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中文网 www.liujiuzw.com,[三国]焚香祭酒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貂蝉疑惑地拿起布囊, 打开一看,里面是一块小小的竹板,上面写着字。
她警惕地扫视四周,见无人, 到门边
把门栓上,走回榻边,仔细查看竹板上的字,待看清上面的内容后, 霍然一惊。
她飞快地将竹板倒扣在床上, 在榻边来回踱步。片刻,又将竹板拿起。
竹板上的字迹方正刻板, 好似印刷而成, 完全看不出笔锋。显然是写这封短信的人故意为之是。
上面只有寥寥几字——
酒宴。海棠林。衣袂。
这几个词乍看毫无联系,让人莫名其妙。可对貂蝉而言, 这封短信正好戳中她心中的阴私。
至于送信之人的身份,通过“海棠林”这三个字,她基本可以确认——
对方极有可能是戏志才。
难道戏志才已经识破他们的计划?
……不, 不管戏志才有没有识破这个局,既然戏志才知道她在他的袖中下毒,并成功地避开算计, 为何在董卓质问他的时候不揭发她?
还有李儒袖中的毒是怎么回事, 她未有机会接近李儒, 更别提暗算他。
貂蝉将竹简揣入怀中, 到屋后取了一抔泥, 覆在竹简上。而后,她将竹简用麻布包好,重新放入布囊中,贴身放好。
虽然不知道戏志才这封短信是为了警告她还是有别的目的……她要先将这块竹简藏好,找机会去找崔颂,将一切告知于他。
又一日,距董卓放出狠话要处置荀攸的日子还有一天,民间突然传来一句童谣,“天悠悠,水攸攸,若逆流,天不留”,说二攸(荀攸和许攸)乃是天眷之人,杀了他必遭天谴。
这话一听就是无稽之谈,让人嗤之以鼻,但是对董卓等一些——对谶纬之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人来说还真有点作用。他曾因为一个没根据的迷/信之语就顺手冤杀与他不合的前上司(张温)的人。
李儒无语,谶纬之言从来都是统/治/者(帝王)的舆论工具,什么时候反而成为对他们的制约了?
“我并非要太师非杀二攸不可,二攸不过是诱饵,太师只需做个样子,等逆竖之首落网,要怎么处置二攸,还不是太师一句话的事?”
董卓道:“身居高位者,有令必行,倘使到时逆竖有所警觉,不上这个当,吾该如何收场?”
李儒一哽,他万万没想到董卓所顾虑的竟然是这个。
他想说你要是个皇帝不敢出尔反尔也就罢了,你现在还只是个霸主,屁/股都没坐稳呢,就开始考虑这些了?要说对自己人守信那也对,毕竟为了人心是该言出必行,但你现在是在谋大计,争霸之路就是兵不厌诈。考虑信义,你以为这是春秋时代吗?
更何况,谋事在变,万事都是变动的,利用荀攸之计还未有定数,何必顾虑这些?
然而不管李儒内心如何吐槽,他明面上是不敢拂董卓的脸面的。更何况前几日出了“下毒”事件,正是他夹着尾巴的时候,哪敢在董卓跟前兴风作浪
“太师说得是。是儒考虑不周。”李儒曲意逢迎了几句,已然开始谋划出路。
以他对董卓的了解,“毒杀”事件不会就这么算了。一时的不追究不代表永远不追究。这次的事已成了一道鱼刺,梗在董卓喉头。哪天记起来了,一个不爽了,也就是他李儒与这个世界说再见的时候了。
李儒一边暗恨自己的大意,一边萌发着不为人知的心思。
与其被动地等待兔死狗烹的结局,不如早谋出路……另择明主?
就这样,“二攸”之事暂时得以回缓,王允私下接见崔颂,与他对饮。
“诚如小友所言,荀公达与许子远暂保无虞。只可惜我方亦中董贼的离间之计,近日参与密会、商讨反董大业的有志之士竟不剩几人,个个称病不至……值此关键之际,真叫人顿足不已。”
崔颂已找王允汇报过拜访吕布的结果,详细讲述了那天的情况,认为事有变,不宜马上拉拢。王允深以为然。
如今崔颂听了王允的抱怨,言中有“这些人也不想想他王允要真是钓鱼执法,何必只抓许攸一个,早把他们全部抓起来了”的愤懑之意,崔颂道:
“温侯莫恼,温侯之心,我等具知。然则'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崔颂的意思是,其实大家都知道你不是董卓的钉子,但是因为反董事业一直不顺利,叫人看不到希望,再加上前段时间总有义士死亡,董卓手段又那么残忍……伍孚被虐杀后,一部分读书人人已经有点心怯了,再加上荀攸、许攸莫名其妙被发现参与反董一事,董卓又声称要对他们“具五刑”(残忍而侮辱的刑罚),所以他们萎了。
这要放在现代网游里,就是双方士气的问题。一方强而另一方弱,要想增强己方士气,只要削弱对方之士气并做点振奋己方人心的事就好。
王允问:吕布是不是不能拉拢了?
