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中文网 www.liujiuzw.com,修成凡人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请输入正文辽朝(916年[1]—1125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族在中国北方地区建立的封建王朝,传九帝,国祚二百一十年。[2]
916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称汗,国号“契丹”,定都临潢府(今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南波罗城)[1]。947年,辽太宗率军南下中原,攻灭五代后晋,改国号为“辽”[4]。983年曾复更名“大契丹”,1066年辽道宗耶律洪基恢复国号“辽”。1125年为金国所灭[1][6]。
辽末,辽贵族耶律淳建立北辽,与西夏共同抗金,后被金灭[7]。辽朝宗室后代耶律留哥与其弟耶律厮不分别建立了东辽与后辽,最后东辽灭后辽,东辽被蒙古所灭。辽亡后,耶律大石西迁到中亚楚河流域建立西辽,定都虎思斡耳朵,1218年被蒙古所灭[8]。1222年西辽贵族在今伊朗建立了小政权后西辽,后又被蒙古所灭[9]。
辽朝全盛时期疆域东到日本海,西至阿尔泰山,北到额尔古纳河、大兴安岭一带,南到河北省南部的白沟河[10]。
契丹族本是游牧民族。辽朝将重心放在民族发展,为了保持民族性将游牧民族与农业民族分开统制,主张因俗而治,开创出两院制的政治体制。并且创造契丹文字,保存自己的文化。此外,吸收渤海国、五代、北宋、西夏以及西域各国的文化,有效地促进辽朝政治、经济和文化各个方面发展。辽朝的军事力量与影响力涵盖西域地区,因此在唐朝灭亡后中亚、西亚与东欧等地区更将辽朝(契丹)视为中国的代表称谓[11-12]。
中文名称辽朝英文名称LiaoDynasty简称辽所属洲亚洲首都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主要城市辽阳,云州,南京,中京官方语言契丹语货币圆形方孔钱政治体制君主****政体国家领袖耶律阿保机、耶律德光等人口数量约900万人(12世纪初)[13]主要民族契丹人、汉人主要宗教佛教国土面积489万平方公里(1111年)[14]政治体制南北院制建立时间公元907年[15]灭亡时间公元1125年[5]别称辽国,契丹国,哈喇契丹
目录
1国号
2历史
?契丹崛起
?南下中原
?世宗时期
?穆宗时期
?全盛时期
?道宗衰落
?走向灭亡
?余部续国
3疆域
?领土范围
?行政区划
4政治
?五京制度
?一国两制
?捺钵制度
5军事
6经济
?人口
?农业
?畜牧业
?手工业
?商业
7文化
?文字
?宗教
?艺术
?科技
8外交
?唐朝
?宋朝
?高丽
?西北诸国
9社会
10帝王世系
国号编辑
国号作为国家或王朝的标志,通常具有命名的鲜明性与使用的稳定性。有辽一代则不然,曾多次反复用“辽”、“契丹”为国号[1]。
史学界公论,916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称帝建国,国号契丹;太宗大同元年(947年),改国号为大辽;圣宗统和元年(983年),又改称大契丹;道宗咸雍二年(1066年),复号大辽[3][17-19]。
