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中文网 www.liujiuzw.com,在小世界冒充神灵的日子[快穿]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小学学制两年,允许留级一次,课程只有三项,《华夏》、《算学》、《通识》。
小学之后,就是四年的中学。中学收取少许的学费和书本费,但对成绩优异者提供奖学金。中学前两年也属于通才教学的范围,只是课程从三门变成了五门,《语文》、《数学》、《历史》、《科学》和《劳动》。但后两年就被划分了不同的方向,学生根据成绩、兴趣和家境,可以选择进入文科、工科和理科学习。学校还提供选财算、匠艺、农学之类的选修课,供那些已经明确就业方向的孩子学习。
接着就是大学了。不同于前两级,大学是首个需要通过考试才能入学的学校,而且学费不菲,并非普通人家可以承受。当然,大学对优秀者提供的奖学金也更为丰厚。当前大宋只有两座大学,一所新华大学,一所新夏大学。前者偏文,后者偏理。两所学校的校址都暂时建在一艘船中,比邻而居。
新华大学中的老师名单有数十位文人大儒挂名,莘莘学子挤满了课堂。而隔壁的新夏大学老师包含邓光荐在内只有小猫两三只,学生也暂时只有邓光荐的弟子,比起大学更像是邓氏私塾。
这还真不是宋人都不重视理科,否则也不会有新夏大学的诞生了。主要原因还是理科对宋人来说是门新学问,大部分学子的学习进度还停留在中学、甚至小学程度,大学教程对他们来说完全是听天书,哪怕这版大学教材已经是被极力削弱的。
在文天祥和陆秀夫的预想中,接受完小学教育的孩子就有了对世界的基本认知,也能阅读简单的文书、进行日常计算。如今小学学堂也是最拥挤的,虽然本意是针对幼童,但如今的平民孩童普遍缺乏教育,第一年的小学课堂中几乎囊括了所有十四岁以下的平民孩子。
进一步接受完中学教育的孩子,毕业时正好是十二三岁的年纪。这也符合日常认知,普通人家的孩子这时就必须分担家庭责任了。他们在中学,尤其是后两年的学习可以让他们快速地具备一技之长,不论是去商铺、工坊中做学徒、还是跟着父母耕田纺织,都有了很好的基础。
但中学是收费的,就算费用不高也肯定会有部分家庭选择让孩子辍学。尤其是那种孩子多的家庭,父母长辈会选择合力把长子或长孙供出来,其他孩子则被放弃。陆秀夫建议朝廷在加强宣导之外,每年可以给成绩优异者推荐工作。人都是务实趋利的,只要看到真切实在拿到好处的例子,愿意把孩子送入中学的家庭就会越来越多。
只要有一半的孩子能进入中学,他们的努力就算是成功了。
至于读大学,那就是少数中的少数了。能进入大学的学子要么起码是小康之家、要么自身聪慧好学。但如果要通过科举进入仕途,一份大学的学历是必不可少的。这就决定了大学依然会成为许多家庭趋之若鹜的所在,它依然会积聚一大批优秀的年轻人。
科举考试这次虽然没有纳入改制的范围,但文天祥已经拿出了初步方略。首先科举考试的范畴被扩大了,传统的经义策论不再独霸,实务性的内容增加了。然后,被录取者不能直接进入官署任职,他们需要从实习官做起,先谋求转正小吏,再从小吏一步一步磨练升迁。
文天祥的方略在文官中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和质疑。但文天祥却很坚持,他如今威望极高、口舌又锋利,把反对的人都驳得说不出话来。
“学业优异又如何,懂得如何判案吗,知道怎么辖制吏员吗,算得清财赋捐税吗?让他们掌握实权甚至主政一方,只会弄出一堆蠹才昏官!”
众人都垂下了头。他们何尝不知道实际情况,但他们都是既得利益者,不可能不为自己人说话。
好在如今的宋廷正是破而后立的阶段,以往盘根错节、千丝万缕的利益纠葛都被狂风扫落叶了。于是,在文天祥强推、陆秀夫默默不语的情况下,百官也无法坚持,最终把方略交给了杨太后。
杨太后对这样大的改动有些迟疑,但在赵昺的央求下还是通过了文天祥的提议。小皇帝可不管其中的弯弯绕绕,他的想法很单纯,要当他大宋的官可不能是只会读书的呆子。
不提朝堂上的风云,普通士兵和百姓只看到了生活正在越来越好。朝廷给每户人家分配了带院子的小木屋,手巧的自己打造床铺桌椅,手拙的花钱去工坊一点点添置。再去朝廷的牧场买几只鸡苗,去工部的苗圃求来几支桑条插在前后院,一个家就慢慢成型了。
宋人到达的第二年,大宋新的都城在这片土地上拔地而起。虽然各式建筑还很简陋,到处是大片大片的空地,就连皇宫也只是几座小楼组成的建筑群,比起汴梁和杭州的都城显得格外寒酸,但所有人都还是非常高兴。
这一次,赵昺遗憾地没能争取到城市的命名权,朝廷官员们在早朝上一致推出了他们早已商量好的名字。
神京!
受神君关爱和庇佑的京都!
