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中文网 www.liujiuzw.com,大明枪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范荣在阳河足足耽搁了数日才见到了宣大总督崔景荣,倒不是崔总督不给方从哲面子故意拿桥不见,而是范荣运气不好,来的时候正赶上崔景荣去辖区边镇巡视去了。
只是真见到了这位明末历史上十分有名的高官后,拢共也没说上几句话就被崔景荣给打发出来,看得出来崔景荣对知交方从哲的嘱托十分看重,只是有些瞧不起范荣这商人身份而已,而且方从哲信里也没说这是自己新收的弟子,自然也懒得和他客套,干脆把他当作替方阁老办事的下人直接甩给了手下的心腹幕僚,具体的用不着跟本督说,本督忙,没空,去找何管事吧,自会和他交代清楚。
这让兴冲冲赶来想凭借自己穿越者光环与之结交的范荣郁闷不已,却也毫无办法,好在那何管事在得了崔景荣面授机宜后,对范荣提出的几件事都一一照办,一点都没为难他。
几乎没费什么劲儿,几句话,一张名帖,整个介休商帮就全须全尾地从开中法里退了出来,以往那些拿捏他们的几位参将游击,估计连个屁都不敢再放,这可是自己的上上上官直接压下来的事情,有一言以决其生死的无上威力,看谁还敢胡搅蛮缠拎不清?
除此之外,关于未来边贸走私这块的通关事宜,山西铁料采购生意等几项关键大事,何管事也代表总督府这边帮范荣一一办理了,只是该分润的好处却是一分不少,有部分总督府也并不准备介入,而仅仅是起个牵线搭桥的作用。但这已经让范荣欣喜若狂非常非常满意了。
因为有宣大总督府背书,整个宣府、山西、大同三镇他范荣都可以畅通无阻再无任何障碍。当然,跟下面人打交道,不能全靠上面来压服,具体办事的也要正常给好处,平日里的关系同样要维护好,不能全靠上级领导压服,范荣哪怕后世没做过生意,可这道理他也懂,拉关系同样是他的强项之一。
等范荣一行办完了阳江的事情,赶回到介休老家时已是枝繁叶茂绿草如茵的盛夏了。这年代的山西可没有大规模采集煤炭,风光秀丽景色十分宜人。范家的祖业在介休龙凤镇张壁村,全村大部分人都姓范,跟范永斗家沾亲带故。无论是龙凤镇里还是张壁村,范家都有规模宏大的宅院,坐拥过两万亩上好耕地更是整个介休最大的地主。
此次返乡,范荣计划大兴土木建立完全属于自己的基地,包括年产十数万石的粮食基地,可以同时容纳过万头马匹和牛羊的短期牧场,还有就是建立一支名义上的乡勇团练实则为范家私军的武装力量。
时间紧、任务繁重,一切从零开始。而且介休毕竟是个穷乡僻壤的小地方,许多事情并非靠银子就能完全搞得定的,所以范荣到了龙凤镇之后才发觉,之前是自己把事情想得过于简单有点想当然了。后世的时候他是教书育人的教授和研究课题的历史学家,长期流连于书牍与象牙塔间,从未有过经商或是做项目之类的经历,
在京师跑关系难不住他,在张家口有父亲范明和管家范四宝等一众帮手,多是动动嘴就全解决了,可真到了介休实实在在需要自己做事的时候,才发觉自己这方面实在太弱了,偏生这次回来随行的只有管帐的账房和几个随叫随到的伙计。根本没人能帮上手,而大家伙都眼巴巴看着他等他指令行事。
在一通惹了不少笑话的胡乱指挥后,范荣明白身边若没有几个能帮上手的人才可是万万不行,大的计划他会天马行空跳出历史的束缚去制定,手笔和格局倒是够大,但执行起来的难度更是呈几何级上升,没有统筹和执行力强的人才辅佐,就跟水中花镜中月一般,比如种几亩地或是几百亩地,他还可以寻庄子里有经验的老农来,但现在是要耕种几万亩土地!