关于契丹首次改国号为“辽”的时间,一般有937、938和947年三种说法[20-21]。关于辽改国号的次数,一般学者都认同这样的见解,即辽太宗时改国号为辽,辽圣宗时复号契丹,至辽道宗时复改国号为辽[22]。从众多辽代墓志中在契丹或辽的国号前都有“大中央”或“南瞻部洲”的字样来看,到辽道宗时,已经俨然以中国自居了[23]。
也有持不同意见者,认为辽曾九改九复国号,也就是说,辽曾改国号达18次之多[24]。
“辽”、“契丹”二号的本义,“契丹”可解为“镔铁”,乃民族之号;“辽”则国号,得名于辽水。也有学者认为“辽国”一号得名于“辽远”之意。有学者研究“辽”与契丹语“辽”的内涵,强调辽“双国号制”的意义。也有学者主张主张契丹是改“晋”为“大辽”,而非改“契丹”为“大辽”[25]。
辽朝国号变迁
年代
汉文国号
非汉文国号
916—937年[1]
大契丹[1]
哈喇契丹[26](全称)
大契丹、契丹国、契丹(简称)
938—982年[1]
大辽(燕云汉地)
大契丹(辽朝故地)[19]
983年—1065年[1]
大契丹[1]
1066年—1125年[1]
大辽[1]
历史编辑
契丹崛起
契丹国与五代十国并立
契丹国与五代十国并立
契丹源于东胡鲜卑,与同样说蒙古语的室韦、库莫奚是同族异种。唐朝唐太宗在契丹人住地设置松漠都督府,酋长任都督并赐李姓。
晚唐时契丹迭剌部的首领耶律阿保机乘唐朝内乱统一各部,取代痕德堇可汗后于907年2月27日即可汗位。他先后镇压了契丹贵族的叛乱和征服奚、室韦、阻卜等部落,并且握有蒙古地区的产盐区,在军事与经济方面都十分强盛[27]。915年耶律阿保机出征室韦得胜回国,但被迫交出汗位,不久他在滦河边建设了一座仿幽州的城敦。916年3月17日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即辽太祖。
辽太祖收留因河北战乱的流民,在草原上按照中原风格建立城
契丹族人
契丹族人
敦以安置他们。并且任用韩延徽、韩知古、康默记与卢文进等汉人为佐命功臣。918年辽太祖建皇都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的波罗城)。两年后创建契丹大字并推行之[28]。在军事方面,他于925年东征渤海国,于旧地建立东丹国以统治渤海遗民,册立皇太子耶律倍为东丹王。辽太祖一直有南征中原的意图[29],然而于攻灭渤海后的隔年,在回师途中病倒,最后去世。其妻述律平宣布摄政,以次子耶律德光总揽朝政,屠杀政敌数百人以稳定政权。927年十一月,耶律德光在述律平的支持下即位,即辽太宗。930年,东丹王耶律倍南逃后唐,辽太宗统一了契丹[28]。
南下中原
燕云十六州
燕云十六州
936年后唐发生内乱,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以自称儿皇帝、割让燕云十六州为条件,请求辽太宗支援攻打后唐。辽太宗遂亲率5万骑兵,于晋阳、洛阳等地击败后唐军,最后协助石敬瑭攻灭后唐,石敬瑭得以建国后晋。契丹国获得燕云十六州后,将燕云十六州建设成为进一步南下的基地。[28]
944年后晋出帝石重贵即位,他不愿向契丹臣服,上表称孙不称臣。辽太宗趁机率军南下,意图一统中国[27]。947年正月十日,契丹军攻克后晋首都开封,后晋亡,契丹国占领大部分的中原地区。二月,辽太宗改国号为大辽,辽朝正式成立。虽然辽太宗有意长久经营中国的意图,然而因纵兵掠夺人民财物,以及不让诸位节度使返回镇地,招来中原人民的反抗。四月,辽太宗被迫引军北返,最后在河北栾城病逝[30]。
世宗时期
