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中文网 www.liujiuzw.com,豆蔓儿青青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日子如行云流水一般度过,只是当金凤再度习惯般地聊起婆婆的偏心、老公的泛爱时,便会有同事数落她了:“那两个那么小,就没有了妈妈,是该多偏爱一些的啊。”她心知自己理亏,嘴巴却仍旧硬得很:“那不行,我的仔不是仔啊?凭什么说他笨、说弟弟聪明啊?小孩子是有自尊心的!”
“那你回去带喔!”同事笑说:“回去了自己带,想怎么疼就怎么疼。”
“我那个都那么大了,自己知道回家,哪里还用她怎么带?回去喝风啊?叫我回他老家,挣那一个月千儿八百的工资,站柜台?我脑子没毛病吧?”赖金凤觉得,自己最大的优点就是看问题看得清楚,理智,脑子不糊涂。
钱必须得挣,越多越好。而且钱挣了是进自己兜,儿子无论小时候给谁带,永远都是自己的儿子。
儿子是自己的没错,可是却越来越不跟自己亲了。只有需要买东西、要钱用的时候,均均才愿意在电话里和金凤多说两句。出于弥补和拢络的心理,赖金凤对均均几乎有求必应,尽量满足他所有的物质需求。
县城的学校,全部都是走读方式。爷爷奶奶顾不上接送他,一个在外打零工,一个在家忙家务,还有两个小弟弟要照顾。均均从三年级开始,便独自上学放学。方圆几公里的街街巷巷,均均都摸得溜熟。哪里的烧饼美味?哪里的拉面好吃?哪里有游戏机玩?哪里有杂耍看?哪里有小孩能进的网吧?哪里能看电影送爆米花?哪家理发比较帅?小家伙牛皮吹起来一套一套的,身上的钱又不缺,几年下来,均均赫然已成为班上的“大哥大”。
有一次,金凤在网上看到一张标注为“孩子,我搬起砖头就抱不了你,放下砖头就没钱养你”的图片,拿给儿子看。儿子轻蔑地一撇说:“我班上55个人,只有14个人的父母都不在身边,是跟爷爷奶奶住的。”“那你是什么意思呗?”赖金凤问。“没什么意思!”儿子甩头不理她了。
在均均心里,自己的父母是自私的、是不关心自己的。自己就像他们养的宠物,想起来了就逗一逗;而叔叔或者奶奶家,就像他们的酒店,过年过节,就回来住几天。他们说他们在东莞没有房,也没有户口,上不了小学,所以才将他寄住在叔叔家上学。可是均均不明白,为什么他们非要留在东莞呢?班上那么多孩子的父母,都在瑞城,都一样可以工作生活。
感情是需要慢慢培养和积累的,每次父母回来,头一两天,均均都局促得不知怎么与他们相处的好,有点高兴、又有点陌生,有点不知所措、又有点害怕。面对他们的亲热,自己甚至都有点不好意思。几天下来,好不容易感情热络起来了,他们却又要走了,只留下自己偷偷伤心。
均均并不敢公然责怪父母没有陪伴自己,自己成绩不好,跟父母说话,始终硬气不起来。而且有时,均均甚至又十分庆幸他们不在自己身边。每次父母回来短短的几天,开口闭口总是成绩成绩、排名排名。偶尔若被他们从书包翻到一张不及格的试卷,或是他们认为不该做错的题,刚刚还风和日丽一片祥和的气氛,立马就会风云大作。这种时候,均均真希望他们干脆不要回来的好。
可是均均却深深地想念已逝去的婶婶,想念曾经每天和婶婶的点滴相处。婶婶会亲手帮自己理发,用一个电推子细细推平,推得自己头皮麻麻的、忍不住想笑。婶婶给自己剪指甲,剪得平平齐齐,一边剪一边吓唬他说,小黑虫都是从指甲这儿爬进他的身体,让他生病的。剪完了还要磨一磨,说新剪的指甲太利,怕他划伤自己。婶婶给他掏耳朵,把棉签揪得松松的,轻轻在他耳孔中转动,转得他舒服得想睡觉。有一次和同学打球,他摔破了裤子也摔伤了膝盖,生怕回家会挨骂。可是只有奶奶唠叨了两句说他皮,婶婶一句抱怨也没有,心疼地帮他吹着伤口,用药水一点点清洗,还表扬他是小男子汉。这些事,在均均的记忆中,妈妈从来没有帮自己做过。
婶婶走了以后,均均满以为妈妈这下一定会回来照顾自己和两个弟弟了。毕竟大家是一家人,婶婶都照顾了自己这么久,小弟弟还这么小,就没有了妈妈,多可怜啊!均均亲耳听到自己妈妈搂着小弟弟说:“以后我就是你妈妈!”
