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中文网 www.liujiuzw.com,重生之大书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尚瑞达带着儿子,在万川到处逛,新华书店当然是尚文远首选。
不过似乎是为了弥补,尚瑞达带着儿子,各个大的百货商店也光顾不少。给儿子媳妇买了几身衣裳,也给余舒同两口子买了些礼品。他从潇湘回来,走得急,啥都没带。正好这时都补上,200大洋很快就只剩120多块了。
为这事,尚瑞达被晏华又是骂了好几遍,说是浪费钱。不过的确良的衣服,收得还是挺快。
尚文远跟父亲几日接触下来,感情上自然是亲近不少。尚文远前世是没有享受过父爱的,尽管继父对他挺好,不过一来继父本来言语就不多,二来不是亲生的,父子亲情自然不是那么浓厚。尚文远对继父,如果说是亲情还不如说是感激成分多一些。
每个做过父母的都明白,父爱的缺失,在孩子的性格养成方面,都会有一定的缺陷。比如看事情很容易极端,非黑即白;比如做事情不太坚持,容易半途而废;比如大多不善言辞等等。单亲或者重组的家庭,孩子的问题从来就不少。
不过好在尚文远因为家里的实际情况,比较早熟,懂事得早。母亲晏华的那些淳朴的教导,比如与人为善、比如不能赌、毒、嫖。这些都刻在脑子里,大学毕业后,倒没干过什么不该干的事。
尚文远是成年人的魂,自然跟自个老子面前,没有那么多小儿的依赖撒娇,做出来自己也感到矫揉肉麻,很是别扭。尚瑞达对儿子心里亏欠,努力表现舐犊情深,还算小有成果。不过父子二人看起来,貌似像兄弟多一些。
尚文远在书店里转了几遍,发现整个书店书品种比较少,而且万川新华书店这时候还很小,就一个不足两百平的书店,还是在原来供销社,现在改名万川大商店旁边的一个小门脸里。
人教版第五套教材和教师用参考书居多,其他工具书也很少,教辅更是没有。
好大一片空白!
这种状况是尚文远喜闻乐见的,教辅这个大市场,大有可为啊。
不说全国,单说万川所在的双江省,作为人口大省,单小学生在读人数就超过1400万。80年入学的那批小学生,马上就要进入初中,那时,初高中人数更为庞大。一本教材,按前世那种至少配备4本教辅,全双江多少学生,全国又有多少学生啊。这么多的消费人群,这么大的市场空白,作为曾经的书商,尚文远光想想就口水滴答。弄得尚瑞达看儿子,还吓了一跳,以为出啥毛病了。
尚文远前世参加每年一度的北都图书订货会,也经常到教辅馆去逛,倒是知道十大王牌教辅图书品牌。但那都是90年代才开始的,有的还得后推倒2000以后了,现在那些王牌策划还不知道在那个旮旯里挥斥方遒呢。
就世纪金鑫的那套《教材全解》,可是持续畅销几十年。不说垄断,那么激烈的竞争下,都能占全国教辅图书50%的市场份额,可想而知,获利又有多少?
只不过图书这行当,外行人不懂,不知道究竟水深水浅,做图书的又都是闷声发财的类型,能隐瞒则隐瞒,卖1000万册对外绝对宣称说只印了50万册,版税可不是小数,特别是那些畅销书。其实,那些大书商,那个不是被喂得膘肥体壮的?不说首富,反正进入杀猪榜,哦不,排行榜肯定是绰绰有余。
尚文远前世就有次听见一个全国50强房产商在那感叹,累死累活,背一堆骂名,一年下来,赚的钱还不如几个学校。
现在市场大好,那就还剩几个环节了。
一就是稿源,市场再大,你得找人来写啊。自己周围谁都不会,不说对教育政策的了解,单单对教材的解读,一般人都啃不动。只能找那些资深的老教师,老板凳。最好是能找到每年中、高考阅卷的那批老师。也只有这些老师,弄出来的教辅,才是学生所需的。
二就是编辑了,这个倒是好办,只要找到出版社合作,这个就不是问题。估摸着现在除了中字头的那几家国家级出版社,其他地方出版社的编辑身上都发毛了,闲得。
三就是印刷厂了,这个时候的印刷厂。书编出来,得找地印刷。一般小作坊,还都是一些老旧的机器,精装书做不了,胶装书还得用手工刷胶,手工装订,速度慢得要死,质量上还得不到保证。大印厂,又基本是国营的,牛皮哄哄的。不过,现在估计日子也不像前些年那么舒坦了。不过,如果找到合适的出版社,这个就不是问题了,因为这时候的出版社,很多都是大而全的,自己都有印刷厂。还不用专门去其他纸厂购纸,这个可是图书的大头。
最后一个环节就是发行了。这是最重要的,书印出来,卖不出去那就是白费功夫。
图书发行这时候的渠道不多,因为民营书店基本没有,前世那种每个省的图书批发中心都还不见踪影。
主要就只有新华书店了,邮局征订毕竟上那个征订目录找人很麻烦。尽管是现款现货,但量肯定没新华书店那么大。
但要想在新华书店销售,现在可是个大问题。经历那场大变革和大动荡,新华书店从78年开始,一直到86年,才逐步恢复发展。全国网点也没有前世14000多个,估计现在也就4、5000个网点。尽管现在新华书店在各个省的权限已经下放,正是蓬勃发展的时候。但对书刊、音像的发行,还都有一定的规定。私人、民营都是不能在书店里开户,进行发行的。必须要依托出版社。
换句话说,如果图书印出来,不通过新华书店,自己零打碎敲的发,时间长不说,量还上不去。就现在全国这通讯水平,打个电话还得手摇,平时都是信函往来,一来二去,估计把信息传播出去,一个学期都完... -->>
