比较常见的有几种,一种是六字篆书款的 “大清道光年制”,官窑民窑都有,官窑的比较工整,民窑的一般比较粗糙些,但是也有的写的和官窑一样工整。还有一种是四字楷书款的“道光年制”,也是工整的和潦草的都有。
这一时期的瓷器还有不少是仿前代款识,比如“大明成化年制”、“成化年制”、“大明嘉靖年制”、“嘉庆年制”、“雍正年制”、“大清乾隆年制”,一般写法和真款相比相差甚远,而且款一般比较小点。
此外这一时期私家堂名款也很盛行,比如著名的是“慎德堂”、“退思堂”、“立本堂”、“嘉乐堂”、“嘉阳堂”、“庆宜堂”、“直善堂”、“乐静堂”、“浩然堂”、“履信堂”、“聚庆堂”、“珠林堂”、“惜阳堂”等。堂名款一般都是楷书,而且往往比较工整精致。
另外常见的就是当时流行的花押款了,比如寿桃,花草以及其它吉祥图案,例如用一只笔和一锭元宝象征的必定如意就是当时常用的花押款之一。和以上这些都不同,这只盘的款是楷书的“大清道光年制”款,款遒劲有力,相当工整。楷书的“大清道光年制”款是相当罕见的,不过这只是一个有趣的地方。
这只盘是一只折腰青花淡描花卉盘。这种纹饰是典型的官窑纹饰,而这只盘的纹饰工整、画工流畅、笔触细腻,明显是相当有功力又熟悉这种图案的御窑画工画的。此外这个盘的形制、尺寸、修脚也都符合官窑的特征,初步判断应该是官窑。
不过这类官窑基本上都是斗彩,而且从这只盘淡描的画法和图案的留白来看,应该是为了要制作成斗彩盘的。这只盘的图案已经完成,并且入窑烧制好了。一般来说,瓷器在这道工序完成以后已经算完成了大半了,实在没有理由不上彩的。
那么为什么这只盘已经在青花图案画好,入窑烧制好了以后没有上彩最终完成呢?这是和官窑生产的严格密不可分的。柳亦辰当时认为基本的原因有两个:一个就是款识的原因,道光官窑惯例是以六字篆书款,这个盘的款却因为写字工的疏忽写成了楷书。
不过这个恐怕还不是最严重的,更严重的是这个盘在图案画好,上窑第一次烧好后出现了严重的窑伤。这个盘的窑伤在底伤,有不少条的窑裂,而且相当明显和严重。
为什么说这些窑裂是入窑烧制过程中产生的,而不是在入窑前就存在的呢?如果仔细看这些窑裂,就可以发现有一处窑裂把制字的反刀旁“亅”从中劈开了,而年字的竖边也被一条窑裂断开了。所以很明显这些窑伤在入窑之前是没有的。
正是因为款识和窑伤的原因,这只已经耗费了相当多功夫的盘子就没有继续进行下一道工序。按道理来说这样被淘汰的盘是应该被毁掉或者入库存储,不能流传出去的。不少古玩收藏者都认为官窑在除了战乱时期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