947年位于中原的耶律吼等将领拥立耶律阮为帝,是为辽世宗。在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的太后述律平想让其子耶律李胡继承皇位,不同意耶律阮称帝。太后派耶律李胡与耶律阮在辽南京北部的泰德泉交战,最后耶律阮打赢了这场战争。在经过大臣耶律屋质的劝阻之下,太后才认同耶律阮的帝位。辽世宗在位期间,一直不忘占领中原的期望,多次对中原用兵。然而辽世宗好酒色,喜爱打猎。晚年更是任用奸佞,大兴封赏降杀,导致朝政不修,政治腐败。951年九月,辽世宗协助北汉攻打后周,行军至归化(今内蒙古呼和浩特)的祥古山时,由于其他部队未到,先行驻扎在火神淀。其间喝酒、打人、打猎,众将很是不满。最后被耶律察割杀死于梦乡中[28]。
穆宗时期951年耶律察割发动政变,杀辽世宗并自行称帝,辽太宗之长子耶律璟和耶律屋质等率兵杀死耶律察割后,被立为帝,即辽穆宗。辽穆宗虽讨厌女色,而无所出,但却经常酗酒,天亮才睡,中午方醒,因此长时期不理朝政,国人称之为“睡王”。辽穆宗前期,朝廷内部不稳,离心离德,大臣经常发生叛乱或是南奔中原的事件:952年六月,萧眉古得欲叛辽南奔后周,阴谋败露,被杀。七月,政事令耶律娄国、林牙耶律敌烈等谋乱被捕后伏诛。953年十月,耶律李胡之子耶律宛等人谋反,事情被察觉后被捕。960年七月,政事令耶律寿远、太保楚阿不等人谋反,事败伏诛。十月,耶律李胡之子耶律喜隐谋反,事败被捕,因供词牵涉耶律李胡,耶律李胡入狱而死[31]?。
由于政局动荡不安,迫使辽穆宗停止了辽太宗、辽世宗一贯执行的南伐中原政策,以恢复因长期战事而消损的国力,与南唐、北汉联合对抗遂渐强盛的后周。959年后周发动北伐,辽朝宁州(今河北青县)刺史王洪举城投降。周军随后攻克益津关、瓦桥关,莫州、瀛州刺史刘楚信、高彦晖也举城投降。当时后周世宗欲一鼓作气,直取幽州,辽穆宗甚至有意放弃燕云十六州[32]?。最后后周世宗因为重病而南返,莫州、瀛州归后周领有,而辽军加强防御,不敢南下。由于辽穆宗本人喜好杀戮,经常亲手杀人。同时又爱好打猎到“竟月不视朝”,最后于969年二月被侍人所弑。耶律贤被推举为帝,即辽景宗,改元为保宁[31]?。
全盛时期
辽景宗勤于政事,重用贤臣如室昉、郭袭,使辽朝出现一阵清明。辽景宗对辽穆宗时谋反的皇族采比较宽松的政策,因而谋乱者少,上层比较稳定。辽景宗对外政策仍采不主动南伐中原、仅援北汉的方针。辽景宗前期,辽朝与北宋聘史往还,互贺节日。宋太宗赵光义统一江南后,于979年亲征北汉,辽朝派数万兵支援北汉。三月,辽军在白马岭与宋军交战,被击溃,辽将耶律敌烈等人战死。六月,北汉主刘继元降宋。辽朝改变战略,把主要力量用以固守幽蓟。宋太宗乘胜进攻幽州,辽朝派耶律沙、耶律休哥、耶律斜轸等名将率军与宋军大战于高梁河(今北京西直门外),成功击败宋军,宋太宗仅以身免。由于辽景宗体弱多病,有时无法上朝,军国大事大多由皇后萧绰协助处理[31]?。
萧绰萧太后
982年辽景宗病逝,辽圣宗继位,尊萧绰为皇太后,并由萧太后摄政。当时萧太后30岁,辽圣宗12岁,而萧太后之父萧思温于970年被害,无嗣,使得萧太后也没有外戚可以依靠。而诸王宗室二百余人拥兵自重,控制朝廷,对萧太后及辽圣宗构成了莫大的威胁。萧太后先重用大臣耶律斜轸、韩德让参决大政,南面军事委派给耶律休哥,撤换一批大臣,并下令诸王不得相互宴请,要求他们无事不出门,并设法解除他们的兵权。在这些行动后,辽圣宗和萧太后的地位才稳定下来。萧太后摄政二十七年,后据传改嫁韩德让(具体记载有争议)。在她执政期间进行改革,并且励精图治,注重农桑,兴修水利,减少赋税,整顿吏治,训练军队,使辽朝百姓富裕,国势强盛。1009年辽圣宗亲政后,辽朝已进入鼎盛,基本上延续萧太后执政时的辽朝风貌,反对严刑峻法,并且防止贪污事件。[29]?在文教方面,辽圣宗实行科举,编修佛经,佛教极为盛行。在位其间四方征战,对宋战争屡屡获胜,俘获号称杨无敌的宋朝名将杨继业[28]?。
