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中文网 www.liujiuzw.com,大家请我当皇帝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双方打了个照面,均是一愣,顿时那股“义军援军”便向正在撤退的官兵发起了冲锋。而这时候陈长梃也整顿完毕了麾下骑兵,也伺机发起了冲锋,双方前后夹击,打官兵了一个措手不及。
左良玉和梁甫两位总兵哪里招架的住,顿时大阵被破,全军大败。左良玉与梁甫这时候也顾不得许多,连忙翻身上马,转身便跑。
陈长梃这些日子吃了这么多憋屈,哪里肯放他们走?他见来者果然是“义军援军”,也便不再顾忌,亲自率领麾下骑兵,死死缀在左良玉与梁甫两位身后,誓死要斩杀二人,以解心头之恨。
话分两头说,前番所谓的“义军援军”,不是别人,正好是张顺麾下的骑将刘成。
原来张顺知道卢象升被停职,只道直隶以南,再无官兵敢犯西山营地,也没有日夜兼程营救西山营地的紧迫感。
所以他只是先行派遣刘成等人回来和陈长梃通报消息,准备接待自己和“紫金梁”、“闯将”等人的回归而已。刘成也因此并没有太大的紧迫感,导致陈长梃远远望见刘成的骑兵以后,厮杀良久,此人才堪堪赶到战场。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刘成终于在关键的时候赶到战场,趁机击溃了官兵的阵型。
这官兵原有五千人左右,若是列阵对战,即使刘成和陈长梃等人加在一起,未必能被其击溃。
只是官兵攻城已久,师老兵疲,早已心中厌战。再加上陈长梃几次死命突击,更是使得官兵士气低落到极点,等到刘成出现以后,终于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胜利的天平开始像义军倾斜。
刘成带领骑兵已久,用兵颇为老练。他一看官兵情形,便知这是官兵士气低落所致,要想将胜利彻底稳定,必须将官兵尽量打散,以免对方聚集起来,重整旗鼓,反败为胜。
前番陈长梃已经死死盯着这队官兵的统帅去了,这些官兵暂时失去了指挥。那么刘成便率领麾下的骑兵,专门冲击聚集在一起的小股官兵,以免对方趁机聚集起来,越聚越多,对义军造成威胁。
而这时候,李友也趁机冲了上去。徐子渊更是一边派遣了一两千人在后面大张旗帜,呐喊助威;一边趁机劝降被围堵在城中的官兵精锐。
战场之上,乱糟糟的到处都是人。特别是义军很多衣衫铠甲原就是缴获于官兵手中,服饰颜色无甚区别。一时间也分不清哪些是官兵,哪些是义军。
官兵失了组织,顿时不敢反抗。有的便随众而逃,有的走脱不开,便弃了武器,就地投降。一时间,他们几人竟然以小搏大,将这些官兵驱逐的驱逐,抓获的抓获,彻底控制住了战场。
而那边,陈长梃死死盯着总兵梁甫与左良玉不放。梁甫与左良玉走脱不开,便回身应战。
结果陈长梃心中憋着一口气,勇不可当。二人新败,人心惶惶,哪里战的过他?
两人战又战不过,逃又逃不掉,只好商议道:“此贼虽然武艺高强,幸好只有一人。不如我们分道而行,谁生谁死,听天由命吧!”
