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中文网 www.liujiuzw.com,伞匠娘子的水乡生活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又比如,在上色的颜料里加入一些桐油,可以让印刷效果更好。
石印花伞能大量成批生产,而石印技术普通工人练习几日便可上手。花伞的生产成本比从前让伞画师一个个地画节省了许多,速度也快了许多。
因而颜青竹决定,石印花伞的定价比从前手工画伞的定价低一些。
而手工画伞之后便不再画简单的图案,而往高处寻求更精致有韵味的画作,定价提高,只做珍品,卖给那些有钱人家。
因为花伞比从前便宜了,那些从前舍不得买花伞的人家都愿意买一把试试,而从前用过花伞的人发现如今的图样更精致,色彩更斑斓,也愿意买个新鲜,于是石印花伞又成一时风尚。
镇上的其他伞坊倒是被使劲儿挤压了一次。单色和素色的油纸伞以前是最好卖的,因为最便宜。而现在大家发现颜记伞坊的花伞比素色伞贵不了多少钱,便纷纷转而买花伞。
而其他伞坊的花伞比颜记伞坊的花伞贵了一些,图样还没有那么好看,自然又被嫌弃了。
本来颜青竹是想按阿媛说的,去镇上暂时租个铺面,挂上自己的招牌,开店售卖。但没想到,石印花伞拿了一些在家中糕点铺试卖,因为定价便宜,比当初的“楚腰”,绸伞还要火热。
仅售卖一月,就回了本钱。其间又有巴瓦蓬定花伞去南境,还有其他各路客商纷纷定伞。家里的糕点铺子太过拥挤,让不少买糕的客人和买伞的客人都相互有了抱怨。
颜青竹摸摸鼓胀的腰包,一下决心,将镇北那处带铺面的宅子盘了下来,正好那家人正准备搬离。镇北新居,颜记伞坊的牌子挂上,正式开铺售卖。
而阿媛忙着家里的糕点生意,兼之要帮忙伞坊的琐事,一时不能得闲搬过去。
于是颜青竹开始了每天家中,铺面,伞坊三处往返的生活。
伞坊前所未有的忙碌,颜青竹只得多雇了一些新手,让他们做些伐竹,清洗,刨青等不需要精湛手艺的普通活路。
其他伞坊的工人也有转投而来的,颜青竹却一概不收。因着石印花伞大卖,恐怕已让镇上的不少伞坊急红了眼,如今若再撬走人家的工人,只怕把众位老板急得提刀相向。
当然,不敢收别家的工人,还有另外的原因,那就是怕有人用投靠为名,行偷师之实。
石印花伞从开始热卖,便引来行内人各种猜测。刚开始,大家并不知道伞面是印刷的。还以为颜记伞坊的老板疯了,绘制的花伞这么便宜,恐怕除去成本,一把伞还赚不了五文钱。
可慢慢地,有人观察出了门道。从百工村颜记伞坊运出的花伞,都是成批一模一样的花色。这是绘制无法达到的,有人便想到了印刷。
可雕版印刷印这样的图案有多贵,人们是知道的。所以这里面一定有秘密!
于是,颜记伞坊的秘密成了镇上各大伞坊都想知道的秘密。
好在颜青竹从一开始就有所防备。石印这个在镇上还是绝密的方法,颜青竹从来不在人前展示。
每次印刷都是在镇南的家里,叫上几个值得信任的领头工人在家中印刷,而印刷的原理,药墨的来源却丝毫不透露,浆糊、颜料、牛皮胶的配置,也是颜青竹晚间在家中让阿媛和焦喜梅一同帮忙调制。
虽则石印技术迟早会传到枕水镇的,但现在能保密一天就多一天独赚的机会。等业内人揭开这个秘密时,他已经赚得盆满钵满了,再没什么可要紧的。
先机,一切都是先机二字!