北宋立国之初即有意要收复燕云十六州,先后于979年、986年两度北伐,皆为辽军所击败。辽圣宗为了防止高丽与北宋结盟,进而威胁辽朝东部。于993年发动高丽契丹战争以降服高丽,于1009年的东征时最远攻入高丽开城。之后为了解决辽宋之间的长期对抗,以及避免契丹贵族威胁皇权,萧太后与辽圣宗于1004年亲率大军深入宋境。宋真宗畏敌,欲迁都南逃,因宰相寇准坚持而亲至澶州(今河南濮阳)督战。宋军士气大振,击败辽军前锋,辽将萧挞凛战死。辽军恐腹背受敌,提出和约。主和的宋真宗于次年初与辽订立和约,协定宋每年贡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双方各守疆界,互不骚扰,成为兄弟之邦,此即澶渊之盟,从此两朝和好达一百二十年之久。之后辽圣宗结好西夏,而西夏也摇摆于宋、辽之间以图存,形成辽宋西夏三国鼎立的局势[30]?。
道宗衰落
1031年辽圣宗去世,长子耶律宗真即位,即辽兴宗。辽兴宗其生母萧耨斤(即法天太后)自立为皇太后并摄政,并把辽兴宗的养母齐天皇后萧菩萨哥迫死。法天太后重用在辽圣宗时代被裁示永不录用的贪官污吏以及其娘家的人。辽兴宗因无权而不能救,母子因此结怨。法天太后对辽兴宗并不信任,打算改立次子耶律宗元(即耶律重元)为帝。耶律宗元把这一事告诉兴宗。辽兴宗怒不可遏,于1034年用武力废除法天太后,迫法天太后“躬守庆陵”。大杀太后亲信。七月,辽兴宗亲政。修建陵园安葬齐天皇后。而后,把法天太后接回来,并与她保持十里的距离,以防不测。兴宗母子的感情裂痕始终没有填平[27]?。
辽兴宗在位时,辽朝势已日益衰落。而有辽兴宗一朝,奸佞当权,政治腐败,百姓困苦,军队衰弱。面对日益衰落的国势,辽兴宗连年征战,多次征伐西夏;逼迫宋朝多交纳岁币。但是这些反而使辽朝百姓怨声载道,民不聊生。辽兴宗... -->>
请输入正文辽朝(916年[1]—1125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族在中国北方地区建立的封建王朝,传九帝,国祚二百一十年。[2]
916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称汗,国号“契丹”,定都临潢府(今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南波罗城)[1]。947年,辽太宗率军南下中原,攻灭五代后晋,改国号为“辽”[4]。983年曾复更名“大契丹”,1066年辽道宗耶律洪基恢复国号“辽”。1125年为金国所灭[1][6]。
辽末,辽贵族耶律淳建立北辽,与西夏共同抗金,后被金灭[7]。辽朝宗室后代耶律留哥与其弟耶律厮不分别建立了东辽与后辽,最后东辽灭后辽,东辽被蒙古所灭。辽亡后,耶律大石西迁到中亚楚河流域建立西辽,定都虎思斡耳朵,1218年被蒙古所灭[8]。1222年西辽贵族在今伊朗建立了小政权后西辽,后又被蒙古所灭[9]。
辽朝全盛时期疆域东到日本海,西至阿尔泰山,北到额尔古纳河、大兴安岭一带,南到河北省南部的白沟河[10]。
契丹族本是游牧民族。辽朝将重心放在民族发展,为了保持民族性将游牧民族与农业民族分开统制,主张因俗而治,开创出两院制的政治体制。并且创造契丹文字,保存自己的文化。此外,吸收渤海国、五代、北宋、西夏以及西域各国的文化,有效地促进辽朝政治、经济和文化各个方面发展。辽朝的军事力量与影响力涵盖西域地区,因此在唐朝灭亡后中亚、西亚与东欧等地区更将辽朝(契丹)视为中国的代表称谓[11-12]。
