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中文网 www.liujiuzw.com,大唐第一公主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bsp; 李旦合上绢帛,冷声道:“母亲,文成公主守了几十年的寡。”
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时,赞普已经迎娶了尺尊公主,文成公主并非他的正妻。婚后没几年,赞普就离世了,文成公主的青春韶华,基本在寡居中度过。
公主和亲,重要的是象征意义。公主嫁过去以后,和丈夫的感情亲密与否,不会影响双方的关系。文成公主和吐蕃赞普只做了几年夫妻,依然完美地发挥了她的政治作用。
可是作为李令月的兄长,李旦更关心妹妹出嫁以后能不能过得舒心如意,她是嫡出公主,不可能与人做妾——平起平坐的宗妇也不行。
何况李令月早已认定了薛绍。
而且文成公主性情坚忍,以宣扬中原文化为己任,不在乎吐蕃赞普是否喜欢她,她明白自己的身份。李令月不一样,她从小娇生惯养,根本不可能适应吐蕃的生活。
男装打扮的上官璎珞接过武皇后燃起的香,供在佛前。
武皇后看一眼鼎中弥漫的青烟,合上双目,“旦儿,你以为我们有拒绝的余地吗?”
其实,当年李世民应允吐蕃的求亲,是不得已而为之。
什么吐蕃谢罪,两国结为姻亲之好,都是遮羞布而已。吐蕃崛起,唐军无法攻入高原,只能和吐蕃交好,送出公主,换来边界安定。
年轻的吐蕃赞普非常聪明,先兵后礼,陈兵边境,以武力威慑大唐,逼迫李世民答应和亲的请求。既能最大限度保存兵力,又能成功达到他的目的,和唐达成盟约。
文成公主出嫁时,陪嫁非常丰厚,不仅有数不清的财物珠宝,还有几千能工巧匠。
外人不知道,朝臣们心里却一清二楚,据当时送文成公主出嫁的宗室王亲说,吐蕃将文成公主视作唐求和的象征。文成公主一行人刚到吐蕃时,尺尊公主就悍然给了她一个下马威,公然和文成公主争夺嫡妻身份。
文成公主纵然心中委屈,又能如何?
“王兄来了!”
李令月看到李旦,欢欢喜喜迎上前,手里托着一只绿壳小乌龟,“英娘呢?你们不是一起出宫去了么?我正想着捉只小乌龟给她玩。”
礼佛单调沉闷,无聊透顶,她耐着性子在佛寺逛了几圈,已经把好玩的地方玩遍了,如果小十七也在就好了!
李旦收起绢帛,轻声道,“她在隆庆坊。”
李令月咬了咬嘴唇,悄悄瞥一眼武皇后。
武皇后但笑不语。
上官璎珞示意身旁的扈从:“送公主去隆庆坊。”
“真的?”李令月欢呼一声,小心翼翼收起乌龟,“母亲,下次我和英娘陪你一起来。”
她生怕武皇后反悔,迫不及待地催促扈从,转眼就带着宫婢们出了寺门。
“这一次吐蕃想求娶令月做赞普的正妻。”等李令月离开,武皇后接着道,“他们准备充分,我们断然拒绝的话,只能刀兵相见。”
如果吐蕃只是求亲还好,但他们点名要求娶李令月,这就难办了。
武皇后还没有完全掌控朝堂,尤其是在军事部署方面,李治异常坚决,她插不进手。
“母亲担心阿父会为了长久计,应允吐蕃求亲?”李旦皱起眉头,“阿父知道吐蕃想求娶令月么?”
“他很快就会知道。”武皇后回头看着李旦,“旦儿,你的两位兄长心思太多了,至于显儿,他说的话没什么用。如果朝中有人敢劝谏你父亲答应吐蕃的求亲,你知道该怎么做。”
李旦沉默了一会儿,“儿子明白。”
武皇后缓缓道:“你也去隆庆坊吧,不要告诉令月,让她好好玩一天。”
李旦捏紧藏在袖子里的绢帛,大踏步离开。
武皇后看着幼子离去的背影,细长眉眼渐渐舒展开,勾起唇角,微微一笑,“还是太年轻了。”
一旁的上官璎珞垂眸不言。
武皇后扫她一眼,淡笑道:“你和永安公主交情很好?”
