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中文网 www.liujiuzw.com,从地球开始变强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说一说我最近的问题吧,有几点。
一,心灵退转,年前有过一次顿悟(说悟道不够谦虚,且当是顿悟吧),持续了七天,一下子想明白了很多东西,三观全面革新,这算是一次机缘,借机写了两万字的感悟,但这段时间心灵退转的厉害,有跌回原点的趋势。
严重到,我自己写的两万字感悟,虽然字字都是浓缩的精华,但现在精神共鸣却不多,看的有些迷糊,不够透彻。
这种事情,其实相当的滑稽,也十分的痛苦。
自己写的东西,也需要深度思考,才能去参悟了,这只能说明,相比于那个时候,我心灵退转的厉害。
这种感觉,就像丢了一百万。
近来,我越来越感到自己学识和智慧的浅薄,害怕无知,所以希望多看点书多学点东西。
这两个月,大概是自己收获最多的一段时期了。
这本书前段时间的更新,大概是我把握书中人物心灵较为契合的部分,心灵退转后,感觉有点力不从心。心中对各人物的心灵、性格有着印象,可又有着模糊,强行写我自己不满意,这种心灵的追求是我个人的事,写进书里其实读者不大关心的,有时候想来是自己太犟。
心灵修为的跌宕起伏,我想很有可能与我的身体状况有关,身体状态好,精神高度集中,智慧就能到达峰值,精神不好的时候,就感觉自己是个傻子,无论是心灵还是大脑,这种跌宕起伏的状态,十分影响我创作。
下一本书,我会尽量抛弃心灵修为的描写,作为网文,这方面无关痛痒,尽管个人也钻研儒释道三家修行者的心灵状态,渴求成长。
再涉及心灵修行,大概会等到我自身心灵状态相对稳定的时候。
另一点,则是我对这本书不够满意。
这一年多时间,个人的进步不小,在心灵、学识、智慧、阅历以及写作理念上,有着一段攀升。
如今看来,这本书先天缺陷很大,尽管比上本书有不小的进步,总订阅也翻了一倍,但不够好就是不够好,先天不足决定了它的上限。
最重要的一点,我个人的性格。不够勤快,说句话就是太懒了,喜欢动脑子,不喜欢动手。
想了半天剧情,动手去写,磨磨蹭蹭两个小时才写一章出来,手残,大概说的就是我这种写手。虽然实际上我打字不慢。
这种惰性形成有诸多原因,除了人天生有着惰性,另一点我想来,是自己少年时代便厌恶劳动。
或者说,懒得动弹。
啧啧啧,这小子不行啊,不是个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居然厌恶劳动。
回忆往昔,我十六岁以前吃的苦是不少的,最少比九成的同龄人多,穷苦出身锻炼心性这种说法,不一定对。
家里事情多,偏偏父亲脾气差,他的脾气,沿袭自奶奶,又传承给了我姐。这种脾气,从心理学、生理学上讲,是出生后三个月缺乏照料,孩子大哭时间过长,影响心肺造成的,当然也有后天的家庭影响。这种人平时半点毛病没有,很亲和,可一旦心情不好,就暴躁易怒,眼光似兽。
如果无法控制自己大吼大叫,事后自己也愧疚,那就是小时候缺乏照料了,很小的孩子长时间哭没人管,心肺自然受了影响。
六岁之前自己不带孩子,那这个孩子基本就不是自己的了,以后想亲都难,从心理学上讲,这个可能性十分之大。
所以还是建议大家,生了孩子要好好带,自己带,爷爷奶奶带大的孩子和父母不亲的。心理依赖对象不是你,那就没法管,孩子不会听的。
回归正题。
小时候家庭负担很大,父亲吃的苦不少,在我这个年纪便有了支气管炎,心情不好的次数可想而知,没人会在重压下还保持心情。
我不干活父亲就发怒(他的活远重于我),我做的不好也发怒,偏偏不好不是主观造成的,而是客观的突发情况。
哪怕没有突发问题,他脾气不好也会拿点小事发怒,脸色很是不好。
不发泄一下,他憋着也实在是难受。
少年时代,在我眼里父亲就是喜怒无常的暴君。
我一做家里的事情,就可能面临惩罚机制。
我并不知道,怎样才能半点错也没有,那几乎没有可能。
这导致我有一个条件反射,将劳动和坏脾气的父亲挂钩,转而和不良情绪挂钩。
那时候给家里做事情,一切都理所应当,没有奖励机制,尽管道理是道理,可也让我分毫的期待感也没有,成就感也低的很。
十二岁之前家里特别穷,一天到晚有做不完的事情,天天有,年年有。
做事,没有奖励,一切理所应当,做的好与不好,都有极大几率面临惩罚。
那还做事情?做个毛线。
所以,我潜意识里就认为,劳动不是什么好事,做事情不是什么好事。
一有做事情的意识,伴随而来的就是负面感受,潜意识就会让我抗拒。
原动力太弱了。
回想起来,我那时候大概就是一只小白鼠,不断的触电当中,驱使着做事,做事的时候又电两下。
“下来干活!”