中文名称辽朝英文名称LiaoDynasty简称辽所属洲亚洲首都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主要城市辽阳,云州,南京,中京官方语言契丹语货币圆形方孔钱政治体制君主****政体国家领袖耶律阿保机、耶律德光等人口数量约900万人(12世纪初)[13]主要民族契丹人、汉人主要宗教佛教国土面积489万平方公里(1111年)[14]政治体制南北院制建立时间公元907年[15]灭亡时间公元1125年[5]别称辽国,契丹国,哈喇契丹
目录
1国号
2历史
?契丹崛起
?南下中原
?世宗时期
?穆宗时期
?全盛时期
?道宗衰落
?走向灭亡
?余部续国
3疆域
?领土范围
?行政区划
4政治
?五京制度
?一国两制
?捺钵制度
5军事
6经济
?人口
?农业
?畜牧业
?手工业
?商业
7文化
?文字
?宗教
?艺术
?科技
8外交
?唐朝
?宋朝
?高丽
?西北诸国
9社会
10帝王世系
国号编辑
国号作为国家或王朝的标志,通常具有命名的鲜明性与使用的稳定性。有辽一代则不然,曾多次反复用“辽”、“契丹”为国号[1]。
史学界公论,916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称帝建国,国号契丹;太宗大同元年(947年),改国号为大辽;圣宗统和元年(983年),又改称大契丹;道宗咸雍二年(1066年),复号大辽[3][17-19]。
关于契丹首次改国号为“辽”的时间,一般有937、938和947年三种说法[20-21]。关于辽改国号的次数,一般学者都认同这样的见解,即辽太宗时改国号为辽,辽圣宗时复号契丹,至辽道宗时复改国号为辽[22]。从众多辽代墓志中在契丹或辽的国号前都有“大中央”或“南瞻部洲”的字样来看,到辽道宗时,已经俨然以中国自居了[23]。
也有持不同意见者,认为辽曾九改九复国号,也就是说,辽曾改国号达18次之多[24]。
“辽”、“契丹”二号的本义,“契丹”可解为“镔铁”,乃民族之号;“辽”则国号,得名于辽水。也有学者认为“辽国”一号得名于“辽远”之意。有学者研究“辽”与契丹语“辽”的内涵,强调辽“双国号制”的意义。也有学者主张主张契丹是改“晋”为“大辽”,而非改“契丹”为“大辽”[25]。
辽朝国号变迁
年代
汉文国号
非汉文国号
916—937年[1]
大契丹[1]
哈喇契丹[26](全称)
大契丹、契丹国、契丹(简称)
938—982年[1]
大辽(燕云汉地)
大契丹(辽朝故地)[19]
983年—1065年[1]
大契丹[1]
1066年—1125年[1]
大辽[1]
历史编辑
契丹崛起
契丹国与五代十国并立
契丹国与五代十国并立
契丹源于东胡鲜卑,与同样说蒙古语的室韦、库莫奚是同族异种。唐朝唐太宗在契丹人住地设置松漠都督府,酋长任都督并赐李姓。
晚唐时契丹迭剌部的首领耶律阿保机乘唐朝内乱统一各部,取代痕德堇可汗后于907年2月27日即可汗位。他先后镇压了契丹贵族的叛乱和征服奚、室韦、阻卜等部落,并且握有蒙古地区的产盐区,在军事与经济方面都十分强盛[27]。915年耶律阿保机出征室韦得胜回国,但被迫交出汗位,不久他在滦河边建设了一座仿幽州的城敦。916年3月17日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即辽太祖。
辽太祖收留因河北战乱的流民,在草原上按照中原风格建立城
契丹族人
契丹族人