到得夏末,颜青竹往来奔波,累得瘦了好几斤,从前的裤子竟都显得腰围宽了。阿媛十分心疼,计划着该歇一歇了。这日终于得闲,便与焦喜梅一起收拾镇南家中的物事,搬往镇北新家。
镇北这处新家,底层本来是单个大铺面的,颜青竹却请百工村的工匠在大铺面里隔出了一个小铺面。这几日,他正是守在那里监工。
阿媛与焦喜梅坐船到得镇北瑜枫码头,一路艳阳高照,额头微微有汗,不远处已有几个小伙子在那处等她们。
他们都是伞坊的工人,其中一个迎上来笑道:“老板娘,老板还忙着店里的事情,让我们来接你们。”
阿媛应了声好,知道颜青竹多番忙碌,如今还想到让人来接她们,已是不易。
小伙子们搬起她们船上诸多的行李,往新家新铺面行去。一路浩浩荡荡,引人侧目。
大约是为了迎接女主人,走到新家所在的巷子里,小伙子们还在身后燃起了鞭炮。
焦喜梅听着噼噼啪啪热烈的响声,像只小兔子般兴奋起来,掩着耳朵紧跟在阿媛身边。
阿媛却不想这般高调,因为她已经看到很多未来的邻居都正倚着柜台或打开二楼窗户,或大胆或好奇地打量着她。
年少的男子,就是这般爱热闹,阿媛倒不愿立时出言制止,拂了他们的好意,只是加快了脚步。
匆匆行着,好难得听不见后面的剧烈响声了,这才发现已到了新家铺面门口。之前她也来过几次的,还不至于在匆忙中认错。
颜青竹正在指挥几个伙计往一旁新隔出的小铺面前挂一块新亮的招牌——阿媛糕点铺。
小铺面里,陈列柜和台面都擦得亮堂堂的,就等着她来开张了。阿媛弯起唇角,露出笑意。
也不知颜青竹是不是背后长了眼睛,阿媛刚走到门口,他就转过身来,欢喜得像个孩子。
这些日子,阿媛还没在白日里见过他,如今趁着天光一看,他胡渣子都冒出来了,穿的也是老板们常穿的深色袍子,一时倒显得老成了些。
阿媛想与他多说几句话,可他毕竟还在忙碌,如今铺面暂时只靠他一人撑着,掌柜还没有招到,而伙计也只能由伞坊的工人暂时充当。
阿媛与焦喜梅不便扰他,自去屋中收拾。
镇北这处新家,格局与镇南那处差别并不大。大约都是水乡风貌,无论旧建新修,总有规律可循。只是形制格局,扩大不少,天井都有从前两倍大,房屋九成新,完全不用像镇南那栋房子还需经过修缮。
新家坐落处是镇北最热闹最宽大的一条巷子,这条巷子里各种生意都有,从前倒是没有做伞的,如今他们搬过来便成了第一家。
从前在镇南,后门处临桥,如今在镇北,前门转手处就是一架过街骑楼,亦是人流聚集之处。
阿媛暗赞,颜青竹选地方,倒是每次都颇有眼光。
铺面临着巷子,后门处仍旧临水,水道比镇南宽阔,不时有装饰得漂亮雅致的画舫翩然而过。对岸巾幡摇曳,灯笼高悬,绵延不断,实在比镇南热闹得多。
房屋亦是四围,底层除了临街处是铺面,左右各有厨房,盥洗室,大厅两边还多出两间耳房。
二层除了三间卧房,还置了一间书房。卧房里除了有雕花拔步床,还置了刺绣屏风,梨木妆台,红漆圆桌,雕花鼓凳。屋子比从前宽大得多,隔墙也很厚实,隔音效果倒比以前好多了。阿媛摸着墙壁,不禁促狭笑了起来,又暗骂自己总想这些。
焦喜梅摸着妆台上光滑的铜镜发呆,看到阿媛抖动身子笑着,倒不知她在想什么。莫非搬了新家,太过高兴?
