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节、土地与农民 (1/2)
69中文网 www.liujiuzw.com,擎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可以预见,一旦全面铺开小学教育,现有的读书人根本不够全国小学瓜分的,更不用说能教数学、物理的高端人才了。
对于张韬来说,现在扩编的政府系统虽然缺人,但也没到运转不下去的地步,只是改革的速度受到了影响,所以他巴不得那些考中秀才的人先去当个教师。而姜田对专业人才的渴望十分迫切,如果不是国子监与海军研究院的人都有大用,否则他早就去这两个地方拽人了。
不过太子驾到,让他有了一个拉大旗做虎皮的机会,他的想法是让张环和自己演个双簧,做出一个礼贤下士、四民平等的新朝新气象。
“这……”听完了这个计划之后,吴远犹豫了一下:“这莫不是本朝的立木赏金?”
“没错!”姜田毫不避讳自己的意图,“只是这个计划能否成功,全看环儿的演技如何,以及是否真心认可此计了。”
说罢姜田看向张环,因为要考虑保密,所以田虚海并不知道姜田和同学们正背着自己开小会,如果他知道了姜田的计划,守旧的文官势力那边还真有可能从中作梗。
张环并没有过多的犹豫,马上就同意了姜田的安排。他从小虽然很少和张韬在一起生活,但是张皇帝向他灌输的可都是后世的平等精神,所以别人担心他是否能发自真心的执行计划的问题,反倒是最不用考虑的。而且他对姜田的计划表现得十分兴奋,从一个青春期男孩的角度来看,一直待在深宫里不能出门才是最痛苦的。
至于这位姜先生怎么利用自己的身份,他对此到不是很在意,在他眼中反正自打认识了姜田,整个生活都变得很不一样了,他很期待是不是还能变得更有趣。
对于姜田来说,招不怕旧,只要能管用就行,当他将这个临时起意的计划和盘托出,并且让众人帮着一起参详的时候,究竟能发展成什么样,他自己心里也没底。反倒是计划之外的人敏锐的意识到了事情的关键。
来为这几个人上茶的孟大丫,偶然间听见了姜田的打算之后,就在留意其他人的表情,果然看到了自己预想中的画面。按说商谈这种事情的时候她应该回避,可看到了欲言又止的吴远和宋懿,以及正在兴头上的姜田,她只能在心里叹了口气。
吴远看孟大丫没有离开,本想借机转移话题,好提醒一下正有些忘乎所以的师徒二人。可当他发现眼前这个其貌不扬的女人,正在仔细聆听的时候,便本能的警觉了起来。
听了一会的孟大丫,终于等到那俩人说的口渴,端起茶碗喝水的空当插嘴说到:“自京中一别,可是许久没有见到太子殿下了,说出去都没人信,谁能想到堂堂当朝太子,竟如此的平易近人,能和市井小民相谈甚欢,不知道的怕还以为是故意做出来演给别人看的呢。”
别看孟大丫乐呵呵的说了这么几句恭维话,说完便告退离开了,但听了她的话之后,在座的几个人却笑不出来了,姜田当然知道这个聪明的表姐在提醒自己。而吴远他们却已经对这个未来的师母刮目相看。
过了好一会,姜田回过神看着自己的学生们,他不得不承认自己的计划太理想化了,完全忽略了这个时代的现实情况,以至于作秀的成分太明显。
“看来我的计划还要再调整一下……”姜田想了想说到:“反正还有时间,你们先按原计划忙去吧,我再想想该怎么办。”
接下来的时间里,太子殿下依旧按照原有的安排参观天津的皇庄,作为未来的皇帝,去自己的私田里转悠一圈也是应该的,而且为了向太子灌输耕读传家的重要性,田虚海就必须陪同前往。
虽然田同学自己也知道传统的耕读模式已经走到了极限,并且因为姜田初步讲了点政治经济学的内容,他很清楚传统治理模式的存在原因是生产力的限制,一旦有了更高级的生产力,现有的生产关系自然就走到了尽头。
而姜田和张韬一直在做的就是发展新的生产技术,摆脱现有生产关系的束缚,最终建立新的制度。听起来有点绕嘴,说白了就是砸碎万恶的旧社会,建立一个美好的新社会……
作为少数听过政治课的人,田虚海深知这个趋势是必然的、不可逆的,你只能顺应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进,否则就会被时代所淘汰,可是他自己看的明白是没有用的,在他从小长大的这个圈子里,在他所处的这个阶级里,没人愿意听他的解释。
所以他决定按照自己的想法走下去,与自己的封建家庭划清界限?不可能,至少现在的他还能从这个家庭中获得许多助力,并且作为少有的“通晓”新学的年轻一辈,他也是很受重用的。
于是田虚海就这样夹在新学改革派与传统守旧派之间,做一个自以为聪明的左右逢源的中间派,却不知这等于在两边都无法获得绝对的信任。如果不是太子的伴读之中,只有他这一个清流良家子,恐怕现在就已经被搁置一边了。
张环虽然醉心于科学,但本身心智还未成熟,且张韬和姜田有意不让他表露出政治倾向,这其实是对他的保护,也是在图穷匕见之前维持表面稳定的必要手段,让保守派有种还有希望影响未来皇帝的错觉。
因为公务繁忙,视察皇庄的时候姜田并没有跟着一起去,这就给保守派留下了操作的空间。于是当张环站在田垄边,亲切的询问劳作的农民是否能吃饱穿暖的时候,除了听到对皇恩浩荡的歌功颂德之外,还听到了这几个老农名对未来的各种担忧。
“启禀殿下……”一个长相很典型的老农向张环行礼:“要说草民这辈子就属这两年过上了好日子,虽说依旧是佃户,但给皇家当佃户就是不一样,这两年不仅以前的捐派没有了,就连丁税都不用缴了!手中也有些余粮了,听说本地的父母还要让所有的孩子们都去上学,这可是以前不敢想的好日子啊!”
