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中文网 www.liujiuzw.com,中华秘典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br />
第二层
正上方为“天道,刻日月绕须弥山顶,顶上有安宫殿。此道清洁光明,富丽堂皇,非人类世间所能比拟。”天道之右为“人道”,刻四人戴冠著袍,持物站立,此道为世人所居、人类之所。“天道”之左为“阿修罗道”,刻一位三头六臂,手持诸般兵器的阿修罗像。阿修罗原本是一位骁勇善战,百战百胜的天神,能力同“天”。但因?心太重,又多怒好动,故而被撵出“天道”降至“阿修罗道”。
第二层正下方是“地狱道”,刻有漆黑的地狱门,一马面狱卒正欲把一“罪人”扔进油锅中。此道为众苦聚集、悲惨至极之所。“地狱道”之右是饿鬼道,刻饿鬼手擎一人,口咬人头。此道中的饿鬼的诸鬼中最苦的,不但常受饥饿,千年万载难得一食,即便得了,也会立即被猛火所焚,烧成灰烬。“地狱道”之左是“畜牲道”,刻一狮一牛一马任人驱使,互相蚕食。此道是一切动物群聚之处。
第三层
造像表现了“十二因缘说”的基本内容,即展现众生痛苦的原因和“名状”。
第三层上方正中的小圆龛中刻一罗刹将军。身着将服,手持宝剑,危襟电坐。以下沿反时针方向依次刻:一老者悠闲而坐,旁摆瓦轮;一猿猴结跏而坐,一渔翁撑船捕鱼;一修行者静心参禅;一对男女双手互摩;一女子站立,想坐着的男子诉说;一母亲怀抱婴儿;一青年脚踢瓦罐,殴打老妇;一著朝服官吏面呈怒容;一孕妇;一侍者搀扶一老者;一病者;一棺材,两位女人扶棺痛哭;两男女并坐交谈,面露愁容;一男子双手掩面,心生悲痛;一妇女背着小孩,与男子惜别;一男子紧挽缰绳,牵马不骑。这些造像,依次表现了“十二因缘说”中“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病)死、忧悲苦恼”等人生彼此互为条件或互为因果的十二个环节。
第四层
为了更形象的说明生死轮回的具体过程,于是第四层分为18格,每格于瓦官似的套筒中刻出一个个生灵转世轮回的图像。从“天道”开始,反时针方向依次为:人头人尾,人头畜尾(天道);狼头人尾,牛头畜尾,狮头畜尾(阿修罗道);禽头畜尾,畜头蛇尾(畜牲道);马头蛇尾、鱼头人尾,蛇头畜尾(地狱道);人头畜尾,畜头畜尾(饿鬼道);猪头畜尾,龙头人尾,鸟头畜尾(人道)等等,这可能表示生死受胎像,以头示生所属,以尾示亡所属。
在一个人死后,会经历一个叫「中阴期」的过渡,然后再次轮回。轮回的范围是在六道之内,亦即天道、人道、修罗道、地狱道、饿鬼道及畜牲道。在天、人及修罗道三者中转生,痛苦为较少,所以它们合称为「三善道」。地狱、饿鬼及畜牲道中,痛苦极大,所以它们合称为「三恶道」。
我们并不能自主选择转生往哪一道,也并无一个天上的主宰决定我们的死后去向,而是无奈地由业力及烦恼所主使投生的。因应我们过往身、语及意所作的业因及外缘成熟,我们会投生于某一道中。作善业者于善业因缘成熟时,便感召三善道之转生;恶业因于因缘成熟时,便感召恶道转生。这只是概略之归纳,其中各道之各别受生因缘不同。六道轮回,是一种因果之自然定律,并非一种赏罚制度,也并非上天的安排。不论你相不相信因果及轮回,这个定律一样如常运作,绝不因你的不相信而变得不存在。
六道轮回-六道的颜色
天道微白,阿修罗暗绿,
六道中的本尊色人道淡黄,畜生道淡蓝,饿鬼道亚红,地狱道烟雾。
人死后三日半至四日后中阴身苏醒,此时为中阴身第一日。以下为每一日所见到的六道轮回之光以及佛光,若投入六道之光,便进入轮回,若投入佛光,便脱离生死之苦。