嗯,一定是高兴坏了,连焦喜梅自己也高兴得不得了呢。如果不是跟着青竹哥和阿媛姐,她这辈子也不可能住到这么好的地方。起初她觉得不好意思,提议自己去住楼下的小房子就好。可阿媛姐说,耳房不是住人的,是堆放杂物用的,让她还和以前一样,住在二楼,屋子除了主卧,随她挑一间。
焦喜梅很感动,觉得两个东家对待自己真的像妹子一样。近来忙碌,还给自己涨了工钱。
二层不全是卧室了,阿媛倒是满意这个格局,一来卧室太多也... -->>
又比如,在上色的颜料里加入一些桐油,可以让印刷效果更好。
石印花伞能大量成批生产,而石印技术普通工人练习几日便可上手。花伞的生产成本比从前让伞画师一个个地画节省了许多,速度也快了许多。
因而颜青竹决定,石印花伞的定价比从前手工画伞的定价低一些。
而手工画伞之后便不再画简单的图案,而往高处寻求更精致有韵味的画作,定价提高,只做珍品,卖给那些有钱人家。
因为花伞比从前便宜了,那些从前舍不得买花伞的人家都愿意买一把试试,而从前用过花伞的人发现如今的图样更精致,色彩更斑斓,也愿意买个新鲜,于是石印花伞又成一时风尚。
镇上的其他伞坊倒是被使劲儿挤压了一次。单色和素色的油纸伞以前是最好卖的,因为最便宜。而现在大家发现颜记伞坊的花伞比素色伞贵不了多少钱,便纷纷转而买花伞。
而其他伞坊的花伞比颜记伞坊的花伞贵了一些,图样还没有那么好看,自然又被嫌弃了。
本来颜青竹是想按阿媛说的,去镇上暂时租个铺面,挂上自己的招牌,开店售卖。但没想到,石印花伞拿了一些在家中糕点铺试卖,因为定价便宜,比当初的“楚腰”,绸伞还要火热。
仅售卖一月,就回了本钱。其间又有巴瓦蓬定花伞去南境,还有其他各路客商纷纷定伞。家里的糕点铺子太过拥挤,让不少买糕的客人和买伞的客人都相互有了抱怨。
颜青竹摸摸鼓胀的腰包,一下决心,将镇北那处带铺面的宅子盘了下来,正好那家人正准备搬离。镇北新居,颜记伞坊的牌子挂上,正式开铺售卖。
而阿媛忙着家里的糕点生意,兼之要帮忙伞坊的琐事,一时不能得闲搬过去。
于是颜青竹开始了每天家中,铺面,伞坊三处往返的生活。
伞坊前所未有的忙碌,颜青竹只得多雇了一些新手,让他们做些伐竹,清洗,刨青等不需要精湛手艺的普通活路。
其他伞坊的工人也有转投而来的,颜青竹却一概不收。因着石印花伞大卖,恐怕已让镇上的不少伞坊急红了眼,如今若再撬走人家的工人,只怕把众位老板急得提刀相向。
当然,不敢收别家的工人,还有另外的原因,那就是怕有人用投靠为名,行偷师之实。
石印花伞从开始热卖,便引来行内人各种猜测。刚开始,大家并不知道伞面是印刷的。还以为颜记伞坊的老板疯了,绘制的花伞这么便宜,恐怕除去成本,一把伞还赚不了五文钱。
可慢慢地,有人观察出了门道。从百工村颜记伞坊运出的花伞,都是成批一模一样的花色。这是绘制无法达到的,有人便想到了印刷。
可雕版印刷印这样的图案有多贵,人们是知道的。所以这里面一定有秘密!
于是,颜记伞坊的秘密成了镇上各大伞坊都想知道的秘密。
好在颜青竹从一开始就有所防备。石印这个在镇上还是绝密的方法,颜青竹从来不在人前展示。
每次印刷都是在镇南的家里,叫上几个值得信任的领头工人在家中印刷,而印刷的原理,药墨的来源却丝毫不透露,浆糊、颜料、牛皮胶的配置,也是颜青竹晚间在家中让阿媛和焦喜梅一同帮忙调制。
虽则石印技术迟早会传到枕水镇的,但现在能保密一天就多一天独赚的机会。等业内人揭开这个秘密时,他已经赚得盆满钵满了,再没什么可要紧的。
先机,一切都是先机二字!
