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中文网 www.liujiuzw.com,王阳明心学智慧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不远千里来向先生求学。我每次回家后,总是希望能多些时间陪伴父亲,但父亲连一个月也不让待够,总是在我到家十多日后,就给我准备了行囊和路费,催着我赶紧出发。我哭着想要留下来,父亲却责备我说:‘你以为这样是在孝顺我吗?如果你不能像鸿鹄一样在广阔的天地飞翔,只是想做在父母羽翼保护下的雏鸟,只能使我感到痛心啊。’我既想留在父亲身边尽孝,又不敢违背父命,因而只能在两地之间来回奔波。”
王阳明听了之后大为感动,说:“黄处士是多么贤明的父亲啊,黄梦星是多么孝顺的儿子啊。能够遵从父亲的意愿,满足父亲的要求,才是真正的孝顺啊。”
在王阳明看来,不违背父母意愿的养志之孝,是远远高于养亲之身的养体之孝的。这才是尽心尽力满足父母需求的表现。
而天下父母对子女最大的期望,就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因此,从养志为孝的角度来说,王阳明认为一个人能够成贤成圣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正如《书张思钦卷》中记载的那样:“三原张思钦将葬其亲,南走数千里而请守仁铭。守仁对他说:请人铭,无非是为图亲有不朽之名。但图之人,哪里及得上图之于己?使亲传之于人之口,哪里及得上传之于其子之身?如果子为贤人,则其父就为贤人,子为圣人,则其父就为圣人之父。其托人铭而扬名,哪里及得上孔子父亲梁纥之名的不朽呢?由此思钦醒悟,归而自学。”由此可见,只有成贤成圣,才能扬名显亲;而扬名显亲,让父母为子女的成就而自豪,就是满足了父母最大的期望,就是对父母最真诚的孝顺。
营造父慈子孝的和睦氛围
父而慈焉,子而孝焉,吾良知所好也;不慈不孝焉,斯恶之矣。
王阳明认为,为人父母者应慈爱子女,为人子女者应孝顺父母,这就是“致良知”的表现。如果父母不慈爱,子女不孝顺,家庭也就没有和谐、幸福可言。可见,王阳明十分推崇“父慈子孝”的和睦氛围。
国学大师南怀瑾也说:“做父亲的是一个父亲,如果父亲做得不合一个父亲的标准,却要儿女孝顺,尽儿女的本分,怎么可能呢?所以父母是父母,子女是子女,这才是所谓的父慈子孝。”
人们常说“父母德高,子女良教”,父母是孩子的榜样,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一生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子女的教育,父母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在一个家庭中,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耳濡目染,并会极力仿效,所以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父母教育孩子,对于孩子来说,重要的不是听父母讲了多少道理,而是要看父母怎样做,如果父母自身的所作所为都不符合一个合格的父母的标准,那么要求孩子能够成为孝子则是很难的。
《三字经》说:“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窦燕山因为教子有方而流芳千古。出身于富裕家庭的窦燕山,是当地很有名的富户。据说,窦燕山起初为人不好,因为自己有钱,经常以势压榨贫苦百姓。年景不好的时候,有贫苦人家从他那里借粮食,他用小斗借出,人家还的时候却用大斗去量,瞒混骗诈,做事总是昧着良心。由于他常做缺德之事,所以到了30岁,还没有一儿半女。窦燕山为此十分着急,有一次,他死去的父母托梦给他说:“你心术不正,心德不端,恶名彰著天曹,如不痛改前非,重新做人,不仅一辈子没有儿子,也会短命。你要赶快改过从善,大积阴德,只有这样,才能挽回天意,改过呈祥。”
