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中文网 www.liujiuzw.com,盐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span class="content-word">
第二十一章
</span>
1991年波士顿近郊剑桥
1991年感恩节的最后一天,是个暖和的晴天。连着几天熬夜听李先生的故事,我也觉出了人倦体乏。虽然醒了,却一时爬不起来。辗转几时之后,看看时间,已是过了十点,再不起身就有违做客之道了。
白太太家的楼梯正好对着一层的门厅,一阵光亮射进了眼帘。正下到楼梯的一半,忽地听着楼下一声脆响,像是瓷器摔碎的声音,接着便是白太太的一声惊呼。
这声音来得太突然,我顾不上多想,也顾不上脚下的步子安稳,径直从楼梯上半跳、半滑地下到了一层。到得客厅里,正见着白太太半跪在地上,脚边满是骨瓷茶杯的碎片。再往前看,李先生仰面躺在了地上,眼睛闭着,脸色苍白,似是晕了过去。
“快去打911,”白太太手指着挂在墙上的电话,焦急地喊道。
电话一拨就通了,接线员的声音从耳机中传来,我磕磕巴巴地把情况说了。线另一方的女声却是训练有素的平静,问起李先生此时是否清醒,脸色、唇色如何,呼吸和脉搏怎样,是否有抽搐的情形。
看得到的,我就尽力说了,看不到或是不知道怎么答的,我便问白太太。接线员一边问着一边说道救护车已经出动了,让我不要着急,继续观察李先生的状况,如果我需要,她可以在线上指导我,直到救护车赶到。
此时,我听见白太太轻声呼唤着李先生,转过头,看到李先生似是醒了过来。
“舅舅,你千万不要动,我们已经叫了救护车。坚持一小会儿就好了。”
我赶紧告诉接线员,李先生已经醒来,她听后说道,“这是好事,不过千万不要搬动他,明白吗?另外,你观察一下他头脑是否清楚,是否有语言上的迟滞。”
此时恰好李先生也开了口,“我没事,刚才一下子头晕,扶我起来吧。”
李先生这话是用英文说的,声音虽是不大,可仍是从电话中传了过去。911的接线员听了甚是着急,忙着问道这是不是病人想起来,如果是,那就是十分危险的,千万不要搬动他,也不要让他起身。
白太太也是明白这道理的,还不等我转达,她便轻轻地按住李先生的肩头,柔声说道,“舅舅,你千万不要动。”她一边说着,一边脱下来身上的羊绒开衫衣,仔细地叠起来,又用一只手扶住李先生的头,另一只顺势把毛衣放在了李先生颈下,“你看这样是不是舒服些?舅舅,我得给您盖上一个毯子。我去一下就来,只一秒钟就好了,答应我不要动好吗?”
看着李先生点头答应,白太太忙地起身,快步走到单人沙发边。她拿起一条毛毯,又三步并作两步,跑回了李先生身边,为他盖上了毛毯。
“病人现在怎么样了?”话筒那方的接线员关切地问道。
我报出了李先生情况还好,听筒那边传过来了她欣慰的声音,“我刚收到信息,救护车已开进了你们那条街,马上就到。”
她刚说完这话,门外便由远及近地传来了救护车的鸣笛。
我忙着对话筒说道,“我想这是他们来了。谢谢你!”
“哦,这不用谢,”她仍是用柔和的声音说道,“希望他能尽快康复。祝你们好运。”
挂了电话,我疾步跑去门厅,门外三个全副装备的急救员抬着担架,挎着仪器从车道上跑了过来。
急救员顾不上太多的寒暄,径直在李先生身边打开了急救箱,取出了一应器具开始检测。
“谢谢你们,”李先生此时声音平缓,也显得更有气力,便与平日没有什么不同,“我觉着挺好的,没什么问题。”
跪在李先生右手边的一个急救员看上去也就二十几岁,棕色的秀发在脑后紧紧地束起一个发髻。她摘下听诊器,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先生,你听得到我说话吗?”
