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说无始颂 (1/2)
69中文网 www.liujiuzw.com,洞玄指略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题引:
知妄即真,妄浅亦真,真中有妄,妄中有真,真妄二事,名说而已。
知妄而不能顺真知见,则是妄习气重,阴质多有,懈怠、懒惰、蒙昧、怯懦,欲取捷径,心则怯懦,不敢应难而上,故当知耻而后勇,奋图强。
虚室生白,吉祥止止,吉祥现则是明,吉祥不现,不名为明。
正章:
功中有象,其功亦有相,功有景,其景亦有相,譬如初静定,于初定之境,尚有无量数静定景象,或深或浅,或见白或见黑,当观其想,若离自心而注意于相,则落幻景中,然亦不应怯懦于幻而恐惧,见幻知幻,见想知心,自处涵容,等观一切。
莫作聪明,自以为是,心常自明,而意常自省,莫可以些微所得以为有知,以为高上,心不居高,其德乃高,心不居邪,其性乃正,当善思念。
颂:
心知生死如幻,奈何业缘系缚,
便将心寄世外,此身遍游生死。
静中有定,定中有静,动静二物,相生不离,不应有知,以见无知也,所谓无知,乃真无之性,若知识心不退,则不能测知识之根源,不知此心之本。
意根通达此身六根,于是眼耳鼻舌身,亦各有意识,于意根,亦有下属意识,六种意识,和合于意境之中,于是此意生识作想,乃起爱憎,思想生矣,遂弃根本,众人以此,久堕生死,不能自已。
所谓意根,是第六根,前次五根,身根为君,其余四根,为其臣属,而此臣属,教导君行,前五根形态短长,颜色深浅,各有差别,众人五根,皆有差别,如人之面,各个差别,众人意根,亦如是差别,众人不见虚空,譬如不见风生,人之自我,不见意根,亦如眼中,不见虚空,不见诸风。
譬如世间,有大风起,旋动微尘,尘沙飞行,于是众人乃见风是旋窝,或有诸风,非是旋流,或是平扬,或是流注,或是挪移,或是升降,如是诸风气流转,各自有因而众人睁目不见。
于静观中,自观其心,亦如睁目而观虚空,虚空生风,卷起黄沙,人乃得见,知是风形,若人自观其心,心意之中,乃有一片灵动之情,情动而生识,识动而生知,知转而作想,思维即成。
如是内观虚灵空境中,心想起落,念起如风,不动如空,如是众人意根如空无动,情如空气,动而生识,思维随之,渐次生成,若于静虑之中,不能修得如是知见,不能于身心有此知见,必不能测精气神之奥秘,亦不能测虚灵之妙,亦不明世间知识之根蒂,遑论修真悟道。
外观天地,内观身心,一等同也,无二别也,所谓天地精神,人之精神,亦无别也,除思识之外,天地与人,无二别也。
颂:
汝心若不定,如天地乱风,
风乱伤众生,心乱损身命。
内修静定,见于诸象,或光或色,或空或灵,或有或无,或生或灭,或动或静,静有差别,动亦差别,种种名相,非初学所应思量,其中定相,若以言说,百年不尽。
即此初入静定,便有无量定相差别,何况后来,尚有无穷量静定,一一静定,各个皆有无量定相,过往圣贤,不宣其事,盖因初学者圣性不备,常易犯过,是故垂教方向,不说细微,闷头苦干,仅此而已。
初学有过,理所当然,而过若大,则离正道,是故有戒,当得奉持,此是规矩,可成方圆,方圆即是修行成果之相,若不种因,则无果得,若因非规矩,则果非方圆。
是故,初学之法有二,一者自悟自修,二者从学而奉行,此二种人,不可相论,不可同行一法,为免互相干扰,故说非同道者,莫要同行,二人修行,皆不成功。
古往以来,胡乱传法,必遭天谴,未修成时,即有漏人,以汝少漏教彼多漏,以漏教漏,何可止漏,是故世间诸法混乱,鱼龙不辨,故为诸修行者设戒定律,名为同学而独修,虽在一世间,而正道邪道,以及旁门左道,共居一日月之下,无有碍也。
颂:
但自修身心,莫管教他人,心若有贪爱,即恋于世间。
各人自有心,自心自有想,莫以汝自想,套入于他心。
汝被套则苦,他人亦如然,若欲净众生,先须洁自身。
譬如入初定,不能教于人,汝尚未此,何敢言此情?