这几句话也算不上是奉承,毕竟大伙都看在眼里,最明显的是这些农民脸色红润了一些,显然是能吃饱饭的。跟随视察的皇庄管事也是满面红光的,心说这老头果然会说话。
“可……可是……”就在大伙以为就此作罢的时候,又听老人嘀咕起来:“这孩子都上学了,家里的活计就没人干了。等小子们都长大了之后,要是皇庄里没地可分了,他们还是只能分老儿我租的地,到时候就算打的粮食再多也不够吃的。”
“老……老丈不必杞人忧天,一切自有朝廷和陛下做主。”皇庄的管事明显是把老东西、老不死的之类的词给咽了下去,当着太子的面只能说的文明一点。
可老头的担忧也不是多余的,毕竟千百年来这种事情一直在轮转。皇庄不可能无限制的吸纳人口,早晚会出现人多地少的矛盾,尤其这里还是天津,皇庄的土地有一大部分是当年卫所里的军田,明朝的军屯制度最后变成了什么样,大伙心里都清楚。
张环得到了自己父皇和老师的双重叮嘱,千万不能随意的解释政策或许愿,以免落下口实对自己不利。所以他也只能说一些万金油的回答。
“这位老丈且放宽心,朝廷定然不会对此置之不理,等本宫回京之后,定会禀报父皇,定下一个万全之策。”
见太子对自己和颜悦色的,老人的胆子也大了一点,除了连连歌颂太子仁德之外,紧跟着说出了最关键的一句:“当今朝廷不是前明那般昏庸,定能为我等小民指条明路,如今政通人和每年交了公粮,换了租用农具的钱,还能有点盈余,许过上几年,老儿我也能在皇庄之外置上几亩薄田,给儿孙留点家当!”
>
可以预见,一旦全面铺开小学教育,现有的读书人根本不够全国小学瓜分的,更不用说能教数学、物理的高端人才了。
对于张韬来说,现在扩编的政府系统虽然缺人,但也没到运转不下去的地步,只是改革的速度受到了影响,所以他巴不得那些考中秀才的人先去当个教师。而姜田对专业人才的渴望十分迫切,如果不是国子监与海军研究院的人都有大用,否则他早就去这两个地方拽人了。
不过太子驾到,让他有了一个拉大旗做虎皮的机会,他的想法是让张环和自己演个双簧,做出一个礼贤下士、四民平等的新朝新气象。
“这……”听完了这个计划之后,吴远犹豫了一下:“这莫不是本朝的立木赏金?”
“没错!”姜田毫不避讳自己的意图,“只是这个计划能否成功,全看环儿的演技如何,以及是否真心认可此计了。”
说罢姜田看向张环,因为要考虑保密,所以田虚海并不知道姜田和同学们正背着自己开小会,如果他知道了姜田的计划,守旧的文官势力那边还真有可能从中作梗。
张环并没有过多的犹豫,马上就同意了姜田的安排。他从小虽然很少和张韬在一起生活,但是张皇帝向他灌输的可都是后世的平等精神,所以别人担心他是否能发自真心的执行计划的问题,反倒是最不用考虑的。而且他对姜田的计划表现得十分兴奋,从一个青春期男孩的角度来看,一直待在深宫里不能出门才是最痛苦的。
至于这位姜先生怎么利用自己的身份,他对此到不是很在意,在他眼中反正自打认识了姜田,整个生活都变得很不一样了,他很期待是不是还能变得更有趣。
对于姜田来说,招不怕旧,只要能管用就行,当他将这个临时起意的计划和盘托出,并且让众人帮着一起参详的时候,究竟能发展成什么样,他自己心里也没底。反倒是计划之外的人敏锐的意识到了事情的关键。
来为这几个人上茶的孟大丫,偶然间听见了姜田的打算之后,就在留意其他人的表情,果然看到了自己预想中的画面。按说商谈这种事情的时候她应该回避,可看到了欲言又止的吴远和宋懿,以及正在兴头上的姜田,她只能在心里叹了口气。
吴远看孟大丫没有离开,本想借机转移话题,好提醒一下正有些忘乎所以的师徒二人。可当他发现眼前这个其貌不扬的女人,正在仔细聆听的时候,便本能的警觉了起来。
听了一会的孟大丫,终于等到那俩人说的口渴,端起茶碗喝水的空当插嘴说到:“自京中一别,可是许久没有见到太子殿下了,说出去都没人信,谁能想到堂堂当朝太子,竟如此的平易近人,能和市井小民相谈甚欢,不知道的怕还以为是故意做出来演给别人看的呢。”
别看孟大丫乐呵呵的说了这么几句恭维话,说完便告退离开了,但听了她的话之后,在座的几个人却笑不出来了,姜田当然知道这个聪明的表姐在提醒自己。而吴远他们却已经对这个未来的师母刮目相看。
