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中文网 www.liujiuzw.com,我的外贸生涯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终于等到开盘,一切如旧,但不一样的是北京方面全是老人,广东方面是两个老人带一个新人,而我们上海则是一个老人带两位新人,而所谓的“老人”,就是我这个刚刚成年的孩子。其实所谓新人只是第一次参与开盘,他俩在上海公司可都是业务突出的人,并且在上海也认真做了准备,但毕竟是第一参与开盘,多少有些忐忑。我轻车熟路地重复着以往开盘的工作,但以前多半依靠林继坪,但现在我觉得我的责任变重了,装盒、数数、签字,我先让小林在旁边看着我干,大家现在已没有了演习时的嬉笑和玩耍,就连空气都显得有点凝重,连平时最爱说笑的陈立华也在仔细地数着包数。完成了手续,王阿宝一声令下,林语梅抱着十几盒货刚要走,又对我说:“你走前面呀!”我说:“我在后面跟着你!”马宇珍则右手攥拳轻敲桌子,既是鼓励也是自勉,低声说道:“成功!”我们走进谈判间,只听到客人们“哇”的声音,自出口部成立以来,从没有同时出现过这么多女同志(其实也不过三位),都感觉新鲜。好在我们早有思想准备,该打招呼打招呼,该分货分货,该叮嘱签字绝不落空。蓝布盒一打开,开始数纸包,整个屋子都安静了,小林看了我一眼,显得轻松不少,我小声告诉她:“一定要注意客人看完货后,是否在盒子上面签字!”我的眼睛也没离开过桌面的货,签了字的放在准备好的盒里。第一轮看完剩下的货该数数、对数、准备入库了,我和小林迅速到工作台打包、数数、合包、装盒,我注意到小林干活的速度没比我慢多少不禁问道:“你打包还挺利索呀!”小林小声说道:“在上海时,一接到常驻广州的通知,我们就开始练这活。怎么样,还可以吧?”怎么还说胖就喘了呢,离我的手艺还是差了那么一点!搬货回库房,马宇珍已经将下一轮的货品备齐。我将上一轮剩下的货品递给她,马宇珍收货、对货、签字。在热烈而镇定的情绪里,我们互相提醒着也互相包容着,紧张而有序地完成了第一回合的工作,整货、充批次、换包、制单等,后面的工作越来越顺了。
在后来的开盘中,也曾出现过一个大笑话。那是在交易会过后的一次开盘中,一切都按部就班地进行着,我和小林将货拿回库房后马宇珍对我们说:“刚才我又数了一遍,你们拿回的货少了一包!”我俩不约而同地拿起了出库簿,一眼看见了她的签字说道:“不会吧?您都签字了呀!”小马着急地说:“我是签字了,但就是少一包,你们到外面再看看。”我一边说好一边数着下一轮的货,之后我抱着货往外走,小林小声嘟囔着:“字都签了,不管她!”我急着说道:“别介,什么都有万一,你们俩在上海时是两派,但这里可不兴这个,出口部全体只有一个派----干活派。你看人家广东口岸的同志,虽说是广东的,但在这都不分派,只知道干活,你们上海人在上海怎么分派都没关系,但到了这,在工作中绝对不允许!”“可是她都签字了呀!”我说一会问问她缺的是哪号货。又结束了一轮看货,回到库房时看到马宇珍满脸愁容,嘴里不停叨叨着“怎么会少一包呢?”我赶忙跟她说:“先别惦记它了,我们在外面能找的地方都找了也没找到,你查出来是哪号货了吗?”马宇珍说道“我查了进货单,是C字头的货,单价350元。”她一边说一边把下一轮的货递给我们,我迅速回忆着上一轮给客人看的货。等到了谈判间,小林在一旁招呼着客人,我还在玩命地冥思苦想:C字头、350元、簪子,长棍簪子,中纸包,有一半露在外边,我赶忙跟林语梅打了个招呼:“我先回库房一下!”我急匆匆跑进库房对马宇珍喊了一句“簪子!簪子在哪?”“屉里没有簪子呀!”马宇珍说道。我已到了办公桌前,上下的看了一会,扭头一看窗台上放着那多一半露在包外面的翠簪子,包上标着350元。哈哈!找到了!整个库房的人都松了一口气,马宇珍满脸泛红,拿着簪子喃喃道:“想起来了,你们刚一退库时我怕簪子被碰坏了,随手就将它放在窗台上了,想着都完事后再放进铁柜里,谁承想……多亏了小李!”“哎呦,我得赶紧出去了,客人看货看的差不多了。
工作中的和谐离不开大家平时的互相认知。
马宇珍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大孩子不过十来岁,出口部最难熬的岁月就是两次开盘之间的时间,大家都无所事事的自己找活干。口岸来的货不多,作价组的工作按部就班,每逢此时就能看到马宇珍拿着家里的照片凝神而望,时而靥笑春桃、时而蛾眉欲颦、时而满含热泪,待我们进来,她欲言又止,想儿女心里苦,心想着不满十岁的孩子每天就应该等着妈妈下班后,扑进妈妈的怀中,十来岁的大孩子就想趁夜晚向妈妈吐露心声。可现在只能无所事事对着铁柜,满腹心事对谁言?