此计正中二人下怀,于是两人一左一右,分道离开。那陈长梃也不知道当面统帅共有两人,他见自己所追击官兵分兵,只是稍微犹豫了一下,没有办法,只得随意选了一伙官兵追了过去。
非常不幸,这次被陈长梃追击的官兵不是别人,正是和卢象升关系颇佳的总兵梁甫。
陈长梃跟在后面,体力也慢慢恢复了些许。陈长梃趁机将大刀挂在得胜勾上,取出虎筋弓拉了一拉,发现勉强可以拉开。便搭上箭支,一箭射去,击落了一名落后一些的官兵。
这梁甫之前没有见识过陈长梃的射艺,见此不由大惊。他武艺用兵还不如左良玉,骑行了许久,感觉实在摆脱不了陈长梃的追击。若是这么一追一逃下去,说不得被贼酋射杀个干净。
想到此处,他只好掉转马头,拍马来战陈长梃。陈长梃射了两箭,正是乏力的时候,见此不由大喜,连忙换了偃月刀,来战那总兵梁甫。
战不几合,陈长梃寻了个破绽,一躲闪过了梁甫的长枪,然后顺势将手中的偃月刀横了过来,顺手一抹,便将那梁甫的脑袋砍了下来。
第232章曹文诏入晋
事实证明,“贼寇”根本没有带领大军威胁京师,大明朝廷虚惊一场。
崇祯皇帝不由恼羞成怒,准备下旨严厉处罚剿匪不力的宣大总督张宗衡和山西巡抚许鼎臣。
内阁诸臣连忙劝谏道:“此二人罪无可恕,却情有可原。他们追讨不严,致使部分贼人成了漏网之鱼,以至于惊扰圣驾。如今二人将功赎过,亲自带大军勤王,只可小惩大诫,不可处罚过重。”
崇祯皇帝听了,虽然心气难平,却也不得不退让一步,只是下旨责切一番而已。这崇祯皇帝虽然贵为九五之尊,却也知道自己并不能随心所欲。
如今天下勤王为第一要务,若是自己处罚重了,恐怕下次京师出现危机,若无圣旨通达,各地总督、巡抚等人再也不会及时带兵前来救援了。
处罚之事既然已经定下,可是后面的问题如何解决,崇祯皇帝也暂时没有办法,便问道:“此事可一不可二,如何快速剿灭这些贼寇,诸位爱卿不知有何办法?”
这时候御史张宸极上前说道:“宣大总督张宗衡、山西巡抚许鼎臣等人剿贼经验不足,情有可原。只是因为这贼寇是从陕西来的,陕西诸将颇有办法。其中陕西将领曹文诏素有威名,士绅百姓为他编歌谣称赞说:‘军中有一曹,西贼闻之心胆摇。’而且他曾经在山西多次立过大功,陕西的贼寇已消灭殆尽,应该下令让他进入山西帮助围剿贼寇。”
崇祯皇帝听了,便问道:“曹文诏的忠勇朕素来是知道的,只是入了山西,不知其人权责如何?理当调度何人麾下听用?”
御史张宸闻言便进言道:“曹文诏最善剿匪,从辽东调回关内以来。其人先后击败了王嘉胤、点灯子、李老柴、独行狼、杜三、杨老柴等贼酋,基本平定了关中。”
“他剿匪以来转战千里,前后经历了大小几十次战斗,斩首三万六千六百多人,在参战的将领中功劳排名第一,因此也威震陕西。以微臣之见,用兵是其长,不若命其节制调度山西、陕西诸将,一举剿灭流入山西的贼寇。”
崇祯皇帝闻言皱了皱眉头,心中颇为犹豫。明朝开国已久,明初军事勋贵节制一方军事的事情,已经很久都没有出现过来。后来即使战争需要,也多是派遣文臣担任总督、巡抚以节制诸将,像这样用武将节制武将的事情,让崇祯颇为担心。
御史张宸见此,连忙启奏道:“此一时也,彼一时也!此乃一时权益之计,事毕则罢,不足为后世法!”
崇祯闻言不由眉头一展,便笑道:“爱卿所言甚是,理当使曹文诏节制山西、陕西诸将。只是武将不似文臣那般,在军中全无根基,理当防备此辈私下勾连。”
“朕特命太监陈大金、阎思印、谢文举、孙茂霖等人为内中军,分派入大帅曹文诏、左良玉、张应昌各营中,名曰监军,以督此辈不法之事。”
诸臣闻言不由大惊,纷纷上疏反对。这不是刚走一个魏忠贤,又来了一群魏忠贤吗?
崇祯皇帝拼命辩解,结果仍然辩驳不过朝上衮衮诸公。崇祯皇帝心中一急,不由脱口而出道:“如果群臣尽心为国,朕又何必用内臣呢?”