听到呼喝声,皱着眉头,我来了。
“快做事!”
好,我做事。
做事的时候,做的不好挨骂,做得好没缘由也挨骂。
就像小白鼠又被电了两下。
敢问,我是该接受呢,还是该逃避呢?
挺好笑的。
察言观色,惴惴不安的日子,不好受,尽管平日里父母对我很好,远比对他们自己好。
只是生活给他们带来了太多的苦难,顺带波及了孩子。
穷苦,本就是一种原罪,天生伴随着不幸的枷锁。
我当时逃避的方式,就是独处,睡觉,躺床上(直到现在,这依旧是我习惯的状态),因为也没别的方式。
不喜欢有人喊我,因为那意味着麻烦和痛苦,大部分时候是没好事和好感受的。
我孤僻的性格,或许和这,有部分的关系。
(我的姐姐,脾气和我爸一脉相承,又有部分和我相似,高中时代就时常和家里闹矛盾,父母看来,她懒到了极致,除了吃饭就窝自己的房间,尽管她曾经也勤快的很。奇怪的是,我爸也不喜欢别人喊他,喜欢自己呆着,这或许又源于更上一辈的家庭了。)
和我接触的朋友,都认为我做为朋友做为同学,是没什么问题的。
只是,太孤僻了,不爱接触人,不爱主动联系、接触别人。
独处,多好啊,好吃懒做,多好啊。
好吃懒做和孤僻,已经融入了我的性格,想改变很难。当然我仍旧有着自己的羞耻心,一切尽量自己来,不麻烦不依靠别人。
以上关于自己性格的言论,在我只是一个猜测。或许过于主观,或许是在给自己找理由。
性格的缺陷,已经形成,只能以意志和习惯克服,性格这方面,心理学上讲,十二岁之前的影响就已经根深蒂固,我只能遗憾。
………………
说了我的父亲,就说说我对父母的看法。
论教育,九成五的父母是不合格的,但父母毕竟是父母,他们努力了。
(嗯,也希望以后大学开门教育课,不及格的人,多重修几遍,家庭教育本身就是门学问。)
我看见了他们的爱,他们真的尽力了,我不认为孩子的一切所得理所应当,他们给予的每一份爱,都当感恩,而非不知足。
我生来一无所有,勉强赚点钱属于自己,剩下的还有多少是真正属于自己呢?过去的二十多年,对于家庭,对父母而言,我实在是个累赘,贡献不值一提,索取倒是不少。
吸血虫而已,父母爱着你,不烦你,就该偷着乐了。
只看见家庭的不足,而把冰山之下的付出当做理所应当,视之为无物,这显得有些自私。
不能习惯了,就真的当成自然,以及理所应当。
父母生育了一个孩子,本身就是最任性最糊涂的一笔投资,无止境的追加投资,而有没有回报,则是一个未知数。认为父母不好而脱离关系的人海了去了,这样的亲情和生育投资,亏了血本,还没有合同让他们一笔笔的把投资还回来。
生孩子对父母而言,永远是最亏的一笔投资,不仅投入上亏,更是经常觉着自己亏欠孩子。
而父母的伟大,也在于此。
当代年轻人算的很清楚很明白,生养一个小孩子,付出的巨量时间,能让自己到处浪。付出的巨量金钱,足够二三十年的晚年过的舒适。
从绝对理性上出发,当代生养一个孩子,这种投资是无论如何都血亏的。
糟心,费钱,花时间。
加之生活压力太大,二三十岁的人自己都没活明白,都难以活的好,生养孩子成本如此之大,自己时间精力更不足。
生下来,让他们吃自己吃过的苦吗?