李先生点点头,带着一丝骄傲地加重了波士顿的口音回答道,“又大又清楚。”
急救员又是一个给人信心的笑容:“先生,你的生命体征都不错。说实话,你的心跳可有力啦,比我的都好。”
李先生回以微笑,缓缓地说道,“既然这样,那就让我起来吧。我的心脏不错,可我的腰以前受过伤,再这么躺着,恐怕腰会疼起来了。”
“这可不行。我们现在还不知道你为什么会晕倒,最好还是把你送到医院再做些检查,这样大家才能放心。”说到这儿,她转过头,用淡栗色的眸子看着我和白太太,希望我们也能同意这建议。
果然,白太太在李先生身边坐下,微微地躬下身,说道,“舅舅,还是去医院看看吧。你这很快就要回国去,要是查不出个原因,我可真不放心你走。”
白太太的恳求总算是让李先生同意了,三个急救员一起将他平托起来,放上了担架,然后触动机关,担架升起,便推了出去。
哈佛大学的校医院,就在哈佛广场侧面的Holyoke中心,车程算起来也就是七八分钟而已。进了医院,护士迎上来,把担架接过去,又是一系列的检查。
白太太和我等在外面,时间靠近中午,一位中年的医生找到了我们。他还未开口,白太太便焦急地站起身。也许是太过担心,她一时却是问不出话,只是眼圈泛红,眼角渗出了泪水。
医生见状,忙着拍了拍白太太的肩头,示意她坐下。
“病人现在情况不错,他身体还真是很好。”医生灰蓝色的眸子里露出了让人安心的神采。
白太太长吁了一口气,脸上登时放松了很多:“那我们很快就能回去了?舅舅其实本来就不想来。”
“嗯,我就是想和你们商量一下。他现在各方面测试的结果都没什么问题,只是考虑到他的年岁,我们想再做一个心脏的回声造影,排除心脏的问题。”
白太太点点头,同意了医生的建议。医生满意地笑了笑,说道:“太好了,我这就去安排。”他正待走开,忽地好似又想起了什么,转过身说道,“对了,我和他聊天,发现他是我们的校友?正好校医院把以前的病例都录入计算机了,说不准能找出他以前的记录。要是能找到,我还真想比较一下现在和七十年前的情况,可能对诊断也有帮助。”
病房在大楼的四层,因为放假的原因,楼道里面异常安静。观察室原本中间有一道布帘,可现在只有李先生一个人在,也就变成了单间。我们推开房门时,李先生正侧靠着床头,看着南面窗外柯克兰德金色钟楼的尖顶出神,竟一时没有觉察出我们的到来。
“舅舅?”白太太试探着轻声唤道,“还好吗?”
李先生缓缓地转过头,看到我们,只是淡淡地笑笑,伸出手,示意白太太在他床头旁的椅子上坐下。
“让你们担心了,是吧?”李先生的语气仍是平和而舒缓,“其实这也是老毛病了。我年轻时就害过这头晕的病,犯过几次。这倒也有好几十年没有过了,大概也算是返老还童吧。”
“医生说你没有什么大问题,但还是需要做一个心脏的检查,”白太太停下片刻,眼睛似乎在探寻着李先生的反应。“所以,今晚在医院里观察,我们也觉着这样比较放心。要不然,还真不敢放你回中国去呢。”
李先生伸出右手,轻轻地拍了拍自己左侧的胸口,微笑着说道,“伊莎贝尔,我这儿好得很!”