敦以安置他们。并且任用韩延徽、韩知古、康默记与卢文进等汉人为佐命功臣。918年辽太祖建皇都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的波罗城)。两年后创建契丹大字并推行之[28]。在军事方面,他于925年东征渤海国,于旧地建立东丹国以统治渤海遗民,册立皇太子耶律倍为东丹王。辽太祖一直有南征中原的意图[29],然而于攻灭渤海后的隔年,在回师途中病倒,最后去世。其妻述律平宣布摄政,以次子耶律德光总揽朝政,屠杀政敌数百人以稳定政权。927年十一月,耶律德光在述律平的支持下即位,即辽太宗。930年,东丹王耶律倍南逃后唐,辽太宗统一了契丹[28]。
南下中原
燕云十六州
燕云十六州
936年后唐发生内乱,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以自称儿皇帝、割让燕云十六州为条件,请求辽太宗支援攻打后唐。辽太宗遂亲率5万骑兵,于晋阳、洛阳等地击败后唐军,最后协助石敬瑭攻灭后唐,石敬瑭得以建国后晋。契丹国获得燕云十六州后,将燕云十六州建设成为进一步南下的基地。[28]
944年后晋出帝石重贵即位,他不愿向契丹臣服,上表称孙不称臣。辽太宗趁机率军南下,意图一统中国[27]。947年正月十日,契丹军攻克后晋首都开封,后晋亡,契丹国占领大部分的中原地区。二月,辽太宗改国号为大辽,辽朝正式成立。虽然辽太宗有意长久经营中国的意图,然而因纵兵掠夺人民财物,以及不让诸位节度使返回镇地,招来中原人民的反抗。四月,辽太宗被迫引军北返,最后在河北栾城病逝[30]。
世宗时期
947年位于中原的耶律吼等将领拥立耶律阮为帝,是为辽世宗。在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的太后述律平想让其子耶律李胡继承皇位,不同意耶律阮称帝。太后派耶律李胡与耶律阮在辽南京北部的泰德泉交战,最后耶律阮打赢了这场战争。在经过大臣耶律屋质的劝阻之下,太后才认同耶律阮的帝位。辽世宗在位期间,一直不忘占领中原的期望,多次对中原用兵。然而辽世宗好酒色,喜爱打猎。晚年更是任用奸佞,大兴封赏降杀,导致朝政不修,政治腐败。951年九月,辽世宗协助北汉攻打后周,行军至归化(今内蒙古呼和浩特)的祥古山时,由于其他部队未到,先行驻扎在火神淀。其间喝酒、打人、打猎,众将很是不满。最后被耶律察割杀死于梦乡中[28]。
穆宗时期951年耶律察割发动政变,杀辽世宗并自行称帝,辽太宗之长子耶律璟和耶律屋质等率兵杀死耶律察割后,被立为帝,即辽穆宗。辽穆宗虽讨厌女色,而无所出,但却经常酗酒,天亮才睡,中午方醒,因此长时期不理朝政,国人称之为“睡王”。辽穆宗前期,朝廷内部不稳,离心离德,大臣经常发生叛乱或是南奔中原的事件:952年六月,萧眉古得欲叛辽南奔后周,阴谋败露,被杀。七月,政事令耶律娄国、林牙耶律敌烈等谋乱被捕后伏诛。953年十月,耶律李胡之子耶律宛等人谋反,事情被察觉后被捕。960年七月,政事令耶律寿远、太保楚阿不等人谋反,事败伏诛。十月,耶律李胡之子耶律喜隐谋反,事败被捕,因供词牵涉耶律李胡,耶律李胡入狱而死[31]?。
由于政局动荡不安,迫使辽穆宗停止了辽太宗、辽世宗一贯执行的南伐中原政策,以恢复因长期战事而消损的国力,与南唐、北汉联合对抗遂渐强盛的后周。959年后周发动北伐,辽朝宁州(今河北青县)刺史王洪举城投降。周军随后攻克益津关、瓦桥关,莫州、瀛州刺史刘楚信、高彦晖也举城投降。当时后周世宗欲一鼓作气,直取幽州,辽穆宗甚至有意放弃燕云十六州[32]?。最后后周世宗因为重病而南返,莫州、瀛州归后周领有,而辽军加强防御,不敢南下。由于辽穆宗本人喜好杀戮,经常亲手杀人。同时又爱好打猎到“竟月不视朝”,最后于969年二月被侍人所弑。耶律贤被推举为帝,即辽景宗,改元为保宁[31]?。
全盛时期
