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梦留风 序:易损物 1 (1/2)
69中文网 www.liujiuzw.com,寻找艺高人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关于梦游,篝火是我记忆里最早的一个标记。我的十多个亲戚围坐着,谈论着。这些亲戚里有经常能见面的,也有八竿子打不着的远房。大家围着篝火,谈论着什么宇宙存亡之大计,影子被打到四面墙壁上,是一种恍惚的氛围。我也在其中,一个六七岁的我,从母亲怀里醒来,晕眩而温暖,像是吸食了过量二氧化碳。我抬起头来,看到正前方墙壁上悬挂着一台黑白电视机,也许播放着什么,也许什么也没放,也许正在换台,忽明忽暗——如你所见,记忆是靠不住的,比如篝火,比如上世纪的黑白电视机,在我的生活中其实完全没有出现的可能性。
我醒来后异常清醒,进入了一种不真实的状态,所有的感官似乎都前所未有的敏锐。我听到他们在议论一个我非常熟悉的话题,但有些地方说错了,于是坐直了身子,大声纠正他们的错误,说的时候一气呵成,觉得这里我最大,最有文化,实力镇住场面。然而四周却静了下来,众人不仅没给我应答,还陷入了长久的沉默中。我听着火堆里噼里啪啦的炸裂声和电视机花屏后的嘈杂声,心里畏惧了起来,不知道纠正得对不对。我停止说话,渐渐缩回阴影处,突然想到,其实我还没醒吧,于是强行脱离尴尬,再次进入了梦乡。一瞬间彻底糊涂了:他们究竟说错了什么,我究竟纠正了什么,我到底说没说话?
现在我明白了,时间河流不停,这类事的细节记忆却能留下生根,意味着它是一种不能被证实的阴谋,是一种危险的暗流。好比这样的场景:你走在街上,感觉身后有人窃窃私语,似乎正在对你指指点点。你脊背发麻,厌恶不已,痛恨地转了身,视线中却空无一人。你的烦躁荡然无存,耳畔再无回声,迎面涌来的却是无源头的困惑。但这困惑同样也没能够持久,你知道你的生活不会被这些琐碎的事情一直影响,便将它们很快抛在了脑后。时间一长,你就以为你忘了,但你并没忘,它们是暗示,是你体内自带的一些东西对周遭环境做出的回答。】
傅敏把这种东西称为命格。我不知道她是从哪里学会的这个词,在我看来,大多数情况下她智商都是很高的,然而一旦要对待这种难以定义的东西,她就会陷入固执的迷思。比方说,她写了个超能力小说,需要出现一种类似于结界的东西。通常别的修真穿越故事会用到“场”、“域”这类奇怪的字眼,但她觉得傻,坚持不用。又因为自己也想不出更好的词,便在用得到的地方画了个框。接下来她觉得框画得有口字的嫌疑,索性直接改成了一个“框”字。但其实“框”这个字好像也并没有比“场”或者“域”要少傻一些。
这件事不仅全无意义可寻,说时也觉得绵长枯燥,但一次偶然间记起时,却在我的身体里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苦味:百般周折,心思费尽,似乎略有所得,其实只得到了一些不值的感受。而当你意识到这一点后,得以保全自己的唯一方式只有是死活不要承认其中不值。
我在这苦味里遨游。星沉大海,宇宙繁华,把充满无用性的我衬托得更加不堪。以记忆碎片和错觉臆想还原出的人当然比她本人还要清晰,很容易就失去了基本的准确度。唯一能够保真的,是当时正在发生着一件大事,高考,似乎需要经过很繁琐的准备才能面对它。肉体和心灵被丢入铁锅,滚油浇上,反复炸,回收油,粘,黄。身在其中,恶心不已。出锅后你渐渐明白它并不是一件大事,奇怪早些时候为何没人告诉你。是否是这个世界在通过它自己的方式进行保全与周旋。你开始怀念,因为你无法再去重温其中不值。事实上,这件事跟吵架打架是一样的,如果再次发生,你依然能下一百次决心绝对不原谅。愤怒或是恶心,最终归结为了同一种东西:能够让人放弃克制的苦。
我只能说,“在心智开始之前,黑暗已经发生”,这是傅敏小说里的一句话。人心究竟还是有一种原始的困扰,不论你如何解答,阳光的一面也总显得不纯。在她的书里有一个叫做“秘境”的世界,没有规则,没有欲望,只有来自人间琐碎无意义的片段,我们穿行其中,携带着易损的梦幻,发出声响,对不涉及自己的一切冷眼旁观,终于活成一头改不了吃屎的僵硬的老狗。现在我越发觉得世界就是这样。
但在我们十多岁时,世界其实并非这样,生活中处处是充满参与感的不祥。就好比梦游这类事情,总是主角年纪越小越显得恐怖。你若是三四十岁,经常梦游,别人只会觉得你有毛病。但你六七岁,大家看着电视烤着火,你突然惊醒,跳起来说人类听不懂的语言,说完后倒头又睡,像回光返照,就十分诡异。我现在是好了,父母就不承认有过这样的事,说是我自己意淫的。我还记得我未成年时被我爸吊起来打,他们当然也不承认。
我的命格被时间一笔勾销,我的面孔变得同众人一般模糊,突来的光彩终究难逃被磨灭殆尽的厄运,我看着它们归于混沌,遗憾感一次淡过一次。再跟人聊起自己儿时会梦游时我开始信口开河,乱坠天花。自认为悲情的故事借着酒精从嘴里亢奋地跑出,变成了冷场时强颜欢笑的工具。我说话但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么说,别人听到这些话也不能和不屑于理解我的倾向,语言没能起到沟通的效用,它们很快流失于肤浅的空气中... -->>
【关于梦游,篝火是我记忆里最早的一个标记。我的十多个亲戚围坐着,谈论着。这些亲戚里有经常能见面的,也有八竿子打不着的远房。大家围着篝火,谈论着什么宇宙存亡之大计,影子被打到四面墙壁上,是一种恍惚的氛围。我也在其中,一个六七岁的我,从母亲怀里醒来,晕眩而温暖,像是吸食了过量二氧化碳。我抬起头来,看到正前方墙壁上悬挂着一台黑白电视机,也许播放着什么,也许什么也没放,也许正在换台,忽明忽暗——如你所见,记忆是靠不住的,比如篝火,比如上世纪的黑白电视机,在我的生活中其实完全没有出现的可能性。
我醒来后异常清醒,进入了一种不真实的状态,所有的感官似乎都前所未有的敏锐。我听到他们在议论一个我非常熟悉的话题,但有些地方说错了,于是坐直了身子,大声纠正他们的错误,说的时候一气呵成,觉得这里我最大,最有文化,实力镇住场面。然而四周却静了下来,众人不仅没给我应答,还陷入了长久的沉默中。我听着火堆里噼里啪啦的炸裂声和电视机花屏后的嘈杂声,心里畏惧了起来,不知道纠正得对不对。我停止说话,渐渐缩回阴影处,突然想到,其实我还没醒吧,于是强行脱离尴尬,再次进入了梦乡。一瞬间彻底糊涂了:他们究竟说错了什么,我究竟纠正了什么,我到底说没说话?