——
若有自以为,便落生死地,自解生死已,离不离随意。
或有愿离世,或有愿住世,各依自心性,将心合道情。
汝道是汝道,非是他人道,他自有他道,你不知他妙。
若有然者,自明亦明他,种种无差别,以此宣差别。
——
汝心若有别,尚不得自明,自尚暗昧中,何敢言明他?
是故说世间,诸法各有别,一心是一法,学法非学心。
万众各一心,一心学万法,虽学万种法,而彼心恒一。
汝今心不定,其一何在耶?但于万念处,恒心已久住。
——
旧房瓦多破,新室久无尘,久定观万念,新定念稀浅。
汝心非是念,念如空中风,风起或不起,而虚空不动。
若于静虑中,心意自不动,彼念风尘落,晴空无阴霾。
意微念亦微,微而名为精,精自有华彩,五光影十色。
——
华影彩色分,光毫量无穷,初入静定观,所知皆毫末。
譬如见远山,不见山上木,虽见千万叶,不见叶上尘。
知识皆短浅,不如以意观,观照如虚空,一片灵自生。
意与识分别,譬如虚与空,意情动生识,空气转出风。
——
虚空非一事,虚是空之母,空以气为命,气动空不动。
气动名为风,情动意生识,情意本一家,情动意不动。
如是一体者,动不动共生,如是二元化,乃是一元形。
最初入静定,即可会此境,心有差别者,自作离世说。
——
离人不离天,三界甚微玄,若不见自心,不名见彼岸。
汝若见彼岸,何须修神仙?若解生死已,何厌复何恋?
汝心恋高下,美名来打脸,若弃于高下,高下割汝心。
众生心自圆,是非此中演,生爱或生恨,譬如木火烟。
——
天青或天白,男女都是人,心中有善恶,而善恶非心。
善恶皆不留,汝心未曾丢,执恋于善恶,不见非善恶。
譬如学知识,而迷不自识,譬如一明镜,见人不见己。
汝是有情人,非无情之镜,以无情镜眼,用心于自观。
——
此眼本无情,故见一切情,汝用此眼观,身心到彼岸。
有情与无情,一体之姓名,此事非可思,说体... -->>
题引:
知妄即真,妄浅亦真,真中有妄,妄中有真,真妄二事,名说而已。
知妄而不能顺真知见,则是妄习气重,阴质多有,懈怠、懒惰、蒙昧、怯懦,欲取捷径,心则怯懦,不敢应难而上,故当知耻而后勇,奋图强。
虚室生白,吉祥止止,吉祥现则是明,吉祥不现,不名为明。
正章:
功中有象,其功亦有相,功有景,其景亦有相,譬如初静定,于初定之境,尚有无量数静定景象,或深或浅,或见白或见黑,当观其想,若离自心而注意于相,则落幻景中,然亦不应怯懦于幻而恐惧,见幻知幻,见想知心,自处涵容,等观一切。
莫作聪明,自以为是,心常自明,而意常自省,莫可以些微所得以为有知,以为高上,心不居高,其德乃高,心不居邪,其性乃正,当善思念。
颂:
心知生死如幻,奈何业缘系缚,
便将心寄世外,此身遍游生死。
静中有定,定中有静,动静二物,相生不离,不应有知,以见无知也,所谓无知,乃真无之性,若知识心不退,则不能测知识之根源,不知此心之本。
意根通达此身六根,于是眼耳鼻舌身,亦各有意识,于意根,亦有下属意识,六种意识,和合于意境之中,于是此意生识作想,乃起爱憎,思想生矣,遂弃根本,众人以此,久堕生死,不能自已。
所谓意根,是第六根,前次五根,身根为君,其余四根,为其臣属,而此臣属,教导君行,前五根形态短长,颜色深浅,各有差别,众人五根,皆有差别,如人之面,各个差别,众人意根,亦如是差别,众人不见虚空,譬如不见风生,人之自我,不见意根,亦如眼中,不见虚空,不见诸风。
譬如世间,有大风起,旋动微尘,尘沙飞行,于是众人乃见风是旋窝,或有诸风,非是旋流,或是平扬,或是流注,或是挪移,或是升降,如是诸风气流转,各自有因而众人睁目不见。
于静观中,自观其心,亦如睁目而观虚空,虚空生风,卷起黄沙,人乃得见,知是风形,若人自观其心,心意之中,乃有一片灵动之情,情动而生识,识动而生知,知转而作想,思维即成。