结果崇祯这句话把众臣给问住了,他们都低着头默不作声。前些日子卢象升和贼酋“卢阎王”不清不楚,如今宣大总督张宗衡与山西巡抚许鼎臣又辜负圣恩,他们如何抵赖?只得当做此事不曾发生一般,无言以对。
崇祯皇帝见压制了群臣,不由心中一喜,连忙命令下旨执行。
且说那曹文诏得到朝廷命令以后,倍道兼行,迅速渡过黄河,抵达五台县。只是由于张顺、“闯将”等人的救援,“紫金梁”已经及时离开了这里,和他们汇合后一起从太行山以东南下去了,曹文诏扑了个空。
<divstyle="text-align:center;">
双方打了个照面,均是一愣,顿时那股“义军援军”便向正在撤退的官兵发起了冲锋。而这时候陈长梃也整顿完毕了麾下骑兵,也伺机发起了冲锋,双方前后夹击,打官兵了一个措手不及。
左良玉和梁甫两位总兵哪里招架的住,顿时大阵被破,全军大败。左良玉与梁甫这时候也顾不得许多,连忙翻身上马,转身便跑。
陈长梃这些日子吃了这么多憋屈,哪里肯放他们走?他见来者果然是“义军援军”,也便不再顾忌,亲自率领麾下骑兵,死死缀在左良玉与梁甫两位身后,誓死要斩杀二人,以解心头之恨。
话分两头说,前番所谓的“义军援军”,不是别人,正好是张顺麾下的骑将刘成。
原来张顺知道卢象升被停职,只道直隶以南,再无官兵敢犯西山营地,也没有日夜兼程营救西山营地的紧迫感。
所以他只是先行派遣刘成等人回来和陈长梃通报消息,准备接待自己和“紫金梁”、“闯将”等人的回归而已。刘成也因此并没有太大的紧迫感,导致陈长梃远远望见刘成的骑兵以后,厮杀良久,此人才堪堪赶到战场。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刘成终于在关键的时候赶到战场,趁机击溃了官兵的阵型。
这官兵原有五千人左右,若是列阵对战,即使刘成和陈长梃等人加在一起,未必能被其击溃。
只是官兵攻城已久,师老兵疲,早已心中厌战。再加上陈长梃几次死命突击,更是使得官兵士气低落到极点,等到刘成出现以后,终于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胜利的天平开始像义军倾斜。
刘成带领骑兵已久,用兵颇为老练。他一看官兵情形,便知这是官兵士气低落所致,要想将胜利彻底稳定,必须将官兵尽量打散,以免对方聚集起来,重整旗鼓,反败为胜。
前番陈长梃已经死死盯着这队官兵的统帅去了,这些官兵暂时失去了指挥。那么刘成便率领麾下的骑兵,专门冲击聚集在一起的小股官兵,以免对方趁机聚集起来,越聚越多,对义军造成威胁。
而这时候,李友也趁机冲了上去。徐子渊更是一边派遣了一两千人在后面大张旗帜,呐喊助威;一边趁机劝降被围堵在城中的官兵精锐。
战场之上,乱糟糟的到处都是人。特别是义军很多衣衫铠甲原就是缴获于官兵手中,服饰颜色无甚区别。一时间也分不清哪些是官兵,哪些是义军。
官兵失了组织,顿时不敢反抗。有的便随众而逃,有的走脱不开,便弃了武器,就地投降。一时间,他们几人竟然以小搏大,将这些官兵驱逐的驱逐,抓获的抓获,彻底控制住了战场。
而那边,陈长梃死死盯着总兵梁甫与左良玉不放。梁甫与左良玉走脱不开,便回身应战。
结果陈长梃心中憋着一口气,勇不可当。二人新败,人心惶惶,哪里战的过他?
两人战又战不过,逃又逃不掉,只好商议道:“此贼虽然武艺高强,幸好只有一人。不如我们分道而行,谁生谁死,听天由命吧!”