可是这回,均均又想错了。爸爸妈妈在婶婶的丧礼结束后,毫不犹豫地迅速离开了瑞城,甚至都没有问一问自己的意见。
隔壁邻居,或是家中来探望的亲友们,三天两头地在奶奶面前数落均均妈妈的狠心,奶奶并不发表什么意思,只是叹气。可是长辈们的议论,均均全都听得懂。他有时甚至都为自己父母的自私感到羞愧。
在这些长长的被留守的孤独日子里,他逐渐发觉,父母对自己时常怀有一种莫名的歉疚。总是明里暗里地给自己解释为什么要再出去打工,总是给自己买些一些特别好吃的或高级玩具来使自己高兴——这在以前跟随他们身边时是没有的。好像现在能让自己享受这些,是他们给予的多大福泽似的。均均出于孩子气的虚荣,和些微的报复心理,就干脆不加顾忌,也毫不心疼,什么都挑贵的、挑好的要。
多年以后,当赖金凤两口子攒够钱在县城买下房子的时候,均均已上初二,长成一米七八的大高个儿了,成绩却很不如意。蔡老师告诉嫂子说:“以均均这成绩,估计高中是难考上了。”金凤跟小蔡抱怨说:“他还好意思说,自己是个老师,自己的亲侄儿都不多费点心。均均这成绩,还不是因为他自己整天就挂着谈恋爱、疏于管教。想当年,玉华在的时候,对均均多细心啊!”“算了罢,反正咱们夫妻俩也就这水平,估计多少是遗传我。”小蔡息事宁人。“得!考不上,到时再出去打工吧。”金凤赌气地说。
日子如行云流水一般度过,只是当金凤再度习惯般地聊起婆婆的偏心、老公的泛爱时,便会有同事数落她了:“那两个那么小,就没有了妈妈,是该多偏爱一些的啊。”她心知自己理亏,嘴巴却仍旧硬得很:“那不行,我的仔不是仔啊?凭什么说他笨、说弟弟聪明啊?小孩子是有自尊心的!”
“那你回去带喔!”同事笑说:“回去了自己带,想怎么疼就怎么疼。”
“我那个都那么大了,自己知道回家,哪里还用她怎么带?回去喝风啊?叫我回他老家,挣那一个月千儿八百的工资,站柜台?我脑子没毛病吧?”赖金凤觉得,自己最大的优点就是看问题看得清楚,理智,脑子不糊涂。
钱必须得挣,越多越好。而且钱挣了是进自己兜,儿子无论小时候给谁带,永远都是自己的儿子。
儿子是自己的没错,可是却越来越不跟自己亲了。只有需要买东西、要钱用的时候,均均才愿意在电话里和金凤多说两句。出于弥补和拢络的心理,赖金凤对均均几乎有求必应,尽量满足他所有的物质需求。
县城的学校,全部都是走读方式。爷爷奶奶顾不上接送他,一个在外打零工,一个在家忙家务,还有两个小弟弟要照顾。均均从三年级开始,便独自上学放学。方圆几公里的街街巷巷,均均都摸得溜熟。哪里的烧饼美味?哪里的拉面好吃?哪里有游戏机玩?哪里有杂耍看?哪里有小孩能进的网吧?哪里能看电影送爆米花?哪家理发比较帅?小家伙牛皮吹起来一套一套的,身上的钱又不缺,几年下来,均均赫然已成为班上的“大哥大”。
有一次,金凤在网上看到一张标注为“孩子,我搬起砖头就抱不了你,放下砖头就没钱养你”的图片,拿给儿子看。儿子轻蔑地一撇说:“我班上55个人,只有14个人的父母都不在身边,是跟爷爷奶奶住的。”“那你是什么意思呗?”赖金凤问。“没什么意思!”儿子甩头不理她了。
在均均心里,自己的父母是自私的、是不关心自己的。自己就像他们养的宠物,想起来了就逗一逗;而叔叔或者奶奶家,就像他们的酒店,过年过节,就回来住几天。他们说他们在东莞没有房,也没有户口,上不了小学,所以才将他寄住在叔叔家上学。可是均均不明白,为什么他们非要留在东莞呢?班上那么多孩子的父母,都在瑞城,都一样可以工作生活。