中阴身如投生人间,则必先见生身父母交合之情景,心起欲念,与父缘重者而生亲父之心,生而为女。与母缘重者生亲母之心,生而为男。中阴身机灵无碍,可穿过须弥山,飘游四大洲,但一入胎,虽有悔意,却不能穿过母体之**,而成后阴身了。
所以中阴身务须紧记不可入胎。见男女合体,即一心念佛,便得解脱。此所以五戒中之邪淫戒是重获人身之基本戒条之一。如一个人生平喜邪淫,则于中阴期间,一见男女交合,便即起邪念,因而兴加入之意,便一定投入畜生之胎,失去人身。
六道轮回-佛教以佛教而论,众生从无始以来,因为对世间无常的真相无所了知、或因为对生命的实相不明了的无明,而产生种种导致不断生死的烦恼未能断尽,便辗转生死于三界五趣之中,或称在六道中如车轮一样地旋转,即“六道轮回”,至少要修成阿罗汉,乃至成佛,否则无有脱出之期。
由于佛教的修行内涵三乘菩提*通的法即是解脱道的智慧与修证道理来看,一世又一世不断出生以及老死的有情众生,一旦死去的有情身心,便已坏灭而不复存在于世间,一定有一个能够串连三世轮回的生生灭灭的不灭的真实的法。所以在佛教的轮回观中,但不涉及灵魂之说,因为佛教认为一般人所谓的灵魂仍然是有情的五蕴身,仍是会有寿命期限的、终究会坏灭死去的、是无常的。
六道轮回-宗教概念
轮回起于梵书时代,成熟于《奥义书》,是流转之意。奥义书认为,轮回包摄三道,即天道、祖道、兽道。轮回是婆罗门教主要教义之一,婆罗门教认为四大种姓及贱民于轮回中生生世世永袭不变。佛教再将三道扩展为六道四生,佛教认为,轮回是一个过程,人死去以后,“识”会离开人体,经过一些过程以后进入另一个刚刚出生的新生命体内,该新生命体可以是人类,也可以是动物、鬼、神。到达涅??的境界就可摆脱轮回。《法华经·方便品》:“以诸欲因缘,坠堕三恶道,轮回六趣中,备受诸苦毒。”这一过程中,一个人当下所存在的状态称为今生,前一个轮回的生命体成为前世,下一个称为来世或来
br />
第二层
正上方为“天道,刻日月绕须弥山顶,顶上有安宫殿。此道清洁光明,富丽堂皇,非人类世间所能比拟。”天道之右为“人道”,刻四人戴冠著袍,持物站立,此道为世人所居、人类之所。“天道”之左为“阿修罗道”,刻一位三头六臂,手持诸般兵器的阿修罗像。阿修罗原本是一位骁勇善战,百战百胜的天神,能力同“天”。但因?心太重,又多怒好动,故而被撵出“天道”降至“阿修罗道”。
第二层正下方是“地狱道”,刻有漆黑的地狱门,一马面狱卒正欲把一“罪人”扔进油锅中。此道为众苦聚集、悲惨至极之所。“地狱道”之右是饿鬼道,刻饿鬼手擎一人,口咬人头。此道中的饿鬼的诸鬼中最苦的,不但常受饥饿,千年万载难得一食,即便得了,也会立即被猛火所焚,烧成灰烬。“地狱道”之左是“畜牲道”,刻一狮一牛一马任人驱使,互相蚕食。此道是一切动物群聚之处。
第三层
造像表现了“十二因缘说”的基本内容,即展现众生痛苦的原因和“名状”。
第三层上方正中的小圆龛中刻一罗刹将军。身着将服,手持宝剑,危襟电坐。以下沿反时针方向依次刻:一老者悠闲而坐,旁摆瓦轮;一猿猴结跏而坐,一渔翁撑船捕鱼;一修行者静心参禅;一对男女双手互摩;一女子站立,想坐着的男子诉说;一母亲怀抱婴儿;一青年脚踢瓦罐,殴打老妇;一著朝服官吏面呈怒容;一孕妇;一侍者搀扶一老者;一病者;一棺材,两位女人扶棺痛哭;两男女并坐交谈,面露愁容;一男子双手掩面,心生悲痛;一妇女背着小孩,与男子惜别;一男子紧挽缰绳,牵马不骑。这些造像,依次表现了“十二因缘说”中“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病)死、忧悲苦恼”等人生彼此互为条件或互为因果的十二个环节。
第四层