楼下的谢美兰与马宇珍同病相怜。
刘彤兰已经25岁还没有男朋友,在当时已进入到老姑娘的行列。
唯独无烦无恼的就是林语梅,她比我大一岁,初中毕业就工作,已经4年多了,由于命运的捉弄,她信命、讲易经、信风水、爱卜卦。她是一个上海穷苦人家的女儿,好多经历和我们家相仿佛,她父亲以前在上海十六铺做搬运工,扛大个养活着一家人,我父亲蹬三轮车供我们兄弟五人吃喝上学;她上学时除了老师教的不会,其他没有不懂的,我则是好几门功课不及格,整天捡柏树籽、掰墙头玻璃当废品卖;她为了护着妹妹不怕和男孩子打架,而我则是胡同里的“牛哥”;我们俩从来没想过上高中,都只求赶快工作,一个是想着抚育妹妹长大,一个是一心只想赶紧帮衬爸妈;我俩唯一不一样的是我的父母健在,我还能幸福得接受父母的疼爱,而她却父母双亡,欲尽孝而双亲不在。尤其是她说得那句“当我毕业后参加工作挣到第一个月的工资时,我爸没能见到自己孩子的回头钱,他走了。”我听着不免心酸。
终于等到开盘,一切如旧,但不一样的是北京方面全是老人,广东方面是两个老人带一个新人,而我们上海则是一个老人带两位新人,而所谓的“老人”,就是我这个刚刚成年的孩子。其实所谓新人只是第一次参与开盘,他俩在上海公司可都是业务突出的人,并且在上海也认真做了准备,但毕竟是第一参与开盘,多少有些忐忑。我轻车熟路地重复着以往开盘的工作,但以前多半依靠林继坪,但现在我觉得我的责任变重了,装盒、数数、签字,我先让小林在旁边看着我干,大家现在已没有了演习时的嬉笑和玩耍,就连空气都显得有点凝重,连平时最爱说笑的陈立华也在仔细地数着包数。完成了手续,王阿宝一声令下,林语梅抱着十几盒货刚要走,又对我说:“你走前面呀!”我说:“我在后面跟着你!”马宇珍则右手攥拳轻敲桌子,既是鼓励也是自勉,低声说道:“成功!”我们走进谈判间,只听到客人们“哇”的声音,自出口部成立以来,从没有同时出现过这么多女同志(其实也不过三位),都感觉新鲜。好在我们早有思想准备,该打招呼打招呼,该分货分货,该叮嘱签字绝不落空。蓝布盒一打开,开始数纸包,整个屋子都安静了,小林看了我一眼,显得轻松不少,我小声告诉她:“一定要注意客人看完货后,是否在盒子上面签字!”我的眼睛也没离开过桌面的货,签了字的放在准备好的盒里。第一轮看完剩下的货该数数、对数、准备入库了,我和小林迅速到工作台打包、数数、合包、装盒,我注意到小林干活的速度没比我慢多少不禁问道:“你打包还挺利索呀!”小林小声说道:“在上海时,一接到常驻广州的通知,我们就开始练这活。怎么样,还可以吧?”怎么还说胖就喘了呢,离我的手艺还是差了那么一点!搬货回库房,马宇珍已经将下一轮的货品备齐。我将上一轮剩下的货品递给她,马宇珍收货、对货、签字。在热烈而镇定的情绪里,我们互相提醒着也互相包容着,紧张而有序地完成了第一回合的工作,整货、充批次、换包、制单等,后面的工作越来越顺了。
