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中文网 www.liujiuzw.com,山河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阔别瑞川县城十年,一切还是那么熟悉,老街、旧巷、瑞水、远山……这一切仍然不改昔日模样。只有城外东、西两头,在十年之后增添了新的景观,瑞川县城容量增大了不少。西门外新修了不少商业门店和机关单位,东门修建了县中学。舒远一走进瑞川县城,心中就生出许多感慨。“流水声中治县事,寒山影里见人家。”这是清朝时期一位县令写的两句诗,后来被新中国第一任县长于修亮装裱贴在了办公室里。这两句诗十分形象地描摹出了小瑞川县城的清净与幽雅。在这样的环境里治理县事,该是心怀淡泊之心,宁静而致远的。如今,老县长于修亮也调走了,新任的县长她也不太熟悉,所以关于旧谈往事她也不想多说。
舒远从陕甘宁学习三年归来,就在专署组建的一个临时机构——“五反”运动办公室打勤杂,虽然不是很忙,但是要蹲班。时光如水,在那里一晃就是两年,随后她便被任命为专署的民政局长。这次来县里,表面是来了解双庙受灾情况,其实在她内心隐秘处,另外还有一项任务,那就是来看看林中秋。就在前两天,她翻看省报的时候,意外发现了一篇报道,标题很醒目:为了这群羊 我献出一切也心甘——改 造 剥 削 者 合 作 社 显 威 力旁边还有一副插图,一个老头怀里抱着一只绵羊。文章的内容说,在贫下中农的教育下,剥削阶级的代表林中秋加入了合作社,成为社会主义大集体的一员。他每天迎着朝霞赶着羊群上山,披着晚霞又赶着羊群回家,精心放牧着集体的羊群。他虚心地向有经验的老放牧员请教科学的放羊方法,刻苦钻研防治羊病的医术,他刚开始放羊时,这群羊只有三百三十只,经过两年,增加到五百四十只,成羊没有损失过一只,羊羔保活率达到百分之九十八……看完报道,舒远靠在椅子上发了一会儿呆,林中秋啊林中秋,这十年,她一直在记挂着他,这么多年她似乎从来没有如此强烈地去牵挂他。在风起云涌的土地改革运动中,她为他担心,为他祈祷,同时她也坚信他的顽强与坚韧。她曾几次萌生出去看他的念头,又几次被自己的理智强压下去。她知道,自己在“五反”运动办公室干着打击贪污腐败、纯洁干部队伍的工作,如果去亲近一个地主,不仅不会给身处逆境的林中秋带来任何好处,反而会给自己、也给他带来天大的麻烦。所以,舒远强忍住挂念,在暗暗地等待着时机。
就在舒远意外看到报道的同时,她收到了一封信。信是老仲写来的,信里老仲除了全面真实地告诉她自己目前的困境外,还有一个意思就是,他这个右派要与她坚决划清界限,立即办理离婚手续,并说,她如果不同意,他就畏罪自杀。老仲的信深深刺痛了她的心,看了老仲的信,舒远心里很矛盾,老仲没有错,她相信他,但是她如果确认他没有错,她就不能答应和他离婚,如果和他一离婚,这种行为就证明自己已经承认了他就是右派分子。
老仲在信里说,“作为副县长,我主抓秋季粮食征购工作。省委按去年大丰收的标准征购,凌县粮食显然不够,只好连农民的口粮、种子粮都交了征购。秋收刚完,很多地方群众就没饭吃了,开始出现了逃荒要饭的现象。很多食堂开不了伙,群众无奈,就在家里煮红薯叶、野菜充饥。干部发现后把他们的锅给砸了,群众就外出逃荒。县委认为这是破坏大跃进,就在各路口设岗拦堵群众,不准外逃。当时县委不仅没有认识问题的严重性,反而认为是有人将粮食瞒藏起来了,于是召开县委扩大会议,让我挂帅,开展反瞒产运动。我觉得再不讲就对不起我的良心了,于是就在会上谈了我的看法,并提出我们共产党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实事求是,虽然这次省委扩大会议是反右的,但不能因为怕反右就不实事求是。事实是,一些生产队的群众确实已经没有粮食,仅吃点红薯、野菜等,不少群众脸上已开始浮肿,这说明征购已透底。至于瞒产嘛,也可能有,但是当前急需安排好群众生活问题,然后有什么问题再去解决什么问题。我说完后,会场没有一个人说话。可见大家都是了解情况的,只是不敢说实话而己。然而最后,县委书记带有结论性地说,你老仲每次下乡,回来都向我说消极方面的问题,对小麦亩产三千斤和七千斤你不相信,对下边报的大办钢铁的数字也不相信,这不是右倾又是什么?我劝你要老实检查,从现在起,你也不要工作了。正好县委扩大会议按省委意图要各地找右倾典型,展开批斗。我就这样被撤销了副县长的职务,开始召开大、小会议批斗我……”