为了更形象的说明生死轮回的具体过程,于是第四层分为18格,每格于瓦官似的套筒中刻出一个个生灵转世轮回的图像。从“天道”开始,反时针方向依次为:人头人尾,人头畜尾(天道);狼头人尾,牛头畜尾,狮头畜尾(阿修罗道);禽头畜尾,畜头蛇尾(畜牲道);马头蛇尾、鱼头人尾,蛇头畜尾(地狱道);人头畜尾,畜头畜尾(饿鬼道);猪头畜尾,龙头人尾,鸟头畜尾(人道)等等,这可能表示生死受胎像,以头示生所属,以尾示亡所属。
在一个人死后,会经历一个叫「中阴期」的过渡,然后再次轮回。轮回的范围是在六道之内,亦即天道、人道、修罗道、地狱道、饿鬼道及畜牲道。在天、人及修罗道三者中转生,痛苦为较少,所以它们合称为「三善道」。地狱、饿鬼及畜牲道中,痛苦极大,所以它们合称为「三恶道」。
我们并不能自主选择转生往哪一道,也并无一个天上的主宰决定我们的死后去向,而是无奈地由业力及烦恼所主使投生的。因应我们过往身、语及意所作的业因及外缘成熟,我们会投生于某一道中。作善业者于善业因缘成熟时,便感召三善道之转生;恶业因于因缘成熟时,便感召恶道转生。这只是概略之归纳,其中各道之各别受生因缘不同。六道轮回,是一种因果之自然定律,并非一种赏罚制度,也并非上天的安排。不论你相不相信因果及轮回,这个定律一样如常运作,绝不因你的不相信而变得不存在。
六道轮回-六道的颜色
天道微白,阿修罗暗绿,
六道中的本尊色人道淡黄,畜生道淡蓝,饿鬼道亚红,地狱道烟雾。
人死后三日半至四日后中阴身苏醒,此时为中阴身第一日。以下为每一日所见到的六道轮回之光以及佛光,若投入六道之光,便进入轮回,若投入佛光,便脱离生死之苦。
中阴身如投生人间,则必先见生身父母交合之情景,心起欲念,与父缘重者而生亲父之心,生而为女。与母缘重者生亲母之心,生而为男。中阴身机灵无碍,可穿过须弥山,飘游四大洲,但一入胎,虽有悔意,却不能穿过母体之**,而成后阴身了。
所以中阴身务须紧记不可入胎。见男女合体,即一心念佛,便得解脱。此所以五戒中之邪淫戒是重获人身之基本戒条之一。如一个人生平喜邪淫,则于中阴期间,一见男女交合,便即起邪念,因而兴加入之意,便一定投入畜生之胎,失去人身。
六道轮回-佛教以佛教而论,众生从无始以来,因为对世间无常的真相无所了知、或因为对生命的实相不明了的无明,而产生种种导致不断生死的烦恼未能断尽,便辗转生死于三界五趣之中,或称在六道中如车轮一样地旋转,即“六道轮回”,至少要修成阿罗汉,乃至成佛,否则无有脱出之期。
由于佛教的修行内涵三乘菩提*通的法即是解脱道的智慧与修证道理来看,一世又一世不断出生以及老死的有情众生,一旦死去的有情身心,便已坏灭而不复存在于世间,一定有一个能够串连三世轮回的生生灭灭的不灭的真实的法。所以在佛教的轮回观中,但不涉及灵魂之说,因为佛教认为一般人所谓的灵魂仍然是有情的五蕴身,仍是会有寿命期限的、终究会坏灭死去的、是无常的。
六道轮回-宗教概念
轮回起于梵书时代,成熟于《奥义书》,是流转之意。奥义书认为,轮回包摄三道,即天道、祖道、兽道。轮回是婆罗门教主要教义之一,婆罗门教认为四大种姓及贱民于轮回中生生世世永袭不变。佛教再将三道扩展为六道四生,佛教认为,轮回是一个过程,人死去以后,“识”会离开人体,经过一些过程以后进入另一个刚刚出生的新生命体内,该新生命体可以是人类,也可以是动物、鬼、神。到达涅??的境界就可摆脱轮回。《法华经·方便品》:“以诸欲因缘,坠堕三恶道,轮回六趣中,备受诸苦毒。”这一过程中,一个人当下所存在的状态称为今生,前一个轮回的生命体成为前世,下一个称为来世或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