到得夏末,颜青竹往来奔波,累得瘦了好几斤,从前的裤子竟都显得腰围宽了。阿媛十分心疼,计划着该歇一歇了。这日终于得闲,便与焦喜梅一起收拾镇南家中的物事,搬往镇北新家。
镇北这处新家,底层本来是单个大铺面的,颜青竹却请百工村的工匠在大铺面里隔出了一个小铺面。这几日,他正是守在那里监工。
阿媛与焦喜梅坐船到得镇北瑜枫码头,一路艳阳高照,额头微微有汗,不远处已有几个小伙子在那处等她们。
他们都是伞坊的工人,其中一个迎上来笑道:“老板娘,老板还忙着店里的事情,让我们来接你们。”
阿媛应了声好,知道颜青竹多番忙碌,如今还想到让人来接她们,已是不易。
小伙子们搬起她们船上诸多的行李,往新家新铺面行去。一路浩浩荡荡,引人侧目。
大约是为了迎接女主人,走到新家所在的巷子里,小伙子们还在身后燃起了鞭炮。
焦喜梅听着噼噼啪啪热烈的响声,像只小兔子般兴奋起来,掩着耳朵紧跟在阿媛身边。
阿媛却不想这般高调,因为她已经看到很多未来的邻居都正倚着柜台或打开二楼窗户,或大胆或好奇地打量着她。
年少的男子,就是这般爱热闹,阿媛倒不愿立时出言制止,拂了他们的好意,只是加快了脚步。
匆匆行着,好难得听不见后面的剧烈响声了,这才发现已到了新家铺面门口。之前她也来过几次的,还不至于在匆忙中认错。
颜青竹正在指挥几个伙计往一旁新隔出的小铺面前挂一块新亮的招牌——阿媛糕点铺。
小铺面里,陈列柜和台面都擦得亮堂堂的,就等着她来开张了。阿媛弯起唇角,露出笑意。
也不知颜青竹是不是背后长了眼睛,阿媛刚走到门口,他就转过身来,欢喜得像个孩子。
这些日子,阿媛还没在白日里见过他,如今趁着天光一看,他胡渣子都冒出来了,穿的也是老板们常穿的深色袍子,一时倒显得老成了些。
阿媛想与他多说几句话,可他毕竟还在忙碌,如今铺面暂时只靠他一人撑着,掌柜还没有招到,而伙计也只能由伞坊的工人暂时充当。
阿媛与焦喜梅不便扰他,自去屋中收拾。
镇北这处新家,格局与镇南那处差别并不大。大约都是水乡风貌,无论旧建新修,总有规律可循。只是形制格局,扩大不少,天井都有从前两倍大,房屋九成新,完全不用像镇南那栋房子还需经过修缮。
新家坐落处是镇北最热闹最宽大的一条巷子,这条巷子里各种生意都有,从前倒是没有做伞的,如今他们搬过来便成了第一家。
从前在镇南,后门处临桥,如今在镇北,前门转手处就是一架过街骑楼,亦是人流聚集之处。
阿媛暗赞,颜青竹选地方,倒是每次都颇有眼光。
铺面临着巷子,后门处仍旧临水,水道比镇南宽阔,不时有装饰得漂亮雅致的画舫翩然而过。对岸巾幡摇曳,灯笼高悬,绵延不断,实在比镇南热闹得多。
房屋亦是四围,底层除了临街处是铺面,左右各有厨房,盥洗室,大厅两边还多出两间耳房。
二层除了三间卧房,还置了一间书房。卧房里除了有雕花拔步床,还置了刺绣屏风,梨木妆台,红漆圆桌,雕花鼓凳。屋子比从前宽大得多,隔墙也很厚实,隔音效果倒比以前好多了。阿媛摸着墙壁,不禁促狭笑了起来,又暗骂自己总想这些。
焦喜梅摸着妆台上光滑的铜镜发呆,看到阿媛抖动身子笑着,倒不知她在想什么。莫非搬了新家,太过高兴?
嗯,一定是高兴坏了,连焦喜梅自己也高兴得不得了呢。如果不是跟着青竹哥和阿媛姐,她这辈子也不可能住到这么好的地方。起初她觉得不好意思,提议自己去住楼下的小房子就好。可阿媛姐说,耳房不是住人的,是堆放杂物用的,让她还和以前一样,住在二楼,屋子除了主卧,随她挑一间。
焦喜梅很感动,觉得两个东家对待自己真的像妹子一样。近来忙碌,还给自己涨了工钱。
二层不全是卧室了,阿媛倒是满意这个格局,一来卧室太多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