老仲的信写得很长,字里行间满是激愤。舒远能看出这些年老仲一直在学习,他的文字表达水平和思想觉悟都提高了一个新水平,老仲其实是个很合格的党员领导干部。在信里,老仲除了告诉他的情况,还给他讲了一些双庙死人的事,他说,在批斗他的过程中,也正是周边地区饿死人最严重的时期。有一次孙抓处来凌县办事,我问了他一些情况。他说他刚回家埋了爹,前不久刚埋了堂兄,我问怎么半个月内两人就去世了。他说是流行病,我看他含糊其辞,就说:事到如今,你对我还不敢说句实话,他们到底是怎么死的?这时他的眼泪流下来了,哭得说不出话来.停了一会才说出都是没有吃的饿死的。听后我也难过得掉了眼泪。接着我又追问:你们村饿死多少人?他说光知道他们村西头就饿死九个,事后我了解到县委始终不敢承认是饿死的,全县统一口径都说是因流行病而死的,县委有一个干部看到饿死人的严重问题,就给省委写信反映情况,结果受到了留党察看的处分。
老仲的信让舒远心情很沉重。她决定把这信作为一封群众来信来处理,私事公办,这就直接促成了她的双庙之行。
到了县上,舒远原计划在县里不做停留,马上去双庙。舒远已经正式提出了,县委书记挽留了几句,但是看到她态度很坚决,就给民政科长挤眼睛,意思是赶快去双庙乡做准备!
然而,让舒远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老仲这时候出现了。舒远看到老仲,心里很不是滋味,老仲彻底老了,满脸的皱纹更加细密,头发完全花白,脊背也弓得厉害,整个人走起路来蹒蹒跚跚。舒远看到他吃惊不小。她给县上人介绍说,这位是凌县的一名干部,给她写信反映过情况,她想单独跟他谈谈。县上领导听到这话只好暂时回避了。
“老仲,你怎么会来?”
“我在这里等你。”
“等我?你知道我会来?你怎么会知道?县里都不清楚啊?”
“别忘了我们夫妻这么多年,你我还是很了解的。不过我已经等了你九天了,我知道你会来,但是不能确定你哪天来?所以我只有等。”
舒远黯然伤神,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书眉,我的信想必你也看到了,今天我们就去把那事办了,我是说到做到,反正我已经这样了,活着与死了也差不多!”看来老仲为了和她离婚已经做好了鱼死网破的准备。
舒远知道今天这事必须得办了。所以,她只好在瑞川县城逗留了一天,和老仲去了城关政府办理了离婚手续。出了城关政府大门,舒远感叹,两个人的关系就那么一个章便什么都没有了吗?难道两个人的关系就如此简单?她由此想到了她和林中秋,他和她,一个章能解决问题吗?就是没有章,她对他的牵挂一样深切,一样入心入肺。看着老仲心满意足地蹒跚远去,舒远忍不住双眼潮湿。
放下了自己的私事,县委要给舒远开小灶,被舒远拒绝了,她带头闯进了机关食堂,她看到大家吃的秋田面加浆水,菜呢只有一小碟腌萝卜。她就坚持和大家一起用餐。吃完饭,县委书记说休息休息,并且给她在招待所里专门铺了山羊毛毡。舒远说,“不住了,我的任务是基层,不是县里,麻烦安排一下,我马上去双庙。”县委有一辆带帆布棚子的马车,是头头脑脑出行专用的,但是最多只能乘坐三人。舒远坚持只要民政科长一人陪她前往。
舒远在民政科长的陪同下涉过瑞河抵达双庙。
这时候,乡政府已经改为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了,孙拉处辞职后不久,乡政府就改成了乡人民委员会,紧接着乡社合一,改成了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村叫高级合作社,自然村叫初级合作社。所以,乡长也就不存在了,一律称主任。当他们走进乡政府的时候,原陶副乡长现在的陶主任站在门口迎接他们。舒远左右看看,问,怎么不见孙乡长?陶主任说,老孙辞职不干了。这时候小关过来,说,舒局长你好,我认识你哩。
“哦,这是我们新任的关副主任。”
舒远想了起来,她原来是孙拉处的文书,“对了,对了,我想起来了,小关你好!老孙他,为啥辞职啊?”