尚瑞达带着儿子,在万川到处逛,新华书店当然是尚文远首选。
不过似乎是为了弥补,尚瑞达带着儿子,各个大的百货商店也光顾不少。给儿子媳妇买了几身衣裳,也给余舒同两口子买了些礼品。他从潇湘回来,走得急,啥都没带。正好这时都补上,200大洋很快就只剩120多块了。
为这事,尚瑞达被晏华又是骂了好几遍,说是浪费钱。不过的确良的衣服,收得还是挺快。
尚文远跟父亲几日接触下来,感情上自然是亲近不少。尚文远前世是没有享受过父爱的,尽管继父对他挺好,不过一来继父本来言语就不多,二来不是亲生的,父子亲情自然不是那么浓厚。尚文远对继父,如果说是亲情还不如说是感激成分多一些。
每个做过父母的都明白,父爱的缺失,在孩子的性格养成方面,都会有一定的缺陷。比如看事情很容易极端,非黑即白;比如做事情不太坚持,容易半途而废;比如大多不善言辞等等。单亲或者重组的家庭,孩子的问题从来就不少。
不过好在尚文远因为家里的实际情况,比较早熟,懂事得早。母亲晏华的那些淳朴的教导,比如与人为善、比如不能赌、毒、嫖。这些都刻在脑子里,大学毕业后,倒没干过什么不该干的事。
尚文远是成年人的魂,自然跟自个老子面前,没有那么多小儿的依赖撒娇,做出来自己也感到矫揉肉麻,很是别扭。尚瑞达对儿子心里亏欠,努力表现舐犊情深,还算小有成果。不过父子二人看起来,貌似像兄弟多一些。
尚文远在书店里转了几遍,发现整个书店书品种比较少,而且万川新华书店这时候还很小,就一个不足两百平的书店,还是在原来供销社,现在改名万川大商店旁边的一个小门脸里。
人教版第五套教材和教师用参考书居多,其他工具书也很少,教辅更是没有。
好大一片空白!
这种状况是尚文远喜闻乐见的,教辅这个大市场,大有可为啊。
不说全国,单说万川所在的双江省,作为人口大省,单小学生在读人数就超过1400万。80年入学的那批小学生,马上就要进入初中,那时,初高中人数更为庞大。一本教材,按前世那种至少配备4本教辅,全双江多少学生,全国又有多少学生啊。这么多的消费人群,这么大的市场空白,作为曾经的书商,尚文远光想想就口水滴答。弄得尚瑞达看儿子,还吓了一跳,以为出啥毛病了。
尚文远前世参加每年一度的北都图书订货会,也经常到教辅馆去逛,倒是知道十大王牌教辅图书品牌。但那都是90年代才开始的,有的还得后推倒2000以后了,现在那些王牌策划还不知道在那个旮旯里挥斥方遒呢。
就世纪金鑫的那套《教材全解》,可是持续畅销几十年。不说垄断,那么激烈的竞争下,都能占全国教辅图书50%的市场份额,可想而知,获利又有多少?
只不过图书这行当,外行人不懂,不知道究竟水深水浅,做图书的又都是闷声发财的类型,能隐瞒则隐瞒,卖1000万册对外绝对宣称说只印了50万册,版税可不是小数,特别是那些畅销书。其实,那些大书商,那个不是被喂得膘肥体壮的?不说首富,反正进入杀猪榜,哦不,排行榜肯定是绰绰有余。
尚文远前世就有次听见一个全国50强房产商在那感叹,累死累活,背一堆骂名,一年下来,赚的钱还不如几个学校。
现在市场大好,那就还剩几个环节了。
一就是稿源,市场再大,你得找人来写啊。自己周围谁都不会,不说对教育政策的了解,单单对教材的解读,一般人都啃不动。只能找那些资深的老教师,老板凳。最好是能找到每年中、高考阅卷的那批老师。也只有这些老师,弄出来的教辅,才是学生所需的。
二就是编辑了,这个倒是好办,只要找到出版社合作,这个就不是问题。估摸着现在除了中字头的那几家国家级出版社,其他地方出版社的编辑身上都发毛了,闲得。
三就是印刷厂了,这个时候的印刷厂。书编出来,得找地印刷。一般小作坊,还都是一些老旧的机器,精装书做不了,胶装书还得用手工刷胶,手工装订,速度慢得要死,质量上还得不到保证。大印厂,又基本是国营的,牛皮哄哄的。不过,现在估计日子也不像前些年那么舒坦了。不过,如果找到合适的出版社,这个就不是问题了,因为这时候的出版社,很多都是大而全的,自己都有印刷厂。还不用专门去其他纸厂购纸,这个可是图书的大头。
最后一个环节就是发行了。这是最重要的,书印出来,卖不出去那就是白费功夫。
图书发行这时候的渠道不多,因为民营书店基本没有,前世那种每个省的图书批发中心都还不见踪影。
主要就只有新华书店了,邮局征订毕竟上那个征订目录找人很麻烦。尽管是现款现货,但量肯定没新华书店那么大。
但要想在新华书店销售,现在可是个大问题。经历那场大变革和大动荡,新华书店从78年开始,一直到86年,才逐步恢复发展。全国网点也没有前世14000多个,估计现在也就4、5000个网点。尽管现在新华书店在各个省的权限已经下放,正是蓬勃发展的时候。但对书刊、音像的发行,还都有一定的规定。私人、民营都是不能在书店里开户,进行发行的。必须要依托出版社。
换句话说,如果图书印出来,不通过新华书店,自己零打碎敲的发,时间长不说,量还上不去。就现在全国这通讯水平,打个电话还得手摇,平时都是信函往来,一来二去,估计把信息传播出去,一个学期都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