上官璎珞老老实实道:“永安公主与奴有救命之恩,奴一日不敢忘怀。”
在武皇后面前,不必有太多心机,她是上官仪的女儿,武皇后能破格录用她,看重的是她的才学本事,并非她的手段。
武皇后点点头,很满意上官璎珞的坦诚。她微笑着道:“相王刚刚一直不敢提起英娘,令月问起英娘的时候,他脸色都变了。”
上官璎珞心里一动,没说话。
武皇后淡笑道:“他以为不提,我就想不到英娘身上吗?”
庭院里静了一静,香烛熏熏,梵音飘扬,金佛似喜似悲的笑容越过朦胧烟雾,笼罩在众人身上。
上官璎珞有点紧张,直接问:“殿下莫非想让永安公主代太平公主和亲吐蕃?”
难道武皇后当初接裴英娘入宫时,就有这个打算?
“你觉得我的主意怎么样?”武皇后眸光流转,脸上的精明算计之色一览无余。
作者有话要说: 删除争议内容,评论里有详细解释。确认了一下,松赞干布当时很年轻,不小心把他的年龄算错了……
前面说过,文中时间线和历史不符,人物年龄不符,如果按太平的角度来说,历史上的文成公主这时候其实还在世。
…………
文里有个地方写得比较隐晦,有点绕,解释一下,在秦岩看来,是武皇后想要害死太子,李旦救了太子,那么事情没有得手,武皇后肯定知道李旦受伤了,只有李治不知道。
而事实真相是,李旦和裴英娘都知道太子曾经想过用自己做诱饵陷害武皇后,所以李旦觉得太子这次惊马不是武承嗣做的,救下太子以后,在场的人出于自保,隐瞒了这个小风波,武承嗣为了撇清嫌疑(姑母没让他害死太子),也没说出去。
所以事实上李治和武皇后都不知道李旦受伤,李旦也不想让武皇后知道。
bsp; 李旦合上绢帛,冷声道:“母亲,文成公主守了几十年的寡。”
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时,赞普已经迎娶了尺尊公主,文成公主并非他的正妻。婚后没几年,赞普就离世了,文成公主的青春韶华,基本在寡居中度过。
公主和亲,重要的是象征意义。公主嫁过去以后,和丈夫的感情亲密与否,不会影响双方的关系。文成公主和吐蕃赞普只做了几年夫妻,依然完美地发挥了她的政治作用。
可是作为李令月的兄长,李旦更关心妹妹出嫁以后能不能过得舒心如意,她是嫡出公主,不可能与人做妾——平起平坐的宗妇也不行。
何况李令月早已认定了薛绍。
而且文成公主性情坚忍,以宣扬中原文化为己任,不在乎吐蕃赞普是否喜欢她,她明白自己的身份。李令月不一样,她从小娇生惯养,根本不可能适应吐蕃的生活。
男装打扮的上官璎珞接过武皇后燃起的香,供在佛前。
武皇后看一眼鼎中弥漫的青烟,合上双目,“旦儿,你以为我们有拒绝的余地吗?”
其实,当年李世民应允吐蕃的求亲,是不得已而为之。
什么吐蕃谢罪,两国结为姻亲之好,都是遮羞布而已。吐蕃崛起,唐军无法攻入高原,只能和吐蕃交好,送出公主,换来边界安定。
年轻的吐蕃赞普非常聪明,先兵后礼,陈兵边境,以武力威慑大唐,逼迫李世民答应和亲的请求。既能最大限度保存兵力,又能成功达到他的目的,和唐达成盟约。
文成公主出嫁时,陪嫁非常丰厚,不仅有数不清的财物珠宝,还有几千能工巧匠。
外人不知道,朝臣们心里却一清二楚,据当时送文成公主出嫁的宗室王亲说,吐蕃将文成公主视作唐求和的象征。文成公主一行人刚到吐蕃时,尺尊公主就悍然给了她一个下马威,公然和文成公主争夺嫡妻身份。
文成公主纵然心中委屈,又能如何?