感情是需要慢慢培养和积累的,每次父母回来,头一两天,均均都局促得不知怎么与他们相处的好,有点高兴、又有点陌生,有点不知所措、又有点害怕。面对他们的亲热,自己甚至都有点不好意思。几天下来,好不容易感情热络起来了,他们却又要走了,只留下自己偷偷伤心。
均均并不敢公然责怪父母没有陪伴自己,自己成绩不好,跟父母说话,始终硬气不起来。而且有时,均均甚至又十分庆幸他们不在自己身边。每次父母回来短短的几天,开口闭口总是成绩成绩、排名排名。偶尔若被他们从书包翻到一张不及格的试卷,或是他们认为不该做错的题,刚刚还风和日丽一片祥和的气氛,立马就会风云大作。这种时候,均均真希望他们干脆不要回来的好。
可是均均却深深地想念已逝去的婶婶,想念曾经每天和婶婶的点滴相处。婶婶会亲手帮自己理发,用一个电推子细细推平,推得自己头皮麻麻的、忍不住想笑。婶婶给自己剪指甲,剪得平平齐齐,一边剪一边吓唬他说,小黑虫都是从指甲这儿爬进他的身体,让他生病的。剪完了还要磨一磨,说新剪的指甲太利,怕他划伤自己。婶婶给他掏耳朵,把棉签揪得松松的,轻轻在他耳孔中转动,转得他舒服得想睡觉。有一次和同学打球,他摔破了裤子也摔伤了膝盖,生怕回家会挨骂。可是只有奶奶唠叨了两句说他皮,婶婶一句抱怨也没有,心疼地帮他吹着伤口,用药水一点点清洗,还表扬他是小男子汉。这些事,在均均的记忆中,妈妈从来没有帮自己做过。
婶婶走了以后,均均满以为妈妈这下一定会回来照顾自己和两个弟弟了。毕竟大家是一家人,婶婶都照顾了自己这么久,小弟弟还这么小,就没有了妈妈,多可怜啊!均均亲耳听到自己妈妈搂着小弟弟说:“以后我就是你妈妈!”
可是这回,均均又想错了。爸爸妈妈在婶婶的丧礼结束后,毫不犹豫地迅速离开了瑞城,甚至都没有问一问自己的意见。
隔壁邻居,或是家中来探望的亲友们,三天两头地在奶奶面前数落均均妈妈的狠心,奶奶并不发表什么意思,只是叹气。可是长辈们的议论,均均全都听得懂。他有时甚至都为自己父母的自私感到羞愧。
在这些长长的被留守的孤独日子里,他逐渐发觉,父母对自己时常怀有一种莫名的歉疚。总是明里暗里地给自己解释为什么要再出去打工,总是给自己买些一些特别好吃的或高级玩具来使自己高兴——这在以前跟随他们身边时是没有的。好像现在能让自己享受这些,是他们给予的多大福泽似的。均均出于孩子气的虚荣,和些微的报复心理,就干脆不加顾忌,也毫不心疼,什么都挑贵的、挑好的要。
多年以后,当赖金凤两口子攒够钱在县城买下房子的时候,均均已上初二,长成一米七八的大高个儿了,成绩却很不如意。蔡老师告诉嫂子说:“以均均这成绩,估计高中是难考上了。”金凤跟小蔡抱怨说:“他还好意思说,自己是个老师,自己的亲侄儿都不多费点心。均均这成绩,还不是因为他自己整天就挂着谈恋爱、疏于管教。想当年,玉华在的时候,对均均多细心啊!”“算了罢,反正咱们夫妻俩也就这水平,估计多少是遗传我。”小蔡息事宁人。“得!考不上,到时再出去打工吧。”金凤赌气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