“我觉着您还是谨慎些好,长途飞行毕竟很消耗体力!”白太太继续劝道。
“你意思,我也明白。那就既来之、则安之吧。都这么大岁数了,怕是什么毛病都能检查出来,不过……”,他顿了顿,接着郑重地说道:“我无论如何也是要回去的。”
白太太本想留下来陪着李先生,他却没有答应,只把我留了下来陪他。午饭前,适才和我们说话的医生又进了来,右手里捏着一个厚厚的牛皮纸夹。
医生脸上泛着兴奋的神情,见了李先生,便轻轻地挥着手中的纸夹,说道,“李先生,对吧?你还记着我刚才提到的老病例吗?你看,我们还真的找到了。”
李先生脸上神情仍是淡泊,似乎并没有被这饱经岁月的发现而触动,“有什么有意思的发现吗?这么多年了,我自己都不记着了。”
医生颇有仪式感地翻开牛皮纸夹,正准备宣布这有意思的发现,忽地又停住了,淡蓝的眸子在我脸上扫过,似是在拷问我的来历。
... -->>
<span class="content-word">
第二十一章
</span>
1991年波士顿近郊剑桥
1991年感恩节的最后一天,是个暖和的晴天。连着几天熬夜听李先生的故事,我也觉出了人倦体乏。虽然醒了,却一时爬不起来。辗转几时之后,看看时间,已是过了十点,再不起身就有违做客之道了。
白太太家的楼梯正好对着一层的门厅,一阵光亮射进了眼帘。正下到楼梯的一半,忽地听着楼下一声脆响,像是瓷器摔碎的声音,接着便是白太太的一声惊呼。
这声音来得太突然,我顾不上多想,也顾不上脚下的步子安稳,径直从楼梯上半跳、半滑地下到了一层。到得客厅里,正见着白太太半跪在地上,脚边满是骨瓷茶杯的碎片。再往前看,李先生仰面躺在了地上,眼睛闭着,脸色苍白,似是晕了过去。
“快去打911,”白太太手指着挂在墙上的电话,焦急地喊道。
电话一拨就通了,接线员的声音从耳机中传来,我磕磕巴巴地把情况说了。线另一方的女声却是训练有素的平静,问起李先生此时是否清醒,脸色、唇色如何,呼吸和脉搏怎样,是否有抽搐的情形。
看得到的,我就尽力说了,看不到或是不知道怎么答的,我便问白太太。接线员一边问着一边说道救护车已经出动了,让我不要着急,继续观察李先生的状况,如果我需要,她可以在线上指导我,直到救护车赶到。
此时,我听见白太太轻声呼唤着李先生,转过头,看到李先生似是醒了过来。
“舅舅,你千万不要动,我们已经叫了救护车。坚持一小会儿就好了。”
我赶紧告诉接线员,李先生已经醒来,她听后说道,“这是好事,不过千万不要搬动他,明白吗?另外,你观察一下他头脑是否清楚,是否有语言上的迟滞。”
此时恰好李先生也开了口,“我没事,刚才一下子头晕,扶我起来吧。”
李先生这话是用英文说的,声音虽是不大,可仍是从电话中传了过去。911的接线员听了甚是着急,忙着问道这是不是病人想起来,如果是,那就是十分危险的,千万不要搬动他,也不要让他起身。
白太太也是明白这道理的,还不等我转达,她便轻轻地按住李先生的肩头,柔声说道,“舅舅,你千万不要动。”她一边说着,一边脱下来身上的羊绒开衫衣,仔细地叠起来,又用一只手扶住李先生的头,另一只顺势把毛衣放在了李先生颈下,“你看这样是不是舒服些?舅舅,我得给您盖上一个毯子。我去一下就来,只一秒钟就好了,答应我不要动好吗?”
看着李先生点头答应,白太太忙地起身,快步走到单人沙发边。她拿起一条毛毯,又三步并作两步,跑回了李先生身边,为他盖上了毛毯。
“病人现在怎么样了?”话筒那方的接线员关切地问道。
我报出了李先生情况还好,听筒那边传过来了她欣慰的声音,“我刚收到信息,救护车已开进了你们那条街,马上就到。”
她刚说完这话,门外便由远及近地传来了救护车的鸣笛。
我忙着对话筒说道,“我想这是他们来了。谢谢你!”
“哦,这不用谢,”她仍是用柔和的声音说道,“希望他能尽快康复。祝你们好运。”
挂了电话,我疾步跑去门厅,门外三个全副装备的急救员抬着担架,挎着仪器从车道上跑了过来。
急救员顾不上太多的寒暄,径直在李先生身边打开了急救箱,取出了一应器具开始检测。
“谢谢你们,”李先生此时声音平缓,也显得更有气力,便与平日没有什么不同,“我觉着挺好的,没什么问题。”
跪在李先生右手边的一个急救员看上去也就二十几岁,棕色的秀发在脑后紧紧地束起一个发髻。她摘下听诊器,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先生,你听得到我说话吗?”
