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中文网 www.liujiuzw.com,靖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但你们能被各地选出来,也说明你们都是个中翘楚。”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在这里,好好学,好好看,好好想。”
“如今,有文状元,有武状元。”
“三五十年后,朕盼着你们能真把一行做出状元之实,世人都叹服。”
一句句的话传到后面,一次次的传声就仿佛是强调一般。
听到皇帝把“行行出状元”这个词与真正的文状元、武状元相提并论,郑魁只觉得热血翻涌。
这可是皇帝金口玉言!
皇帝最大!
难道说做工匠,将来也能有那么大的出息?
“万物都有至理,明之可近大道。”
“你们许多人也许不知道,朕悟出了一些道理,如今被称作新学。”
“在朕心目中,这新学先不求成圣,先成才、成能。”
“民间有能工巧匠的说法,你们既然能来这里,已经可称之为能人。”
“但还不够。接下来,是要成才、成圣了。”
是更加令人头皮发麻的话。
成才倒还好,圣这样的字眼,匠户是什么档次?也敢跟大儒去抢他们都不能得到的名头?
“朕对你们有三点要求和希望。”
“希望你们都能识文断句。”
“希望你们能够让自身所长更进一步、有所创举。”
“希望你们将来能著书立说、开馆授徒。”
“如果真有这么一天,不用担心教会徒弟饿死师父。”
“皇明大学院是朕的皇庄、朕的内库供着的,朕可以养你们,荫蔽你们的子孙。”
“终有一日,皇明大学院的教授、供奉,会和内阁大学士、翰林学士一般,同受世人敬仰。”
“要到那天,要靠你们。”
朱厚熜只是来表态的。
但他的表态,让郑魁这样的人很震撼,让文徵明也很震撼。
皇帝在这里表露出来的意思,更加明确了他对于自己悟出的“物理大道”的重视。
区区工匠,是怎么能和内阁大学士、翰林学士相提并论的?还要以成圣为目标?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已经是不知道多少年以来的共识。
到了嘉靖朝,莫非将来就能改变这种状况?
郑魁他们是不敢相信的,但是以一介匠户出身,籍籍无名的他们能来到这里亲眼见到皇帝,亲耳听到皇帝对他们传达这样的殷切希望,这件事情是真实的。
如果将来真能得他赏识,荫蔽子孙、世人敬仰……生而为人,还能有什么更大的追求?
“陛下万岁!”
不知道是谁第一声开始喊的,而后,礼堂里就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声音,逐渐也汇聚成了相同的步调。
朱厚熜笑着止住了他们之后,随后才道:“朕就住在这皇明大学院东边,这里,朕是时常来的。你们在这里,识字是为了将来更好为大明贡献才华,也是为了学到一些对你们擅长的事更有用的学问。朕讲讲兵仗局和军器监研发新火炮、新火药的事。”
这件事,朱厚熜是全程参与了的。
许多东西的雏形,大明也有,散见于之前某些人在某些地方的创举、没有形成定例。
比如说定量装填火药的方法,出现很久了,但没有严格推行。
比如关于增强火器射程、威力的诸多设想和实践。
对这些选拔自各地的能工巧匠来说,他们在各自的行业里都有许多的师父、知道许多行业内曾将出现的技巧。
然后呢?
皇明大学院将要传授给他们的,是展开持续的、可改进的研究需要的科学方法和思维。
当然也包括一些具体技巧,比如说定量的测量方式、比如说留下实验条件和结果的记录方法、比如说先验证方向再改进工艺的思维方式……
改变社会的一些技术,它的出现是要有前提的。
对这些人的重视是前提。
让他们具备基本的文化素养是前提。
使他们不用纠结于生存是前提。
拥有可沟通、成体系的研究思维和沟通语言也是前提。
没有这些,王文素只能自己搜罗典籍、穷经皓首,花了半辈子功夫编纂出数卷《算学宝鉴》,最终还大体上被淹没于历史潮流之中。
现在,朱厚熜能带给他们的,最有价值的就是这些东西。
他说的话,他讲述的过程,让郑魁这些人感觉到了皇帝是懂的。
是怎么一步步去尝试、根据出来的结果再改变,皇帝懂得许多技巧被总结出来的艰难。
同样的,也包括不要漠视别人的想法、不骄傲于自己的经验。像葡萄牙人带来的西洋那种火炮的结构,如果觉... -->>
“但你们能被各地选出来,也说明你们都是个中翘楚。”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在这里,好好学,好好看,好好想。”
“如今,有文状元,有武状元。”
“三五十年后,朕盼着你们能真把一行做出状元之实,世人都叹服。”
一句句的话传到后面,一次次的传声就仿佛是强调一般。
听到皇帝把“行行出状元”这个词与真正的文状元、武状元相提并论,郑魁只觉得热血翻涌。
这可是皇帝金口玉言!