之后,窦燕山便决心痛改前非,再也不做缺德之事了。窦燕山发现很多穷人家没有钱送孩子去读书,便在家里办起了私塾,请了很多有名的老师教课,并且不收任何学费。自那以后,窦燕山就像是换了一个人,周济贫寒,克己利人,广行方便,大积阴德。有人统计,窦燕山资助过27户棺椁埋葬者,28户陪嫁者也受到过他的资助,他还资助过做买卖维持生活者数十家,接济柴米而得活者不可数计……他的善行受到人们的广泛称赞。
也许是他的所作所为感动了上天,后来他的妻子为他连续生下了五个儿子。有了儿子后,他把全部精力用在培养和教育儿子身上,不仅时刻注意他们的身体,为他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更注重他们的教育和品德修养。窦燕山自己也极力做一个好父亲,在他的培养教育和言传身教下,五个儿子不仅谦恭有礼、遵从孝道,并且都成为有用之材,先后登科及第。
当时有一位叫冯道的侍郎为其赋诗说:“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其中所说的“丹桂五枝芳”,就是对窦燕山“五子登科”的评价和颂扬。
如果窦燕山没有及时醒悟,还像之前一样昧着良心做事,也许他的下一代会像他一样因为家庭富裕而不思进取,最终成为纨绔子弟,人品尚且不能保证怎么能孝顺父母,成才立业呢?幸好,他能够痛改前非,弃恶扬善,为后代树立了榜样,才有了“五子登科”的美名。
现在有很多人,一心想赚很多钱,对子女的生活和教育却并不关心,以为用钱可以得到一切。有钱可以让别人对自己的子女进行教育,让子女进最好的学校,请到最好的老师,这种做法往往适得其反。很多时候,这样只能造就一些品行极差的“富二代”,为社会所鄙视唾弃。试想,当父母老去,这样的子女怎能对他们尽到孝道,继承他们的事业呢?
美国作家诺埃尔说:“作为一个现代父母,我很清楚重要的不是你给了孩子多少物质的东西,而是你倾注在他身上的关心和爱。关心的态度不仅能帮你省下一笔可观的钱,而且能使你感到一份欣慰,因为你花钱不多并且给予了胜过礼物的关怀。”想让下一代有所作为,孝顺父母,父母就要以身作则,关心爱护子女,做好他们的榜样,这样才能营造王阳明所推崇的“父慈子孝”的和睦家庭。
心存孝道,生活更美好
善人也,而甚孝。
良心是人人内心都具有的,不需要到外面去求。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王阳明认为孝是人的本能,也是其良知的体现,是一个人生存必备的品质。
《论语·学而》中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其意为:“做人,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而喜好冒犯长辈和上级的,是很少见的;不喜好冒犯长辈和上级,而喜好造反作乱的人,是没有的。君子要致力于根本,根本确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就产生了。因此,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可以作为‘仁’的根本。”
国学大师钱穆先生也认为,孔子之学所重在道。所谓道,即人道,其本则在心,而这人道最鲜明的体现是孝悌之心。所以要想培养仁爱之心,必先从孝悌开始。中国古代有很多关于“孝”的事迹,著名的《二十四孝》就是典型的代表,其中有一则“卧冰求鲤”的故事。
晋朝琅玡人王祥,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但是王祥并没有因为这些而怨恨父母,相反,他对父母非常孝顺。父母患病,他便衣不解带、日夜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但当时是寒冬腊月,冰封三尺,天寒地冻,根本无法捕鱼。但是王祥为了能让病中的继母吃上活鲤鱼,就解开衣服卧在冰上,想用自己的体温化开坚冰捉鱼。突然三尺厚的冰自行融化,从冰下跃出两条鲤鱼。王祥高兴地回家为继母做鲤鱼,继母食后,果然病愈。