如是内观虚灵空境中,心想起落,念起如风,不动如空,如是众人意根如空无动,情如空气,动而生识,思维随之,渐次生成,若于静虑之中,不能修得如是知见,不能于身心有此知见,必不能测精气神之奥秘,亦不能测虚灵之妙,亦不明世间知识之根蒂,遑论修真悟道。
外观天地,内观身心,一等同也,无二别也,所谓天地精神,人之精神,亦无别也,除思识之外,天地与人,无二别也。
颂:
汝心若不定,如天地乱风,
风乱伤众生,心乱损身命。
内修静定,见于诸象,或光或色,或空或灵,或有或无,或生或灭,或动或静,静有差别,动亦差别,种种名相,非初学所应思量,其中定相,若以言说,百年不尽。
即此初入静定,便有无量定相差别,何况后来,尚有无穷量静定,一一静定,各个皆有无量定相,过往圣贤,不宣其事,盖因初学者圣性不备,常易犯过,是故垂教方向,不说细微,闷头苦干,仅此而已。
初学有过,理所当然,而过若大,则离正道,是故有戒,当得奉持,此是规矩,可成方圆,方圆即是修行成果之相,若不种因,则无果得,若因非规矩,则果非方圆。
是故,初学之法有二,一者自悟自修,二者从学而奉行,此二种人,不可相论,不可同行一法,为免互相干扰,故说非同道者,莫要同行,二人修行,皆不成功。
古往以来,胡乱传法,必遭天谴,未修成时,即有漏人,以汝少漏教彼多漏,以漏教漏,何可止漏,是故世间诸法混乱,鱼龙不辨,故为诸修行者设戒定律,名为同学而独修,虽在一世间,而正道邪道,以及旁门左道,共居一日月之下,无有碍也。
颂:
但自修身心,莫管教他人,心若有贪爱,即恋于世间。
各人自有心,自心自有想,莫以汝自想,套入于他心。
汝被套则苦,他人亦如然,若欲净众生,先须洁自身。
譬如入初定,不能教于人,汝尚未此,何敢言此情?
——
若有自以为,便落生死地,自解生死已,离不离随意。
或有愿离世,或有愿住世,各依自心性,将心合道情。
汝道是汝道,非是他人道,他自有他道,你不知他妙。
若有然者,自明亦明他,种种无差别,以此宣差别。
——
汝心若有别,尚不得自明,自尚暗昧中,何敢言明他?
是故说世间,诸法各有别,一心是一法,学法非学心。
万众各一心,一心学万法,虽学万种法,而彼心恒一。
汝今心不定,其一何在耶?但于万念处,恒心已久住。
——
旧房瓦多破,新室久无尘,久定观万念,新定念稀浅。
汝心非是念,念如空中风,风起或不起,而虚空不动。
若于静虑中,心意自不动,彼念风尘落,晴空无阴霾。
意微念亦微,微而名为精,精自有华彩,五光影十色。
——
华影彩色分,光毫量无穷,初入静定观,所知皆毫末。
譬如见远山,不见山上木,虽见千万叶,不见叶上尘。
知识皆短浅,不如以意观,观照如虚空,一片灵自生。
意与识分别,譬如虚与空,意情动生识,空气转出风。
——
虚空非一事,虚是空之母,空以气为命,气动空不动。
气动名为风,情动意生识,情意本一家,情动意不动。
如是一体者,动不动共生,如是二元化,乃是一元形。
最初入静定,即可会此境,心有差别者,自作离世说。
——
离人不离天,三界甚微玄,若不见自心,不名见彼岸。
汝若见彼岸,何须修神仙?若解生死已,何厌复何恋?
汝心恋高下,美名来打脸,若弃于高下,高下割汝心。
众生心自圆,是非此中演,生爱或生恨,譬如木火烟。
——
天青或天白,男女都是人,心中有善恶,而善恶非心。
善恶皆不留,汝心未曾丢,执恋于善恶,不见非善恶。
譬如学知识,而迷不自识,譬如一明镜,见人不见己。
汝是有情人,非无情之镜,以无情镜眼,用心于自观。
——
此眼本无情,故见一切情,汝用此眼观,身心到彼岸。
有情与无情,一体之姓名,此事非可思,说体...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