关副主任刚要说话,陶主任说,“家里离不开,他父亲一去世,家里没人经管。”
舒远点点头说,“我想见见他,解放前我们就在一起工作,老战友了!”
“没问题没问题。”
嘴上说没问题,好大功夫,孙拉处才被叫来,而且叫来后陶主任和民政科长都守在一旁,显然他们为她的双庙之行做了周密部署,她要见谁,怎么见,被见者要说什么话事先都有安排。
舒远面对孙拉处,感到好几双眼睛都在盯着他们俩,不由得气不打一处来,“我们不是特务,解放前我和孙拉处就在一起干地下党工作,难道我们谈点私人事都不行吗?”
“对,舒局长是我的老上级。老陶,小关,还有县上的这位领导,你们放心吧,我现在虽然是个老农民,但也是干下乡长的,政治觉悟高着呢,我会支持你们工作的,不该说的话我不会说的,请几位领导尽管放心好了。”
陶主任和县民政科长见话已经说到这份上,就互相瞅了瞅,讪讪地说,“舒局长,不好意思了,那你们聊会儿。”
“请便吧!”舒远冷冷地说。
陶主任和县民政科长说完就先出去了,关副主任泡了一杯茶,放在他们跟前,对孙拉处说,“孙乡长,完了留下来,在乡上吃饭吧。”
孙拉处说,“不是乡长,不是乡长,饭嘛,你们别管了,我回去吃,你老嫂子给我做下着呢。”
他们都走后,孙拉处一把拉住了舒远的手,“你可来了!”
“难道你一直在等我?”舒远很奇怪。
“不是我等你,是有人等你。”孙拉处挤挤眼睛小声说。
舒远竟然有些不好意思,她脸上泛出了作为一个女人这时候该有的特征,“别嬉皮笑脸的,正经点。”然后又同样小声问,“他,咋样?还好吗?”
“不错,挺好的。他可不是个一般人,刚强着呢。下午我就带你去。”孙拉处抿了一口茶,指指门外说,“不过你可要给他们把理由找好了。”
“你放心,我有办法。”舒远早就有了主意。
“对了,老仲的事你知道吗?”孙拉处想起了孙抓处写的那个通报。
“恩,知道,他给我写了信。”舒远说,“我们刚刚办理了离婚,他逼我离,以死相逼。”
“老仲他到底出什么事了?右派右到哪了?”孙拉处至今没有想通。
“只不过说了几句真话而已。”舒远无奈地摇摇头。
“死人的事,他们安顿我了,不让给你说,县里有人写信给省委,被转回地委让严肃处理,结果有的被逮捕法办了,有的党员被开除了党籍。双庙有个农民找医生看病,医生说这个病好治,有两碗粥就好了,结果将这个医生也逮捕法办了……”
“算了,不说这个了。”舒远也怕给孙拉处带来麻烦,就打断了他的话。
饭是在乡政府的食堂吃的,舒远硬是把孙拉处给叫来了。桌上摆上了三菜一汤:炒芹菜,拌萝卜和腌白菜,外加一碗番薯汤。主食呢,则是两干一稀:几个高粱面方方,几个黑窝头,外加一碗稀粥。这等丰盛的饭只有来了重要客人食堂才能做,平时可是简约得很,大多数时间只有高粱面方方和一点稀稀的菜汤。坐到饭桌前,舒远拿出了一斤粮票,六角钱,并把它们分成了两个半斤,两个三角,放在饭桌上说,“这是我和老孙的伙食费,其他人的你们自己看吧,我可就不管了。”她的话一说出,在座陪同的公社管理委员会的两个主任、县上来的那个科长便都开始翻自己的衣兜。
大家纷纷掏出了粮票和钱,学着舒远的样子把它们放在了饭桌上,叫管后勤的乡干部来收走之后,除了孙拉处,便一个个地抢着说一些恭维舒远的拍马溜须话。舒远说,我在专署搞过“五反”运动,干部下乡的规矩她懂。随后大家开始吃饭。席间,舒远拿出了那期省报,让在座的一一传阅,她说,“这份报纸不知道你们看过没有?这是报道的咱双庙一个叫林中秋的四类分子,不简单啊!”