后来王祥隐居二十余年,给父母养老送终后,才应邀出外做官。从温县县令做到大司农、司空、太尉。后人为了纪念他,有诗云:“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至今河水上,一片卧冰模。”
“老有所终,幼有所养”,孝想必也是为了人类能够更好地生存下去而施行的一种生存策略。儒家认为,“孝”是伦理道德的起点。一个重孝道的人,必然是有爱心、讲文明的人。重孝道的家庭,亲情浓郁、关系牢固;反之,必然是亲情淡薄、容易解体。而家庭是社会的基础,可见,不重孝道将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正像一位名人指出的:“孝道不受重视,生存的体系就会变得薄弱,而文明的生活方式也会因此而变得粗野。我们不能因为老人无用而把他们遗弃。如果子女这样对待他们的父母,就等于鼓励他们的子女将来也用同样的方式对待他们。”
从前有一对夫妻生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儿子,他们对儿子尽心竭力地抚养,孩子一天天茁壮成长。这对夫妻还有一个老母亲与他们同住,平时儿媳老是嫌弃婆婆,不愿意养婆婆,但是因为婆婆能帮他们干活,所以媳妇虽有怨言还是让婆婆同他们一起吃住。年复一年,孙子渐渐长大,奶奶越来越老了,她的腰因为长年的劳作变得佝偻,再也不能做重活了,而且由于年龄的原因,吃饭的时候常会撒出一些饭粒。
这时候,媳妇看婆婆越来越不顺眼,她急于把婆婆赶出家门,于是总在丈夫面前说婆婆的坏话,没想到丈夫竟然答应妻子赶母亲出门。一天吃过午饭,这对夫妻就把老母亲送到30里外的山沟里,扔下几块饼,让老母亲自生自灭。没想到回家后,他们发现儿子在村口的大树下坐着。夫妻俩问儿子为什么不回家,儿子说:“我在等奶奶,你们现在把奶奶拉出三十里地外,以后我拉你们80里也不止。”听了儿子的一番话,夫妻俩顿时醒悟了,他们赶紧回到山沟里把母亲接了回来。
孔子弟子有子说:“将来这些不懂得孝敬父母的人如果到了社会上,就是社会动荡不稳定的主要因素!”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更不是骇人听闻!也正如王阳明所说:“知是理之灵处。就其主宰处说,便谓之心,就其禀赋处说,便谓之性。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无不知敬其兄。”只有良知走入我们的内心,我们才能“爱其亲”、“敬其兄”,这是一种本能的行为,是一种心的要求。
孝是一种生存策略,将来孩子能否做到孝,关键还是在于父母的言传身教。所以在孩子出生时,父母就要明白,在无微不至地关怀和爱孩子的同时,必须教会孩子孝!如果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就会自酿苦果,老无所养!
不远千里来向先生求学。我每次回家后,总是希望能多些时间陪伴父亲,但父亲连一个月也不让待够,总是在我到家十多日后,就给我准备了行囊和路费,催着我赶紧出发。我哭着想要留下来,父亲却责备我说:‘你以为这样是在孝顺我吗?如果你不能像鸿鹄一样在广阔的天地飞翔,只是想做在父母羽翼保护下的雏鸟,只能使我感到痛心啊。’我既想留在父亲身边尽孝,又不敢违背父命,因而只能在两地之间来回奔波。”
王阳明听了之后大为感动,说:“黄处士是多么贤明的父亲啊,黄梦星是多么孝顺的儿子啊。能够遵从父亲的意愿,满足父亲的要求,才是真正的孝顺啊。”
在王阳明看来,不违背父母意愿的养志之孝,是远远高于养亲之身的养体之孝的。这才是尽心尽力满足父母需求的表现。
而天下父母对子女最大的期望,就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因此,从养志为孝的角度来说,王阳明认为一个人能够成贤成圣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正如《书张思钦卷》中记载的那样:“三原张思钦将葬其亲,南走数千里而请守仁铭。守仁对他说:请人铭,无非是为图亲有不朽之名。但图之人,哪里及得上图之于己?使亲传之于人之口,哪里及得上传之于其子之身?如果子为贤人,则其父就为贤人,子为圣人,则其父就为圣人之父。其托人铭而扬名,哪里及得上孔子父亲梁纥之名的不朽呢?由此思钦醒悟,归而自学。”由此可见,只有成贤成圣,才能扬名显亲;而扬名显亲,让父母为子女的成就而自豪,就是满足了父母最大的期望,就是对父母最真诚的孝顺。
