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中文网 www.liujiuzw.com,冰糕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唱后庭花”自己还是一个大孩子,可在老师的讲解下,一腔愤怒也喷薄欲出;而“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又引发了多少唏嘘啊!
可是也是这个杜牧,政治失意便游赏溪山流连诗酒,以“疏野放荡”喜好游乐闻名,一生风流无人能及。也许,是因为“十年为幕府吏,每促束于簿书宴游间”才放纵不羁沉湎酒色,放任了这风流才子落魄文人的浪漫情调吧。
只是,如果能像柳永也罢了“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虽然穷困潦倒,但能真正低下头去怜惜那些风尘女子,能真心抚慰她们心上的伤痕,能真诚地去爱她们疼她们,倒也算得本色英雄,也不枉妓女们集资安葬了他。可是,从杜牧的诗和行为里,我却看不到真情。先看这赠别二首:
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簾总不如。
多情恰似总无情,惟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这是与他所眷恋的妓女扬州离别时写赠她的。一个十三岁的歌妓,在他的笔下那么美,可是我怀疑,从离别筵上起身后,她到底能在杜牧的心上停留多久。“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如此深情的句子,是他写出来的,但他会记住这个十三岁的小女孩么?
我们从其他的事来推测吧,在他扬州任满要转任待御史的时候,牛僧孺在别宴上劝他要“节俭风月情怀”他还说“某幸常自检守”意思就说我这个人还是本份的。当场引得牛僧孺大笑不已,让人取出一个大盒子来,里面记有杜牧在扬州期间的密报近千篇之多。原来,牛僧孺担心花海丛中的杜牧的安全,每天都特意派兵卒30人在其身边保护,而杜牧沉醉其中,竟全然不知。不知也没什么,但也不用标榜自己“常自检守”吧?既说“检守”意思是去青楼原本是不“检点”的行为,既然是不检点的行为,何来真情?据说感念长者的无限关怀,杜牧当时泪下如雨,从此对牛僧孺一生感激不尽。我想,其中还有羞愧之泪吧。
可是他并没有收敛,他任监察御史期间,杜牧听说司徒李愿家“声伎豪侈,洛中名士咸谒之”很奇怪李愿为何不邀请自己,于是“遣座客达意,愿与斯会”李愿本来还有点顾及杜牧纪检书记的身份,一瞧人家主动搭话了,赶紧发帖邀之。酒席正酣,杜牧突然问起一名叫紫云的艺妓,当李愿指给他看后,杜牧竟然当场连声称赞:“名不虚传,望能见赐。”要李愿把那艺妓送给他,然后大声吟唱:
华堂今日倚亭开,谁唤分司御史来;忽发狂言惊四座,两行红粉一时回。
看这件事时,我只感受到了杜牧的脸皮够厚而已,完全跟情无关。
但愿我的感受是错误的。
再来看最为人们所熟悉的遣怀: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扬州城里,记下了杜牧的无数情事。说实话,初读时,我只觉得这是诗人在夸夸其谈自己不羁的生活。诗的前两句是扬州生活的回忆:潦倒江湖,以酒为伴;秦楼楚馆,美女娇娃,过着放浪形骸的浪漫生活。“楚腰”和“掌中轻”两个典故,都是夸赞扬州妓女之美。乍看上去“赢得”也不免给人以得意的感觉。
反复读后,当然,我也愿意相信这是诗人以醇酒美人淡忘仕途多舛的失落,也只有这样看,才可以说诗人只是自嘲与忏悔,才可以说诗人并不认为这种生活是夸耀的。
“落魄江湖”可以看出诗人是很不满于自己沉沦下僚寄人篱下的境遇。但自己无力改变现实,只好流连青楼以忘忧。不知不觉,已是十年了。现在自己要离开了,回头看看,这十年的生活就像睡了一觉,往日的沉湎酒色放浪形骸,如今就像做了一场梦似的。这既有痛苦的回忆,也有醒悟后的感伤吧。到最后,竟连自己曾经迷恋的青楼也责怪自己薄情负心!“赢得”二字,也许调侃之中含有不堪回首的辛酸、自嘲和悔恨。就算对自己过来十年扬州生活的否定吧。(不过我始终解不开一个结,既然自嘲和悔恨,为什么一直不改呢?)
后来看到杜牧临终前自焚诗稿,只留下十分之二三。才明白,原来他自己对自己的要求还是很严格的。他以自己的标准来给自己的诗作了一个审评“苦心为诗,本求高绝,不务奇丽”千古风流的杜牧也总算给了后人一个解释吧。
唱后庭花”自己还是一个大孩子,可在老师的讲解下,一腔愤怒也喷薄欲出;而“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又引发了多少唏嘘啊!