陶主任看了看报纸,马上说,“知道知道,这林中秋从前是双庙最大的地主,土改以来一贯表现比较好,前年,经本人申请自评,群众大会讨论,逐级审查,吸收到农业生产合作社了,现在给他订立了劳动立功赎罪计划,实行社管训,队考核,人人监督,林中秋在社会主义的改造下,转变很大呀!”
舒远听他介绍完情况,望了一圈大家,拿出了一副很感兴趣的样子,她说,“我倒想去见识一下,看看报纸是不是夸大其词了?毛主席说得好,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嘛,如果真是那样,你们合作社改造地主分子的先进经验可以在全区推广。”
“好好,他吃住都在山上,吃完饭了我们带你去看他吧。”
“就不劳几位了,又不是去参观,去那么多人干什么?最近公社那么多工作任务,不要老围着我转了,就让老孙给我带个路就行了。”舒远不容置喙。
孙拉处私下里向小关主任从食堂里弄出了几个窝头和一碗番薯汤。然后他提着罐子,揣着窝头领着舒远爬上了山。
上到半山腰,他指着一棵槐树下一个简陋的窝棚说:“看!那就是林中秋的住处,原来住在庙里,后来公社把庙变成了农具仓库,他就在那里搭了个棚子,不过是夏天,住窝棚凉快得多。在庙里的时候,冬季地冻天寒,他就裹着油光光的黑棉袄,盖着小簸萁睡。”
舒远发现这个地方她并不陌生,这就是五龙山的飞鹰崖,四十年前,他和她就是在这里分开的。碎娃他就是从这里跳了下去的,看着这熟悉的地方,那一幕历历在目。“只要有羊在,鞭子总会响。你等着我,我会回来找你的。”碎娃拿着她递给的那条红丝绦,将它挂在脖子上,攀着树木往下滑去。他把窝棚搭在这里,就是搭在了甜蜜的回忆和深深地怀念里。
舒远走过去,一推门,门是开着的,里面黑乎乎地,没有人,一块木板用几块土坯垫起来,上面铺满了麦草,看来是床了。孙拉处说:“一定... -->>
阔别瑞川县城十年,一切还是那么熟悉,老街、旧巷、瑞水、远山……这一切仍然不改昔日模样。只有城外东、西两头,在十年之后增添了新的景观,瑞川县城容量增大了不少。西门外新修了不少商业门店和机关单位,东门修建了县中学。舒远一走进瑞川县城,心中就生出许多感慨。“流水声中治县事,寒山影里见人家。”这是清朝时期一位县令写的两句诗,后来被新中国第一任县长于修亮装裱贴在了办公室里。这两句诗十分形象地描摹出了小瑞川县城的清净与幽雅。在这样的环境里治理县事,该是心怀淡泊之心,宁静而致远的。如今,老县长于修亮也调走了,新任的县长她也不太熟悉,所以关于旧谈往事她也不想多说。
舒远从陕甘宁学习三年归来,就在专署组建的一个临时机构——“五反”运动办公室打勤杂,虽然不是很忙,但是要蹲班。时光如水,在那里一晃就是两年,随后她便被任命为专署的民政局长。这次来县里,表面是来了解双庙受灾情况,其实在她内心隐秘处,另外还有一项任务,那就是来看看林中秋。就在前两天,她翻看省报的时候,意外发现了一篇报道,标题很醒目:为了这群羊 我献出一切也心甘——改 造 剥 削 者 合 作 社 显 威 力旁边还有一副插图,一个老头怀里抱着一只绵羊。文章的内容说,在贫下中农的教育下,剥削阶级的代表林中秋加入了合作社,成为社会主义大集体的一员。他每天迎着朝霞赶着羊群上山,披着晚霞又赶着羊群回家,精心放牧着集体的羊群。他虚心地向有经验的老放牧员请教科学的放羊方法,刻苦钻研防治羊病的医术,他刚开始放羊时,这群羊只有三百三十只,经过两年,增加到五百四十只,成羊没有损失过一只,羊羔保活率达到百分之九十八……看完报道,舒远靠在椅子上发了一会儿呆,林中秋啊林中秋,这十年,她一直在记挂着他,这么多年她似乎从来没有如此强烈地去牵挂他。在风起云涌的土地改革运动中,她为他担心,为他祈祷,同时她也坚信他的顽强与坚韧。她曾几次萌生出去看他的念头,又几次被自己的理智强压下去。她知道,自己在“五反”运动办公室干着打击贪污腐败、纯洁干部队伍的工作,如果去亲近一个地主,不仅不会给身处逆境的林中秋带来任何好处,反而会给自己、也给他带来天大的麻烦。所以,舒远强忍住挂念,在暗暗地等待着时机。