李先生点点头,带着一丝骄傲地加重了波士顿的口音回答道,“又大又清楚。”
急救员又是一个给人信心的笑容:“先生,你的生命体征都不错。说实话,你的心跳可有力啦,比我的都好。”
李先生回以微笑,缓缓地说道,“既然这样,那就让我起来吧。我的心脏不错,可我的腰以前受过伤,再这么躺着,恐怕腰会疼起来了。”
“这可不行。我们现在还不知道你为什么会晕倒,最好还是把你送到医院再做些检查,这样大家才能放心。”说到这儿,她转过头,用淡栗色的眸子看着我和白太太,希望我们也能同意这建议。
果然,白太太在李先生身边坐下,微微地躬下身,说道,“舅舅,还是去医院看看吧。你这很快就要回国去,要是查不出个原因,我可真不放心你走。”
白太太的恳求总算是让李先生同意了,三个急救员一起将他平托起来,放上了担架,然后触动机关,担架升起,便推了出去。
哈佛大学的校医院,就在哈佛广场侧面的Holyoke中心,车程算起来也就是七八分钟而已。进了医院,护士迎上来,把担架接过去,又是一系列的检查。
白太太和我等在外面,时间靠近中午,一位中年的医生找到了我们。他还未开口,白太太便焦急地站起身。也许是太过担心,她一时却是问不出话,只是眼圈泛红,眼角渗出了泪水。
医生见状,忙着拍了拍白太太的肩头,示意她坐下。
“病人现在情况不错,他身体还真是很好。”医生灰蓝色的眸子里露出了让人安心的神采。
白太太长吁了一口气,脸上登时放松了很多:“那我们很快就能回去了?舅舅其实本来就不想来。”
“嗯,我就是想和你们商量一下。他现在各方面测试的结果都没什么问题,只是考虑到他的年岁,我们想再做一个心脏的回声造影,排除心脏的问题。”
白太太点点头,同意了医生的建议。医生满意地笑了笑,说道:“太好了,我这就去安排。”他正待走开,忽地好似又想起了什么,转过身说道,“对了,我和他聊天,发现他是我们的校友?正好校医院把以前的病例都录入计算机了,说不准能找出他以前的记录。要是能找到,我还真想比较一下现在和七十年前的情况,可能对诊断也有帮助。”
病房在大楼的四层,因为放假的原因,楼道里面异常安静。观察室原本中间有一道布帘,可现在只有李先生一个人在,也就变成了单间。我们推开房门时,李先生正侧靠着床头,看着南面窗外柯克兰德金色钟楼的尖顶出神,竟一时没有觉察出我们的到来。
“舅舅?”白太太试探着轻声唤道,“还好吗?”
李先生缓缓地转过头,看到我们,只是淡淡地笑笑,伸出手,示意白太太在他床头旁的椅子上坐下。
“让你们担心了,是吧?”李先生的语气仍是平和而舒缓,“其实这也是老毛病了。我年轻时就害过这头晕的病,犯过几次。这倒也有好几十年没有过了,大概也算是返老还童吧。”
“医生说你没有什么大问题,但还是需要做一个心脏的检查,”白太太停下片刻,眼睛似乎在探寻着李先生的反应。“所以,今晚在医院里观察,我们也觉着这样比较放心。要不然,还真不敢放你回中国去呢。”
李先生伸出右手,轻轻地拍了拍自己左侧的胸口,微笑着说道,“伊莎贝尔,我这儿好得很!”
“我觉着您还是谨慎些好,长途飞行毕竟很消耗体力!”白太太继续劝道。
“你意思,我也明白。那就既来之、则安之吧。都这么大岁数了,怕是什么毛病都能检查出来,不过……”,他顿了顿,接着郑重地说道:“我无论如何也是要回去的。”
白太太本想留下来陪着李先生,他却没有答应,只把我留了下来陪他。午饭前,适才和我们说话的医生又进了来,右手里捏着一个厚厚的牛皮纸夹。
医生脸上泛着兴奋的神情,见了李先生,便轻轻地挥着手中的纸夹,说道,“李先生,对吧?你还记着我刚才提到的老病例吗?你看,我们还真的找到了。”
李先生脸上神情仍是淡泊,似乎并没有被这饱经岁月的发现而触动,“有什么有意思的发现吗?这么多年了,我自己都不记着了。”
医生颇有仪式感地翻开牛皮纸夹,正准备宣布这有意思的发现,忽地又停住了,淡蓝的眸子在我脸上扫过,似是在拷问我的来历。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