可是也是这个杜牧,政治失意便游赏溪山流连诗酒,以“疏野放荡”喜好游乐闻名,一生风流无人能及。也许,是因为“十年为幕府吏,每促束于簿书宴游间”才放纵不羁沉湎酒色,放任了这风流才子落魄文人的浪漫情调吧。
只是,如果能像柳永也罢了“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虽然穷困潦倒,但能真正低下头去怜惜那些风尘女子,能真心抚慰她们心上的伤痕,能真诚地去爱她们疼她们,倒也算得本色英雄,也不枉妓女们集资安葬了他。可是,从杜牧的诗和行为里,我却看不到真情。先看这赠别二首:
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簾总不如。
多情恰似总无情,惟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这是与他所眷恋的妓女扬州离别时写赠她的。一个十三岁的歌妓,在他的笔下那么美,可是我怀疑,从离别筵上起身后,她到底能在杜牧的心上停留多久。“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如此深情的句子,是他写出来的,但他会记住这个十三岁的小女孩么?
我们从其他的事来推测吧,在他扬州任满要转任待御史的时候,牛僧孺在别宴上劝他要“节俭风月情怀”他还说“某幸常自检守”意思就说我这个人还是本份的。当场引得牛僧孺大笑不已,让人取出一个大盒子来,里面记有杜牧在扬州期间的密报近千篇之多。原来,牛僧孺担心花海丛中的杜牧的安全,每天都特意派兵卒30人在其身边保护,而杜牧沉醉其中,竟全然不知。不知也没什么,但也不用标榜自己“常自检守”吧?既说“检守”意思是去青楼原本是不“检点”的行为,既然是不检点的行为,何来真情?据说感念长者的无限关怀,杜牧当时泪下如雨,从此对牛僧孺一生感激不尽。我想,其中还有羞愧之泪吧。
可是他并没有收敛,他任监察御史期间,杜牧听说司徒李愿家“声伎豪侈,洛中名士咸谒之”很奇怪李愿为何不邀请自己,于是“遣座客达意,愿与斯会”李愿本来还有点顾及杜牧纪检书记的身份,一瞧人家主动搭话了,赶紧发帖邀之。酒席正酣,杜牧突然问起一名叫紫云的艺妓,当李愿指给他看后,杜牧竟然当场连声称赞:“名不虚传,望能见赐。”要李愿把那艺妓送给他,然后大声吟唱:
华堂今日倚亭开,谁唤分司御史来;忽发狂言惊四座,两行红粉一时回。
看这件事时,我只感受到了杜牧的脸皮够厚而已,完全跟情无关。
但愿我的感受是错误的。
再来看最为人们所熟悉的遣怀: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扬州城里,记下了杜牧的无数情事。说实话,初读时,我只觉得这是诗人在夸夸其谈自己不羁的生活。诗的前两句是扬州生活的回忆:潦倒江湖,以酒为伴;秦楼楚馆,美女娇娃,过着放浪形骸的浪漫生活。“楚腰”和“掌中轻”两个典故,都是夸赞扬州妓女之美。乍看上去“赢得”也不免给人以得意的感觉。
反复读后,当然,我也愿意相信这是诗人以醇酒美人淡忘仕途多舛的失落,也只有这样看,才可以说诗人只是自嘲与忏悔,才可以说诗人并不认为这种生活是夸耀的。
“落魄江湖”可以看出诗人是很不满于自己沉沦下僚寄人篱下的境遇。但自己无力改变现实,只好流连青楼以忘忧。不知不觉,已是十年了。现在自己要离开了,回头看看,这十年的生活就像睡了一觉,往日的沉湎酒色放浪形骸,如今就像做了一场梦似的。这既有痛苦的回忆,也有醒悟后的感伤吧。到最后,竟连自己曾经迷恋的青楼也责怪自己薄情负心!“赢得”二字,也许调侃之中含有不堪回首的辛酸、自嘲和悔恨。就算对自己过来十年扬州生活的否定吧。(不过我始终解不开一个结,既然自嘲和悔恨,为什么一直不改呢?)
后来看到杜牧临终前自焚诗稿,只留下十分之二三。才明白,原来他自己对自己的要求还是很严格的。他以自己的标准来给自己的诗作了一个审评“苦心为诗,本求高绝,不务奇丽”千古风流的杜牧也总算给了后人一个解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