就在舒远意外看到报道的同时,她收到了一封信。信是老仲写来的,信里老仲除了全面真实地告诉她自己目前的困境外,还有一个意思就是,他这个右派要与她坚决划清界限,立即办理离婚手续,并说,她如果不同意,他就畏罪自杀。老仲的信深深刺痛了她的心,看了老仲的信,舒远心里很矛盾,老仲没有错,她相信他,但是她如果确认他没有错,她就不能答应和他离婚,如果和他一离婚,这种行为就证明自己已经承认了他就是右派分子。
老仲在信里说,“作为副县长,我主抓秋季粮食征购工作。省委按去年大丰收的标准征购,凌县粮食显然不够,只好连农民的口粮、种子粮都交了征购。秋收刚完,很多地方群众就没饭吃了,开始出现了逃荒要饭的现象。很多食堂开不了伙,群众无奈,就在家里煮红薯叶、野菜充饥。干部发现后把他们的锅给砸了,群众就外出逃荒。县委认为这是破坏大跃进,就在各路口设岗拦堵群众,不准外逃。当时县委不仅没有认识问题的严重性,反而认为是有人将粮食瞒藏起来了,于是召开县委扩大会议,让我挂帅,开展反瞒产运动。我觉得再不讲就对不起我的良心了,于是就在会上谈了我的看法,并提出我们共产党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实事求是,虽然这次省委扩大会议是反右的,但不能因为怕反右就不实事求是。事实是,一些生产队的群众确实已经没有粮食,仅吃点红薯、野菜等,不少群众脸上已开始浮肿,这说明征购已透底。至于瞒产嘛,也可能有,但是当前急需安排好群众生活问题,然后有什么问题再去解决什么问题。我说完后,会场没有一个人说话。可见大家都是了解情况的,只是不敢说实话而己。然而最后,县委书记带有结论性地说,你老仲每次下乡,回来都向我说消极方面的问题,对小麦亩产三千斤和七千斤你不相信,对下边报的大办钢铁的数字也不相信,这不是右倾又是什么?我劝你要老实检查,从现在起,你也不要工作了。正好县委扩大会议按省委意图要各地找右倾典型,展开批斗。我就这样被撤销了副县长的职务,开始召开大、小会议批斗我……”
老仲的信写得很长,字里行间满是激愤。舒远能看出这些年老仲一直在学习,他的文字表达水平和思想觉悟都提高了一个新水平,老仲其实是个很合格的党员领导干部。在信里,老仲除了告诉他的情况,还给他讲了一些双庙死人的事,他说,在批斗他的过程中,也正是周边地区饿死人最严重的时期。有一次孙抓处来凌县办事,我问了他一些情况。他说他刚回家埋了爹,前不久刚埋了堂兄,我问怎么半个月内两人就去世了。他说是流行病,我看他含糊其辞,就说:事到如今,你对我还不敢说句实话,他们到底是怎么死的?这时他的眼泪流下来了,哭得说不出话来.停了一会才说出都是没有吃的饿死的。听后我也难过得掉了眼泪。接着我又追问:你们村饿死多少人?他说光知道他们村西头就饿死九个,事后我了解到县委始终不敢承认是饿死的,全县统一口径都说是因流行病而死的,县委有一个干部看到饿死人的严重问题,就给省委写信反映情况,结果受到了留党察看的处分。
老仲的信让舒远心情很沉重。她决定把这信作为一封群众来信来处理,私事公办,这就直接促成了她的双庙之行。
到了县上,舒远原计划在县里不做停留,马上去双庙。舒远已经正式提出了,县委书记挽留了几句,但是看到她态度很坚决,就给民政科长挤眼睛,意思是赶快去双庙乡做准备!
然而,让舒远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老仲这时候出现了。舒远看到老仲,心里很不是滋味,老仲彻底老了,满脸的皱纹更加细密,头发完全花白,脊背也弓得厉害,整个人走起路来蹒蹒跚跚。舒远看到他吃惊不小。她给县上人介绍说,这位是凌县的一名干部,给她写信反映过情况,她想单独跟他谈谈。县上领导听到这话只好暂时回避了。
“老仲,你怎么会来?”