营造父慈子孝的和睦氛围
父而慈焉,子而孝焉,吾良知所好也;不慈不孝焉,斯恶之矣。
王阳明认为,为人父母者应慈爱子女,为人子女者应孝顺父母,这就是“致良知”的表现。如果父母不慈爱,子女不孝顺,家庭也就没有和谐、幸福可言。可见,王阳明十分推崇“父慈子孝”的和睦氛围。
国学大师南怀瑾也说:“做父亲的是一个父亲,如果父亲做得不合一个父亲的标准,却要儿女孝顺,尽儿女的本分,怎么可能呢?所以父母是父母,子女是子女,这才是所谓的父慈子孝。”
人们常说“父母德高,子女良教”,父母是孩子的榜样,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一生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子女的教育,父母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在一个家庭中,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耳濡目染,并会极力仿效,所以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父母教育孩子,对于孩子来说,重要的不是听父母讲了多少道理,而是要看父母怎样做,如果父母自身的所作所为都不符合一个合格的父母的标准,那么要求孩子能够成为孝子则是很难的。
《三字经》说:“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窦燕山因为教子有方而流芳千古。出身于富裕家庭的窦燕山,是当地很有名的富户。据说,窦燕山起初为人不好,因为自己有钱,经常以势压榨贫苦百姓。年景不好的时候,有贫苦人家从他那里借粮食,他用小斗借出,人家还的时候却用大斗去量,瞒混骗诈,做事总是昧着良心。由于他常做缺德之事,所以到了30岁,还没有一儿半女。窦燕山为此十分着急,有一次,他死去的父母托梦给他说:“你心术不正,心德不端,恶名彰著天曹,如不痛改前非,重新做人,不仅一辈子没有儿子,也会短命。你要赶快改过从善,大积阴德,只有这样,才能挽回天意,改过呈祥。”
之后,窦燕山便决心痛改前非,再也不做缺德之事了。窦燕山发现很多穷人家没有钱送孩子去读书,便在家里办起了私塾,请了很多有名的老师教课,并且不收任何学费。自那以后,窦燕山就像是换了一个人,周济贫寒,克己利人,广行方便,大积阴德。有人统计,窦燕山资助过27户棺椁埋葬者,28户陪嫁者也受到过他的资助,他还资助过做买卖维持生活者数十家,接济柴米而得活者不可数计……他的善行受到人们的广泛称赞。
也许是他的所作所为感动了上天,后来他的妻子为他连续生下了五个儿子。有了儿子后,他把全部精力用在培养和教育儿子身上,不仅时刻注意他们的身体,为他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更注重他们的教育和品德修养。窦燕山自己也极力做一个好父亲,在他的培养教育和言传身教下,五个儿子不仅谦恭有礼、遵从孝道,并且都成为有用之材,先后登科及第。
当时有一位叫冯道的侍郎为其赋诗说:“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其中所说的“丹桂五枝芳”,就是对窦燕山“五子登科”的评价和颂扬。
如果窦燕山没有及时醒悟,还像之前一样昧着良心做事,也许他的下一代会像他一样因为家庭富裕而不思进取,最终成为纨绔子弟,人品尚且不能保证怎么能孝顺父母,成才立业呢?幸好,他能够痛改前非,弃恶扬善,为后代树立了榜样,才有了“五子登科”的美名。
现在有很多人,一心想赚很多钱,对子女的生活和教育却并不关心,以为用钱可以得到一切。有钱可以让别人对自己的子女进行教育,让子女进最好的学校,请到最好的老师,这种做法往往适得其反。很多时候,这样只能造就一些品行极差的“富二代”,为社会所鄙视唾弃。试想,当父母老去,这样的子女怎能对他们尽到孝道,继承他们的事业呢?