自己的学识、智慧,也没有信心养育好一个孩子。这个自知之明,很多人还是有的。
不如不生。
所以很多年轻人,不想结婚甚至不想生孩子。
不知该如何评... -->>
说一说我最近的问题吧,有几点。
一,心灵退转,年前有过一次顿悟(说悟道不够谦虚,且当是顿悟吧),持续了七天,一下子想明白了很多东西,三观全面革新,这算是一次机缘,借机写了两万字的感悟,但这段时间心灵退转的厉害,有跌回原点的趋势。
严重到,我自己写的两万字感悟,虽然字字都是浓缩的精华,但现在精神共鸣却不多,看的有些迷糊,不够透彻。
这种事情,其实相当的滑稽,也十分的痛苦。
自己写的东西,也需要深度思考,才能去参悟了,这只能说明,相比于那个时候,我心灵退转的厉害。
这种感觉,就像丢了一百万。
近来,我越来越感到自己学识和智慧的浅薄,害怕无知,所以希望多看点书多学点东西。
这两个月,大概是自己收获最多的一段时期了。
这本书前段时间的更新,大概是我把握书中人物心灵较为契合的部分,心灵退转后,感觉有点力不从心。心中对各人物的心灵、性格有着印象,可又有着模糊,强行写我自己不满意,这种心灵的追求是我个人的事,写进书里其实读者不大关心的,有时候想来是自己太犟。
心灵修为的跌宕起伏,我想很有可能与我的身体状况有关,身体状态好,精神高度集中,智慧就能到达峰值,精神不好的时候,就感觉自己是个傻子,无论是心灵还是大脑,这种跌宕起伏的状态,十分影响我创作。
下一本书,我会尽量抛弃心灵修为的描写,作为网文,这方面无关痛痒,尽管个人也钻研儒释道三家修行者的心灵状态,渴求成长。
再涉及心灵修行,大概会等到我自身心灵状态相对稳定的时候。
另一点,则是我对这本书不够满意。
这一年多时间,个人的进步不小,在心灵、学识、智慧、阅历以及写作理念上,有着一段攀升。
如今看来,这本书先天缺陷很大,尽管比上本书有不小的进步,总订阅也翻了一倍,但不够好就是不够好,先天不足决定了它的上限。
最重要的一点,我个人的性格。不够勤快,说句话就是太懒了,喜欢动脑子,不喜欢动手。
想了半天剧情,动手去写,磨磨蹭蹭两个小时才写一章出来,手残,大概说的就是我这种写手。虽然实际上我打字不慢。
这种惰性形成有诸多原因,除了人天生有着惰性,另一点我想来,是自己少年时代便厌恶劳动。
或者说,懒得动弹。
啧啧啧,这小子不行啊,不是个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居然厌恶劳动。
回忆往昔,我十六岁以前吃的苦是不少的,最少比九成的同龄人多,穷苦出身锻炼心性这种说法,不一定对。
家里事情多,偏偏父亲脾气差,他的脾气,沿袭自奶奶,又传承给了我姐。这种脾气,从心理学、生理学上讲,是出生后三个月缺乏照料,孩子大哭时间过长,影响心肺造成的,当然也有后天的家庭影响。这种人平时半点毛病没有,很亲和,可一旦心情不好,就暴躁易怒,眼光似兽。
如果无法控制自己大吼大叫,事后自己也愧疚,那就是小时候缺乏照料了,很小的孩子长时间哭没人管,心肺自然受了影响。
六岁之前自己不带孩子,那这个孩子基本就不是自己的了,以后想亲都难,从心理学上讲,这个可能性十分之大。
所以还是建议大家,生了孩子要好好带,自己带,爷爷奶奶带大的孩子和父母不亲的。心理依赖对象不是你,那就没法管,孩子不会听的。
回归正题。
小时候家庭负担很大,父亲吃的苦不少,在我这个年纪便有了支气管炎,心情不好的次数可想而知,没人会在重压下还保持心情。
我不干活父亲就发怒(他的活远重于我),我做的不好也发怒,偏偏不好不是主观造成的,而是客观的突发情况。
哪怕没有突发问题,他脾气不好也会拿点小事发怒,脸色很是不好。
不发泄一下,他憋着也实在是难受。
少年时代,在我眼里父亲就是喜怒无常的暴君。
我一做家里的事情,就可能面临惩罚机制。
我并不知道,怎样才能半点错也没有,那几乎没有可能。
这导致我有一个条件反射,将劳动和坏脾气的父亲挂钩,转而和不良情绪挂钩。
那时候给家里做事情,一切都理所应当,没有奖励机制,尽管道理是道理,可也让我分毫的期待感也没有,成就感也低的很。
十二岁之前家里特别穷,一天到晚有做不完的事情,天天有,年年有。
做事,没有奖励,一切理所应当,做的好与不好,都有极大几率面临惩罚。
那还做事情?做个毛线。
所以,我潜意识里就认为,劳动不是什么好事,做事情不是什么好事。
一有做事情的意识,伴随而来的就是负面感受,潜意识就会让我抗拒。
原动力太弱了。
回想起来,我那时候大概就是一只小白鼠,不断的触电当中,驱使着做事,做事的时候又电两下。
“下来干活!”