这可如何是好,可把原本踌躇满志的范荣给为难坏了。他仔细回忆了下明末那几个历史上有名的既懂屯田又会练兵允文允武之人,一一列了出来,希望寻求治世能人来帮自己,最后列出了三个名字,分别是洪承畴、卢象升、茅元仪,这三人历史记载都是有过大规模屯田并获得成功的实例,又都能征惯战善于带兵,即使洪承畴后来投降了满金,也是血战被俘宁死不降,最后被皇太极使尽手段逼迫才不得不降,实属情有可原,至于另外两个就更不用说,卢象升血战不退为国捐躯,茅元仪则是被罢官后,眼见辽事糜烂,国家大厦将倾,自己却丝毫使不上力,为此郁郁寡欢,得抑郁症把自己憋屈死的。
不过再仔细一核计,发现这三个最佳人选均不适合现在的自己。洪承畴这一年二十二岁,倒是年富力强,不过按照历史记载,出身贫寒以走街串巷卖豆腐干为生的他,现在应该正在福建泉州... -->>
范荣在阳河足足耽搁了数日才见到了宣大总督崔景荣,倒不是崔总督不给方从哲面子故意拿桥不见,而是范荣运气不好,来的时候正赶上崔景荣去辖区边镇巡视去了。
只是真见到了这位明末历史上十分有名的高官后,拢共也没说上几句话就被崔景荣给打发出来,看得出来崔景荣对知交方从哲的嘱托十分看重,只是有些瞧不起范荣这商人身份而已,而且方从哲信里也没说这是自己新收的弟子,自然也懒得和他客套,干脆把他当作替方阁老办事的下人直接甩给了手下的心腹幕僚,具体的用不着跟本督说,本督忙,没空,去找何管事吧,自会和他交代清楚。
这让兴冲冲赶来想凭借自己穿越者光环与之结交的范荣郁闷不已,却也毫无办法,好在那何管事在得了崔景荣面授机宜后,对范荣提出的几件事都一一照办,一点都没为难他。
几乎没费什么劲儿,几句话,一张名帖,整个介休商帮就全须全尾地从开中法里退了出来,以往那些拿捏他们的几位参将游击,估计连个屁都不敢再放,这可是自己的上上上官直接压下来的事情,有一言以决其生死的无上威力,看谁还敢胡搅蛮缠拎不清?
除此之外,关于未来边贸走私这块的通关事宜,山西铁料采购生意等几项关键大事,何管事也代表总督府这边帮范荣一一办理了,只是该分润的好处却是一分不少,有部分总督府也并不准备介入,而仅仅是起个牵线搭桥的作用。但这已经让范荣欣喜若狂非常非常满意了。
因为有宣大总督府背书,整个宣府、山西、大同三镇他范荣都可以畅通无阻再无任何障碍。当然,跟下面人打交道,不能全靠上面来压服,具体办事的也要正常给好处,平日里的关系同样要维护好,不能全靠上级领导压服,范荣哪怕后世没做过生意,可这道理他也懂,拉关系同样是他的强项之一。
等范荣一行办完了阳江的事情,赶回到介休老家时已是枝繁叶茂绿草如茵的盛夏了。这年代的山西可没有大规模采集煤炭,风光秀丽景色十分宜人。范家的祖业在介休龙凤镇张壁村,全村大部分人都姓范,跟范永斗家沾亲带故。无论是龙凤镇里还是张壁村,范家都有规模宏大的宅院,坐拥过两万亩上好耕地更是整个介休最大的地主。
此次返乡,范荣计划大兴土木建立完全属于自己的基地,包括年产十数万石的粮食基地,可以同时容纳过万头马匹和牛羊的短期牧场,还有就是建立一支名义上的乡勇团练实则为范家私军的武装力量。
时间紧、任务繁重,一切从零开始。而且介休毕竟是个穷乡僻壤的小地方,许多事情并非靠银子就能完全搞得定的,所以范荣到了龙凤镇之后才发觉,之前是自己把事情想得过于简单有点想当然了。后世的时候他是教书育人的教授和研究课题的历史学家,长期流连于书牍与象牙塔间,从未有过经商或是做项目之类的经历,
在京师跑关系难不住他,在张家口有父亲范明和管家范四宝等一众帮手,多是动动嘴就全解决了,可真到了介休实实在在需要自己做事的时候,才发觉自己这方面实在太弱了,偏生这次回来随行的只有管帐的账房和几个随叫随到的伙计。根本没人能帮上手,而大家伙都眼巴巴看着他等他指令行事。
在一通惹了不少笑话的胡乱指挥后,范荣明白身边若没有几个能帮上手的人才可是万万不行,大的计划他会天马行空跳出历史的束缚去制定,手笔和格局倒是够大,但执行起来的难度更是呈几何级上升,没有统筹和执行力强的人才辅佐,就跟水中花镜中月一般,比如种几亩地或是几百亩地,他还可以寻庄子里有经验的老农来,但现在是要耕种几万亩土地!
这可如何是好,可把原本踌躇满志的范荣给为难坏了。他仔细回忆了下明末那几个历史上有名的既懂屯田又会练兵允文允武之人,一一列了出来,希望寻求治世能人来帮自己,最后列出了三个名字,分别是洪承畴、卢象升、茅元仪,这三人历史记载都是有过大规模屯田并获得成功的实例,又都能征惯战善于带兵,即使洪承畴后来投降了满金,也是血战被俘宁死不降,最后被皇太极使尽手段逼迫才不得不降,实属情有可原,至于另外两个就更不用说,卢象升血战不退为国捐躯,茅元仪则是被罢官后,眼见辽事糜烂,国家大厦将倾,自己却丝毫使不上力,为此郁郁寡欢,得抑郁症把自己憋屈死的。
不过再仔细一核计,发现这三个最佳人选均不适合现在的自己。洪承畴这一年二十二岁,倒是年富力强,不过按照历史记载,出身贫寒以走街串巷卖豆腐干为生的他,现在应该正在福建泉州...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