此计正中二人下怀,于是两人一左一右,分道离开。那陈长梃也不知道当面统帅共有两人,他见自己所追击官兵分兵,只是稍微犹豫了一下,没有办法,只得随意选了一伙官兵追了过去。
非常不幸,这次被陈长梃追击的官兵不是别人,正是和卢象升关系颇佳的总兵梁甫。
陈长梃跟在后面,体力也慢慢恢复了些许。陈长梃趁机将大刀挂在得胜勾上,取出虎筋弓拉了一拉,发现勉强可以拉开。便搭上箭支,一箭射去,击落了一名落后一些的官兵。
这梁甫之前没有见识过陈长梃的射艺,见此不由大惊。他武艺用兵还不如左良玉,骑行了许久,感觉实在摆脱不了陈长梃的追击。若是这么一追一逃下去,说不得被贼酋射杀个干净。
想到此处,他只好掉转马头,拍马来战陈长梃。陈长梃射了两箭,正是乏力的时候,见此不由大喜,连忙换了偃月刀,来战那总兵梁甫。
战不几合,陈长梃寻了个破绽,一躲闪过了梁甫的长枪,然后顺势将手中的偃月刀横了过来,顺手一抹,便将那梁甫的脑袋砍了下来。
第232章曹文诏入晋
事实证明,“贼寇”根本没有带领大军威胁京师,大明朝廷虚惊一场。
崇祯皇帝不由恼羞成怒,准备下旨严厉处罚剿匪不力的宣大总督张宗衡和山西巡抚许鼎臣。
内阁诸臣连忙劝谏道:“此二人罪无可恕,却情有可原。他们追讨不严,致使部分贼人成了漏网之鱼,以至于惊扰圣驾。如今二人将功赎过,亲自带大军勤王,只可小惩大诫,不可处罚过重。”
崇祯皇帝听了,虽然心气难平,却也不得不退让一步,只是下旨责切一番而已。这崇祯皇帝虽然贵为九五之尊,却也知道自己并不能随心所欲。
如今天下勤王为第一要务,若是自己处罚重了,恐怕下次京师出现危机,若无圣旨通达,各地总督、巡抚等人再也不会及时带兵前来救援了。
处罚之事既然已经定下,可是后面的问题如何解决,崇祯皇帝也暂时没有办法,便问道:“此事可一不可二,如何快速剿灭这些贼寇,诸位爱卿不知有何办法?”
这时候御史张宸极上前说道:“宣大总督张宗衡、山西巡抚许鼎臣等人剿贼经验不足,情有可原。只是因为这贼寇是从陕西来的,陕西诸将颇有办法。其中陕西将领曹文诏素有威名,士绅百姓为他编歌谣称赞说:‘军中有一曹,西贼闻之心胆摇。’而且他曾经在山西多次立过大功,陕西的贼寇已消灭殆尽,应该下令让他进入山西帮助围剿贼寇。”
崇祯皇帝听了,便问道:“曹文诏的忠勇朕素来是知道的,只是入了山西,不知其人权责如何?理当调度何人麾下听用?”
御史张宸闻言便进言道:“曹文诏最善剿匪,从辽东调回关内以来。其人先后击败了王嘉胤、点灯子、李老柴、独行狼、杜三、杨老柴等贼酋,基本平定了关中。”
“他剿匪以来转战千里,前后经历了大小几十次战斗,斩首三万六千六百多人,在参战的将领中功劳排名第一,因此也威震陕西。以微臣之见,用兵是其长,不若命其节制调度山西、陕西诸将,一举剿灭流入山西的贼寇。”
崇祯皇帝闻言皱了皱眉头,心中颇为犹豫。明朝开国已久,明初军事勋贵节制一方军事的事情,已经很久都没有出现过来。后来即使战争需要,也多是派遣文臣担任总督、巡抚以节制诸将,像这样用武将节制武将的事情,让崇祯颇为担心。
御史张宸见此,连忙启奏道:“此一时也,彼一时也!此乃一时权益之计,事毕则罢,不足为后世法!”
崇祯闻言不由眉头一展,便笑道:“爱卿所言甚是,理当使曹文诏节制山西、陕西诸将。只是武将不似文臣那般,在军中全无根基,理当防备此辈私下勾连。”
“朕特命太监陈大金、阎思印、谢文举、孙茂霖等人为内中军,分派入大帅曹文诏、左良玉、张应昌各营中,名曰监军,以督此辈不法之事。”
诸臣闻言不由大惊,纷纷上疏反对。这不是刚走一个魏忠贤,又来了一群魏忠贤吗?
崇祯皇帝拼命辩解,结果仍然辩驳不过朝上衮衮诸公。崇祯皇帝心中一急,不由脱口而出道:“如果群臣尽心为国,朕又何必用内臣呢?”
结果崇祯这句话把众臣给问住了,他们都低着头默不作声。前些日子卢象升和贼酋“卢阎王”不清不楚,如今宣大总督张宗衡与山西巡抚许鼎臣又辜负圣恩,他们如何抵赖?只得当做此事不曾发生一般,无言以对。
崇祯皇帝见压制了群臣,不由心中一喜,连忙命令下旨执行。
且说那曹文诏得到朝廷命令以后,倍道兼行,迅速渡过黄河,抵达五台县。只是由于张顺、“闯将”等人的救援,“紫金梁”已经及时离开了这里,和他们汇合后一起从太行山以东南下去了,曹文诏扑了个空。
<divstyle="text-align: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