“我在这里等你。”
“等我?你知道我会来?你怎么会知道?县里都不清楚啊?”
“别忘了我们夫妻这么多年,你我还是很了解的。不过我已经等了你九天了,我知道你会来,但是不能确定你哪天来?所以我只有等。”
舒远黯然伤神,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书眉,我的信想必你也看到了,今天我们就去把那事办了,我是说到做到,反正我已经这样了,活着与死了也差不多!”看来老仲为了和她离婚已经做好了鱼死网破的准备。
舒远知道今天这事必须得办了。所以,她只好在瑞川县城逗留了一天,和老仲去了城关政府办理了离婚手续。出了城关政府大门,舒远感叹,两个人的关系就那么一个章便什么都没有了吗?难道两个人的关系就如此简单?她由此想到了她和林中秋,他和她,一个章能解决问题吗?就是没有章,她对他的牵挂一样深切,一样入心入肺。看着老仲心满意足地蹒跚远去,舒远忍不住双眼潮湿。
放下了自己的私事,县委要给舒远开小灶,被舒远拒绝了,她带头闯进了机关食堂,她看到大家吃的秋田面加浆水,菜呢只有一小碟腌萝卜。她就坚持和大家一起用餐。吃完饭,县委书记说休息休息,并且给她在招待所里专门铺了山羊毛毡。舒远说,“不住了,我的任务是基层,不是县里,麻烦安排一下,我马上去双庙。”县委有一辆带帆布棚子的马车,是头头脑脑出行专用的,但是最多只能乘坐三人。舒远坚持只要民政科长一人陪她前往。
舒远在民政科长的陪同下涉过瑞河抵达双庙。
这时候,乡政府已经改为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了,孙拉处辞职后不久,乡政府就改成了乡人民委员会,紧接着乡社合一,改成了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村叫高级合作社,自然村叫初级合作社。所以,乡长也就不存在了,一律称主任。当他们走进乡政府的时候,原陶副乡长现在的陶主任站在门口迎接他们。舒远左右看看,问,怎么不见孙乡长?陶主任说,老孙辞职不干了。这时候小关过来,说,舒局长你好,我认识你哩。
“哦,这是我们新任的关副主任。”
舒远想了起来,她原来是孙拉处的文书,“对了,对了,我想起来了,小关你好!老孙他,为啥辞职啊?”
关副主任刚要说话,陶主任说,“家里离不开,他父亲一去世,家里没人经管。”
舒远点点头说,“我想见见他,解放前我们就在一起工作,老战友了!”
“没问题没问题。”
嘴上说没问题,好大功夫,孙拉处才被叫来,而且叫来后陶主任和民政科长都守在一旁,显然他们为她的双庙之行做了周密部署,她要见谁,怎么见,被见者要说什么话事先都有安排。
舒远面对孙拉处,感到好几双眼睛都在盯着他们俩,不由得气不打一处来,“我们不是特务,解放前我和孙拉处就在一起干地下党工作,难道我们谈点私人事都不行吗?”
“对,舒局长是我的老上级。老陶,小关,还有县上的这位领导,你们放心吧,我现在虽然是个老农民,但也是干下乡长的,政治觉悟高着呢,我会支持你们工作的,不该说的话我不会说的,请几位领导尽管放心好了。”
陶主任和县民政科长见话已经说到这份上,就互相瞅了瞅,讪讪地说,“舒局长,不好意思了,那你们聊会儿。”
“请便吧!”舒远冷冷地说。
陶主任和县民政科长说完就先出去了,关副主任泡了一杯茶,放在他们跟前,对孙拉处说,“孙乡长,完了留下来,在乡上吃饭吧。”
孙拉处说,“不是乡长,不是乡长,饭嘛,你们别管了,我回去吃,你老嫂子给我做下着呢。”
他们都走后,孙拉处一把拉住了舒远的手,“你可来了!”
“难道你一直在等我?”舒远很奇怪。
“不是我等你,是有人等你。”孙拉处挤挤眼睛小声说。
舒远竟然有些不好意思,她脸上泛出了作为一个女人这时候该有的特征,“别嬉皮笑脸的,正经点。”然后又同样小声问,“他,咋样?还好吗?”