现在我明白了,时间河流不停,这类事的细节记忆却能留下生根,意味着它是一种不能被证实的阴谋,是一种危险的暗流。好比这样的场景:你走在街上,感觉身后有人窃窃私语,似乎正在对你指指点点。你脊背发麻,厌恶不已,痛恨地转了身,视线中却空无一人。你的烦躁荡然无存,耳畔再无回声,迎面涌来的却是无源头的困惑。但这困惑同样也没能够持久,你知道你的生活不会被这些琐碎的事情一直影响,便将它们很快抛在了脑后。时间一长,你就以为你忘了,但你并没忘,它们是暗示,是你体内自带的一些东西对周遭环境做出的回答。】
傅敏把这种东西称为命格。我不知道她是从哪里学会的这个词,在我看来,大多数情况下她智商都是很高的,然而一旦要对待这种难以定义的东西,她就会陷入固执的迷思。比方说,她写了个超能力小说,需要出现一种类似于结界的东西。通常别的修真穿越故事会用到“场”、“域”这类奇怪的字眼,但她觉得傻,坚持不用。又因为自己也想不出更好的词,便在用得到的地方画了个框。接下来她觉得框画得有口字的嫌疑,索性直接改成了一个“框”字。但其实“框”这个字好像也并没有比“场”或者“域”要少傻一些。
这件事不仅全无意义可寻,说时也觉得绵长枯燥,但一次偶然间记起时,却在我的身体里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苦味:百般周折,心思费尽,似乎略有所得,其实只得到了一些不值的感受。而当你意识到这一点后,得以保全自己的唯一方式只有是死活不要承认其中不值。
我在这苦味里遨游。星沉大海,宇宙繁华,把充满无用性的我衬托得更加不堪。以记忆碎片和错觉臆想还原出的人当然比她本人还要清晰,很容易就失去了基本的准确度。唯一能够保真的,是当时正在发生着一件大事,高考,似乎需要经过很繁琐的准备才能面对它。肉体和心灵被丢入铁锅,滚油浇上,反复炸,回收油,粘,黄。身在其中,恶心不已。出锅后你渐渐明白它并不是一件大事,奇怪早些时候为何没人告诉你。是否是这个世界在通过它自己的方式进行保全与周旋。你开始怀念,因为你无法再去重温其中不值。事实上,这件事跟吵架打架是一样的,如果再次发生,你依然能下一百次决心绝对不原谅。愤怒或是恶心,最终归结为了同一种东西:能够让人放弃克制的苦。
我只能说,“在心智开始之前,黑暗已经发生”,这是傅敏小说里的一句话。人心究竟还是有一种原始的困扰,不论你如何解答,阳光的一面也总显得不纯。在她的书里有一个叫做“秘境”的世界,没有规则,没有欲望,只有来自人间琐碎无意义的片段,我们穿行其中,携带着易损的梦幻,发出声响,对不涉及自己的一切冷眼旁观,终于活成一头改不了吃屎的僵硬的老狗。现在我越发觉得世界就是这样。
但在我们十多岁时,世界其实并非这样,生活中处处是充满参与感的不祥。就好比梦游这类事情,总是主角年纪越小越显得恐怖。你若是三四十岁,经常梦游,别人只会觉得你有毛病。但你六七岁,大家看着电视烤着火,你突然惊醒,跳起来说人类听不懂的语言,说完后倒头又睡,像回光返照,就十分诡异。我现在是好了,父母就不承认有过这样的事,说是我自己意淫的。我还记得我未成年时被我爸吊起来打,他们当然也不承认。
我的命格被时间一笔勾销,我的面孔变得同众人一般模糊,突来的光彩终究难逃被磨灭殆尽的厄运,我看着它们归于混沌,遗憾感一次淡过一次。再跟人聊起自己儿时会梦游时我开始信口开河,乱坠天花。自认为悲情的故事借着酒精从嘴里亢奋地跑出,变成了冷场时强颜欢笑的工具。我说话但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么说,别人听到这些话也不能和不屑于理解我的倾向,语言没能起到沟通的效用,它们很快流失于肤浅的空气中...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