美国作家诺埃尔说:“作为一个现代父母,我很清楚重要的不是你给了孩子多少物质的东西,而是你倾注在他身上的关心和爱。关心的态度不仅能帮你省下一笔可观的钱,而且能使你感到一份欣慰,因为你花钱不多并且给予了胜过礼物的关怀。”想让下一代有所作为,孝顺父母,父母就要以身作则,关心爱护子女,做好他们的榜样,这样才能营造王阳明所推崇的“父慈子孝”的和睦家庭。
心存孝道,生活更美好
善人也,而甚孝。
良心是人人内心都具有的,不需要到外面去求。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王阳明认为孝是人的本能,也是其良知的体现,是一个人生存必备的品质。
《论语·学而》中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其意为:“做人,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而喜好冒犯长辈和上级的,是很少见的;不喜好冒犯长辈和上级,而喜好造反作乱的人,是没有的。君子要致力于根本,根本确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就产生了。因此,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可以作为‘仁’的根本。”
国学大师钱穆先生也认为,孔子之学所重在道。所谓道,即人道,其本则在心,而这人道最鲜明的体现是孝悌之心。所以要想培养仁爱之心,必先从孝悌开始。中国古代有很多关于“孝”的事迹,著名的《二十四孝》就是典型的代表,其中有一则“卧冰求鲤”的故事。
晋朝琅玡人王祥,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但是王祥并没有因为这些而怨恨父母,相反,他对父母非常孝顺。父母患病,他便衣不解带、日夜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但当时是寒冬腊月,冰封三尺,天寒地冻,根本无法捕鱼。但是王祥为了能让病中的继母吃上活鲤鱼,就解开衣服卧在冰上,想用自己的体温化开坚冰捉鱼。突然三尺厚的冰自行融化,从冰下跃出两条鲤鱼。王祥高兴地回家为继母做鲤鱼,继母食后,果然病愈。
后来王祥隐居二十余年,给父母养老送终后,才应邀出外做官。从温县县令做到大司农、司空、太尉。后人为了纪念他,有诗云:“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至今河水上,一片卧冰模。”
“老有所终,幼有所养”,孝想必也是为了人类能够更好地生存下去而施行的一种生存策略。儒家认为,“孝”是伦理道德的起点。一个重孝道的人,必然是有爱心、讲文明的人。重孝道的家庭,亲情浓郁、关系牢固;反之,必然是亲情淡薄、容易解体。而家庭是社会的基础,可见,不重孝道将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正像一位名人指出的:“孝道不受重视,生存的体系就会变得薄弱,而文明的生活方式也会因此而变得粗野。我们不能因为老人无用而把他们遗弃。如果子女这样对待他们的父母,就等于鼓励他们的子女将来也用同样的方式对待他们。”
从前有一对夫妻生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儿子,他们对儿子尽心竭力地抚养,孩子一天天茁壮成长。这对夫妻还有一个老母亲与他们同住,平时儿媳老是嫌弃婆婆,不愿意养婆婆,但是因为婆婆能帮他们干活,所以媳妇虽有怨言还是让婆婆同他们一起吃住。年复一年,孙子渐渐长大,奶奶越来越老了,她的腰因为长年的劳作变得佝偻,再也不能做重活了,而且由于年龄的原因,吃饭的时候常会撒出一些饭粒。
这时候,媳妇看婆婆越来越不顺眼,她急于把婆婆赶出家门,于是总在丈夫面前说婆婆的坏话,没想到丈夫竟然答应妻子赶母亲出门。一天吃过午饭,这对夫妻就把老母亲送到30里外的山沟里,扔下几块饼,让老母亲自生自灭。没想到回家后,他们发现儿子在村口的大树下坐着。夫妻俩问儿子为什么不回家,儿子说:“我在等奶奶,你们现在把奶奶拉出三十里地外,以后我拉你们80里也不止。”听了儿子的一番话,夫妻俩顿时醒悟了,他们赶紧回到山沟里把母亲接了回来。
孔子弟子有子说:“将来这些不懂得孝敬父母的人如果到了社会上,就是社会动荡不稳定的主要因素!”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更不是骇人听闻!也正如王阳明所说:“知是理之灵处。就其主宰处说,便谓之心,就其禀赋处说,便谓之性。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无不知敬其兄。”只有良知走入我们的内心,我们才能“爱其亲”、“敬其兄”,这是一种本能的行为,是一种心的要求。
孝是一种生存策略,将来孩子能否做到孝,关键还是在于父母的言传身教。所以在孩子出生时,父母就要明白,在无微不至地关怀和爱孩子的同时,必须教会孩子孝!如果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就会自酿苦果,老无所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