过了好一会,姜田回过神看着自己的学生们,他不得不承认自己的计划太理想化了,完全忽略了这个时代的现实情况,以至于作秀的成分太明显。
“看来我的计划还要再调整一下……”姜田想了想说到:“反正还有时间,你们先按原计划忙去吧,我再想想该怎么办。”
接下来的时间里,太子殿下依旧按照原有的安排参观天津的皇庄,作为未来的皇帝,去自己的私田里转悠一圈也是应该的,而且为了向太子灌输耕读传家的重要性,田虚海就必须陪同前往。
虽然田同学自己也知道传统的耕读模式已经走到了极限,并且因为姜田初步讲了点政治经济学的内容,他很清楚传统治理模式的存在原因是生产力的限制,一旦有了更高级的生产力,现有的生产关系自然就走到了尽头。
而姜田和张韬一直在做的就是发展新的生产技术,摆脱现有生产关系的束缚,最终建立新的制度。听起来有点绕嘴,说白了就是砸碎万恶的旧社会,建立一个美好的新社会……
作为少数听过政治课的人,田虚海深知这个趋势是必然的、不可逆的,你只能顺应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进,否则就会被时代所淘汰,可是他自己看的明白是没有用的,在他从小长大的这个圈子里,在他所处的这个阶级里,没人愿意听他的解释。
所以他决定按照自己的想法走下去,与自己的封建家庭划清界限?不可能,至少现在的他还能从这个家庭中获得许多助力,并且作为少有的“通晓”新学的年轻一辈,他也是很受重用的。
于是田虚海就这样夹在新学改革派与传统守旧派之间,做一个自以为聪明的左右逢源的中间派,却不知这等于在两边都无法获得绝对的信任。如果不是太子的伴读之中,只有他这一个清流良家子,恐怕现在就已经被搁置一边了。
张环虽然醉心于科学,但本身心智还未成熟,且张韬和姜田有意不让他表露出政治倾向,这其实是对他的保护,也是在图穷匕见之前维持表面稳定的必要手段,让保守派有种还有希望影响未来皇帝的错觉。
因为公务繁忙,视察皇庄的时候姜田并没有跟着一起去,这就给保守派留下了操作的空间。于是当张环站在田垄边,亲切的询问劳作的农民是否能吃饱穿暖的时候,除了听到对皇恩浩荡的歌功颂德之外,还听到了这几个老农名对未来的各种担忧。
“启禀殿下……”一个长相很典型的老农向张环行礼:“要说草民这辈子就属这两年过上了好日子,虽说依旧是佃户,但给皇家当佃户就是不一样,这两年不仅以前的捐派没有了,就连丁税都不用缴了!手中也有些余粮了,听说本地的父母还要让所有的孩子们都去上学,这可是以前不敢想的好日子啊!”
这几句话也算不上是奉承,毕竟大伙都看在眼里,最明显的是这些农民脸色红润了一些,显然是能吃饱饭的。跟随视察的皇庄管事也是满面红光的,心说这老头果然会说话。
“可……可是……”就在大伙以为就此作罢的时候,又听老人嘀咕起来:“这孩子都上学了,家里的活计就没人干了。等小子们都长大了之后,要是皇庄里没地可分了,他们还是只能分老儿我租的地,到时候就算打的粮食再多也不够吃的。”
“老……老丈不必杞人忧天,一切自有朝廷和陛下做主。”皇庄的管事明显是把老东西、老不死的之类的词给咽了下去,当着太子的面只能说的文明一点。
可老头的担忧也不是多余的,毕竟千百年来这种事情一直在轮转。皇庄不可能无限制的吸纳人口,早晚会出现人多地少的矛盾,尤其这里还是天津,皇庄的土地有一大部分是当年卫所里的军田,明朝的军屯制度最后变成了什么样,大伙心里都清楚。
张环得到了自己父皇和老师的双重叮嘱,千万不能随意的解释政策或许愿,以免落下口实对自己不利。所以他也只能说一些万金油的回答。
“这位老丈且放宽心,朝廷定然不会对此置之不理,等本宫回京之后,定会禀报父皇,定下一个万全之策。”
见太子对自己和颜悦色的,老人的胆子也大了一点,除了连连歌颂太子仁德之外,紧跟着说出了最关键的一句:“当今朝廷不是前明那般昏庸,定能为我等小民指条明路,如今政通人和每年交了公粮,换了租用农具的钱,还能有点盈余,许过上几年,老儿我也能在皇庄之外置上几亩薄田,给儿孙留点家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