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致死 (2/2)
69中文网 www.liujiuzw.com,赤粿粿的真理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那些缺乏对生命的终极关注、而使人沉迷对死的向往、渴望的学术,莫非真的是人类优秀的文化宝藏?我不敢苟同。中华文明蔓延了上下五千年,得以流传至今的文化,都是极之富有人文关怀的。无论是经史子集,还是唐诗宋词元曲,拨开文字表面的光鲜,背后都隐藏着作者一颗颗鲜活的心。他们以睿智及敦厚的胸怀,鼓励着我们以昂扬的生命激情向未知世界叩问、探索。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切遵循自然才是正道。自杀恰恰是反自然而行。儒、释、道三教都无一例外是叫人遵从天道、热爱生命的。其中释(佛)教作为哲学的一大门类,存在久远。佛门的经、律、论,积淀下来无数指导人生的丰富素材。正是这些饱含着教人向善、善待生命理念的经书,使芸芸众生在彷徨时找到了出路和突破口。故此,被世人尊为经典。特别是那些徘徊于生与死的边缘人群,在佛法强大魅力的感召下,往往都会浪子回头生心不息,放下轻生念头。许多佛门高僧都是哲学大师,他们往往懂得遵循天道,不但普救世人,最重要是自身敬畏生命,敬畏自然。因而大多长寿,死后火化能产出神奇的舍利子。那些一味钻向偏执边缘的学者,在内心冲突时是否试图寻找过这样的精神皈依呢?很值得怀疑。
西方文化认为,人生而有罪,生存就是赎罪。这些罪感文化本来是劝人超脱痛苦而好好生存,不要让浮生欢娱所累、人生苦短所惧。偏偏如此健全的理论没有教化最普通的民众,却令学者们从此沉迷,沉迷于天国的幻想,最终走向自我毁灭。让学术致死的学者是可怜的,因为在这条锦绣之路上,他已然缺乏最起码的思辨,而一步步陷入了自我的泥潭。学者无罪,学术本应也无罪。但学术在学者身上得到了异化,究竟谁之错?谁来为学者之死负罪领刑呢?
那么多学富五车的人,始终想不通生死的问题。有人说他们因为在精神上找不到出路,才会绝望地以死相抗衡。也有人评价学者之死,称他们为“向死而生”一死,真的有出路吗?学者已不能回答,天国也发不回答案。我们知道哲学是研究生与死等存在问题的,但哲学家尼采却迈不过生死这个坎,最终亲自结束自己的生命。这是哲学的庆幸还是悲哀?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人生间的东西都没了解透参悟透,却向死问究竟,这到底扼杀了文化还是彰显了文化?有死的勇敢却没有生的勇气,这是什么样的精神?或许,从文化层面找不到的答案,只有从病理上去解释。
香港城市大学心理学博士岳晓东研究人的自杀行为,提出了“压弹人格”一词来评价人的心理。“压弹人格”较弱的人群,一旦遇到外界(如舆论、就业、情感等)压力或自身机体的病变(如抑郁症等病),在缺乏有效的辅导和治疗情况下,很容易会走上自杀之道。
哀莫大于心死,一个人如果有生的寄寓,就不会轻言死。司马迁纵然受到“宫刑”的悲惨遭遇,还是咬咬牙挺住活了下来,为的就是完成巨著史记。而后世学者却为了所谓的尊严、自由、清白等虚幻名词自了生命,不是很可悲可叹吗?连最原始最本质的的模范:善待生命都做不好,如何让他们的学问金针度人?他们的执着又如何能起到正面意义,为世所倡导呢?
2007-12-22
/>
那些缺乏对生命的终极关注、而使人沉迷对死的向往、渴望的学术,莫非真的是人类优秀的文化宝藏?我不敢苟同。中华文明蔓延了上下五千年,得以流传至今的文化,都是极之富有人文关怀的。无论是经史子集,还是唐诗宋词元曲,拨开文字表面的光鲜,背后都隐藏着作者一颗颗鲜活的心。他们以睿智及敦厚的胸怀,鼓励着我们以昂扬的生命激情向未知世界叩问、探索。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切遵循自然才是正道。自杀恰恰是反自然而行。儒、释、道三教都无一例外是叫人遵从天道、热爱生命的。其中释(佛)教作为哲学的一大门类,存在久远。佛门的经、律、论,积淀下来无数指导人生的丰富素材。正是这些饱含着教人向善、善待生命理念的经书,使芸芸众生在彷徨时找到了出路和突破口。故此,被世人尊为经典。特别是那些徘徊于生与死的边缘人群,在佛法强大魅力的感召下,往往都会浪子回头生心不息,放下轻生念头。许多佛门高僧都是哲学大师,他们往往懂得遵循天道,不但普救世人,最重要是自身敬畏生命,敬畏自然。因而大多长寿,死后火化能产出神奇的舍利子。那些一味钻向偏执边缘的学者,在内心冲突时是否试图寻找过这样的精神皈依呢?很值得怀疑。
西方文化认为,人生而有罪,生存就是赎罪。这些罪感文化本来是劝人超脱痛苦而好好生存,不要让浮生欢娱所累、人生苦短所惧。偏偏如此健全的理论没有教化最普通的民众,却令学者们从此沉迷,沉迷于天国的幻想,最终走向自我毁灭。让学术致死的学者是可怜的,因为在这条锦绣之路上,他已然缺乏最起码的思辨,而一步步陷入了自我的泥潭。学者无罪,学术本应也无罪。但学术在学者身上得到了异化,究竟谁之错?谁来为学者之死负罪领刑呢?
那么多学富五车的人,始终想不通生死的问题。有人说他们因为在精神上找不到出路,才会绝望地以死相抗衡。也有人评价学者之死,称他们为“向死而生”一死,真的有出路吗?学者已不能回答,天国也发不回答案。我们知道哲学是研究生与死等存在问题的,但哲学家尼采却迈不过生死这个坎,最终亲自结束自己的生命。这是哲学的庆幸还是悲哀?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人生间的东西都没了解透参悟透,却向死问究竟,这到底扼杀了文化还是彰显了文化?有死的勇敢却没有生的勇气,这是什么样的精神?或许,从文化层面找不到的答案,只有从病理上去解释。
香港城市大学心理学博士岳晓东研究人的自杀行为,提出了“压弹人格”一词来评价人的心理。“压弹人格”较弱的人群,一旦遇到外界(如舆论、就业、情感等)压力或自身机体的病变(如抑郁症等病),在缺乏有效的辅导和治疗情况下,很容易会走上自杀之道。
哀莫大于心死,一个人如果有生的寄寓,就不会轻言死。司马迁纵然受到“宫刑”的悲惨遭遇,还是咬咬牙挺住活了下来,为的就是完成巨著史记。而后世学者却为了所谓的尊严、自由、清白等虚幻名词自了生命,不是很可悲可叹吗?连最原始最本质的的模范:善待生命都做不好,如何让他们的学问金针度人?他们的执着又如何能起到正面意义,为世所倡导呢?
2007-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