辽景宗勤于政事,重用贤臣如室昉、郭袭,使辽朝出现一阵清明。辽景宗对辽穆宗时谋反的皇族采比较宽松的政策,因而谋乱者少,上层比较稳定。辽景宗对外政策仍采不主动南伐中原、仅援北汉的方针。辽景宗前期,辽朝与北宋聘史往还,互贺节日。宋太宗赵光义统一江南后,于979年亲征北汉,辽朝派数万兵支援北汉。三月,辽军在白马岭与宋军交战,被击溃,辽将耶律敌烈等人战死。六月,北汉主刘继元降宋。辽朝改变战略,把主要力量用以固守幽蓟。宋太宗乘胜进攻幽州,辽朝派耶律沙、耶律休哥、耶律斜轸等名将率军与宋军大战于高梁河(今北京西直门外),成功击败宋军,宋太宗仅以身免。由于辽景宗体弱多病,有时无法上朝,军国大事大多由皇后萧绰协助处理[31]?。
萧绰萧太后
982年辽景宗病逝,辽圣宗继位,尊萧绰为皇太后,并由萧太后摄政。当时萧太后30岁,辽圣宗12岁,而萧太后之父萧思温于970年被害,无嗣,使得萧太后也没有外戚可以依靠。而诸王宗室二百余人拥兵自重,控制朝廷,对萧太后及辽圣宗构成了莫大的威胁。萧太后先重用大臣耶律斜轸、韩德让参决大政,南面军事委派给耶律休哥,撤换一批大臣,并下令诸王不得相互宴请,要求他们无事不出门,并设法解除他们的兵权。在这些行动后,辽圣宗和萧太后的地位才稳定下来。萧太后摄政二十七年,后据传改嫁韩德让(具体记载有争议)。在她执政期间进行改革,并且励精图治,注重农桑,兴修水利,减少赋税,整顿吏治,训练军队,使辽朝百姓富裕,国势强盛。1009年辽圣宗亲政后,辽朝已进入鼎盛,基本上延续萧太后执政时的辽朝风貌,反对严刑峻法,并且防止贪污事件。[29]?在文教方面,辽圣宗实行科举,编修佛经,佛教极为盛行。在位其间四方征战,对宋战争屡屡获胜,俘获号称杨无敌的宋朝名将杨继业[28]?。
北宋立国之初即有意要收复燕云十六州,先后于979年、986年两度北伐,皆为辽军所击败。辽圣宗为了防止高丽与北宋结盟,进而威胁辽朝东部。于993年发动高丽契丹战争以降服高丽,于1009年的东征时最远攻入高丽开城。之后为了解决辽宋之间的长期对抗,以及避免契丹贵族威胁皇权,萧太后与辽圣宗于1004年亲率大军深入宋境。宋真宗畏敌,欲迁都南逃,因宰相寇准坚持而亲至澶州(今河南濮阳)督战。宋军士气大振,击败辽军前锋,辽将萧挞凛战死。辽军恐腹背受敌,提出和约。主和的宋真宗于次年初与辽订立和约,协定宋每年贡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双方各守疆界,互不骚扰,成为兄弟之邦,此即澶渊之盟,从此两朝和好达一百二十年之久。之后辽圣宗结好西夏,而西夏也摇摆于宋、辽之间以图存,形成辽宋西夏三国鼎立的局势[30]?。
道宗衰落
1031年辽圣宗去世,长子耶律宗真即位,即辽兴宗。辽兴宗其生母萧耨斤(即法天太后)自立为皇太后并摄政,并把辽兴宗的养母齐天皇后萧菩萨哥迫死。法天太后重用在辽圣宗时代被裁示永不录用的贪官污吏以及其娘家的人。辽兴宗因无权而不能救,母子因此结怨。法天太后对辽兴宗并不信任,打算改立次子耶律宗元(即耶律重元)为帝。耶律宗元把这一事告诉兴宗。辽兴宗怒不可遏,于1034年用武力废除法天太后,迫法天太后“躬守庆陵”。大杀太后亲信。七月,辽兴宗亲政。修建陵园安葬齐天皇后。而后,把法天太后接回来,并与她保持十里的距离,以防不测。兴宗母子的感情裂痕始终没有填平[27]?。
辽兴宗在位时,辽朝势已日益衰落。而有辽兴宗一朝,奸佞当权,政治腐败,百姓困苦,军队衰弱。面对日益衰落的国势,辽兴宗连年征战,多次征伐西夏;逼迫宋朝多交纳岁币。但是这些反而使辽朝百姓怨声载道,民不聊生。辽兴宗...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