宋廷选择两年前方耀降临崖山那天作为立都的日子,并举办了前所未有的盛大庆祝仪式。长达数里的流水席在皇城外宽阔的大道上一路摆开,一直延长到城外。红色的布幔挂在道路两边,渲染着喜庆的气氛。处处人声喧哗吵闹,几乎掩盖了高亢的礼乐。
赵昺接受着朝臣们的朝贺,他如今已经是十岁的少年,身材比方耀刚见他时长高了许多。脸上的婴儿肥也渐渐消散,虽然看上去还是个孩子,他的神情却比同龄人成熟许多。
小学学制两年,允许留级一次,课程只有三项,《华夏》、《算学》、《通识》。
小学之后,就是四年的中学。中学收取少许的学费和书本费,但对成绩优异者提供奖学金。中学前两年也属于通才教学的范围,只是课程从三门变成了五门,《语文》、《数学》、《历史》、《科学》和《劳动》。但后两年就被划分了不同的方向,学生根据成绩、兴趣和家境,可以选择进入文科、工科和理科学习。学校还提供选财算、匠艺、农学之类的选修课,供那些已经明确就业方向的孩子学习。
接着就是大学了。不同于前两级,大学是首个需要通过考试才能入学的学校,而且学费不菲,并非普通人家可以承受。当然,大学对优秀者提供的奖学金也更为丰厚。当前大宋只有两座大学,一所新华大学,一所新夏大学。前者偏文,后者偏理。两所学校的校址都暂时建在一艘船中,比邻而居。
新华大学中的老师名单有数十位文人大儒挂名,莘莘学子挤满了课堂。而隔壁的新夏大学老师包含邓光荐在内只有小猫两三只,学生也暂时只有邓光荐的弟子,比起大学更像是邓氏私塾。
这还真不是宋人都不重视理科,否则也不会有新夏大学的诞生了。主要原因还是理科对宋人来说是门新学问,大部分学子的学习进度还停留在中学、甚至小学程度,大学教程对他们来说完全是听天书,哪怕这版大学教材已经是被极力削弱的。
在文天祥和陆秀夫的预想中,接受完小学教育的孩子就有了对世界的基本认知,也能阅读简单的文书、进行日常计算。如今小学学堂也是最拥挤的,虽然本意是针对幼童,但如今的平民孩童普遍缺乏教育,第一年的小学课堂中几乎囊括了所有十四岁以下的平民孩子。
进一步接受完中学教育的孩子,毕业时正好是十二三岁的年纪。这也符合日常认知,普通人家的孩子这时就必须分担家庭责任了。他们在中学,尤其是后两年的学习可以让他们快速地具备一技之长,不论是去商铺、工坊中做学徒、还是跟着父母耕田纺织,都有了很好的基础。
但中学是收费的,就算费用不高也肯定会有部分家庭选择让孩子辍学。尤其是那种孩子多的家庭,父母长辈会选择合力把长子或长孙供出来,其他孩子则被放弃。陆秀夫建议朝廷在加强宣导之外,每年可以给成绩优异者推荐工作。人都是务实趋利的,只要看到真切实在拿到好处的例子,愿意把孩子送入中学的家庭就会越来越多。
只要有一半的孩子能进入中学,他们的努力就算是成功了。
至于读大学,那就是少数中的少数了。能进入大学的学子要么起码是小康之家、要么自身聪慧好学。但如果要通过科举进入仕途,一份大学的学历是必不可少的。这就决定了大学依然会成为许多家庭趋之若鹜的所在,它依然会积聚一大批优秀的年轻人。
科举考试这次虽然没有纳入改制的范围,但文天祥已经拿出了初步方略。首先科举考试的范畴被扩大了,传统的经义策论不再独霸,实务性的内容增加了。然后,被录取者不能直接进入官署任职,他们需要从实习官做起,先谋求转正小吏,再从小吏一步一步磨练升迁。
文天祥的方略在文官中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和质疑。但文天祥却很坚持,他如今威望极高、口舌又锋利,把反对的人都驳得说不出话来。
“学业优异又如何,懂得如何判案吗,知道怎么辖制吏员吗,算得清财赋捐税吗?让他们掌握实权甚至主政一方,只会弄出一堆蠹才昏官!”
众人都垂下了头。他们何尝不知道实际情况,但他们都是既得利益者,不可能不为自己人说话。
好在如今的宋廷正是破而后立的阶段,以往盘根错节、千丝万缕的利益纠葛都被狂风扫落叶了。于是,在文天祥强推、陆秀夫默默不语的情况下,百官也无法坚持,最终把方略交给了杨太后。
杨太后对这样大的改动有些迟疑,但在赵昺的央求下还是通过了文天祥的提议。小皇帝可不管其中的弯弯绕绕,他的想法很单纯,要当他大宋的官可不能是只会读书的呆子。
不提朝堂上的风云,普通士兵和百姓只看到了生活正在越来越好。朝廷给每户人家分配了带院子的小木屋,手巧的自己打造床铺桌椅,手拙的花钱去工坊一点点添置。再去朝廷的牧场买几只鸡苗,去工部的苗圃求来几支桑条插在前后院,一个家就慢慢成型了。
宋人到达的第二年,大宋新的都城在这片土地上拔地而起。虽然各式建筑还很简陋,到处是大片大片的空地,就连皇宫也只是几座小楼组成的建筑群,比起汴梁和杭州的都城显得格外寒酸,但所有人都还是非常高兴。
这一次,赵昺遗憾地没能争取到城市的命名权,朝廷官员们在早朝上一致推出了他们早已商量好的名字。
神京!
受神君关爱和庇佑的京都!
宋廷选择两年前方耀降临崖山那天作为立都的日子,并举办了前所未有的盛大庆祝仪式。长达数里的流水席在皇城外宽阔的大道上一路摆开,一直延长到城外。红色的布幔挂在道路两边,渲染着喜庆的气氛。处处人声喧哗吵闹,几乎掩盖了高亢的礼乐。
赵昺接受着朝臣们的朝贺,他如今已经是十岁的少年,身材比方耀刚见他时长高了许多。脸上的婴儿肥也渐渐消散,虽然看上去还是个孩子,他的神情却比同龄人成熟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