在后来的开盘中,也曾出现过一个大笑话。那是在交易会过后的一次开盘中,一切都按部就班地进行着,我和小林将货拿回库房后马宇珍对我们说:“刚才我又数了一遍,你们拿回的货少了一包!”我俩不约而同地拿起了出库簿,一眼看见了她的签字说道:“不会吧?您都签字了呀!”小马着急地说:“我是签字了,但就是少一包,你们到外面再看看。”我一边说好一边数着下一轮的货,之后我抱着货往外走,小林小声嘟囔着:“字都签了,不管她!”我急着说道:“别介,什么都有万一,你们俩在上海时是两派,但这里可不兴这个,出口部全体只有一个派----干活派。你看人家广东口岸的同志,虽说是广东的,但在这都不分派,只知道干活,你们上海人在上海怎么分派都没关系,但到了这,在工作中绝对不允许!”“可是她都签字了呀!”我说一会问问她缺的是哪号货。又结束了一轮看货,回到库房时看到马宇珍满脸愁容,嘴里不停叨叨着“怎么会少一包呢?”我赶忙跟她说:“先别惦记它了,我们在外面能找的地方都找了也没找到,你查出来是哪号货了吗?”马宇珍说道“我查了进货单,是C字头的货,单价350元。”她一边说一边把下一轮的货递给我们,我迅速回忆着上一轮给客人看的货。等到了谈判间,小林在一旁招呼着客人,我还在玩命地冥思苦想:C字头、350元、簪子,长棍簪子,中纸包,有一半露在外边,我赶忙跟林语梅打了个招呼:“我先回库房一下!”我急匆匆跑进库房对马宇珍喊了一句“簪子!簪子在哪?”“屉里没有簪子呀!”马宇珍说道。我已到了办公桌前,上下的看了一会,扭头一看窗台上放着那多一半露在包外面的翠簪子,包上标着350元。哈哈!找到了!整个库房的人都松了一口气,马宇珍满脸泛红,拿着簪子喃喃道:“想起来了,你们刚一退库时我怕簪子被碰坏了,随手就将它放在窗台上了,想着都完事后再放进铁柜里,谁承想……多亏了小李!”“哎呦,我得赶紧出去了,客人看货看的差不多了。
工作中的和谐离不开大家平时的互相认知。
马宇珍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大孩子不过十来岁,出口部最难熬的岁月就是两次开盘之间的时间,大家都无所事事的自己找活干。口岸来的货不多,作价组的工作按部就班,每逢此时就能看到马宇珍拿着家里的照片凝神而望,时而靥笑春桃、时而蛾眉欲颦、时而满含热泪,待我们进来,她欲言又止,想儿女心里苦,心想着不满十岁的孩子每天就应该等着妈妈下班后,扑进妈妈的怀中,十来岁的大孩子就想趁夜晚向妈妈吐露心声。可现在只能无所事事对着铁柜,满腹心事对谁言?
楼下的谢美兰与马宇珍同病相怜。
刘彤兰已经25岁还没有男朋友,在当时已进入到老姑娘的行列。
唯独无烦无恼的就是林语梅,她比我大一岁,初中毕业就工作,已经4年多了,由于命运的捉弄,她信命、讲易经、信风水、爱卜卦。她是一个上海穷苦人家的女儿,好多经历和我们家相仿佛,她父亲以前在上海十六铺做搬运工,扛大个养活着一家人,我父亲蹬三轮车供我们兄弟五人吃喝上学;她上学时除了老师教的不会,其他没有不懂的,我则是好几门功课不及格,整天捡柏树籽、掰墙头玻璃当废品卖;她为了护着妹妹不怕和男孩子打架,而我则是胡同里的“牛哥”;我们俩从来没想过上高中,都只求赶快工作,一个是想着抚育妹妹长大,一个是一心只想赶紧帮衬爸妈;我俩唯一不一样的是我的父母健在,我还能幸福得接受父母的疼爱,而她却父母双亡,欲尽孝而双亲不在。尤其是她说得那句“当我毕业后参加工作挣到第一个月的工资时,我爸没能见到自己孩子的回头钱,他走了。”我听着不免心酸。