“不错,挺好的。他可不是个一般人,刚强着呢。下午我就带你去。”孙拉处抿了一口茶,指指门外说,“不过你可要给他们把理由找好了。”
“你放心,我有办法。”舒远早就有了主意。
“对了,老仲的事你知道吗?”孙拉处想起了孙抓处写的那个通报。
“恩,知道,他给我写了信。”舒远说,“我们刚刚办理了离婚,他逼我离,以死相逼。”
“老仲他到底出什么事了?右派右到哪了?”孙拉处至今没有想通。
“只不过说了几句真话而已。”舒远无奈地摇摇头。
“死人的事,他们安顿我了,不让给你说,县里有人写信给省委,被转回地委让严肃处理,结果有的被逮捕法办了,有的党员被开除了党籍。双庙有个农民找医生看病,医生说这个病好治,有两碗粥就好了,结果将这个医生也逮捕法办了……”
“算了,不说这个了。”舒远也怕给孙拉处带来麻烦,就打断了他的话。
饭是在乡政府的食堂吃的,舒远硬是把孙拉处给叫来了。桌上摆上了三菜一汤:炒芹菜,拌萝卜和腌白菜,外加一碗番薯汤。主食呢,则是两干一稀:几个高粱面方方,几个黑窝头,外加一碗稀粥。这等丰盛的饭只有来了重要客人食堂才能做,平时可是简约得很,大多数时间只有高粱面方方和一点稀稀的菜汤。坐到饭桌前,舒远拿出了一斤粮票,六角钱,并把它们分成了两个半斤,两个三角,放在饭桌上说,“这是我和老孙的伙食费,其他人的你们自己看吧,我可就不管了。”她的话一说出,在座陪同的公社管理委员会的两个主任、县上来的那个科长便都开始翻自己的衣兜。
大家纷纷掏出了粮票和钱,学着舒远的样子把它们放在了饭桌上,叫管后勤的乡干部来收走之后,除了孙拉处,便一个个地抢着说一些恭维舒远的拍马溜须话。舒远说,我在专署搞过“五反”运动,干部下乡的规矩她懂。随后大家开始吃饭。席间,舒远拿出了那期省报,让在座的一一传阅,她说,“这份报纸不知道你们看过没有?这是报道的咱双庙一个叫林中秋的四类分子,不简单啊!”
陶主任看了看报纸,马上说,“知道知道,这林中秋从前是双庙最大的地主,土改以来一贯表现比较好,前年,经本人申请自评,群众大会讨论,逐级审查,吸收到农业生产合作社了,现在给他订立了劳动立功赎罪计划,实行社管训,队考核,人人监督,林中秋在社会主义的改造下,转变很大呀!”
舒远听他介绍完情况,望了一圈大家,拿出了一副很感兴趣的样子,她说,“我倒想去见识一下,看看报纸是不是夸大其词了?毛主席说得好,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嘛,如果真是那样,你们合作社改造地主分子的先进经验可以在全区推广。”
“好好,他吃住都在山上,吃完饭了我们带你去看他吧。”
“就不劳几位了,又不是去参观,去那么多人干什么?最近公社那么多工作任务,不要老围着我转了,就让老孙给我带个路就行了。”舒远不容置喙。
孙拉处私下里向小关主任从食堂里弄出了几个窝头和一碗番薯汤。然后他提着罐子,揣着窝头领着舒远爬上了山。
上到半山腰,他指着一棵槐树下一个简陋的窝棚说:“看!那就是林中秋的住处,原来住在庙里,后来公社把庙变成了农具仓库,他就在那里搭了个棚子,不过是夏天,住窝棚凉快得多。在庙里的时候,冬季地冻天寒,他就裹着油光光的黑棉袄,盖着小簸萁睡。”
舒远发现这个地方她并不陌生,这就是五龙山的飞鹰崖,四十年前,他和她就是在这里分开的。碎娃他就是从这里跳了下去的,看着这熟悉的地方,那一幕历历在目。“只要有羊在,鞭子总会响。你等着我,我会回来找你的。”碎娃拿着她递给的那条红丝绦,将它挂在脖子上,攀着树木往下滑去。他把窝棚搭在这里,就是搭在了甜蜜的回忆和深深地怀念里。
舒远走过去,一推门,门是开着的,里面黑乎乎地,没有人,一块木板用几块土坯垫起来,上面铺满了麦草,看来是床了。孙拉处说:“一定...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