崔颂答:并非如此。拉拢还是要拉拢的,只需要静待时机。
二人达成共识,王允承诺事成之后必有中风崔颂客套了一番,心道事成之后他就跑路了,再大的官再丰厚的赏赐也是枉然。
又数日,戏志才至董卓... -->>
貂蝉疑惑地拿起布囊, 打开一看,里面是一块小小的竹板,上面写着字。
她警惕地扫视四周,见无人, 到门边
把门栓上,走回榻边,仔细查看竹板上的字,待看清上面的内容后, 霍然一惊。
她飞快地将竹板倒扣在床上, 在榻边来回踱步。片刻,又将竹板拿起。
竹板上的字迹方正刻板, 好似印刷而成, 完全看不出笔锋。显然是写这封短信的人故意为之是。
上面只有寥寥几字——
酒宴。海棠林。衣袂。
这几个词乍看毫无联系,让人莫名其妙。可对貂蝉而言, 这封短信正好戳中她心中的阴私。
至于送信之人的身份,通过“海棠林”这三个字,她基本可以确认——
对方极有可能是戏志才。
难道戏志才已经识破他们的计划?
……不, 不管戏志才有没有识破这个局,既然戏志才知道她在他的袖中下毒,并成功地避开算计, 为何在董卓质问他的时候不揭发她?
还有李儒袖中的毒是怎么回事, 她未有机会接近李儒, 更别提暗算他。
貂蝉将竹简揣入怀中, 到屋后取了一抔泥, 覆在竹简上。而后,她将竹简用麻布包好,重新放入布囊中,贴身放好。
虽然不知道戏志才这封短信是为了警告她还是有别的目的……她要先将这块竹简藏好,找机会去找崔颂,将一切告知于他。
又一日,距董卓放出狠话要处置荀攸的日子还有一天,民间突然传来一句童谣,“天悠悠,水攸攸,若逆流,天不留”,说二攸(荀攸和许攸)乃是天眷之人,杀了他必遭天谴。
这话一听就是无稽之谈,让人嗤之以鼻,但是对董卓等一些——对谶纬之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人来说还真有点作用。他曾因为一个没根据的迷/信之语就顺手冤杀与他不合的前上司(张温)的人。
李儒无语,谶纬之言从来都是统/治/者(帝王)的舆论工具,什么时候反而成为对他们的制约了?
“我并非要太师非杀二攸不可,二攸不过是诱饵,太师只需做个样子,等逆竖之首落网,要怎么处置二攸,还不是太师一句话的事?”
董卓道:“身居高位者,有令必行,倘使到时逆竖有所警觉,不上这个当,吾该如何收场?”
李儒一哽,他万万没想到董卓所顾虑的竟然是这个。
他想说你要是个皇帝不敢出尔反尔也就罢了,你现在还只是个霸主,屁/股都没坐稳呢,就开始考虑这些了?要说对自己人守信那也对,毕竟为了人心是该言出必行,但你现在是在谋大计,争霸之路就是兵不厌诈。考虑信义,你以为这是春秋时代吗?
更何况,谋事在变,万事都是变动的,利用荀攸之计还未有定数,何必顾虑这些?
然而不管李儒内心如何吐槽,他明面上是不敢拂董卓的脸面的。更何况前几日出了“下毒”事件,正是他夹着尾巴的时候,哪敢在董卓跟前兴风作浪
“太师说得是。是儒考虑不周。”李儒曲意逢迎了几句,已然开始谋划出路。
以他对董卓的了解,“毒杀”事件不会就这么算了。一时的不追究不代表永远不追究。这次的事已成了一道鱼刺,梗在董卓喉头。哪天记起来了,一个不爽了,也就是他李儒与这个世界说再见的时候了。
李儒一边暗恨自己的大意,一边萌发着不为人知的心思。
与其被动地等待兔死狗烹的结局,不如早谋出路……另择明主?
就这样,“二攸”之事暂时得以回缓,王允私下接见崔颂,与他对饮。
“诚如小友所言,荀公达与许子远暂保无虞。只可惜我方亦中董贼的离间之计,近日参与密会、商讨反董大业的有志之士竟不剩几人,个个称病不至……值此关键之际,真叫人顿足不已。”
崔颂已找王允汇报过拜访吕布的结果,详细讲述了那天的情况,认为事有变,不宜马上拉拢。王允深以为然。
如今崔颂听了王允的抱怨,言中有“这些人也不想想他王允要真是钓鱼执法,何必只抓许攸一个,早把他们全部抓起来了”的愤懑之意,崔颂道:
“温侯莫恼,温侯之心,我等具知。然则'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崔颂的意思是,其实大家都知道你不是董卓的钉子,但是因为反董事业一直不顺利,叫人看不到希望,再加上前段时间总有义士死亡,董卓手段又那么残忍……伍孚被虐杀后,一部分读书人人已经有点心怯了,再加上荀攸、许攸莫名其妙被发现参与反董一事,董卓又声称要对他们“具五刑”(残忍而侮辱的刑罚),所以他们萎了。
这要放在现代网游里,就是双方士气的问题。一方强而另一方弱,要想增强己方士气,只要削弱对方之士气并做点振奋己方人心的事就好。
王允问:吕布是不是不能拉拢了?
崔颂答:并非如此。拉拢还是要拉拢的,只需要静待时机。
二人达成共识,王允承诺事成之后必有中风崔颂客套了一番,心道事成之后他就跑路了,再大的官再丰厚的赏赐也是枉然。
又数日,戏志才至董卓...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