听到呼喝声,皱着眉头,我来了。
“快做事!”
好,我做事。
做事的时候,做的不好挨骂,做得好没缘由也挨骂。
就像小白鼠又被电了两下。
敢问,我是该接受呢,还是该逃避呢?
挺好笑的。
察言观色,惴惴不安的日子,不好受,尽管平日里父母对我很好,远比对他们自己好。
只是生活给他们带来了太多的苦难,顺带波及了孩子。
穷苦,本就是一种原罪,天生伴随着不幸的枷锁。
我当时逃避的方式,就是独处,睡觉,躺床上(直到现在,这依旧是我习惯的状态),因为也没别的方式。
不喜欢有人喊我,因为那意味着麻烦和痛苦,大部分时候是没好事和好感受的。
我孤僻的性格,或许和这,有部分的关系。
(我的姐姐,脾气和我爸一脉相承,又有部分和我相似,高中时代就时常和家里闹矛盾,父母看来,她懒到了极致,除了吃饭就窝自己的房间,尽管她曾经也勤快的很。奇怪的是,我爸也不喜欢别人喊他,喜欢自己呆着,这或许又源于更上一辈的家庭了。)
和我接触的朋友,都认为我做为朋友做为同学,是没什么问题的。
只是,太孤僻了,不爱接触人,不爱主动联系、接触别人。
独处,多好啊,好吃懒做,多好啊。
好吃懒做和孤僻,已经融入了我的性格,想改变很难。当然我仍旧有着自己的羞耻心,一切尽量自己来,不麻烦不依靠别人。
以上关于自己性格的言论,在我只是一个猜测。或许过于主观,或许是在给自己找理由。
性格的缺陷,已经形成,只能以意志和习惯克服,性格这方面,心理学上讲,十二岁之前的影响就已经根深蒂固,我只能遗憾。
………………
说了我的父亲,就说说我对父母的看法。
论教育,九成五的父母是不合格的,但父母毕竟是父母,他们努力了。
(嗯,也希望以后大学开门教育课,不及格的人,多重修几遍,家庭教育本身就是门学问。)
我看见了他们的爱,他们真的尽力了,我不认为孩子的一切所得理所应当,他们给予的每一份爱,都当感恩,而非不知足。
我生来一无所有,勉强赚点钱属于自己,剩下的还有多少是真正属于自己呢?过去的二十多年,对于家庭,对父母而言,我实在是个累赘,贡献不值一提,索取倒是不少。
吸血虫而已,父母爱着你,不烦你,就该偷着乐了。
只看见家庭的不足,而把冰山之下的付出当做理所应当,视之为无物,这显得有些自私。
不能习惯了,就真的当成自然,以及理所应当。
父母生育了一个孩子,本身就是最任性最糊涂的一笔投资,无止境的追加投资,而有没有回报,则是一个未知数。认为父母不好而脱离关系的人海了去了,这样的亲情和生育投资,亏了血本,还没有合同让他们一笔笔的把投资还回来。
生孩子对父母而言,永远是最亏的一笔投资,不仅投入上亏,更是经常觉着自己亏欠孩子。
而父母的伟大,也在于此。
当代年轻人算的很清楚很明白,生养一个小孩子,付出的巨量时间,能让自己到处浪。付出的巨量金钱,足够二三十年的晚年过的舒适。
从绝对理性上出发,当代生养一个孩子,这种投资是无论如何都血亏的。
糟心,费钱,花时间。
加之生活压力太大,二三十岁的人自己都没活明白,都难以活的好,生养孩子成本如此之大,自己时间精力更不足。
生下来,让他们吃自己吃过的苦吗?
自己的学识、智慧,也没有信心养育好一个孩子。这个自知之明,很多人还是有的。
不如不生。
所以很多年轻人,不想结婚甚至不想生孩子。
不知该如何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