“王兄来了!”
李令月看到李旦,欢欢喜喜迎上前,手里托着一只绿壳小乌龟,“英娘呢?你们不是一起出宫去了么?我正想着捉只小乌龟给她玩。”
礼佛单调沉闷,无聊透顶,她耐着性子在佛寺逛了几圈,已经把好玩的地方玩遍了,如果小十七也在就好了!
李旦收起绢帛,轻声道,“她在隆庆坊。”
李令月咬了咬嘴唇,悄悄瞥一眼武皇后。
武皇后但笑不语。
上官璎珞示意身旁的扈从:“送公主去隆庆坊。”
“真的?”李令月欢呼一声,小心翼翼收起乌龟,“母亲,下次我和英娘陪你一起来。”
她生怕武皇后反悔,迫不及待地催促扈从,转眼就带着宫婢们出了寺门。
“这一次吐蕃想求娶令月做赞普的正妻。”等李令月离开,武皇后接着道,“他们准备充分,我们断然拒绝的话,只能刀兵相见。”
如果吐蕃只是求亲还好,但他们点名要求娶李令月,这就难办了。
武皇后还没有完全掌控朝堂,尤其是在军事部署方面,李治异常坚决,她插不进手。
“母亲担心阿父会为了长久计,应允吐蕃求亲?”李旦皱起眉头,“阿父知道吐蕃想求娶令月么?”
“他很快就会知道。”武皇后回头看着李旦,“旦儿,你的两位兄长心思太多了,至于显儿,他说的话没什么用。如果朝中有人敢劝谏你父亲答应吐蕃的求亲,你知道该怎么做。”
李旦沉默了一会儿,“儿子明白。”
武皇后缓缓道:“你也去隆庆坊吧,不要告诉令月,让她好好玩一天。”
李旦捏紧藏在袖子里的绢帛,大踏步离开。
武皇后看着幼子离去的背影,细长眉眼渐渐舒展开,勾起唇角,微微一笑,“还是太年轻了。”
一旁的上官璎珞垂眸不言。
武皇后扫她一眼,淡笑道:“你和永安公主交情很好?”
上官璎珞老老实实道:“永安公主与奴有救命之恩,奴一日不敢忘怀。”
在武皇后面前,不必有太多心机,她是上官仪的女儿,武皇后能破格录用她,看重的是她的才学本事,并非她的手段。
武皇后点点头,很满意上官璎珞的坦诚。她微笑着道:“相王刚刚一直不敢提起英娘,令月问起英娘的时候,他脸色都变了。”
上官璎珞心里一动,没说话。
武皇后淡笑道:“他以为不提,我就想不到英娘身上吗?”
庭院里静了一静,香烛熏熏,梵音飘扬,金佛似喜似悲的笑容越过朦胧烟雾,笼罩在众人身上。
上官璎珞有点紧张,直接问:“殿下莫非想让永安公主代太平公主和亲吐蕃?”
难道武皇后当初接裴英娘入宫时,就有这个打算?
“你觉得我的主意怎么样?”武皇后眸光流转,脸上的精明算计之色一览无余。
作者有话要说: 删除争议内容,评论里有详细解释。确认了一下,松赞干布当时很年轻,不小心把他的年龄算错了……
前面说过,文中时间线和历史不符,人物年龄不符,如果按太平的角度来说,历史上的文成公主这时候其实还在世。
…………
文里有个地方写得比较隐晦,有点绕,解释一下,在秦岩看来,是武皇后想要害死太子,李旦救了太子,那么事情没有得手,武皇后肯定知道李旦受伤了,只有李治不知道。
而事实真相是,李旦和裴英娘都知道太子曾经想过用自己做诱饵陷害武皇后,所以李旦觉得太子这次惊马不是武承嗣做的,救下太子以后,在场的人出于自保,隐瞒了这个小风波,武承嗣为了撇清嫌疑(姑母没让他害死太子),也没说出去。
所以事实上李治和武皇后都不知道李旦受伤,李旦也不想让武皇后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