皇帝最大!
难道说做工匠,将来也能有那么大的出息?
“万物都有至理,明之可近大道。”
“你们许多人也许不知道,朕悟出了一些道理,如今被称作新学。”
“在朕心目中,这新学先不求成圣,先成才、成能。”
“民间有能工巧匠的说法,你们既然能来这里,已经可称之为能人。”
“但还不够。接下来,是要成才、成圣了。”
是更加令人头皮发麻的话。
成才倒还好,圣这样的字眼,匠户是什么档次?也敢跟大儒去抢他们都不能得到的名头?
“朕对你们有三点要求和希望。”
“希望你们都能识文断句。”
“希望你们能够让自身所长更进一步、有所创举。”
“希望你们将来能著书立说、开馆授徒。”
“如果真有这么一天,不用担心教会徒弟饿死师父。”
“皇明大学院是朕的皇庄、朕的内库供着的,朕可以养你们,荫蔽你们的子孙。”
“终有一日,皇明大学院的教授、供奉,会和内阁大学士、翰林学士一般,同受世人敬仰。”
“要到那天,要靠你们。”
朱厚熜只是来表态的。
但他的表态,让郑魁这样的人很震撼,让文徵明也很震撼。
皇帝在这里表露出来的意思,更加明确了他对于自己悟出的“物理大道”的重视。
区区工匠,是怎么能和内阁大学士、翰林学士相提并论的?还要以成圣为目标?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已经是不知道多少年以来的共识。
到了嘉靖朝,莫非将来就能改变这种状况?
郑魁他们是不敢相信的,但是以一介匠户出身,籍籍无名的他们能来到这里亲眼见到皇帝,亲耳听到皇帝对他们传达这样的殷切希望,这件事情是真实的。
如果将来真能得他赏识,荫蔽子孙、世人敬仰……生而为人,还能有什么更大的追求?
“陛下万岁!”
不知道是谁第一声开始喊的,而后,礼堂里就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声音,逐渐也汇聚成了相同的步调。
朱厚熜笑着止住了他们之后,随后才道:“朕就住在这皇明大学院东边,这里,朕是时常来的。你们在这里,识字是为了将来更好为大明贡献才华,也是为了学到一些对你们擅长的事更有用的学问。朕讲讲兵仗局和军器监研发新火炮、新火药的事。”
这件事,朱厚熜是全程参与了的。
许多东西的雏形,大明也有,散见于之前某些人在某些地方的创举、没有形成定例。
比如说定量装填火药的方法,出现很久了,但没有严格推行。
比如关于增强火器射程、威力的诸多设想和实践。
对这些选拔自各地的能工巧匠来说,他们在各自的行业里都有许多的师父、知道许多行业内曾将出现的技巧。
然后呢?
皇明大学院将要传授给他们的,是展开持续的、可改进的研究需要的科学方法和思维。
当然也包括一些具体技巧,比如说定量的测量方式、比如说留下实验条件和结果的记录方法、比如说先验证方向再改进工艺的思维方式……
改变社会的一些技术,它的出现是要有前提的。
对这些人的重视是前提。
让他们具备基本的文化素养是前提。
使他们不用纠结于生存是前提。
拥有可沟通、成体系的研究思维和沟通语言也是前提。
没有这些,王文素只能自己搜罗典籍、穷经皓首,花了半辈子功夫编纂出数卷《算学宝鉴》,最终还大体上被淹没于历史潮流之中。
现在,朱厚熜能带给他们的,最有价值的就是这些东西。
他说的话,他讲述的过程,让郑魁这些人感觉到了皇帝是懂的。
是怎么一步步去尝试、根据出来的结果再改变,皇帝懂得许多技巧被总结出来的艰难。
同样的,也包括不要漠视别人的想法、不骄傲于自己的经验。像葡萄牙人带来的西洋那种火炮的结构,如果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